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澳街海鮮市場路邊攤現中華鱟 幸得大鵬漁政解救

2020-11-24 中國水產養殖網

深圳南澳街海鮮市場路邊攤現中華鱟 幸得大鵬漁政解救

2018-04-12 08:3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深圳商報        瀏覽量: 2579 次 我要評論
4月9日下午,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被困」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路邊海鮮攤,幸得新區生態資源環境綜合執法局大鵬漁政大隊執法人員巡查發現,並將它現場解救放生。
&nbsp&nbsp&nbsp&nbsp
漁政人員將解救的中華鱟放歸大海,這隻生物體長大約20多釐米,帶著一根長長的「拖尾」,形似一把長劍。
  
原標題:

海鮮攤現中華鱟&nbsp大鵬漁政解救

中華鱟(hòu)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常出現於東南沿海

深圳新聞網訊&nbsp4月9日下午,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被困」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路邊海鮮攤,幸得新區生態資源環境綜合執法局大鵬漁政大隊執法人員巡查發現,並將它現場解救放生。

當日下午,執法人員突擊檢查南澳街海鮮市場,只見路邊一處手推車海鮮攤上,白色塑料箱中躺著一隻平時不多見的海洋生物。這隻生物體長大約20多釐米,帶著一根長長的「拖尾」,形似一把長劍,「這是一隻中華鱟,你看它的頭胸甲略呈馬蹄形,腹部呈六角形兩側具棘刺,因此也有人叫它『馬蹄蟹』。」執法人員表示。

據了解,中華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同時鱟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執法人員現場對這位女攤主進行了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等法規的宣傳講解,最終該攤主配合執法人員將這隻中華鱟放生。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相關專家表示,鱟最早出現在美洲,中華鱟是其中一個分支,中華鱟不僅分布在中國,還廣泛生活在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在中國,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沿海都能發現鱟的身影。」

海大深研院專家表示,鱟肉質不多,加上與中華鱟長相非常接近的圓尾鱟具有神經毒素,可能引發神經系統中毒症狀,每年6到8月沿海省份幾乎都有食用圓尾鱟中毒的事件報告。因此不論從保護生態角度出發,還是從保障身體健康角度出發都應避免食用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九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受傷、擱淺和因誤入港灣、河汊而被困的水生野生動物時,應當及時報告當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所屬的漁政監督管理機構;漁民捕撈作業時誤捕水生野生動物的,應當立即無條件放生。

