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區裡的堅守——航天科工二院航天長峰攻堅側記

2020-09-09 綜合全國

在連續16日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後,9月1日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及多地州在經歷了45天的「封城」管控措施後全面解封,開始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駐紮在當地的中國航天科工二院航天長峰新疆分公司迎難而上、排除萬難,始終堅守和奮戰在隔離區中的項目現場。

受疫情影響,7月16日,新疆全域進入緊急封閉隔離狀態,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航天長峰新疆分公司正加緊推進的各項目任務帶來烏雲壓頂般的巨大考驗。在全封閉的特殊時期,長峰人將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化作堅守和擔當,在遙遠的大漠邊疆為堅決打贏科研生產經營攻堅戰貢獻力量。

主動要求封閉隔離 只為……

7月16日午夜11點,烏魯木齊少了以往的寧靜,多了幾分匆忙和慌張,人們紛紛湧向超市、藥店準備囤積必備品,主幹道上,喇叭聲此起彼伏,交通堵得水洩不通……一位逆行的年輕人手提編織袋,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盧新鵬,烏魯木齊項目值守小分隊研發人員,臉上看不出慌張和焦慮,淡定地等來計程車後只說了一句:「師傅,去特警支隊。」這是小盧要前往進行全封閉隔離的項目駐地,編織袋裡的正是他匆忙收拾的牙刷、被褥等簡單生活用品。「人家都是往商場超市去,你怎麼逆著人群走?」司機師傅不解的問。

望著車窗外奔走的人群,小盧的思緒一直停留在手頭的項目工作上。考慮到疫情可能會採取隔離管控等措施,長峰新疆分公司烏魯木齊項目組、自治區項目組、阿勒泰項目組和克州項目組成員紛紛主動請纓,要在第一時間進入項目駐地,全力確保各項目有序推進、按計劃實施。包括小盧在內的值守小分隊成員們兵分四路,克服時間緊迫、交通受阻等困難進入各項目現場,開始了一場說走就走、不知何時才能「出關」的「旅行」。

「疫情期間,你怎麼比上班還忙?」

盧新鵬所在的烏魯木齊小分隊和王周所在的阿勒泰小分隊只有他們自己一人,是真真正正的「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進入項目駐地隔離後,他們一人在某項目建設現場為籌備項目驗收和迎接巡檢組檢查忙前忙後,一人堅守在邊境線上阿爾泰大山裡的項目現場,單槍匹馬推進數據對接工作。隔離不隔責,兩人化身「萬能俠」,身兼多項崗位職責,每天忙碌到深夜是常事,有幾次,王周和家人視頻時被問到:「這疫情期間,你怎麼比上班還忙?」

向大偉、韓永威是克州小分隊的兩名隊員,隨著全疆疫情防控力度加大,主動申請去項目現場開展保障工作的想法讓兩人一拍即合。活動區域受限,大部分工作只能通過電話、視頻形式溝通完成,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難度、降低了工作效率。時間不夠用,就擠出時間。一個多月裡,兩人主動放棄休息時間,每天加班加點、通宵達旦,以超常規工作方式推進項目進度,如期完成系統功能升級、平臺保障等各項工作,成功實現了疫情特殊時期系統運行萬無一失。

沒點「團魂」可不行!

要在如此緊急的關頭將來自數據、網絡、研發、運維等不同崗位的11名隊員臨時組建成自治區項目值守小分隊並高效運轉起來,沒點「團魂」可不行。「你知道我們中國古代有種建築結構叫『榫卯』嗎?不用一根釘子,只靠各個榫卯關節的扣合就能建起一座房屋,這就是我們的『團魂』,團結!」組長楊楓眼裡的光格外閃耀。全封閉的日子裡,11名隊員在各自崗位上發揮著不同的「關節」作用:數據組排除萬難成功完成某項目海量數據支撐任務,網絡組高質高效開展涉及上千人跨區域流動的平臺預警工作,研發組快馬加鞭將平臺和移動端的音視頻呼叫、一對多會議等功能以最快速度實現應用。他們配合默契、無縫銜接,將「一盤棋」、一條心發揮到極致。項目現場的幾次突發事件都在11名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得以成功化解,一次,厚西洋對伺服器機房進行日常巡檢時,發現機房空調出現高溫告警,經過一系列排查,發現原來是由於新疆特殊的高溫及沙土環境,外機濾網積攢了大量灰塵且散熱不及時觸發了告警。楊楓馬上將11名隊員集合起來,分3組、每天3次對室外空調濾網進行衝洗,正值盛夏,隊員們頭頂烈日,穿著早已被汗水浸溼的防護服連續三天辛勤作業,高溫告警才最終得以解除。

