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

2020-12-04 中投顧問

   近日,兩家總資產皆達千億級別的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在京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依據協議,雙方將以建設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和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目標,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共同提升中國航天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共同維護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

  據悉,這次籤約是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在2014年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的深化合作,也是結合新的形勢要求、新的時代背景拓展合作空間、加強合作深度的重要舉措。值得注意的是,兩大集團在兩年前出現過高管換防的情況。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航天科技共有13家上市公司,而航天科工共9家上市公司。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關於「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表述十分罕見,這可能會給予市場一個預期: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將合併,一個世界級的航天軍工集團即將誕生,上述22隻股票可能存在機會。當然,也有專業人士認為,兩家企業於21年前由航天工業總公司拆分而成,現在要合併可能並不容易。

  未引起足夠重視的協議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微,8月28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京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這一消息並未引起太高的關注度,投資界也未對這則消息給予過多的解讀。然而,這則消息的重要性可能超過市場認知。

  來看一下這個表述:雙方將以建設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和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目標,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共同提升中國航天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共同維護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這一表述以前是沒有過的,這可能會給市場一個預期,即兩大集團存在整合或者合併的可能性。

  在很多人眼裡,其實是分不清楚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兩家集團公司的。據航天科工網站資料顯示,其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併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1999年7月,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7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17年11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而據航天科技網站顯示,公司成立於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於1956年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歷經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歷史沿革。可見兩家公司的前身就是航天工業總公司。

  分立之後,航天科技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各類衛星、載人飛船、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空間站等宇航產品和戰略、戰術飛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試驗和發射服務。我們所熟知的神舟飛船工程、嫦娥探月工程、空間站、北鬥導航衛星等都是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則重點從事國有資產投資經營管理,軍用、航天、民用產品研製生產服務,信息技術、網絡平臺開發與應用服務,建築、金融、衛生、工程承包、國際化經營等業務。我國各類型的防空飛彈和飛航飛彈大都出自航天科工。所以也有個段子說:「科技是把人送上藍天,科工是把人送上西天!」

  截至目前,航天科技集團有中國衛星、航天機電、航天動力、航天電子、中國航天萬源、航天控股、亞太衛星、樂凱膠片、航天工程、樂凱新材、康拓紅外、航天彩虹和中國衛通等13家上市公司;而航天科工則主要有航天信息、航天通信、航天晨光、航天工業發展、宏華集團、航天長峰、航天科技控股、航天電器、銳科雷射等9家上市公司。

  兩年前高管換防

  2018年10月31日上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黨組會議,通報了中央組織部關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和副總經理、黨組成員任職的決定:方向明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職務;李洪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相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辦理。

  同一天,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召開會議,通報了中央組織部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和副總經理、黨組成員任職的決定:徐強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職務;龔波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相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辦理。

  這意味著,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各有一名高管奔赴對方公司,出任其黨組副書記。

  事實上,航天兩大集團有著共同的歷史沿革和深厚的歷史淵源,多年以來,在科技創新、科研生產、人才交流、產業發展等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共同推動了國家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上述這次籤約,也是航天兩大集團在2014年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的深化合作,是結合新的形勢要求、新的時代背景拓展合作空間、加強合作深度的重要舉措,對推動航天強國建設、支撐世界一流軍隊建設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合併概率幾何?

  航天科技與航天科工深化戰略合併給了市場一些想像力,雖然這可能也只是一個開始,但這個開始已經經歷了6年時間。兩大航天集團發源於同一個集團,分分合合可能也會發生,但難度可能比較大,時間上也不好推測。畢竟,此前央企合併都會經歷許多年才能成行。但這可能也不影響市場的預期。

  今年以來,國防壓力不斷加大。綜合新聞和研報顯示,美軍針對中國的挑釁行動愈演愈烈。美國海軍艦艇不僅頻繁闖入我國南海島礁領海,還不斷在東海黃海等鄰近海域遊蕩,美國空軍飛機也頻繁進入我國鄰近海域空域。可以說,進入2020年,中國的地緣安全突然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這使得此前軍工股的炒作進入到一個相對較為有利的氛圍當中。

