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發現瀕危動物黑臉琵鷺 現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1-01-08 福州新聞網
     
  
麗水發現瀕危動物黑臉琵鷺 現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0-22 14:35:47  來源:浙江衛視

  

  近日,在浙江麗水碧湖鎮,工作人員首次發現黑臉琵鷺。其全身羽毛大體上為白色,但嘴、腿、腳、前額、眼線以及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都是黑色↓↓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6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現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圖閱

     

卡拉,福州第一隻導盲犬。它是怎麼來到福州,和主人又有些怎樣感人的故事?

日復一日,寒來暑往,他們跟最髒最臭的垃圾打交道,還時常要遭受委屈……

重陽節這一天,陳老來到濱海新城,重走自己當年奮鬥的地方,對濱海新城的變化感慨萬千……

        

  

相關焦點

  • 麗水發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蓮都區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百姓中國周刊》浙江訊(記者 洪旭朝 通訊員 張麗)近日,浙江省麗水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鳥類組於蓮都區碧湖鎮發現麗水市鳥類新記錄——黑臉琵鷺。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EU)等級。黑臉琵鷺多沿海遷徙,此前在浙江僅分布於溫州,本次於碧湖鎮記錄到1隻黑臉琵鷺實屬罕見。該調查成果被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浙江衛視等數家媒體報導,獲得廣泛關注,充分展示了蓮都的「生態金名片」,也極大提高了社會各界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
  • 麗水出現世界級「珍寶」——黑臉琵鷺,它是優雅的鳥中「舞者」!
    白琵鷺瀕臨滅絕的兄弟,黑臉琵鷺來了!這是黑臉琵鷺首次來到麗水,前所未見的記錄!黑臉琵鷺長這樣:@雲和鷹前天一大早,正在碧湖鎮觀鳥的兩位鳥類愛好者,給麗水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李烜打來電話:在碧湖發現了珍稀的黑臉琵鷺!得到消息後,李烜第一時間開車前往碧湖。
  • 我國麝類動物瀕危 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一級
    麝牛  千龍新聞網訊(記者 貞子)由於我國麝類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麝類動物已經瀕危,國務院日前批准,麝類所有種類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是自1988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准《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之後,第一批由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物種。
  • ...溼地邂逅39隻黑臉琵鷺 全球僅存3940餘只,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記者昨日從南沙溼地公園獲悉,該溼地工作人員20日拍到39隻黑臉琵鷺。這是繼去年1月份拍到創紀錄的24隻黑臉琵鷺後,南沙溼地拍到的黑臉琵鷺數量再創紀錄,也是自10年前南沙溼地首次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拍到數量最多的一次。 「聽說溼地發現很多黑臉琵鷺,我趕緊拿起相機去拍。」南沙溼地工作人員馮銘誠說起「無意間」一次拍到數量創紀錄的黑臉琵鷺時,儘管已過去一天,但依然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和喜悅。
  • 世界級珍禽黑臉琵鷺現身麗水
    以往只有零星記錄的白琵鷺,今年秋季卻似乎把麗水納入了它的遷徙路線,而常常與白琵鷺混群行動的黑臉琵鷺大駕光臨,意外之餘也就顯得水到渠成。  黑臉琵鷺與白琵鷺乍一看非常相似,都是一身白,一張「飯勺」嘴,但兩者的面部顯著不同,黑臉琵鷺的臉比包公還黑,遠看連眼晴都看不見,近看,可以發現它的眼晴是紅褐色,白琵鷺則是黑色。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主要原因是森林砍伐、沼澤溼地被開墾、環境汙染,致使黑鸛的主要食物如魚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來源減少,加上人類幹擾和非法狩獵,使黑鸛種群數量不斷減少,故被《華盛頓公約》(CITES)和《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為Ⅰ級保護動物。
  • 東莞鳥類種類多達268種,含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其中,自去年1月以來就增加了23張「新面孔」,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去年以來東莞鳥類新增記錄23種 近日,據東莞民間組織「東莞市觀鳥協會」整理統計,近年來東莞市觀察記錄到的鳥類種類持續增長,根據市林業局的普查數據和近幾年民間觀鳥人記錄的數據,截至2020年4月,東莞共記錄到鳥類268種,其中包含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8種。
  • 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
    原標題: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   長江江豚是長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是長江水生生物系統的指示性物種,被譽為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現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下簡稱二級保護動物)。
