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南擬再添一所新航天大學,大飛機就要來嘍

2020-10-21 安老師要逆襲

就在前幾日,10月18日,VNTM董事會主席代表、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客座教授羅賓,VNTM旗下成立的海南公司股東馬庫斯一行到訪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就擬建立國際航空航天大學事宜與管理局進行洽談。

看到這則報導的時候,相信大部分人都會發出和小編一樣的三連問!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很厲害嗎?

為什麼之前都沒聽說過呢?

今天啊,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所大學有多厲害吧!他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為什麼會選址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呢?接下來記得帶著你的疑問一起來了解。

1、首先在了解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前,我們得先來看看烏克蘭!

烏克蘭,軍工強國,尤其是造船業和飛機發動機,是前蘇聯時期唯一可以和俄羅斯媲美的加盟共和國。

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留下了一個龐大的以軍工為核心的科研生產體系。到現在為止,烏克蘭生產的發動機仍然是全世界推力最大,出國最多的國家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和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最初到是在烏克蘭建造的。


2、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

(1)學校介紹

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航空高等教育機構之一,擁有5萬多名學生,其中包括來自49個國家的1,200名國際學生。該公司還和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全面合作,共同研製、開發新型飛機。

校址:烏克蘭首都基輔市

創辦時間:1933年

學校性質:國立大學、世界頂級的綜合性大學(相當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教育部是否認證:獲得認證

地位:世界航空類院校中位列前三名,是烏克蘭千所高校排名前三的綜合類大學。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授權,學校被指定為歐洲航空安全專家培訓中心;自 2001 年學校被確定為美國波音公司專業人才培養基地。學生畢業後可申請國際組織頒發的ICAO證書和美國波音飛機公司頒發的適航證書,取得了這兩個證書就等於有了在擁有空中巴士和波音飛機的各航空公司的就業通行證。


(2)學校歷史沿革

該大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後期由基輔理工學院組織的航空課程

  1. 始於1933年,當時是蘇聯人民委員會通過的決議(據稱,基輔航空學院成立於基輔理工學院的航空部門)
  2. 1965年基輔民航學院
  3. 1994年基輔國際民航大學
  4. 2000年國立航空大學

其中學校圖書館航空類藏書量世界第一,學校擁有世界先進的教育機庫、培訓機場,75 架教學飛機,42 臺航空發動機,3 架複雜飛行模擬器,240 臺電路板系統。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迄今為止,已培養來自 12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 7 萬餘名航空專家,在校學生25000多名,其中包括來自 50 多個國家近 2000 名國際學生。


(3)學校熱門專業

飛機製造系、航空發動機系、飛行器控制系統系、火箭-航天技術系、無線電電子學,計算機系統及信息通信系、軟體工程及經濟系、國際經濟學、法律、管理、人文系等。


3、為什麼會看重文昌國際航天城呢?文昌國際航天城你知多少?

要解答這個疑惑,首先我們就得先來看看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1)文昌航天城——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地址:位中國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是中國首個開放性濱海航天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

意義:

  1. 該發射場可以發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與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
  2. 作為低緯度濱海發射基地,文昌航天發射場不僅可用於滿足中國航天發展的新需要,還能藉助接近赤道的較大線速度,以及慣性帶來的離心現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減少(同型號火箭運載能力可增加10%),亦可通過海運解決巨型火箭運輸難題並提升殘骸墜落的安全性。發射場完全對外開放。現已具備發射能力。
  3.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2009年9月開工建設,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4、海南文昌具有三大優勢:

(1)作為我國首個濱海發射場,靠海港,運輸方便。火箭可以海上運輸,箭體直徑不再受鐵路橋梁涵洞限制(長徵二號系列由於受到鐵路運輸的限制,其組件的最大直徑只能限制在3.5米),進一步釋放了火箭設計的潛力;

(2)緯度低,發射效率高。西昌發射場約北緯28度,文昌發射場約北緯18度。同型火箭運載能力可提高10%。衛星壽命可延長2年以上;

(3)射向寬,安全性好。從東射向到南射向,1000公裡範圍均為海域,從海南島發射的火箭,其發射方向1000公裡範圍內是茫茫大海,因此墜落的殘骸不易造成意外,航區及落區安全性好。


5、雙方擬建立的國際航空航天大學有何建設性意義?