  其實,引領軍工的並非只有事件,今年不少軍工股的業績也有較大起色。按剛剛臨近結束的中報顯示,中信航空軍工成份股的業績表現相當強勁,整個板塊加權平均增速達到30%以上。在疫情影響嚴重的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績,已屬不俗。

  2019年11月兩船集團合併完成,中國海防完成資產注入,中國船舶、中船防務等資產整合方案持續推進。華泰證券認為,兩船集團的合併和資產整合推進,有望刺激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進度加速。軍工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但隨著各類軍工改革的持續推進,改革邏輯正在逐步兌現。

  申萬宏源則表示,回看歷史,國防軍工行業多年來持續跑贏大盤,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為過去20年板塊整體性行情核心驅動力。

相關焦點

  • 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加速深度融合,「中國神化」「中國神航」要來了?
    就在8月28日,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在京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建設世界一流航天企業集團和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為目標,加速推動全領域深度融合。 繼「中國神車」、「中國神船」後,「中國神化」、「中國神航」也即將來襲?
  • 走進新國企:航天科工發布軍民融合發展成果
    新平臺:建設中國特色的工業網際網路  在新一輪全球工業革命中,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加速融合,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我國擁有相對較完善的製造業體系,業務齊備、產業鏈完整,正處於轉型升級關鍵階段,必須抓住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窗口期』。
  • 航天科技漲停 與航天科工合作共建世界一流航天集團
    8月31日11點1分,航天科技盤中漲停,報13.22元,目前封單1763手,折合233.11萬元。截至目前,成交7.91億元,換手率7.99%。軍工板塊盤中大幅拉升,航天機電、派克新材、航天科技、航天晨光漲停。合鍛智能、寶色股份等多股漲幅超7%。
  • 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完成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融合網絡業務演示...
    12月1日上午7時15分,低軌寬帶網際網路衛星過境浙江岱山縣海域,中國聯通和航天科工演示人員使用5G手機撥打聯通移動號碼,與岱山縣指揮大廳實現了通話,聲音清晰無卡頓。
  • 中國航天科工與海南省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1月22日,中國航天科工與海南省在海口市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託文昌國際航天城,布局航天領域科技創新和發展平臺,積極推動共建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共謀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張克儉表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發展日新月異,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積極發揮優勢,推動在開展科技創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優化國防科技工業布局等領域與海南進一步深化合作
  • 當5G遇上衛星——中國聯通與航天科工完成國內首個「5G+低軌衛星...
    中國聯通-航天科工「低軌衛星+5G」海上融合通信演示系統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與物聯網的普及發展,以及機載、船載、空間中繼等通信需求的日益增加,衛星通信進入以高通量衛星(HTS)、中低軌星座(NGSO)等技術系統為平臺,以網際網路應用為服務對象的衛星網際網路發展階段,衛星網絡與5G融合發展、6G深度應用已成為通信網絡界的關注焦點。
  • 航天科工: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
    不僅在科技創新領域積極布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航天科工在全系統掀起了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進一步深化「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論證,確保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立足新發展階段,開啟建設世界一流航天防務集團公司新徵程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發展階段吹響了中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號角。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我們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中國航天科工進一步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袁潔說。近年來,中國航天科工黨組深刻把握新形勢下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內在規律,著力「強根」「鑄魂」「深融」「育才」「固本」「正氣」,大力推動黨建工作與科研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
  • 中國航天科工與通用技術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暨航天醫科合作協議
