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軍工領漲!航天科工集團完成改制,剩餘9家央企軍工或成新風口

2020-12-02 每日經濟新聞

國防軍工領漲!航天科工集團完成改制,剩餘9家央企軍工或成新風口

每日經濟新聞 2017-11-22 19:12:00

11月22日午後,航天科技、航天通信相繼發布公司完成控股股東改制及更名的公告,隨後股價直線拉升封住漲停,帶動航天軍工股快速攀升。當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改制與更名已經完畢,券商分析師稱,這將促使央企軍工集團的改制進程按下加速鍵。根據央企軍工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在12家央企軍工集團中,3家已經完成改制,還有9家尚未完成,這些尚未完成改制的軍工企業或成下一個風口。

根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官網的消息,公司已經完成了公司制改制,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軍工央企改制提速,在12家央企軍工集團中,3家已經完成改制,還剩9家未完成,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航天科工集團改制完成

11月22日午間公告,航天科技近日收到實際控制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通知,經國務院國資委批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及更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已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企業名稱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A股收盤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航天長峰也發布了同樣的公告。改制後,企業註冊資本由72.03億元變更為180億元,原有業務、資產、資質、債權、債務均由改制後企業承繼,出資人、公司住所、法定代表人、經營範圍均不變。

受此消息影響,航天科技、航天通信午後快速拉升並成功封上漲停。此外,航天動力、航天電子、航天長峰、航天晨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拉升。另外,航天軍工股快速攀升,中航黑豹、新餘國科、景嘉微漲停,中國重工、振芯科技、北鬥星通、海特高新、四創電子等跟風上漲。

航天科工涉7大板塊

據悉,航天科工的主營業務共有7大板塊,分別是:

一、航天防務,建立了完整的防空飛彈系統,直接參與載人航天和「嫦娥」探月工程;

二、信息技術,研發了雷達設備、無人機和近地空間飛行器,是國家小型衛星地面接收系統的主要供應商;

三、裝備製造,研發了重型平板運輸車、移動通訊車、遠程醫療車等軍民結合產品,還曾研發了北京奧運珠峰特種火炬、高效鋰電池等;

四、其他產業,進軍智能電網及物聯網等戰略性產業,兼營貿易、財務、證券投資,並用航天工藝製造了無錫靈山大佛、南海三面觀音等標誌性工藝品;

五、雙創基地,設立創投基金、建設雙創園區;

此外,航天科工還打造了名為航天雲網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國際化營運平臺。

航天科工涉8家上市公司

航天科工在資本市場上布局很深,直接、間接參股、控股8家上市公司。其中7家A股公司,1家港股公司。

據今年三季度報顯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還直接持有航天信息、航天晨光、航天科技、航天電器、航天發展五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此外,航天長峰、航天電器均在官網稱航天科工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宏華集團(0196)官網自稱是航天科工旗下唯一的境外上市公司。

宏華集團最新股東數據

航天長峰是以中國航天高端技術和應用成果為基礎,航天軍工企業為背景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為大股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為其實際控制人。

航天電器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高端繼電器、連接器和組件線纜的研製生產和技術服務。承擔了我國載人航天飛行試驗和探月工程的配套產品研製任務,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了貢獻。

軍工央企改制或提速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改制與更名已經完畢,這將促使央企軍工集團的改制進程按下加速鍵。

9月22日,中央軍民融合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十三五」國防科技工業發展規劃》等,並深化論證了空域管理體制、軍品定價議價規則、裝備採購制度等改革方案。

11月10日,四創電子公告了中電科集團將圍繞四創電子整合八所、十六所、三十八所和四十三所組建中電博微子集團,中電科集團的資產整合正在推進中,可以看出軍工領域各項改革目前正向前推進。消息公布後,四創電子三個交易日上漲18%。

旗下A股上市公司中,近一年以來,白馬牛股海康威視大漲2倍,目前市值接近4000億元。除海康威視外,其他7家的規模、市值均不大,未來市值增長潛力較大。11月14日,華東電腦、四創電子一度衝板,國睿科技、太極股份、衛士通、傑賽科技、鳳凰光學均有上佳表現,海康威視與其它權重股一起回調。

2016年末,中航黑豹公布重組方案,出售盈利能力較弱的資產,併購買沈飛集團100%股權,重組完成後成為沈飛集團唯一股東,沈飛集團主要從事航空產品製造業務。重組完成後,航空工業合計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權比例將進一步上升。

從股價表現來看,該股從9.74元起步,並於2017年3月16日上漲至42.6元,三個月最大漲逾300%。

軍工集團完成公司制改制對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至關重要,並且軍工集團的股份制改制是混改、資產證券化等一系列改革的前置條件。在完成公司制改制後,下一步需要特別關注一級公司的股份制改制進展,具備條件集團及其下屬企業將加快內部整合,對於具備條件的企業將推進資產證券化進程。

