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江方方 黃孔瑜 文/圖
關注理由 鱟炒蛋一直是福州坊間的一道名菜。但仍有不少人不知道,在我省,有「生物活化石」之稱的鱟,是重點保護動物,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地位等同,去年7月,福州市政府曾發出通告,販賣和購買鱟都可能要負刑責。這就意味著,吃鱟肯定違法,對福州的吃貨來說,要與鱟告別了。但記者昨再次走訪福州多個早市、餐飲店發現,仍有人公開賣鱟。
海洋漁業部門表示,中華鱟數量已屬瀕危,保護鱟類刻不容緩。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昨日表示,將加大查處力度,市民如發現有人販賣中華鱟或疑似有毒的圓尾鱟,可撥打12331舉報。
吃鱟中毒 依姆病情再次危急
昨日,因吃鱟中毒的67歲林依姆,病情再次危急,被送入ICU治療。女兒葉女士說,因為母親的病情突然出現反覆,情況十分危險。而記者從警方獲悉,案件是否立案,還要等食藥監部門的鑑定報告出來。目前,攤主已暫時回到家中。
據了解,根據《刑法》第341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條款,非法捕獵、販運、出售野生動物資源,構成特大刑事案件的,將被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而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也表決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41條、312條的解釋(草案),內容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為食用或者其他非法用途而購買的,屬於《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的非法收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
截至昨日18時,鼓樓區食品藥品監督局已查扣鱟類產品203隻,其中26隻來自餐飲店,其餘來自北大路市場。鼓樓區食品藥品監督局工作人員表示,查扣的鱟的品種有待有關部門鑑定。
倉山「平潭海鮮店」仍公開販賣鱟
昨日,海都記者再次走訪了福州多個農貿市場、海鮮批發市場及海鮮餐飲店發現,仍有人公開賣鱟。
上午9時許,海都記者來到灣邊新西營裡農產品交易市場。不少海鮮攤主稱,看過海都報的報導後知道鱟是保護動物,已經不賣了。但仍有兩個攤主表示有賣,但已賣完了。而在溫泉路的早市、北大路農貿市場、慶城農貿市場等,也有人賣鱟。
在倉山區一家「平潭海鮮店」,記者看見海鮮池裡有一隻中華鱟,標價64元/斤。而店主對中華鱟是保護動物一無所知,對政府的禁售令也是一無所知。在場的一位顧客陳依伯說,昨天他看了海都報才知道,買鱟也可能要擔刑責,他很驚訝,「以後再也不能吃鱟了,有些不舍,但違法的事咱不能幹」。
一不願意透露身份的業內人士說,雖然中華鱟很早就被列為我省重點野生保護動物,但市場和餐飲業仍對中華鱟的食用屢禁不止。這和之前存在多個部門多頭監管有一定關係,對類似野生動物等銷售的監管,漁業、公安、工商、衛生局等部門均有監管職責,因而會出現各自為政的情況,執法力度不夠。今年1月,新組建的福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成立,才實現對生產、流通、消費環節的食品安全和藥品安全實施統一監管。
繁衍場所受汙染 鱟數量瀕危
省海洋與漁業廳資源環境保護處工作人員說,近年來,在對當地漁民進行實地走訪和調查後發現,在東山島、南澳島沙灘上已很少見到中華鱟。由於沿海地區逐漸工業化以及人們對海洋的開發利用,沙灘面積逐漸減少,沙質退化,剩下不多的沙灘也受到嚴重汙染,使鱟繁衍後代的場所受到嚴重汙染,直接威脅著鱟的生存。
據介紹,與上世紀相比,中華鱟在沙灘上被發現以及產卵的頻率已明顯下降。估計目前福建、臺灣、廣西、廣東等地分布的中華鱟數量只有2000~3000對。「相對歷史上幾萬對的記錄,中華鱟的種群數量已處於極端嚴重的威脅之下。」該工作人員說。
據悉,早在1993年,我省就將中華鱟列入福建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水生部分)。而地方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或其產品的管理,是參照國家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管理規定執行。因此,鱟在我省也視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賓館、飯店、餐廳、招待所和個體飲食攤檔等行業,不得收購、殺害、經營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其產品。
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規定: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二十三條規定的,沒收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和違法所得,處獵獲物價值或其產品市場價等額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