    當前,集團公司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聚焦主責主業,重點發展防務裝備產業、航天產業、信息技術產業、裝備製造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五大產業板塊。
  • 中國航天科工舉辦傳承陳定昌院士精神追思會
    中國網10月25日訊(記者 謝露瑩)「站在時代前沿、大膽創新」——陳定昌院士用一生推動著我國空天防禦體系能力建設,取得了多項舉世矚目的重大科技成果,為我國國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23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天科工)在京舉行「傳承陳定昌院士精神追思會」。
  • 中國航天科工各單位這樣立flag!
    新的一年,航天建設將繼續強化政治統領,持之以恆加強政治建設,促進黨建與經營融合,建設好企業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航天建設將毫不鬆懈建設富有人性化、激勵性、感染力的文化氛圍;航天建設將矢志不移沿著創新的道路堅定前行,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走前人未走的創新之路;航天建設將緊緊把握科技這個抓手,打造技術實力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團;航天建設將抓好作風建設,營造自信自立自強、
  • 航天科工發布「太空材料商業開發行動路線圖」
    光明網訊(記者 白璐)10月30日,第二屆軍民融合新材料新工藝高峰會議在長沙召開。本屆高峰會議上,航天科工面向社會發布《太空材料商業開發行動路線圖》。  目前,航天科工已匯聚十餘家國內材料領域優勢單位共同加入太空材料商業開發計劃,構建聯合開發體系,初步形成了材料設計、製備、檢測能力,開展了太空輻射、熱真空等方面地面模擬試驗,著力開展太空材料產業體系論證,確定了太空材料商業開發行動路線圖:  第一步:利用1-2年時間,圍繞部分關鍵材料地面難以製備問題,完成典型材料地面模擬試驗及太空驗證。
  • 留住商業航天,北京推千億級重大航天項目
    衛星網際網路源頭創新區,促進航天與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與地面5G的融合發展,鼓勵企業參與我國及全球天地融合網絡布局,打造多領域、多業態融合發展的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北鬥及空間信息服務產業升級區,發展高精度的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
  • 中國航天科工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
    中國航天科工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 2020-11-28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質量發展助力航天強國建設 航天產業融合交流會在高新區舉辦
    8月28日,航天科研管理研究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濱海高新區渤龍湖科技園渤龍山莊召開,會議以「後疫情時代的航天科技與智能」為主題。會議期間,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的參會代表與濱海高新區有關部門舉行了航天產業融合交流會。
  • 中國航天科工所屬單位積極復工復產
    面對疫情防控和履行強軍首責的雙重考驗,中國航天科工所屬單位聞令而動,迎難而上,以實際行動在疫情面前保生產,戰時狀態奪勝利!積極復工復產,穩定產業鏈發展,專注改革創新,危中求機籤訂單,用責任和擔當堅守「主陣地」,在大戰大考中凸顯責任與擔當,為奪取「兩個成果」加速提效!
  • 中國航天科工魏毅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航天科工魏毅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此次增選院士名單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魏毅寅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魏毅寅,男,1962年9月生,工學博士,研究員。
  • 2020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在西安航天基地舉辦
    航天領域專家學者齊聚航天基地,共謀商業航天發展。他說,伴隨著航天強國戰略的實施,商業航天產業將成為繼網際網路之後創新最為密集、資本最為活躍的領域。航天基地積極發揮主導產業優勢,立足資源稟賦,是商業航天產業的最佳承載地。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將肩負使命,推動商業航天各成員單位在協同創新、資源共享、供需對接、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一系列的合作,形成商業航天全產業鏈的聚集,助推商業航天繁榮發展。
  • 中國航天科工與北京理工大學籤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12月14日,中國航天科工與北京理工大學籤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袁潔在講話中表示,北京理工大學在80年發展歷程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形成了完善的學科體系,產生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航天事業與國防科技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科技支撐。
  • 中國航天科工航天醫科七三一醫院建院60周年
    立足航天 服務社會 七三一醫院隸屬於中國航天科工航天醫療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七預備醫院,自1960年遷入北京後,幾十年如一日地在北京雲崗地區守護著航天職工和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今年,是七三一醫院建院60周年,在這樣重要的一年中,醫院順利通過了北京市醫學會組織的三級醫院等級現場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