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感受美國國家航天博物館!飛機、飛彈、空間站,科幻大片來了

2020-08-28 Rachel林鹿

導語:小鹿帶你們繼續逛美國國家航天博物館,這部分主要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還有美國和俄羅斯空間站,各種飛彈的情況。


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1號


從飛行者1號開始 飛機發展的歷程在這個廳

博物館大部分展品是飛機,其中真實的飛機就有265架。但是因為有一些廳在裝修,小鹿並沒有看到所有飛機。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是由美國人萊特兄弟(哥哥威爾伯·萊特 WilburWright,弟弟奧維爾·萊特 Orville Wright)發明的,被命名為「飛行者一號」。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駕駛「飛行者一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行,從此改寫了人類飛行的歷史。

這架 「飛行者一號」長6.43米,翼展為12.3米,重274公斤,其機身高度為2.9米,機翼面積為47.4平方米,起飛重量達到360公斤。儘管如今看起來,這架飛機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不過當時製造這架飛機,萊特兄弟並未花費太多,共花了約1000美元。當時美國人的平均年收入為489美元。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飛行者一號的首次飛行,留空時間僅12秒,飛行距離36.6米。在首次飛行成功後,他們又繼續試了幾次。第二次飛行也取得了成功,留空時間約11秒,飛行距離約60米。第三次飛行的留空時間則為15秒,飛行距離61米。第四次也是當天最後一次飛行,達到當天的最好成績:留空時間59秒,飛行距離260米。

此後,萊特兄弟在「飛行者一號」的基礎上繼續改進,相繼增加了機輪,用於飛機的滑跑;還增加了升降舵,用於控制飛機,以鉸鏈式副翼取代了拉繩控制機翼,為現代飛機的操縱和結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開啟了人類徵服天空的旅程。


各種飛彈 希特勒秘密武器在左側黑白相間那一隻飛彈

展示大廳還有二戰中繳獲的希特勒秘密武器—— 德國製造的第一枚飛彈V-2,它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實戰使用的彈道飛彈。


哈勃太空望遠鏡複製品

大廳一角,斜立著一架碩大的器物,這就是 大名 鼎鼎的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複製品。哈勃望遠鏡以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為名,它是在地球軌道上並且圍繞地球的太空望遠鏡。1990年4月24日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由「發現者」號太空梭將哈勃望遠鏡送上太空。哈勃望遠鏡成功彌補了地面觀測的不足,幫助天文學家解決了許多天文學上的基本問題,使得人類對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認識。


左側便是美國第一座空間站的複製品

大廳靠二層樓道邊立著一個高達15米、內徑7米的圓筒狀大型太空飛行器,這就是美國第一座空間站的複製品。上世紀80年代初, 美國首先提出國際空間站計劃,直到1993年才完成設計並開始實施。這個計劃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其他參與的國家和組織有歐洲航天局、日本、加拿大和巴西 ,而中國因美國的反對(認為太空空間站技術有軍事用途)未能加入。


這是人類首次登月穿的航空服

大廳靠窗一橫架空中的龐然大物是美國 「阿波羅」和蘇聯「聯盟」號實現對接狀態的飛船(複製品)。 1975年7月17日, 美國 「阿波羅」號以及蘇聯「聯盟-19」號兩個飛船在軌道上實行對接,進行聯合飛行,共同執行兩國宇宙開發合作計劃。 左側是 美國 的阿波羅號指令艙和服務艙,中間是一個對接組件,右側綠色部分是蘇聯的聯盟19號宇宙飛船,包括一個球形的軌道艙,一個鐘形的登陸艙和一個圓柱形的服務艙。


大廳靠窗一橫架空中的龐然大物是美國 「阿波羅」和蘇聯「聯盟」號實現對接狀態的飛船(複製品)。 1975年7月17日, 美國 「阿波羅」號以及蘇聯「聯盟-19」號兩個飛船在軌道上實行對接,進行聯合飛行,共同執行兩國宇宙開發合作計劃。 左側是美國的阿波羅號指令艙和服務艙,中間是一個對接組件,右側綠色部分是蘇聯的聯盟19號宇宙飛船,包括一個球形的軌道艙,一個鐘形的登陸艙和一個圓柱形的服務艙。這個空間軌道站高,呈圓筒狀15米,內徑7米,分為上下兩層。觀眾沿舷梯進艙,可以看到裝有各種儀器設備的實驗室,及貯存水、食品和器材的庫房。


