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
▲福田紅樹林。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
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此次入選的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溼地位於深圳灣東北部,沿海岸線長約9公裡,總面積367.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52.7公頃,與香港米埔紅樹林溼地一水相隔,共同組成了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據悉,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溼地生態格局為基圍、灘涂和紅樹林。其中,基圍是鳥類保護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在漲潮時為鳥類提供了覓食地和棲息之所;灘涂是水鳥的主要覓食地,豐富的底棲動物是水鳥的主要食物來源,每年會人工清除灘涂上的幼苗,以保持足夠面積的灘涂供鳥類覓食;紅樹林面積約80公頃,群落結構比較簡單,呈帶狀分布,桐花樹、秋茄、白骨壤為優勢群落。
溼地內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主要保護對象是紅樹林和鳥類。據統計,現有原生紅樹植物16種,其中本地自然生長的紅樹植物7種,如秋茄、白骨壤、桐花樹、海漆、老鼠簕、木欖等;記錄有鳥類約200種,其中卷羽鵜鶘、白肩雕、黑臉琵鷺、黑嘴鷗等23種為珍稀瀕危物種。
同時,福田紅樹林也是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的第二大越冬地。據2020年全球同步調查,全球4864隻黑臉琵鷺,福田紅樹林共有361隻,約佔全球總量的7.4%。每年有近10萬隻長途遷徙的候鳥在此越冬和停歇,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重要的「越冬地」「中轉站」和「加油站」。
作為我國唯一身處城市腹地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列名錄的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將繼續加強與香港合作,開展跨境聯合保護工作;實施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並積極申請加入拉姆薩爾國際溼地公約,更有效地保護深圳灣紅樹林溼地資源。
資料來源:深圳晚報
作者:徐婭 胡柳柳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