(1)建立國際航空航天大學將推動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和管理局在人才、科技研發、產業模式等方面的合作,從而共同推進文昌國際航天城的發展,並為未來航天航空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2)建立國際航空航天大學可以就雙方在大學的辦學模式、運營方式、合作領域等方面進行了相互學習、相互借鑑,促進雙方共同發展。

(3)建立國際航空航天大學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藉助建立國際航空航天大學這一契機,以文昌市為基點,引才引智,推動文昌國際航天城園區產業鏈上下遊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


最後,對於這所新大學的籌建,你怎麼看?你覺得這所大學是否能填補我們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某一項空白呢?快來談談你的見解吧!

相關焦點

  • 海南史前文明再添新內涵
    陵水內角遺址出土的陶片經修復拼接成陶罐。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自2018年起,考古所聯合海南省博物館(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陵水黎族自治縣博物館,對內角遺址進行持續性發掘。據考古所黃超博士介紹,內角遺址分布範圍約3萬平方米。海南日報記者跟隨黃超走進探方,近距離觀察土層裡的秘密。「你看,不同時期的地層顏色深淺和包含物是不同的。」
  • 一周回眸|世界航天動態,「人民號」衛星網將再添10顆新成員
    02 「人民號」衛星網將再添10顆新成員 11月6日發射 亞利桑那大學行星科學家、「奧西裡斯-雷克斯」任務首席專家勞雷塔很快表示,此次採樣行動進展堪稱完美,探測器的表現看起來無可挑剔。 小編簡評 據小編了解到,可能還要再過幾天才能知道它到底採到了多少樣品。根據計劃,該探測器將在2021年3月從貝努附近離開。
  • 海南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擬獲獎名單出爐| 附名單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10月2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胡麗齊)10月23日,南海網記者從海南省教育廳獲悉,2017年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擬獲獎項目名單出爐。根據海南省教育廳委託的省外第三方權威評估機構專家評審結果,該廳擬分別授予《思政理論課「一主三輔」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等10個項目、《海南大學黎族傳統體育特色教學改革研究》等20個項目2017年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
  • 西南林業大學科研人 員再發表兩個新物種 為中國植物物種名錄再添...
    新物種一:「元江木藍」 近日,西南林業大學林學院趙雪利博士聯合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單位發表豆科植物新種——元江木藍(Indigofera yuanjiangensis
  • 寧波將再添一所「高大上」大學 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開工
    寧波將再添一所「高大上」大學 國科大寧波材料工程學院開工 2019年01月24日 08:29:47來源:寧波晚報  昨天,依託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建設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簡稱「國科大寧波材料學院」)正式開建。
  • 海南交通大升級!飛機、輪渡、高速......海陸空齊發力
    10月21日15時許,隨著一架由南航集團以融資租賃方式引進的ARJ21國產飛機平穩降落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標誌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的首單國產飛機租賃項目實質性落地海口。飛機租賃作為一個高門檻、高價值的複合型金融服務產業,不僅能為經濟發展創造新動能,也能進一步完善當地產業鏈,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立體化發展。目前全球已有超過半數的飛機採用租賃的方式引進。此次南航ARJ21國產飛機租賃項目的落地,對海口航空運輸業及飛機租賃相關的法律、金融、航空維修等行業發展,具有積極帶動作用。落地儀式結束後,市政府與南航集團舉行了工作會談。
  • 航天+大飛機=?
    、地面裝備等領域進一步推進深化合作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我國航空航天事業蓬勃發展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劉傳東,中國商飛黨委書記、董事長賀東風,中國商飛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越讓,中國商飛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魏應彪出席活動
  • 為何太空梭要用大飛機背到空中,再進行放飛呢?看完漲知識了
    航天航空事業是每個大國都在積極研發參與的,在太空中的作用最大的就是太空梭,除了基本的飛行任務之外,很多監測觀察等等都是在上面完成的。
  • 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
    原標題: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摘要】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建成使用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承擔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
  • 四川再添「高精尖」產學研平臺,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園區啟用
    王晉朝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11月24日,興隆湖畔,成都科學城內再添「新成員」——北航成都創新研究院園區啟用。這是目前我省省校合作落地的規模最大的產學研平臺,將主要用於研究院北航團隊科研、辦公及成果轉化。
  • 四川將新添一所「航空類」大學,總投資16億,可供2萬名師生學習