信達證券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李勇鵬在研究報告中稱,航天科工領跑軍工央企改制,將促使尚未改制的9家軍工集團改制按下快進鍵,遵循先例來看,其他9家轉為國有獨資企業的概率極大。未來軍工央企改制、業務整合、資產證券化將持續推進,對市場形成持續催化。維持行業「看好」評級。

根據華創證券研究報告顯示,中航黑豹重組完成後將成為板塊新龍頭,四季度重點推薦中航黑豹。同時,持續推薦中航機電、中航光電和中直股份等標的。

掘金12大央企軍工

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和央企官網及相關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在12家央企軍工集團中,除中國航發、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航天科工這3家之外,還剩餘9家未完成改制。目前,以航天發展、中原特鋼為代表的市值較小的公司已經進入停牌重組程序。

軍工集團在完成公司制改制後,軍工集團及下屬企業將加速內部整合、推進資產證券化,混改等進程都將被提上檯面。經過12大央企軍工官網公開信息整理,它們各自旗下的上市公司如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Wind資訊、信達證券研究報告、央企軍工官網、上市公司公開信息等

每經App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擁有73家上市公司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排行榜
    近期,有軍事科學院權威專家透露,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細則將於10月出臺,之後將進行分類改革和試點。今年下半年,我國將對軍工類科研院所按照統一分類的原則和標準進行分類工作,完成《軍工股份制改造指導目錄》修訂,政策限制將進一步得到放寬。當前,各大軍工集團的企業資產已大部分完成股份制改革,並注入上市公司。
  • 2019中國11大軍工集團最新解析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併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1999年7月,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7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17年11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 灼見丨2020牛市下半場已經開始,國防軍工將成市場領軍人?
    國防軍工在我們的產業發展、經濟發展、國民發展中起到最根本的保障作用。儘管今年全球經濟已經確定性出現明顯下滑,但大國在發展國防軍工的道路上並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因為這是大國博弈的最核心戰場。 國防軍工佔據大國科技戰的戰略制高點。除去半導體和信創的國產替代必須迅速推進落地之外,國防軍工的國產替代也勢必出現根本性新局面。
  • 航天科工集團旗下那些公司混改潛力最大?(附股)
    至誠網(www.zhicheng.com)8月29日訊  航天科工集團旗下7家A股上市公司已有6家披露半年報,作為我國航天科技(29.10 -0.24%)工業的中堅力量,隨著軍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續推進和院所改制工作的正式實施,航天科工集團上市公司的資產整合值得關注
  • 航天科技集團資產證券化提速 旗下上市公司擬收購航天五院9.68億資產
    收購完成後,康拓紅外主業將從鐵路車輛檢測拓展至工業智能裝備領域。相關研報顯示,2018~2019年將成為軍工科研院所改制與資產證券化的重點階段。目前各大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也顯現出「梯度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中航工業的資產證券化率已經超過66%,而航天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則為20%左右。
  • 中國電科深度解析:軍工電子國家隊,自主可控核心力量
    月 1 日正式掛牌運營,2017 年 12 月,中國電科完成公司制改制,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更名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四、院所改制、混改提速,核心資產逐步實現資產證券化在中央企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十大軍工央企作為我國國防軍工各領域中的研發、設計及生產的骨幹力量,也在持續推進改革進程,劍指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 軍工行業2019年度投資策略:潛龍在淵,必有一躍
    自2006年國資委啟動實施第一批部分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以來,已陸續開展三批共50家混改試點。2018年10月,發改委表示,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取得新進展。第一批、第二批中的中國聯通、東航物流、內蒙一機等試點企業改革取得重要成效,示範效應逐步顯現。第三批混改試點企業共31家,包括10家央企集團下屬子企業和21家地方國企。
  • Space X「星鏈」,推動一場衛星網際網路革命,航天軍工迎來大機遇
    據外媒報導,由於獵鷹9號火箭中國衛星網際網路計劃,分為兩大陣營,一是國有央企集團,即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下屬的公司;二是民營商業航天公司,近年來迅速湧現和發展。航天軍工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從行業上看,我國軍費穩定增長,尚有提升空間。其中,裝備費用佔比逐漸增加。航天軍品業務有望受益於軍費支出提升,產品排產或進一步增加。從軍費總量上看,我國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國防投入穩步增加,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佔比仍存在提升空間。2019 年,國防軍費增速 7.5%,規模達到約 1.19 萬億,連續三年突破萬億。