市民如在大鵬新區範圍內發現水生野生保護動物請及時放生,或聯繫新區經濟服務局海洋與漁業科,電話0755-28333173;新區生態資源環境綜合執法局漁政大隊,電話0755-84402235。(記者&nbsp張妍&nbsp通訊員&nbsp羅樹行文/圖)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徐聞東方市場查獲200隻中華鱟,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貨主逃逸中!
    鱟,對徐聞人來說並不陌生。它的血液具有極高的醫用價值,我們打過的疫苗都少不了它的功勞。但是由於近些年過度捕殺,鱟的數量急劇減少。(徐聞外羅海域有一種「夫妻魚」,長相奇怪,卻是人類的「救命藥」!)6月21日早晨,廣東省漁政總隊徐聞大隊接群眾舉報,稱有人在徐聞縣東方市場附近運載中華鱟交易,執法人員立即出發,到現場對被舉報運載的海鮮車輛進行檢查。經檢查,發現粵GJ24XX海鮮車運載的兩個泡沫箱裝有200隻中華鱟(體型較小,未成年)。貨車司機未能提供該批中華鱟合法來源證明手續,貨主逃逸。
  • 廈門八市有人暗中交易中華鱟 電話就能"預約"
    中華鱟(資料圖)  琳琅滿目的海鮮攤上,沒有中華鱟的身影。昨天上午,記者走訪八市,發現存在偷賣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的現象。  【現場】  攤上看不到,有人暗中賣  「中華鱟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嘛,我最近在八市裡看到有賣的。」近日,市民撥打本報熱線968820反映。昨天上午,記者在八市裡轉了一圈,幾乎瞅遍了大大小小的海鮮攤,都沒有見到中華鱟。直到記者碰上了一位常逛八市的曾大爺。
  • 吃鱟嘗鮮?可能要命!中華鱟和圓尾鱟都是保護動物
    海鱟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 殼厚肉實的鱷龜、全副武裝的海鱟(hòu)……在位於中山路東段的一家漁市海鮮城,這些奇特的動物都成了「活鮮」,在生鮮池中銷售,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12月1日,幾位在中山路遊玩的遊客向本報記者反映,海鱟屬於瀕危物種,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何成了商家售賣的盤中餐?當天,記者趕到中山路這家漁市海鮮城發現,生鮮池中的確放著一隻海鱟,餐館人員告訴記者,這是供遊客選擇的食材。2日記者又來到現場,那隻海鱟已不知去向。餐館人員表示,食用海鱟需要「定製」,碰巧有貨才能夠嘗鮮。
  • 中華鱟,一個擁有藍色血液的奇特生物,它何時可不再成人類口中餐
    省重點保護動物,卻上了人類的餐桌鱟,體長可達60釐米,體重3-5千克。最讓人驚奇的是其血液呈藍色,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造成了中華鱟的急劇減少,甚至大量的中華鱟還上了人類的餐桌。廈門第八菜市場,也稱作廈門八市,是廈門最有煙火氣息的海鮮市場,這裡聚集了很多廈門古早味美食,很多網紅店都聚集在這,同時,這裡的海鮮漁獲物美新鮮、種類豐富。
  • 大鵬半月內發現三隻綠海龜!科研人員提醒:市民不要輕易「放生」海龜
    正在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救護基地治病療養的未成年綠海龜深圳新聞網大鵬訊(記者 黎陽 王宇琳 通訊員 劉雨婷)近半個月,有3隻綠海龜在大鵬的較場尾、仙人石轄區相繼被發現,其中1目前,獲救的2隻海龜正在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救護基地治病療養。海鮮餐廳內發現綠海龜?!2月16日,一市民在大鵬較場尾某海鮮餐廳的海鮮池內發現一隻海龜,隨後通知了海洋漁業部門。餐廳負責人表示,海龜是春節前爬上沙灘的,由於海龜受傷,一直放在海鮮池暫養,未能及時放生。
  • 廈門篔簹湖的外來客:中華鱟安家 慄喉蜂虎現身
    東南網9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沈華鈴/文 吳曉平/圖)漫步廈門篔簹湖畔,竟有意外驚喜,最近,市民黃先生在湖邊散步時,先後發現了海龜和中華鱟在湖水中暢遊「海龜和中華鱟原本都生活在大海,在篔簹湖裡見到還真是稀奇。是從海裡遊過來的,還是有人故意放生的?」  昨日,記者採訪了解到,篔簹湖的優勢魚種,主要是鯔魚,還有不少鱸魚、羅非魚,近年來,隨著篔簹湖水質改善,多了不少新來客。其中,海龜和中華鱟偶有發現,而且,工作人員在篔簹湖還觀察到過海鰻、小鯊魚等海洋生物的身影。
  • 中華鱟險成盤中餐 邊防官兵出手解救放歸大海
    2月26日,在龍海市浯嶼島西港碼頭,漳州邊防支隊龍海大隊浯嶼邊防派出所民警簡金懷正在積極向漁民老蔡宣講法律政策,引導其將海上收購來的兩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鱟」交由民警放生大海。  據了解,鱟是一種古老的生物,早在3億多年前的泥盆紀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態,堪稱海洋裡的遠古遺民,有「生物活化石」之稱。
  • 瀋陽海鮮市場現存活4億年甲蟲 叫價1.2萬(圖)
    2月7日,大東區的楊先生向瀋陽晚報反映,他逛北大營海鮮市場時,除了發現水產魚蝦,還看見了一些奇怪的「年貨」,有野雞、野豬、狍子……還有一種據說極為稀有的「甲蟲」。「我聽說,野豬、狍子都是保護動物,『甲蟲』看樣子也很有來歷,不知道國家讓不讓賣。」楊先生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 買鱟也要負刑責 福州吃貨很驚訝
