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單日錄得35隻黑臉琵鷺 創2020年紀錄

2020-12-04 深圳晚報

2020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於1月17日至19日舉行,深圳市觀鳥協會多名資深觀鳥志願者參與了本次調查,並在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魚塘錄得2020年候鳥季最大的一個單日黑臉琵鷺群落,數量達35隻。

▲在深圳灣鳳塘河口休息的黑臉琵鷺群。

在18日當天的黑臉琵鷺同步普查時間結束後,負責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魚塘調查的調查員田穗興突然發現有一群黑臉琵鷺從空中落到遠處的魚塘中。「在調查期間這裡原本沒有一隻黑臉琵鷺,後來陸陸續續有黑臉琵鷺落下,最終匯聚了35隻黑臉琵鷺。」田穗興介紹說。經確認,這是2020年候鳥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魚塘裡單日發現黑臉琵鷺數量最大的一次。田穗興發現,近幾天保護區對魚塘進行了水位調控,水位比較淺,因此吸引了更多的黑臉琵鷺前來覓食和休息。

▲在深圳灣爭食打鬥的黑臉琵鷺。

據了解,2020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深圳片區的調查工作在深圳灣公園、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和深圳河口等地展開,志願者在17日至19日每天的15時30分、16時30分和17時30分對觀察到的黑臉琵鷺進行記錄,然後把數據匯總到香港觀鳥會。

▲在深圳灣灘涂上休息的黑臉琵鷺群。

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始於1994年,最初記錄的數據僅有300隻左右,因此該物種被列為瀕臨滅絕的極危保護對象,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此後,黑臉琵鷺的數量開始穩定上升,在2019年的普查中錄得4463隻。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餘日東據此預計,黑臉琵鷺或有機會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由「瀕危」降至「易危」,這可能是亞洲鳥類保育史上一個難得的正面例子。