  • 越冬候鳥陸續抵達 洞頭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
    而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近日首次在洞頭被當地居民觀測到。「很驚喜,中國臺灣常見的留鳥黑冠鳽竟出現在洞頭,而且被我觀測到了。」11月4日,洞頭居民、觀鳥愛好者吳蓉輝告訴記者,她在一處水溝靠近巖石處發現了這隻小鳥,「它上體偏慄紅色,頭頂有一根明顯的黑色小辮子,身子並不大,忙著吃泥鰍或蚯蚓,每吞下一口,就用力快速地甩動肚皮以幫助消化,吃得很歡。」
  • 麗水青田再現國家水生野生二級保護動物花鰻鱺
    花鰻鱺是鰻鱺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因像大的鱔魚,俗稱"鱔王",是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資料圖)7月23日,在麗水青田甌南某菜市場,縣水利局漁政站人員查到了被漁民捕獲的國家水生野生二級保護動物—花鰻鱺。小傢伙修長的身材(體長41釐米長,體重300克),全身黃褐色,布滿灰黑色的斑點,漂亮極了。據漁民介紹,該花鰻鱺是在甌江北岸江段捕獲的。漁政站工作人員在做好記錄後將放歸甌江。
  • 這個瀕危物種多次在麗水發現!
    麗水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高度重視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保護。近年來,在百山祖國家公園慶元片區等地先後8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並及時通過救護中心治療和野外放生等手段進行科學保護。麗水多地多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得益於自然保護和當地民眾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更是麗水市委市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果。
  • 全球瀕危鳥類驚現大嶝 7隻黑臉琵鷺在灘涂覓食
    廈門網訊(文/廈門晚報記者李小慶)昨天,廈門市觀鳥協會與來自北京自然之友的觀鳥愛好者異常興奮:在大嶝橋頭,他們發現7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正在灘涂上覓食。不過,由於距離太遠,他們只能通過單筒望遠鏡一窺黑臉琵鷺的真容。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最初由原林業部和農業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共同制定並發布的一份由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名錄,其中保護級別分為一級和二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哪些吧!
  • 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茂名
    春暖花開,茂名市博賀灣傳來好消息:3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到訪!這已經是黑臉琵鷺連續三年現身茂名。12018年,觀鳥愛好者在茂名市博賀灣的一處灘涂發現11隻珍稀瀕危鳥類黑臉琵鷺。這是十多年來黑臉琵鷺在我市轄區內的又一次記錄,上一次記錄於2006年前後的水東灣。資料圖:2018年,黑臉琵鷺結伴在博賀灣覓食22019年,觀鳥愛好者在博賀灣發現1隻黑臉琵鷺的蹤影。資料圖:2019年,一隻黑臉琵鷺出現在博賀灣一帶。陳漢鍾 攝32020年,觀鳥愛好者在博賀灣一帶發現3隻黑臉琵鷺。
  • 麗水蓮都區救護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鵑隼
    ,外形比較奇特,很是罕見,疑似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遂致電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尋求救助。▼ 「這可不是普通的小鳥,這是一隻黑冠鵑隼,屬於鷹科鵑隼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 麗水又現神秘珍貴動物
    白鶴又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來麗水了!最近,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裡來了7位珍貴而又稀有的「來客」——白鶴目前全球僅剩4000隻。目前,全球不到4000隻,是極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第二次在麗水發現白鶴,第一次發現是在2013年的松陽。
  • 新疆邊境民警救助瀕危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黃嘴白鷺
    9月20日,新疆伊犁邊境管理支隊霍爾果斯邊境管理大隊八十間房子邊境派出所民警成功救助一隻瀕危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當日下午17時許,該所民警在走訪中,村民糟謀告訴民警在自家地頭發現了一隻「白鶴」,身體纖瘦修長,白色羽毛,看起來十分漂亮。身體看起來很虛弱,像受傷生病了一樣。受傷虛弱的黃嘴白鷺。
  • 深圳市民路邊發現「上古神獸」,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我們在路邊發現了一條魚,一條奇怪的魚……」日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寶安大隊接到市民求助電話,趕往新安街道甲岸社區某路段處置。經現場比對確認,這次亟待救助的是數千年前《山海經》裡就有記載的「上古神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又稱大鯢。
  • 瀕危黑臉琵鷺首次來合肥過冬 專家:巢湖水環境日趨向好
    1月14日晚,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和部分觀鳥愛好者在巢湖邊發現一隻黑臉琵鷺。據了解,瀕危的黑臉琵鷺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該類物種。「灰色的是蒼鷺,其他白色的是琵鷺,只有那隻最羞澀的是黑臉琵鷺。」省珍鳥會副會長虞磊指著照片上的那隻最珍貴的鳥兒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