    但記者昨再次走訪福州多個早市、餐飲店發現,仍有人公開賣鱟。 海洋漁業部門表示,中華鱟數量已屬瀕危,保護鱟類刻不容緩。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昨日表示,將加大查處力度,市民如發現有人販賣中華鱟或疑似有毒的圓尾鱟,可撥打12331舉報。 吃鱟中毒 依姆病情再次危急 昨日,因吃鱟中毒的67歲林依姆,病情再次危急,被送入ICU治療。
  • 福州鼓樓兩家人誤食含毒的圓尾鱟 險中毒喪命(組圖)
    專家初步分析,他們是誤食了有毒的圓尾鱟。而圓尾鱟長得與無毒的中華鱟很像。據悉,兩家人都是在北大路市場買的鱟。目前,鼓樓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安已介入調查。  病例一 吃完鱟炒蛋,依姆一度心臟驟停  昨日下午,歷經了大約24小時,林依姆已基本脫離生命危險,但仍無法自主呼吸,說話困難。女兒葉女士仍在省急救中心的病房內照顧她。
  • 中國鱟:滅絕邊緣的「藍血生命」
    廣西壯族自治區漁政指揮中心副主任黃聶介紹,廣西每年許可捕撈中國鱟的數量不超過2萬對,並規定了取鱟血的針頭直徑不大於0.7毫米、取血量不超過鱟總血量五分之一等取血標準,意在減少取血對鱟的傷害。大部分取血後的成鱟可根據健康情況繼續養護或直接交由當地漁政部門管理放流回海。「企業按照正規的生產操作,並不會對鱟種群的延續造成太大傷害。」黃聶說。
  • 湛江南洪村民解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玳瑁、中國鱟放歸大海!
    7月25日湛江市愛鳥協會的志願者接到南洪村村民的求助電話稱村民解救了一隻被漁網纏住的海龜希望愛鳥協會進行鑑定與救助經過鑑定為玳瑁幼體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玳瑁經檢查無恙後次日村民將其送歸大海意外的是志願者在放生玳瑁的同時在附近漁船上發現被漁民誤捕的中國鱟
  • 福州兩家人誤食圓尾鱟中毒 買賣鱟或將負刑責
    」內,一隻中華鱟擺在海鮮池售買海都網(微博)記者 江方方 黃孔瑜 文/圖關注理由 鱟炒蛋一直是福州坊間的一道名菜。截至昨日18時,鼓樓區食品藥品監督局已查扣鱟類產品203隻,其中26隻來自餐飲店,其餘來自北大路市場。鼓樓區食品藥品監督局工作人員表示,查扣的鱟的品種有待有關部門鑑定。倉山「平潭海鮮店」仍公開販賣鱟昨日,海都記者再次走訪了福州多個農貿市場、海鮮批發市場及海鮮餐飲店發現,仍有人公開賣鱟。
  • 深圳海域又現中華白海豚!這回好像是「一家子」
    記者從深圳市規土委了解到,深圳海監漁政部門1月16日上午出海巡查,在伶仃南伶仃北海域拍到兩群中華白海豚活動畫面。記者聯繫到當天出海的海監漁政44102船的葉勇豪船長,他說:「今天早上9:30出海例行巡查,在環繞內伶仃島巡邏返回途中發現2-3條中華白海豚,它們多次上浮,而且今天天氣不錯,能見度高,於是拍下了這組畫面。」據葉船長介紹,今天除了內伶仃島,南灣附近也發現幾條中華白海豚。
  • 首屆廣東漁業種業博覽會揭幕,「夫妻魚」中華鱟驚豔全場
    其中不少為珍稀魚類,有「夫妻魚」之稱的中華鱟更是驚豔全場。據悉,這是迄今為止廣東規模最大、參加機構最多、品種覆蓋面最廣的一次水產種業展示盛會。珍稀中華鱟主要是用來增殖放流「這是什麼?像龜又像蟹,還長著長長的尾巴,好奇怪。」「這是中華鱟。」
  • 中華鱟與小海龜
    坐在錦鯉池邊看著遠處的中華鱟和小海龜的家不知不覺就走了過去卻發現一幕驚人的場面小海龜正在撕咬著中華鱟而中華鱟卻一動不動周圍瞬間靜了下來只有因小海龜的動作而起的小小漣漪慢慢地我聽到了小海龜啃咬的聲音它似乎要用自己的力量啃噬掉一切那麼地努力那麼地忘我
  • 廈門篔簹湖的外來客 中華鱟在湖中安家慄喉蜂虎首次現身
    「海龜和中華鱟原本都生活在大海,在篔簹湖裡見到還真是稀奇。是從海裡遊過來的,還是有人故意放生的?」昨日,記者採訪了解到,篔簹湖的優勢魚種,主要是鯔魚,還有不少鱸魚、羅非魚,近年來,隨著篔簹湖水質改善,多了不少新來客。其中,海龜和中華鱟偶有發現,而且,工作人員在篔簹湖還觀察到過海鰻、小鯊魚等海洋生物的身影。
  • 中國鱟有歧義?專家建議統稱為「中華鱟」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頡曉勇建議,在國內文獻資料中「中華鱟」與「中國鱟」兩個名稱並行的背景下,建議統一使用「中華鱟」。     活動現場展示的中華鱟。  鱟被成為「活著的古生物」。30多年前,在中國東部和南部沿海灘涂上,隨處可以見到中華鱟。
  • 大鵬新區海洋生態文明活動日舉行 深圳海洋科普基地掛牌
    原標題:深圳海洋科普基地掛牌   6月18日,深圳市首個以海洋自然教育為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在大鵬辦事處大澳灣「潛愛大鵬」保育站揭牌。記者 李博 通訊員 倪丹 攝   海風習習,隨著幕布的緩緩揭開,「潛愛大鵬」保育站成為了深圳市首個以海洋自然教育為特色的科普教育基地。6月18日,以「蔚藍共續·築夢大鵬」為主題的大鵬新區海洋生態文明活動日在大鵬辦事處大澳灣舉行。
  • 「流浪綠海龜」深圳遇險獲救 「神秘」海洋生物守護者浮出水面
    深圳新聞網2019年3月5日訊(記者 陳婕 劉慶康 劉彥蘭)近日有3隻綠海龜在大鵬的較場尾、仙人石轄區被相繼發現,其中1隻死亡,2隻獲救,目前獲救的2隻海龜正在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救護基地治病療養,媒體報導後,該救護基地引發了廣泛關注,3月5日上午,記者走進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救護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