模擬器

小鹿帶你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這篇就結束了,接下來航空系列小鹿還會帶大家去看看NASA,會有更多的航空文化的東東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航天愛好者的天堂!從萊特兄弟到阿波羅,人類在航天事業上的歷程
    導語:坦白說,我不是一個航天發燒友,但當我站在美國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裡,還是被震撼到了。博物館的正廳命名為「飛行裡程碑」,形形色色的飛行器或懸吊在大廳天花板下,或停放在寬敞大廳的地面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於1976年7月開館,展覽面積達1.8萬平方米,是史密森學會創建的眾多博物館之一,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關飛行的專題博物館。
  •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
  • 飛得比飛彈還快的飛機,世界上最快的飛機排名
    蘇27配置了空對空飛彈,是俄羅斯空軍的主力戰鬥機之一,側位型飛機到現在仍被前蘇聯、印度、中國和其他國家地區使用。第9位F111土豚第9位的是戰術轟炸機,F111土豚。這種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在美國空軍歷史上是所有飛機的安全性方面最高的。
  • 我國航天技術大躍進,中國的航天空間站正向我們迎面走來
    而這一年,正好是美國所主導國際空間站的退役之年,屆時中國將是世界上唯一擁有獨立空間站的國家!回首過去,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蘇登月大戰中,美國率先在1969年把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徹底贏得了登月爭奪戰的勝利,失敗的蘇聯自知搶先無望,則在太空探索的思路上發生了轉變,既然美國人能把人送的更遠,那我蘇聯人就能在太空中待得更長。於是乎空間站計劃應運而生,蘇聯代號「禮炮」。
  • 旅美記:訪航天航空博物館之航母篇
    年前旅美時在華盛頓·航天航空博物館裡整整呆一天,感謝同行小夥伴的陪伴。因為館內展品太豐富,一天還看不過來,話題太多。這裡只能簡單一說。 這航天航空博物館,是現今世界上同類館中最著名的,展覽面積2萬多平米,年接待百萬觀眾。館內除美國外,還有蘇俄英法德,甚至日本製造的航空器,但與中國相關的唯有古代風箏和火箭模型。希望將來咱中國航空產品也能在此參展。
  • 廣播|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參觀指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前身是北京航空館,成立於1985年,是在北航飛機結構陳列室、飛機機庫基礎上擴建而成,是我國首個航空航天科學技術的綜合科技館。博物館經近4年原址新建並擴充展品,2012年甲子校慶重新開館並更名,集教學、科普、文化傳承為一體,是航空航天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航空航天科普與文化、北航精神以及青少年愛國主義、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博物館展區面積8300平米,分為長空逐夢、銀鷹巡空、神舟問天、空天走廊4個展區。
  • 美國已經開始研發地球人的「UFO」—航天母艦
    我們經常可以在美國科幻大片中看到,外星人駕駛的「UFO」攻打地球,這些外星人駕駛的飛船往往類似於在天上飛行的航空母艦,敵人的士兵和戰機可以隨意行動、起飛或者降落停靠,是外星人指揮部所在。目前美國最大的動力公司和航天公司開始合作研發這一新型武器裝備,兩家公司目前已成功實現了對空中無人機的接收。按照構想,這種「航天母艦」可以在空中接收無人機的停靠,為他們加油、維修和補充彈藥。這些停靠的飛機全部可以摺疊安放在航天母艦的腹倉,並擔任起臨時指揮部的作用,實現搜索、追蹤、攻擊等多功能一體化,真正做到全面掌握敵人動態,全天候、全方位打擊。
  • 俄羅斯最火的太空大片來了:《太空救援》逼真再現航天奇蹟
    基於史實改編,讓這部科幻太空大片更震撼《太空救援》最獨特的力量來自於真實感。1971年到1991年,蘇聯開始實施太空空間站「禮炮計劃」,「禮炮七號」便是這一計劃的最後一個空間站。影片中,美國人一直作為蘇聯的頭號敵人,在客觀上推動劇情發展。這次救援行動之所以緊迫,就源於蘇聯官方擔心空間站落入美國人手裡。不過影片結尾處,雙方似乎達成了某種和解。
  • 航天日專題直播在中華航天博物館啟動
    今天上午,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航天日專題直播在位於豐臺區東高地街道的中華航天博物館啟動,同時,豐臺區聯合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同步開展科普課堂、航天線上答題競賽等系列活動,為廣大航天愛好者和中小學生提供普及航天科普知識、感受航天精神、傳承航天文化的平臺。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發祥地,豐臺區有著深厚的航天文化底蘊。
  • 中國航天正在奮起直追,11次發射任務構建全新空間站,美國看了也要羨慕
