航天+大飛機=?

2021-01-14 中國航天科工

12月21日,中國航天科工與中國商飛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雙方將圍繞

強化國家科技創新力量、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等重點任務

機體結構件、

  航空安全、

  工業基礎件、

  飛機製造物流系統、

地面裝備等領域

進一步推進深化合作

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

推動我國航空航天事業

蓬勃發展


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劉傳東,中國商飛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中國商飛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越讓,中國商飛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魏應彪出席活動。


袁潔一行參觀了5G工業場景實驗室、復材車間、智能數控車間、ARJ21生產線,隨後,雙方進行座談交流並舉行了深化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袁潔表示,中國商飛近年來取得的高速發展令人欽佩,特別是以5G應用為代表的智能車間、智能物流系統等一系列創新成果,在業內樹立了標杆。


袁潔指出,我國航空事業與航天事業一脈相承、同根同源,航天科工正在深入實施「1+4」戰略,聚焦主責主業,紮實推進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建設,著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航天科工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中國商飛,統籌雙方優勢資源補齊短板、鍛造長板。


袁潔希望雙方進一步發揮技術和人才優勢,在合作領域精耕細作,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集智攻關,共同為我國「十四五」開好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賀東風全面回顧了雙方緊密合作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並對航天科工一直以來對中國商飛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賀東風指出,中國商飛「十四五」期間將重點推進產品譜系完善、關鍵技術自主可控、民用飛機製造產業鏈供應鏈優化等規劃任務。


賀東風希望雙方能夠進一步深化友誼,在更多核心關鍵領域開展合作,加快推進航空製造產業改革創新,為我國航空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來源  ✎  中國航天科工產業部