大漠孤煙直,戍邊戰疫情。隔離區裡的堅守,一直都在;隔離區裡的奮戰,從未停歇。

(張章 劉怡 王軒)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圖片來源:金牛區供圖 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
  • 航天科工集團完成改制,剩餘9家央企軍工或成新風口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已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整體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企業名稱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變更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A股收盤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航天長峰也發布了同樣的公告。
  • 2019中國11大軍工集團最新解析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7月,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7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2017年11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第二總體設計部(二部)、北京無線電測量研究所(23所)、北京遙感設備研究所(25所)、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試驗中心(201所)、北京無線電計量測試研究所(203所)、北京計算機應用和仿真技術研究所(204所)、北京機械設備研究所(206所)、北京環境特性研究所(207所)、北京電子文獻服務中心(208所)、計算機技術及應用研究所(706所)、航天科工仿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
    央廣網成都12月31日消息(記者 邱櫟藝)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12月30日在成都舉行,擬投資30億元,選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
  • 鷹覽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十五所共建無人機掛載實驗室
    在這次疫情裡,近日河北鷹覽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十五所光電事業部共建無人機掛載實驗室。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五所河北鷹覽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十五所光電事業部共建的無人機掛載實驗室的系統,採用搜索、跟蹤一體化設計,具有重量輕、精度高各集成度高等特點,可安裝在中、小型無人平臺上,用於執行搜索、偵察和監視等任務。
  • 航天科工二院「東方紅一號」工程參與者憶往昔看今朝 共慶中國航天日
    中國日報4月24日北京電(記者 趙磊)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及我國首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五十周年紀念日。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退休的多名老航天工作者紛紛回憶起了自己參與東方紅一號的難忘經歷,鼓勵新一代航天工作者繼往開來、不斷創新,為早日把我國建成為航天強國努力奮鬥。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 為先進位造業補上最強鏈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實習生 楊霽月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擬投資30億元人民幣,選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
  • 中國航天科工黨組領導赴京區各單位檢查疫情防控工作並慰問一線...
    他代表集團公司黨組向在疫情態勢尚未緩解期間,為了重點任務仍然堅守崗位的二院職工表示慰問,並勉勵現場加班人員面對困難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在緊張攻關的同時也要保重身體,做好個人防護。高紅衛要求二院,要加快雲雀系統等信息化辦公系統推廣應用;要做好單身職工的食宿保障和返京人員隔離觀察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值班、加班人員防護工作;要動態掌握全院職工回京情況,為後續復工創造有利條件。
  • 北航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30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北航如心會議中心舉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潔,黨組副書記陳國瑛,北航黨委書記曹淑敏,校長徐惠彬院士,副校長王雲鵬,黨委副書記趙罡等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徐惠彬主持。
  • 陳國瑛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黨組副書記
    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官網消息,11月11日上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召開會議,通報了中央組織部關於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和副總經理調整的決定:陳國瑛同志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免去其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職務。相關職務任免按有關法律和章程辦理。
  • 航天科工二院23所多款產品亮相商業航天論壇展覽
    中國日報10月19日武漢電(記者 趙磊)在正於武漢召開的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展覽期間,航天科工二院23所展示了該所研製的三型星載、機載雷達產品及多款北鬥等星用濾波器件,這些產品體現了該所空天基產業和星載器件產業的發展與能力。
  •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實現超薄銣原子鐘量產
    據中新網19日消息,從中國目前唯一同時具備銣、銫、氫三種原子鐘研製能力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03所獲悉,該所自主研發成功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薄銣原子鐘,也是世界上迄今公開報導的厚度最薄的高可靠銣原子鐘,目前已經實現量產銣鍾是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原子鐘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雲雀」青年黨員突擊隊研發側記
    日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複雜產品智能製造系統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傳來好消息——「雲雀」協同研發平臺2.0版正式上線,成功應用。目前「雲雀」在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系統內為近10萬人提供服務,對推進國防軍工企業數位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該平臺是由一支平均年齡僅為28歲、充滿活力與戰鬥力的航天科工二院二部青年黨員突擊隊自主研發的。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成都分院落戶成都金牛高科園區
    12月30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航天科工二院)成都分院項目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擬投資30億元人民幣,選址成都金牛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現代都市工業港,打造集研發、試驗、生產、製造、銷售於一體的西南區域總部。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為我國打造新一代武器裝備...
    堅守脫貧攻堅一線、堅決完成科研生產經營任務、緊抓疫情防控工作……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三院各級黨組織始終堅定信心、堅守初心,廣大黨員幹部職工奮戰在「兩個攻堅戰和一個阻擊戰」的最前沿,苦幹實幹、攻堅克難,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把理想信念化為行動力量的先鋒形象,詮釋了新時代航天人的使命擔當。
  • 航天科工銣原子鐘實現量產: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厚度世界最薄
    據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介紹,該超薄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本體尺寸壓縮到76mm×76mm×17mm,是世界上厚度最薄的高可靠銣原子鐘,可在強振動條件下保持可靠鎖定,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頂尖水平。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此次研發的超薄鍾專為板卡用途設計,可滿足絕大多數板卡的設計需求,具有體積緊湊、指標高、抗振動、適應溫度範圍寬等特點。超薄鍾內置1PPS馴服選項,結合GNSS系統授時可在幾天內保持us量級守時精度。
  • 航天科工二院203所開啟汞離子微波鍾研製的新時代
    近期,航天科工二院203所開展了汞離子微波鍾研製,汞離子微波鍾作為新一代的原子鐘,在未來深空探測和衛星導航領域有明顯的優勢。
  • 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獲批「腦機接口」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依託集團人體機能增強技術中心,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應用物理技術中心奕偉波申報的「基於雙模態腦信息融合的精細關節運動想像解碼研究及腦-機接口應用」獲得批准立項。
  • 回望「十三五」 | 中國航天科工成績單!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中國航天科工第一時間在全系統掀起了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進一步深化「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論證,確保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十三五」以來,中國航天科工1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專家數量位居央企前茅,專業技術人員比例較「十二五」末提升了16.4個百分點,高學歷人才比例大幅提升。△中國航天科工黨組領導在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調研扶貧工作在謀求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讓人民共享航天發展成果也始終是中國航天科工的奮鬥目標。
  • 魏樹旺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院長張兆勇座談
    >12月1日,市委書記魏樹旺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一研究院院長張兆勇座談。雙方就進一步深化政企合作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達成廣泛共識。>魏樹旺代表市委、市政府歡迎張兆勇一行蒞臨遵義,感謝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長期以來對遵義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並簡要介紹了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