    國際空間站項目是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的國際太空科研項目,這一項目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主導,俄羅斯、歐洲、日本、加拿大共同運營。中國空間站項目將會在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設,建設任務主要通過11次發射來完成,其中就包括4艘神舟載人飛船,4艘天舟貨運飛船以及問天實驗艙、夢天實驗艙、天河核心艙,如今奮起直追的中國航天讓美國看了也要羨慕,畢竟中國的天河空間站未來將會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在軌運行的空間站項目。
  • NASA宇宙特展來了:30分鐘「遨遊」太陽系,現場感受空間站
    南都訊 科幻星迷們注意了,360°環繞星球影院、原版複製的國際空間站、可觸摸的宇宙飛船材料來到廣州了!現場還有火箭發射模擬裝置、交互式投影,讓你可以親自動動手發射火箭、化身太空人探訪不同星球。
  • 美國空軍的立方體衛星到達空間站
    美國空軍空間與飛彈系統中心與其任務夥伴成功地將航空航天「俠盜」阿爾法/貝塔立方體衛星與空間試驗計劃4號衛星(STPSat-4)送至國際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即將發射,27個國家申請乘坐,美國被拒之門外
    #34;的博主其在微博發布了一條關於中國空間站的動態,裡面大致內容為目前中國天宮空間站已經收到了來自27個國家的申請,其中中國方面通過了18個國家的請求,卻將美國的申請給駁回了。據悉,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經過聯合國這條線進行的大型的國際科學技術交流。在發布會上,作為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的周建平就曾坦言:"這次美國的科研團隊沒能入選,並非由於中方的從中暗箱操作,而是經過了客觀公正的篩選,最終敲定的,很顯然,美方團隊沒能達標。
  • NASA:2019年是國際空間站美國國家實驗室「最豐產的一年」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宣布了國際空間站美國國家實驗室(ISS National Lab)的2019年年度報告。該報告詳細介紹了NAS在2019財政年度(截至2019年9月30日)期間與ISS美國國家實驗室有關的許多成就和各種亮點。此外,ISS美國國家實驗室去年還打破了自己的兩項記錄。 每年,ISS美國國家實驗室都會發布一份報告,詳細說明過去一年的努力和活動。報告稱,2019年,ISS美國國家實驗室在其贊助的科學項目上花費了更多的工作時間。
  • 全球首部太空取景大片敲定!阿湯哥明年乘龍太空遊
    這次任務受僱於德州太空初創公司Axiom公理航天公司。: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市一家私營初創公司,創立於2016年,儘管目前僅有60人,卻目標遠大——與SpaceX合作開拓近地軌道太空旅行項目,與阿湯哥合作拍太空大片就是第一筆大單。與此同時正籌劃2024年開建公理號空間站,目標成為人類史上首個商業空間站(運營太空平臺、太空科研、微重力製造、太空旅行、太空酒店等項目),2020年代後期建成。初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運行,國際空間站退役後將獨立運行。
  • 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建設、SpaceX獲五角大樓飛彈跟蹤衛星合同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全線正全力備戰空間站建造任務,力爭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為後續實現空間站長期穩定在軌運營進行準備。此外,10月1日,第三批18名預備航天員也加入了航天員隊伍,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參加空間站運營階段各次飛行任務。
  • 中國空間站即將部署,美國擔心了,NASA局長:快給錢,別讓他們領先了
    也不怪他氣急敗壞,就在他說這段話時,中國的天和空間站正在按計劃組裝建造,為進入正式部署階段努力,而美國聯合諸多西方國家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卻坎坷不斷,馬上要進入沒錢維持的窘境。事情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
  • 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
    對世界領先的航天航空博物館的翻新。
  • 中國太空飛機成功返航,性能指標比肩美國X37B?依然有差距
    雖然我國在航天領域的起步時間較晚,在本世紀初期才完成了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的升空,但是發展速度卻讓美國和俄羅斯都為之驚嘆。在短短十多年的時間裡,我國走過了美蘇兩國數十年才走完的航天研發之路。不僅擁有了大推力運載火箭,而且還開始組裝本國的天宮空間站。
  • 美國十大科幻大片推薦,值得觀看的美國科幻電影
    美國的科幻大片真的很多,舉不勝舉,因為科幻大片一直是好萊塢大片的主題之一。科幻大片從投入資金到拍攝、後期特效製作都是大手筆。美國電影相比國內電影在投資上毫不手軟,隨便一個大片都是好幾億美金以上。大片裡面的種種超越現代科技往往讓人非常的嚮往,同時也覺得非常炫酷。因此科幻大片一直都是電影行業裡面非常受歡迎的類別。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10部好看的美國科幻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