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路邊發現「上古神獸」,現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1-27 深圳特區報

「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嗎?我們在路邊發現了一條魚,一條奇怪的魚……」

日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寶安大隊接到市民求助電話,趕往新安街道甲岸社區某路段處置。經現場比對確認,這次亟待救助的是數千年前《山海經》裡就有記載的「上古神獸」、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又稱大鯢。

據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寶安大隊的工作人員回憶,11月14日中午,他們接到求助電話後立即趕往現場。撥打電話的是熱心市民是甲岸社區兩位治安巡防員。他們在路面巡查時,在甲岸社區路邊發現一尾奇怪的魚,多方詢問找不到主人,只好守著該動物尋求專業機構處理。經現場觀察辨認,這是一條成年娃娃魚,體長80釐米,體重2.5公斤,生命體徵狀況良好。

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人員對兩名巡防員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和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按照相關程序,將娃娃魚暫時帶回支隊,聯繫專家、查找資料予以妥善救助。

兩天後,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寶安大隊與深圳野生動物園完成對接,將娃娃魚移送深圳野生動物園進行專業護養。

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表示,野生動物的保護需要市民共同參與。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宣傳和執法,規範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行為,切實維護好深圳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管理秩序。

【讀特新聞+】

恐龍時代的兩棲類動物活化石

作為動物界的活化石,最為眾人所知曉的就是國寶大熊貓,它們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800多萬年。但還有一個物種的歷史更為久遠,那就是早在約2億年前的恐龍時代就已經廣泛分布於低緯地區,並且生存至今的兩棲類動物活化石——大鯢。

大鯢,由3億6千萬年前古生代泥盆紀時期水生魚類演變而成的古老的兩棲類動物。《山海經·北山經》裡曾記載了這一上古神獸:「決決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其中多人魚,其狀如魚,四足,其音如嬰兒,食之無痴」。

大鯢是兩棲動物中體形最大的一種,可以達到1米以上,最重的可以超過百斤。大鯢小時候用腮呼吸,長大之後就用肺呼吸,它們的體色能夠隨著不同的環境而變化。因其嘴邊特大,叫聲洪亮,酷似嬰兒,又名「娃娃魚」。

大鯢曾廣泛分布於黃河、長江以及珠江流域中上遊及其支流,多棲息於山間小溪以及石縫間陰暗潮溼處。但它們對水的環境非常依賴,遷徙能力是動物之中最差者之一,加上經濟價值較高,人類過度捕撈作為食用日趨嚴重,江河汙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其數量銳減,在許多地方甚至瀕臨絕滅。

目前,大鯢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CR)級別,《中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Ⅱ級,《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相關焦點