  ✎  姜國興

編輯  ✎  張彤




相關焦點

  • 為何太空梭要用大飛機背到空中,再進行放飛呢?看完漲知識了
    航天航空事業是每個大國都在積極研發參與的,在太空中的作用最大的就是太空梭,除了基本的飛行任務之外,很多監測觀察等等都是在上面完成的。
  • 《異星探險家》宇宙飛船與太空梭區別對比說明
    異星探險家宇宙飛船與太空梭區別 ... 異星探險家中的宇宙飛船與太空梭有什麼不同呢?大家知道這兩者間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麼,可能很多玩家都帶有疑問,現在讓小編為大家簡單講解下,一起來看看吧!
  • 海南擬再添一所新航天大學,大飛機就要來嘍
    該公司還和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全面合作,共同研製、開發新型飛機。要解答這個疑惑,首先我們就得先來看看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2009年9月開工建設,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中俄大飛機CR929不只是「大」
    在 9 日舉行的 2020 浙江省"萬畝千億"航空航天產業國際峰會上,中俄聯合研製的大飛機 CR929 總師陳迎春透露,有中國龐大的國內航空需求作為依託,三大國產客機項目正常推進。同時他還透露了 CR929 大飛機的更多細節。
  • 英國垂直航空航天公司推出新型eVTOL飛機
    據《飛行國際》8月27日報導,英國科技初創企業垂直航空航天公司Vertical Aerospace公布了其新型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機VA-1X,該公司表示VA-1X有望在2024年開始投入使用。
  • 美國航天部隊再次成功發射神秘的X-37B太空飛機
    在因惡劣天氣造成的延誤之後,美國航天部隊和聯合發射聯盟成功地發射了軍方神秘的X-37B太空飛機。該太空飛行器使用 "阿特拉斯五號 "火箭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將其送上了第六次太空任務的徵途。航天部隊最近透露,這架太空飛機將攜帶多種實驗品,其中包括一些為美國宇航局服務的實驗品,不過有關於這架太空飛行器的許多細節仍是秘密。
  • C919訂單達815架 大飛機概念股有哪些?
    於是就有國產大飛機的進展透露了,這C919訂單達815架,那麼關於大飛機概念股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大飛機概念股如何 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幹線民用飛機,是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於
  • 從飛機到衛星,從二戰到如今,日本航空航天上堅持用木製用品
    人類首顆衛星在這60多年時間裡,除了載人登月停滯不前外,總體上是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大跨步的往前發展。而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各種衛星與探測器性能的提升上,例如嫦娥5號就比當年的旅行者1號,不管是內部的電子元器件,還是外部的金屬材料,在總體性能上提升不止一個等級。
  • 華裔航天專家焦立中:穿航天服感覺像開飛機
    焦立中:我的第一次行走,是永遠不會忘的,對我來說印象非常深刻,大概持續六個半小時,打開艙門、爬出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激動的時刻,在我的太空服裡感覺自己開飛機一樣,非常激動。  朱華:對於進行空中行走的航天員來說,不是走,是進行飄浮,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抓住,在地球和在太空中完全不一樣,我們都習慣了在地球上的有重力的習慣。
  • 我國借力全球產業鏈平臺研製國產大飛機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主編在線主編在線 我國借力全球產業鏈平臺研製國產大飛機 [進入論壇]  [列印本頁] [關閉]中廣網    2009-08-26      中廣網北京8月26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12時26分報導,中國首型國產大飛機C919的外形樣機,將於9月上旬在香港展出,這也是C919面向國際市場的首次亮相。
  • 我們的大飛機夢——C929復材使用量達到50%
    根據航天海鷹特種材料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志強的介紹及參研院所和所接觸到的消息看,C929的複合材料使用會達到50%,從大飛機研製的「跟跑」階段跨越到「並跑」階段。我們知道波音787夢想客機復材使用率首次達到50%,開創了復材在大飛機材料的「第四階段」。近幾年空客A380XBW將復材使用率提高至50%以上,部分受力結構件替換為復材,成為當下使用復材覆蓋率最大的客機。復材現在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航空航天發展水平的標誌。飛機減重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複合材料的使用是重要環節之一。
  • 國產大飛機C919即將迎來「大考」
    據悉,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702所將在今年年底啟動對國產大飛機C919機身安全性的損傷容限試驗將於明年完成還記得國產C919大飛機嗎?它可是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短程商用幹線飛機哦~在今年它即將迎來大考驗:損傷容限試驗啥叫損傷容限試驗?
  • 中國商飛「牽手」湖南共造大飛機---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11月23日,由省航空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省工信廳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商飛-湖南民機產業培育會」在長沙舉行。省工信廳廳長曹慧泉介紹,今年湖南省航空產業營收預計達400億元,增幅10.8%,到2025年,我省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營收或將突破1000億元。
  • 繼續感受美國國家航天博物館!飛機、飛彈、空間站,科幻大片來了
    導語:小鹿帶你們繼續逛美國國家航天博物館,這部分主要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還有美國和俄羅斯空間站,各種飛彈的情況。從飛行者1號開始 飛機發展的歷程在這個廳博物館大部分展品是飛機,其中真實的飛機就有265架。
  • 川普搞了份「黑名單」,國產大飛機或被卡脖子,航發只能靠自強
    說起國產大飛機,除了運20,很多人會想到當年運10的悲劇,而這個影響大約整整耽誤了20年,直到運20才讓大家看到的大飛機的希望。但是在民用大飛機的市場化的情況,發展依舊是非常艱難的,之前的C919就被認為使用不少國外的零部件,容易被卡脖子。
  • 航空迷:航空航天知識科普—飛機姿態角測量俯仰角和傾斜角定義
    其實呢,在我們的飛機上有專門用來測量飛機飛行姿態的儀表,飛行員就是通過觀察認讀這些儀表來確定飛機的飛行姿態的,在我們飛機上測量飛行姿態的儀表主要有地平儀和轉彎側滑儀,它們的主要作用就是測量飛機的姿態。那麼飛機姿態我們怎樣來表示呢?這就是我們本次要一起分享的內容。
  • 專家:MH370墜毀在印度洋的說法存在著大問題,飛機恐在中亞
    據《每日快報》7月24日報導,一位航空專家聲稱,馬航MH370墜毀在印度洋的說法存在著 「大問題」,飛機很可能墜毀在中亞。直到今天,飛機和機上人員到底發生了什麼仍是未知的,這也成為了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官方調查得出的結論是,飛機的最終安息地最有可能是南印度洋的海底,然而,儘管在該地區進行了廣泛的搜索,仍未發現飛機殘骸。調查人員是根據英國國際海事衛星組織(Inmarsat)收集的數據得出上述結論的。
  • 【宇宙探秘】太空梭給人感覺「高大上」,為什麼不製造太空梭呢?
    太空梭過於複雜,容易出事,哥倫比亞號(2003)和挑戰者號(1986)兩次失事,成為人類史上太空人傷亡最大的航天事故,每次都死亡7名太空人。太空梭共計正式發射135次。3. 功能實在有限,只能在近地軌道使用,無法執行大型的項目,比如登月;由於自身重量過大(78噸),真正的有效載荷只能做到20-25噸。
  • 新刊 |《中國大飛機》:託起航空強國夢
    近年來,隨著國產大飛機「三劍客」——C919、AG600、運-20在藍天聚首,幾代中國人的藍天夢正在一步步實現。入海、滑行、迴轉、加速、機頭昂起、迎浪騰空……如同航展中的飛行表演一般,「鯤龍」AG600飛機完成了一次4分鐘的精彩亮相,中國航天人的藍天夢想並沒有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被阻擋。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成「大模樣」 未來建48個項目
    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總裝為龍頭,涵蓋研發、部附件組裝、零部件製造、機載設備和飛機內飾改裝的產業鏈,並加快向下遊高附加值服務環節延伸,航空金融、航空物流、航空培訓等蓬勃發展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日前從市工信委獲悉,2014年全市航空航天產業同比增長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