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

2020-12-06 人民網陝西頻道

原標題:將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格為國家一級

  長江江豚是長江目前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是長江水生生物系統的指示性物種,被譽為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現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下簡稱二級保護動物)。受多種因素影響,長江江豚的數量急劇減少。據預測,在未來10餘年內,長江江豚種群極可能下降至野外滅絕的臨界數量,甚至會重蹈白鱀豚「功能性滅絕」的覆轍。

  我認為,長江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下簡稱一級保護動物)對其保護工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升級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生態大保護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長江流域生態保護。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切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切實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其種群生存繁衍的最基本要求是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長江江豚的自然棲息地以鄱陽湖、洞庭湖以及長江幹流為主,覆蓋了長江中下遊區域,涉及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份。推動長江江豚升級保護,強調長江江豚棲息地的保護,是做好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是保護長江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必然要求。長江江豚是長江及大型通江湖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江豚種群中唯一的淡水亞種,僅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幹流及其兩大通江湖泊——洞庭湖和鄱陽湖。2007年,白鱀豚被宣告功能性滅絕後,長江江豚成為長江中棲息的唯一鯨類動物。

  同時,長江江豚是長江生態環境、江湖交流及環境生態流量的重要指示物種,也是研究物種由海入江適應進化及早期長江環境狀況的最佳物種和仿生學研究的重要對象,具備較強的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

  三是對接國際規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恰當舉措。近年來,隨著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數量迅速下降,長江江豚已屬極度瀕危物種。

  2013年,長江江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極危物種。2017年修訂生效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CITES)將長江江豚列為附錄Ⅰ瀕危物種。推動長江江豚升級保護,有利於對接國際規則、履行國際義務,使國內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與世界瀕危物種保護相銜接,有利於構築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責編:谷妍、鄧楠)

相關焦點

  • 我國麝類動物瀕危 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一級
    麝牛  千龍新聞網訊(記者 貞子)由於我國麝類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麝類動物已經瀕危,國務院日前批准,麝類所有種類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是自1988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准《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之後,第一批由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物種。
  • 穿山甲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什麼?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6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更嚴格保護。
  • 建議將小熊貓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寫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建議將小熊貓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寫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30年多來迎來第一次更新之際 2020-07-15 2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豚將「晉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據繆學剛透露,江豚有望在新版國家動物保護目錄上,晉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搜尋遺憾:3天未發現江豚  11日,兩艘科考船從武漢起航,40名科考人員將用7周時間對長江江豚「普查」。其中,將經過我省安慶、銅陵等地,最後到達上海江段,全程尋找蹤跡。這是自「2006年長江豚類考察」宣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以來,首次針對江豚的全面科考。
  • 長江江豚擬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
    19日,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野生資源的變動情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兩部門擬對現行名錄進行調整。如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長江江豚等擬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黃胸鵐在鳥類貿易中佔有很大份額,由於錯誤宣傳其藥用功效,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考慮將其新增為國家二級保護等。這些調整你同意嗎?
  • 黃龍驚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原麝
    站長張文龍帶領工作人員前往現場進行查看,經過初步認定,疑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原麝,初步觀察無外傷,體態特徵良好,由於原麝受困於牆壁夾縫中,人員無法實施救助,此時天色已晚,工作一時陷入了困境,經請示局長李海東後,
  • 這個物種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至一級!
    為進一步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我國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嚴格保護。這是記者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經國務院批准 麝類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經國務院批准 麝類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02年11月4日17:34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電(記者段世文)針對我國麝類數量急劇減少、現存麝類已珍稀瀕危的嚴峻現實,經國務院批准,麝科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長江江豚或成一級保護
    記者統計發現,此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將約400個物種新增或提升保護級別。這也是該名錄自1989年實施以來,第一次進行大規模調整。其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的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 長江江豚等,自然種群已極其瀕危的北方銅魚,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的黃胸鵐等,均考慮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安康市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種類超過100種!
    與原林業部、農業部1989年1月首次發布的原《名錄》相比,新《名錄》一是將原《名錄》所有物種均予以保留,且有65種由國家二級保護升為國家一級,二是新增了517種(類)野生動物。原《名錄》發布至今32年,一直沒有進行系統更新,這次科學調整十分必要和迫切,也將有效推動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健康發展。
  • 交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些人被抓了!
    近日倉山公安分局成功破獲一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查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等野生動物14隻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PART 01寵物店裡存在「秘密交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今年4月初,福州市公安局蓋山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通過社交軟體售賣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民警將群眾提供的圖片信息交由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專業人員比對,確認該圖片中的動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於是,蓋山派出所迅速組織民警進行調查。
  • 黔南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靈貓
    黔南發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小靈貓。吳雨陽 攝 近日,在甕安縣猴場鎮松坪社區首次發現了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筆者了解到,此次發現的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為稀有品種——小靈貓。
  • 你知道安徽省有哪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嗎?
    你知道安徽省有哪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嗎?有其他村民說這可能是「四不像」,曹某知道不能隨便接觸野生動物,便立即打電話報警。涇縣公安局和縣涇川森林派出所民警隨即趕到,基本確認這頭體格相對健壯的「野豬」,其實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鬣羚(俗稱「四不像」)。民警商定採用驅趕策略讓這位「不速之客」快快離開,但鬣羚雙眼圓瞪,就是不肯走。
  • 廣西發現野生豹貓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廣西發現野生豹貓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時間:2016-03-17 17:15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廣西發現野生豹貓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3月15日,廣西來賓市興賓區鳳凰鎮龍巖村一村民在自家甘蔗地發現三隻未睜開眼睛的小怪貓,經鑑定,這三隻小怪貓乃是小豹貓,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麝類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麝類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日08:19  華商報   我省約有麝類四千多隻,主要分布於秦巴山區和關山一帶    本報訊 (實習記者卷舒)昨日,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針對我國麝類數量急劇減少的現狀,國務院已批准麝科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交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福州這些人被抓了!
    近日  倉山公安分局成功破獲一起  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  先後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  查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等野生動物14隻  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PART 01  寵物店裡存在「秘密交易」
  •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小貼士
    野生動物是大自然的產物,自然界是由許多複雜的生態系統構成的。有一種植物消失了,以這種植物為食的昆蟲就會消失。某種昆蟲沒有了,捕食這種昆蟲的鳥類將會餓死;鳥類的死亡又會對其他動物產生影響。這也是食物鏈造成的。所以,大規模野生動物毀滅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產生嚴重後果。
  • 長江江豚等擬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過去數十年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長江江豚種群數量不斷萎縮,瀕臨滅絕,不斷有專家和保護組織呼籲將長江江豚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在《名錄》修訂過程中,這些呼籲得到回應。
  • 河源再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 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2020年6月,我國將自然分布的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至一級。河源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發現是在蟻穴附近,可推測穿山甲正在外覓食。雖未能找到野生穿山甲的居住洞穴,但足以說明,野生穿山甲在此區域生活。接下來,河源市將加大對穿山甲活動區域的保護,協調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對河源發現野生穿山甲區域進行深入調查,計劃開展為期兩三年的監測,有針對性地開展保護工作。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寫入「藥用研究」?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海豚被列為藥用動物?最近有保護學者質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官網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20年度項目指南(第二批)》的文件,其中第37頁把中華白海豚列為藥用動物並希望開展藥用研究,引發業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