  • 市民高速路遇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鷹幼鳥
    我母親在昆武高速路邊上發現了兩隻像貓頭鷹又像老鷹的小鳥,現在已被我們帶回家,需要森林公安的幫助!」 4月11日上午10點20分,五華森林公安接到了市民王女士的求助。當民警趕到報警市民家中時,見到了發現幼鳥的王女士。
  • 男子路邊兜售「野味」 竟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2月22日下午,江蘇徐州雲龍公安分局王傑派出所公布一起非法狩獵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案,三名嫌疑人均已被刑事拘留。案發12月12日,民警接到群眾舉報稱:在觀光路銅山呂梁路段有人在兜售疑似野生保護鳥類,民警立即組織警力前往現場進行查看。
  • 市民撿到受傷小鳥 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鴉鵑
    賀州新聞網訊 6月4日中午,賀州一市民雙手捧著一隻小鳥,急匆匆的跑到賀州市公安局城區警務警察支隊二大隊靈峰警務站,稱其在路邊發現一隻受傷的小鳥,望相關部門能夠給予這隻小鳥幫助。市民把小鳥送到警務站。民警對市民的行為進行了讚揚,並立即通知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前往處理,在等待過程中民警為它準備了食物和水,對該鳥進行仔細檢查,發現該鳥翅膀已受傷,難以飛行。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到來後,稱需要把小鳥帶回認證,才能確認鳥的種類及等級。下午,八步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將該小鳥移交市林業局處理。市林業局工作人員檢查小鳥是否能起飛。
  • 平潭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
    24日,平潭一位熱心群眾在路邊撿到一隻不明種類的鷹,撥打12345 熱線求助,實驗區資源與生態環境局介入,派遣自然資源服務中心君山服務站工作人員前往收容對接。  經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鑑定,初步判定該野生動物為紅隼,小型猛禽,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多棲於空曠地區孤立的高樹梢上或電線桿上,平常喜歡單獨活動。飛翔力強,喜逆風飛翔,可快速振翅停於空中。
  • 漯河市民無意間撿到一隻「小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河網訊(記者 田明傑 通訊員 陳紅改)7月21日上午,漯河市交警支隊秩序管理示範大隊黃河路中隊段海雯將一隻貓頭鷹移交給了開源森林公園,這隻貓頭鷹是前一天中午一市民在路邊無意間撿到的,該市民清楚貓頭鷹是保護動物,便在第一時間交給執勤中的交警。
  • 深圳一隻野生狗獾被夾死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盜獵者可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被夾死了   深圳市民馬先生是一位登山愛好者,1月28日,他在光明區阿婆髻山進行登山活動時,在山頂的偏僻草叢中,發現一隻野生動物被偷獵者的鐵夾子給夾住了。
  • 麗水發現瀕危動物黑臉琵鷺 現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麗水發現瀕危動物黑臉琵鷺 現為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2020-10-22 14:35:47  來源:浙江衛視
  • 商洛市民發現一隻受傷大鳥,原來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鷺!
    9月10日晚,在商洛高新區轄區紫荊村三賢路東段馬路邊,有市民發現一隻奇怪的鳥,好像受傷了落在路邊,其尖嘴,白色羽毛,疑似野生動物,這位市民迅速報警。接報後,高新公安分局丹南派出所趕到現場,將受傷鳥帶回派出所存放在單獨辦公室,並迅速拍照取樣與森林公安部門聯繫鑑定疑似野生動物真實信息。經與林業部門核實得知,這隻受傷動物是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白鷺。
  • 章丘村民路邊發現一隻「大白鵝」,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月3日上午,章丘區分局刁鎮派出所民警接轄區小高村村民王先生報警求助,稱一早回家途中,從路邊林子裡發現一隻受傷的白色「大鵝」,「覺得怪可憐的,就搬到車上拉回家了,知道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就趕緊報了警——」民警迅速趕往現場,在王先生家中見到了一身潔白羽毛、左邊翅膀受了傷的白天鵝。
  • 男子路邊兜售「野味」 竟有不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2月22日下午,徐州雲龍公安分局王傑派出所公布一起非法狩獵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案。案發12月12日,民警接到群眾舉報稱:在觀光路銅山呂梁路段有人在兜售疑似野生保護鳥類,民警立即組織警力前往現場進行查看。
  • 男子路邊撿到一隻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楚天都市報9月19日訊(記者李慶 通訊員張祖華 黃浩)男子在路邊看到一隻奇怪的鳥,順手就交給民警。經鑑定,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鷸」,民警當即聯繫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將其送「回家」。民警將鳥帶回警務室後,立即與森林公安聯繫,對方建議儘快與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聯繫。民警迅速聯繫上武漢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23時30分許,救護中心工作人員趕到警務室,確認該鳥學名叫丘鷸。據了解,該鳥為「鷸蚌相爭」裡的「鷸」,棲水而生,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經濟價值、有觀賞價值、有研究價值。
  • 威海市民路邊撿到受傷「野鳥」竟是二級保護動物
    工作人員接過鳥籠,發現裡面這隻「野鳥」有一身棕色羽毛,翅膀內側呈白色,頭頂兩側有兩隻豎立的「耳朵」,面盤顯著,眼睛圓而明亮。「我是第一次見這種鳥,和書上的貓頭鷹一模一樣。」劉先生說,印象中貓頭鷹屬於猛禽,但是這隻看起來很「呆萌」。
  • 市民撿到一隻受傷的鳳頭鷹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民警同志,我撿了一隻受傷的鳥,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12月16日上午,沙坪垻區大學城轄區一市民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鳥。經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豐文派出所民警查詢,是一隻受傷的鳳頭鷹,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最終將其移交給重慶市動物園救治。
  • 濟南市民路邊撿到特殊「大鳥」 原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8月18日下午,濟南熱心市民張肖在路邊撿到一隻嘴巴尖尖的「大鳥」。經濟南市動物園的工作人員辨認,確認這隻大鳥是一隻夜鷺,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深圳南澳街海鮮市場路邊攤現中華鱟 幸得大鵬漁政解救
    出處:深圳商報        瀏覽量: 2579 次 我要評論 4月9日下午,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被困」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路邊海鮮攤,幸得新區生態資源環境綜合執法局大鵬漁政大隊執法人員巡查發現
  • 常州市民撿到「高顏值」小鳥 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年來,常州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鳥類前來栖息或過境,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也越來越強。昨天,一位市民撿到一隻「高顏值」小鳥並報警,它叫仙八色鶇,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叫仙八色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市民撿到長嘴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48 /a/20191106/abf52b9dd7ac458ebb1d32633ccbdc77.shtml   今天上午有熱心市民來電反映
  • 滄州市民救助一隻「小貓頭鷹」,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熱心市民救助「小貓頭鷹」,經確認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縱紋腹小鴞」。隨後,小動物被送到滄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治。6月14日13時許,滄州市巡警二大隊巡邏車組接指揮中心指令稱:欣怡商務中心附近,有人發現一隻類似貓頭鷹的小鳥。
  •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楊先生撿到的丘鷸「鷸蚌相爭」中的「鷸」是一種鳥的名字。4月20日,淇濱區農墾花園A區居民楊先生在散步時就撿到了一隻與鷸鳥同科的丘鷸。楊先生介紹,4月20日上午,他在家門口散步時撿到了一隻長嘴鳥,這隻鳥無明顯外傷,但在地上一動不動。
  • 熱心市民救下受傷怪鳥 被確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鄭州市森林公安局第二派出所的門警官和同事就趕到了,並把那隻受傷的怪鳥小心翼翼地抱下,那隻鳥不時用尖尖的彎鉤嘴啄人,董戴著手套小心接過,他當即確認,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短耳鴞! (原標題: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救下) 一隻受傷的怪鳥在灌木中撲騰,熱心市民發現後,上前把它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