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這麼奇妙,有些事情費勁心機也永遠不會實現,但有時候,隨口一說卻能馬上成真。
黑臉琵鷺,它真的來了!
昨天一大早,正在碧湖鎮觀鳥的兩位大俠雲和鷹及山農就給我打來電話,呼喊著「黑皮!黑皮!」(鳥友對兩種琵鷺的暱稱,白琵鷺叫白皮,黑臉琵鷺叫黑皮)我一開始有點不相信,別是這些天被白琵鷺看迷了眼,出現幻覺了吧!但他們言之鑿鑿,說絕對不會錯,它現在正在天上轉圈,準備降落。過了一會,又來消息說黑皮已經降落在一片荷塘裡。
@雲和鷹
我馬上開車直奔碧湖,但是到了那片荷塘,卻聽說黑臉琵鷺剛被過路貨車震耳欲聾的喇叭聲嚇跑了。我們沿著它飛走的方向尋找,最終發現它轉移到另一個村的稻田裡,與它在一起的還有兩隻白琵鷺。
@刀哥
@宋世和
雲和古竹的那隻白琵鷺在月初引起轟動,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那隻白琵鷺飛走後沒幾天,碧湖就來了兩隻,與此同時,雲和的梅壟水庫也出現兩隻。以往只有零星記錄的白琵鷺,今年秋季卻似乎把麗水納入了它的遷徙路線,而常常與白琵鷺混群行動的黑臉琵鷺大駕光臨,意外之餘也就顯得水到渠成。
黑臉琵鷺與白琵鷺乍一看非常相似,都是一身白,一張「飯勺」嘴,但兩者的面部顯著不同,黑臉琵鷺的臉比包公還黑,遠看連眼晴都看不見,近看,可以發現它的眼晴是紅褐色,白琵鷺則是黑色。
@謝偉
白皮黑皮同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境況完全不同。白琵鷺只是在麗水罕見,它的種群數量還是非常可觀,黑臉琵鷺則不一樣,它是一種世界級珍禽,全球性瀕危,一度傳說只剩600隻。近年來的調查表明,黑臉琵鷺沒有慘到這個程度,但估計也就兩千多隻,其中超過一半在臺灣越冬,其次是香港和深圳。2009年,臺灣導演梁皆得拍攝了一部關於黑臉琵鷺的紀錄片《返家八千裡》,非常精彩且感人。
黑臉琵鷺的繁殖地僅在朝韓交界的沿海島嶼及中國遼寧的一兩個無人島上。其實,從東北到臺灣,在這段八千裡的路程上,中國都非常重視對黑臉琵鷺的保護和觀測,但它依然步入了瀕危行列,而且是琵鷺屬中唯一的瀕危動物。它對生存環境要求極為苛刻,而行程和落腳點卻都是人氣活躍區,應該是把自己逼入這步田地的重要原因。
@山農
由此,麗水此次出現黑臉琵鷺,無論從哪個角度說,都是今年秋季麗水鳥類觀察的一大亮點。從行程上看,黑臉琵鷺從東北到臺灣一路沿海邊遷徙,不應該飛到麗水山區,聯想到白琵鷺也連續到來,這是否意味著環境和氣候的某種變化?
7年前,我在溫州靈崑島曾經目睹成群的黑臉琵鷺,當時激動得不行,沒有想到,今天居然能在家門口看到它。與大方的白琵鷺不同,黑臉琵鷺相當機警,在農田裡,它隨時會被勞作的農民驚動。但是第二天,我們發現那隻黑臉琵鷺依然在碧湖平原徜徉。它需要吃飽喝足,才能繼續向臺灣或者深圳進發,在這段時間裡,就享受一下難得的山區生活吧。
@刀哥
來源:麗水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