    不僅如此,它還是教育大省,在2020年,四川的高考用了新課標三卷,高考的報名人數也在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考生中,復讀生佔到了將近三分之一,達到31.67%,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應出四川省考生對高考的重視。在眾多的復讀生中,有一部分是因為沒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而選擇復讀,通過復讀再來奮鬥一年,最後能進入自己夢想的大學。
  • 六道科技攜手海南航天打造西安打卡新地標 開啟航天科普+新媒體...
    8月28日,陝西六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攜手海南航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太空花園》-航天科普藝術展在曲江創意谷正式啟動。相關領導及媒體代表出席了本次展會的啟動儀式,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活動現場,海南航天總經理劉現波先生和省工商聯副主席鄭佩宏先生均表達了各自對本次《太空花園》-航天科普藝術展的獨特見解。
  • 擬籌建中國第8所海洋大學,深圳將再添一所高水平大學
    通常情況下,大學校名或冠以「區域、城市」,或冠以「行業、類型」,或綜合有之。比如北京大學、上海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東北農業大學等。而全國範圍內以海洋大學命名的高校現有7所,它們分別是:中國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臺灣海洋大學、江蘇海洋大學。
  • 南開大學、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等6個優質教育資源籤約落戶海南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4日消息(記者 黃婷 實習生 王春迎)12月13日上午,海南自由貿易港第四批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共籤約75個重點項目。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集團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擬在海南省三亞市獨立舉辦一所國際化本科大學,開展本科層次學歷教育及行業培訓等。這所大學由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集團獨立舉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計劃辦學規模4000人,將聚焦海南省、中國乃至國際市場的人才需求,引進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教育體系,提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學士學位課程,為擴大海南作為創新旅遊和卓越服務引領者的影響力發揮積極作用。
  • 深圳的海洋大學,一所呼之欲出的高校!
    這意味著從政策層面上對深圳組建海洋大學給予支持我國目前有6所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以及剛從淮海工學院改名來的江蘇海洋大學。其中上海海洋大學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國海洋大學是985/211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那麼,深圳的海洋大學定位會如何?
  • 這4所大學,航空航天領域最強「王者」,考哪所都是無上榮耀
    由此看來,航空航天類的專業發展前景非常不錯,國內也有很多非專業性質的院校紛紛開設相關專業。那麼考生該如何在眾多學校裡,選出學科實力最好的大學?由筆者來告訴你,這4所大學不容錯過。一、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所隸屬於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理工類高校,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 各方加大資源投入支持海南發展航天產業
    文昌航天發射場是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具有緯度低、射向寬、安全性好、運輸綜合限制少、綜合效率高等五大突出優勢,未來將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探月工程等重大發射任務。在此背景下,以及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國航天今年成功實施的31次航天發射活動,其中3次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實施,其意義顯得尤為重大。
  • 海航擬籌建新貨航
    細心的讀者關注到了這個細節,並在留言中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海航在貨運領域的新動作其實在海航集團內部,已經有包括金鵬航空、天津貨運航空、香港貨航等在內的幾家運營全貨機的航司,不過由於飛機老舊,日利用率低於同行業平均水平,運營成本均高於市場水平等各方面問題,這些貨航過去幾年基本都是虧損運營。不過,今年以來的新冠疫情,讓航空貨運火了一把。
  • 中國C919大飛機有望添50架新訂單
    據上海證券報導,華夏航空公告顯示,該公司計劃向中國商飛集團購買和接收100架客機訂單,其中50架為ARJ21系列飛機,另外50架客機可全部或部分為C919系列飛機,同時希望訂單自據悉,C919系列飛機是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的國產大飛機,預計將在2021年交付首架C919單通道客機。目前,今年以來,C919大飛機項目已經按照原定計劃,在上海浦東、西安閻良、山東東營、江西南昌等四地展開試飛試驗,研發進度進一步加速。
  • 海南一聲「巨響」,中國航天再迎突破,俄:中國已經崛起
    中國近些年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好,之前對於航天領域起步較慢,但是憑藉著我國科研人員的不斷鑽研努力,現在也是後來居上。如今海南一聲「巨響」,中國航天再迎新突破,就連我們的鄰國俄羅斯也是表示:中國已經崛起了!在早期我國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對於航天的科技系統理論知識相當薄弱,而當時西方國家已經有了近一百年的發展歷史。但是憑藉著我國科學家們的不斷堅持努力,我國的東方紅一號誕生了。東方紅一號是人造衛星航天的開端,就此開始,中國的航天發展開始慢慢地後來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