▲在深圳灣越冬的黑臉琵鷺。

深圳晚報記者 李晶川

相關焦點

  • 深圳福田紅樹林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記者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福田紅樹林。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此次入選的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溼地位於深圳灣東北部,沿海岸線長約9公裡,總面積367.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52.7公頃,與香港米埔紅樹林溼地一水相隔,共同組成了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 「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福田紅樹林成鳥類...
    這不,2021年剛到「明星候鳥」黑臉琵鷺就趕來福田做客~生態福田1月3日下午18時45分正在福田區紅樹林生態公園越冬的數十隻珍稀瀕危候鳥黑臉琵鷺赤頸鴨等在水面休息,拍攝:吉祥隨著新一輪越冬季節到來,全球約10萬隻候鳥陸續飛抵深圳灣,其中包括黑臉琵鷺等多種珍稀瀕危候鳥。福田區紅樹林生態公園成為市民欣賞候鳥、親近自然的好去處。
  • 福田紅樹林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記錄有23種鳥類為珍稀瀕危物種
    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  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  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
  • 黑臉琵鷺開始在深圳過夜了
    這裡既是深圳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核心地帶,更是展示深圳現代濱海生態城市魅力和形象的城市名片,其中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和濱海休閒帶已成為深港邊界上最具特色的風景線。而數年前,深圳灣曾經歷汙染之痛,水質超標、海水黑臭、生態失衡等問題十分突出,受到廣泛關注。
  • 黑臉琵鷺上央視
    清晨,在福田紅樹林鳳塘河口棲息的黑臉琵鷺。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秦綺蔚 通訊員 胡柳柳)1月3日18時45分,正在深圳灣福田紅樹林越冬的數十隻珍稀瀕危候鳥黑臉琵鷺, 「飛」上央視綜合頻道(CCTV-1),引發市民圍觀。 直播通過高清視頻鏡頭,以一種「不被打擾的相逢」,展現了黑臉琵鷺的日常生活。
  • 深圳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附觀鳥最佳時間表
    深圳明星候鳥黑臉琵鷺「飛」上央視!1月3日下午18時45分,正在深圳灣福田紅樹林越冬的數十隻珍稀瀕危候鳥黑臉琵鷺, 「飛」上央視綜合頻道(CCTV-1),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唯一處於城市腹地,同時也是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隨著新一輪越冬季節到來,全球約10萬隻候鳥陸續飛抵深圳灣,其中包括黑臉琵鷺等多種珍稀瀕危候鳥。
  • 黑臉琵鷺數量有多少?共同參與全球2021年同步普查吧
    共同參與全球2021年同步普查吧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14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記者從深圳市觀鳥協會獲悉,2020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活動將於1月15日開啟。歡迎市民和社會組織上報普查周期觀測到的黑臉琵鷺相關情況。2020年,該項普查在深圳灣最多觀測到361隻黑臉琵鷺。全球共錄得4864隻黑臉琵鷺,創新高。
  • 「歡迎黑臉琵鷺回家」嘉年華系列活動開啟,讓孩子愛上黑臉琵鷺
    11月21日上午,第二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主題活動——「歡迎黑臉琵鷺回家」嘉年華系列公益主題活動在美麗的福田紅樹林順利開展。本次活動由深圳市林業局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指導、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主辦,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和深圳市遊雲教育聯合舉辦。
  • 深圳紅樹林魚肥鳥兒多!每年有近百種約10萬隻候鳥在此越冬
    原標題:深圳紅樹林 魚肥鳥兒多每年有近百種約10萬隻候鳥在此越冬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9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楊凱婷)2020年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
  • 獨家|7隻黑臉琵鷺亮相深圳灣,2020深圳候鳥季即將到來
    9 月 20 日一早,7 只黑臉琵鷺出現在晨光中的深圳灣,被守候多時的深晚記者成功記錄下來。深圳觀鳥專家認為,不排除這些黑臉琵鷺並未參與今春候鳥季的正常遷徙,也許是長期留在深圳的一個亞成鳥種群。▲ 6 只黑臉琵鷺同框。
  • 珍稀候鳥黑臉琵鷺群夏季罕見現身深圳
    當下,深圳氣溫炎熱,酷暑難耐,連人都常常被「熱哭」。聰明的候鳥早已北歸繁殖地開啟「生兒育女」。然而,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近卻在紅樹林區域的監測中發現了一小群滯留的黑臉琵鷺。這是這群瀕危珍稀候鳥首次在夏季群體性現身深圳。怎麼回事呢?
  • 7隻黑臉琵鷺現身深圳灣!深圳新一年候鳥季悄然來臨
    來源:讀特 9 月 20 日一早,7 只黑臉琵鷺出現在晨光中的深圳灣,被守候多時的記者成功記錄下來。深圳觀鳥專家認為,不排除這些黑臉琵鷺並未參與今春候鳥季的正常遷徙,也許是長期留在深圳的一個亞成鳥種群。
  • 深圳: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水鳥悠閒,一隻黑臉琵鷺在覓食中!
    2020年3月31日,深圳,陽春三月,深圳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水鳥悠閒,一隻黑臉琵鷺在覓食中!深圳,陽春三月,深圳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水鳥悠閒,一隻黑臉琵鷺在覓食中!深圳,陽春三月,深圳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內水鳥悠閒,一隻黑臉琵鷺在覓食中!
  • 2021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即將結束 深晚記者受邀參與現場調查
    1月16日11點45分,福田紅樹林基金會工作人員帶領多名資深觀鳥志願者來到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準備開始新一天的黑臉琵鷺「人口」普查。這是為期3天的2021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的其中一次。在當天的調查中,志願者在公園南區三個觀測點共記錄到黑臉琵鷺19隻。
  • 52隻黑臉琵鷺現身廣州南沙溼地 數量創歷史新高
    一群黑臉琵鷺現身廣州南沙溼地。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中新網廣州12月8日電 (程景偉 林蔭)秋冬季正是觀鳥好時機,目前大批候鳥飛臨廣東沿海溼地。據廣東省林業局8日消息,廣州南沙溼地12月5日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
  • 深晚薦讀|7隻黑臉琵鷺在深圳灣覓食嬉戲
    9 月 20 日一早,7 只黑臉琵鷺出現在晨光中的深圳灣,這一幕被守候多時的深晚記者成功記錄下來。深圳觀鳥專家認為,不排除這些黑臉琵鷺並未參與今春候鳥季的正常遷徙,也許是長期留在深圳的一個亞成鳥種群。近日,深圳鳥友阿宇報料稱,在深圳灣灘涂上發現 6 只黑臉琵鷺,但由於距離太遠,手機無法拍攝。深晚記者即刻趕赴現場,趕到後卻並未發現黑臉琵鷺。此後,深晚記者又先後兩次前往深圳灣守候,由於連日下雨,也未能如願。
  • 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
    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廣州12月8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秋冬季正是觀鳥好時機,目前大批候鳥飛臨廣東沿海溼地。12月5日,工作人員在廣州南沙溼地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早在今年1月8日,南沙溼地也曾發現25隻黑臉琵鷺。2月初,在廣東沿海溼地——陽江海陵大堤溼地曾發現大規模的60隻黑臉琵鷺。專家介紹,廣東特別是南沙溼地優良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沿海溼地成為候鳥樂園。
  • 廣州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
    廣州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金羊網  作者:張愛麗 林蔭  2020-12-08 專家介紹,廣東特別是南沙溼地優良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沿海溼地成為候鳥樂園。
  • 「愛深圳,愛自然,就從認識鳥類開始」
    11月21日,「歡迎黑臉琵鷺回家」嘉年華系列公益主題活動在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舉行。 李申 攝小學生學習使用望遠鏡觀鳥。李申 攝小學生現場創作黑臉琵鷺畫作。李申 攝人民網深圳11月22日電(李申)「愛深圳,愛自然,就從認識鳥類開始。」11月21日,第二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主題活動——「歡迎黑臉琵鷺回家」嘉年華系列公益主題活動在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舉行,遊雲教育創始人遊雲在開幕式上如是說。
  • 又是候鳥南飛時深圳最棒的觀鳥點在這裡
    近日,有市民在大沙河口見到珍稀候鳥黑臉琵鷺的蹤跡,又喚起了深圳人對這類可愛生靈的記憶。令人期待的是,深圳觀鳥協會將舉辦市民觀鳥的公眾活動,這個周末,帶上裝備去和鳥兒們邂逅吧! 深圳觀鳥協會秘書長董江天告訴記者,深圳位於 " 東亞-澳大利西亞 " 侯鳥遷飛的路線上,每年 9 月到次年的 5 月,大量的水鳥會在這條線路間遷徙,其中一部分在深圳渡過冬季,這也讓深圳市民有機會邂逅遠道而來的候鳥,更為秋冬的南國大地增添了無限活力。去年冬天,一批超百隻的黑臉琵鷺突然出現在深圳河口棲息,這一珍稀鳥類幾十年未有的出現讓人驚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