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花搖曳,又到候鳥南歸季節。根據統計,目前閩江河口溼地保護區已有小天鵝521隻,鴻雁150隻,黑臉琵鷺137隻,白額雁68隻,赤頸鴨、斑嘴鴨、針尾鴨、黑腹濱鷸、環頸鴴、三趾濱鷸數量高達數千隻,非常適宜前往觀賞。
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閩江河口溼地位於長樂區東北部潭頭鎮、梅花鎮閩江入海口南側,是福州地區保留下來的最大的原生態河口溼地,生態環境良好。保護區已發現鳥類266種,其中水鳥152種,每年遷飛停歇的水鳥超5萬隻。它是全球瀕危物種聚集地,唯一一個可同時觀賞到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黑臉琵鷺3種珍稀鳥類的地方。
對於市民來說,眼下正是最好的觀鳥季。福建師範大學課題組近日統計的數據顯示,閩江河口溼地保護區現有鳥類104種,以水鳥為主,數量約23500隻。其中,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黑臉琵鷺、紅頭潛鴨、大杓鷸、大濱鷸、遺鷗、黑翅鳶、鴻雁等16種,針尾鴨、黑臉琵鷺、三趾濱鷸的數量達到全球數量1%標準,還發現1隻勺嘴鷸。
最佳觀鳥位置是哪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牛山馬山和保育區是林鳥密集區域,包括褐翅鴉鵑、紅隼、黑翅鳶、白胸翡翠、戴勝、斑鳩、伯勞等;臥龍灘涂棧道上可欣賞鴻雁、小天鵝及其他雁鴨類水鳥遊水嬉戲、翱翔長空;退養還溼區冬季水鳥種類超過40種,是白額雁、短嘴豆雁、黑臉琵鷺、白琵鷺、針尾鴨、斑嘴鴨、鳳頭麥雞等聚集區,運氣好的話還能偶遇長嘴鷸、半蹼鷸、紅頸瓣蹼鷸、東方白鸛等罕見鳥類。
工作人員提醒,要文明觀鳥,不穿鮮豔衣服,與鳥保持適當距離,不大聲喧譁,避免打擾鳥類正常棲息覓食。
(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來源:福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