  • 軍工行業:改革專題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新一屆政府和軍委履新以來,軍工行業迎來較大的變革。這一變革不僅體現在以海軍裝備為代表的武器裝備投入上,同時也體現為軍工企業類資產注入(整體上市)的持續推進,以及軍隊體制編制、軍品定價機制、軍民結合、管理層持股、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等一系列變革中。綜合來看,我們認為軍工行業的變革將為板塊帶來中短期業績改善及中長期成長的驅動力,驅動板塊估值中樞上行。
  • 航天科技集團完成改制並變更企業名稱(附航天科技下屬上市公司)
    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有限公司、廣發軍工團隊 關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完成改制 及名稱變更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通告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民所有制企業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的重大決定和國務院國資委有關工作部署,經國務院國資委批覆同意,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 軍工板塊迎來大爆發,3條主線掘金龍頭股!(名單)
    9月開門紅,A股尾盤急速拉升,數據顯示軍工股連續獲主力資金加碼,二波行情即將啟動?本次軍工領頭羊在哪裡?1、今天A股尾盤急速拉升,勉強算是來了個9月開門紅,板塊中國防軍工上演王者歸來,從主力資金流向也可以看到,軍工板塊是資金淨流入較多的板塊之一,表明了軍工個股的上漲有增量資金在進場。2、從國防軍工整個板塊K線圖上看,軍工股有企穩反彈的跡象,另外疊加資金的流入,那後市軍工股還可不可以關注?
  • 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
    據悉,這次籤約是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在2014年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的深化合作,也是結合新的形勢要求、新的時代背景拓展合作空間、加強合作深度的重要舉措。值得注意的是,兩大集團在兩年前出現過高管換防的情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航天科技共有13家上市公司,而航天科工共9家上市公司。
  • 軍工行業研究與策略:三大投資主線分析
    此外,我們認為未來新艦艇對於艦載戰機、信息化裝備需求的擴充同樣有望 為航空、國防信息化領域帶來更多產業機會。5.2 科研院所改制節奏加快,重視中國電科集團投資機會5.2.1 集團改革目標明確、態度積極,證券化率穩步提升集團資產證券化率穩步提升。
  • 兩大千億級軍工集團22家上市公司或將合併
    據航天科工網站資料顯示,其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併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1999年7月,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7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17年11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而據航天科技網站顯示,公司成立於1999年7月1日。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訪問天津大學
    本站訊(通訊員 梁童心)10月9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李陟、人力資源部副部長呂丹妮等一行7人訪問天津大學精儀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精儀學院教授姚建銓,精儀學院副院長李醒飛,精儀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宇,天津大學科研院軍工辦主任金鋼,精儀學院光電子科學技術系徐德剛教授接待來訪嘉賓,並就雙方的科研項目對接展開座談。
  • 國防軍工板塊尾盤飆漲北鬥星通漲停多隻個股大漲
    昨日A股再現普漲行情,今日(2月19日)滬深兩市震蕩調整在所難免。早盤指數在大金融板塊的刺激之下有上行表現,可惜指數上攻受阻,A股三大股指由高位下滑;午後指數維持低位震蕩,好在臨近收盤,指數跌幅進一步收窄。
  • 軍演密集推進 航天軍工板塊望再引關注(附股)
    近年來,我國軍工行業發展較快,但軍工產業證券化率還比較低,軍工集團整體資產證券化率僅30%左右,已上市軍工企業中涉及核心軍品的企業也比較少,很多軍工企業和軍工科研院所等尚未改制上市。以中國電科集團為例,目前擁有7家上市公司,2013年底總市值1261億元,看似龐大,但集團資產證券化率剛超過20%,尚未證券化的資產中,包括47家事業單位,可運作空間很大;中船重工、中航工業、航天科技集團等巨頭同樣擁有可觀的科研院所資源。  中國重工黨委書記郭同軍表示,目前中船重工集團一半資產已經實現上市,下一步改革重點就是30多所科研院所的轉制轉企。
  • 軍工板塊發力走強,機構看好「成長+改革」邏輯
    軍工板塊14日盤中發力走強,截至發稿,精準信息、軸研科技、恆寶股份、日發精機、雷科防務、中簡科技等漲停,長城軍工漲逾7%,烽火電子漲逾6%。與國防軍工行業重點相關的內容主要是2020年國防預算,另外也可能涉及國企改革。我國國 防建設目前處於從局部趕超到全面升級的中間階段,將在較長時期 內保持持續投入的狀態,預計軍費投入也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此 外,軍工行業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國企改革的深化也將明顯提升企 業的盈利能力,國企改革也將是軍工行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 軍工主題基金如何,看看9位基金經理怎麼說
    本文目錄:1、軍工主題基金最近表現2、軍工主題基金:主動權益基金13隻,場內9隻,分級6隻3、9位基金經理最新觀點4、注意事項/基金對比【P1 軍工基金表現】今年以來SW國防軍工指數上漲33.83%,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15.08%。國防軍工指數跑贏市場18.75個百分點。今天扒扒軍工類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