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紅樹林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記錄有23種鳥類為珍稀瀕危物種

2020-12-08 深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福田紅樹林。 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

  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

  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此次入選的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溼地位於深圳灣東北部,沿海岸線長約9公裡,總面積367.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52.7公頃,與香港米埔紅樹林溼地一水相隔,共同組成了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據悉,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溼地生態格局為基圍、灘涂和紅樹林。其中,基圍是鳥類保護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在漲潮時為鳥類提供了覓食地和棲息之所;灘涂是水鳥的主要覓食地,豐富的底棲動物是水鳥的主要食物來源,每年會人工清除灘涂上的幼苗,以保持足夠面積的灘涂供鳥類覓食;紅樹林面積約80公頃,群落結構比較簡單,呈帶狀分布,桐花樹、秋茄、白骨壤為優勢群落。

  溼地內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主要保護對象是紅樹林和鳥類。據統計,現有原生紅樹植物16種,其中本地自然生長的紅樹植物7種,如秋茄、白骨壤、桐花樹、海漆、老鼠簕、木欖等;記錄有鳥類約200種,其中卷羽鵜鶘、白肩雕、黑臉琵鷺、黑嘴鷗等23種為珍稀瀕危物種。

  同時,福田紅樹林也是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的第二大越冬地。據2020年全球同步調查,全球4864隻黑臉琵鷺,福田紅樹林共有361隻,約佔全球總量的7.4%。每年有近10萬隻長途遷徙的候鳥在此越冬和停歇,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上重要的「越冬地」「中轉站」和「加油站」。

  作為我國唯一身處城市腹地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入列名錄的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將繼續加強與香港合作,開展跨境聯合保護工作;實施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並積極申請加入拉姆薩爾國際溼地公約,更有效地保護深圳灣紅樹林溼地資源。(來源:深圳晚報訊 記者 徐婭 通訊員 胡柳柳)

相關焦點

  • 深圳福田紅樹林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記者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福田紅樹林。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此次入選的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溼地位於深圳灣東北部,沿海岸線長約9公裡,總面積367.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52.7公頃,與香港米埔紅樹林溼地一水相隔,共同組成了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 廣東湛江首次記錄到珍稀水鳥黃嘴白鷺
    中新網廣州5月13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13日消息,廣東湛江市愛鳥協會工作人員和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團隊近日在湛江某海島上開展鳥類調查時,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據介紹,這是湛江首次記錄到該種珍稀水鳥。黃嘴白鷺亮相廣東湛江海島。
  • 福田紅樹林成鳥類...
    它們悠然自得的在紅樹林的魚塘中嬉戲、覓食、吃魚,用極有辨識度的黑色湯匙狀長嘴相互梳理羽毛,在清澈的水流中優雅地起舞。另一類候鳥琵嘴鴨也不甘示弱,在黑臉琵鷺抖擻翅膀的時候,從畫面中歡快地遊過,其色澤鮮豔的甚為搶鏡。
  • 第一批福建省重要溼地名錄公布 閩江河口溼地擬申報國際重要溼地
    發布會上,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把閩江河口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納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申報。  通報稱,由於外來物種入侵、泥沙淤積、水體汙染和過度開發等影響,當前我省部分溼地面臨嚴重威脅。為此,我省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加強重要區域溼地保護恢復和綜合治理,優先實施漳江口紅樹林、閩江河口溼地、泉州灣河口等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提高溼地環境容量;搶救性建設福清興化灣等一批溼地自然保護區、溼地公園,建立完善溼地保護體系。  在省林業主管部門幫助下,目前,福清興化灣溼地正著手申報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閩江河口溼地也被納入申報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 保護紅樹林溼地 建美麗生態湛江
    200種鳥類在此棲息、覓食或過冬,其中不少是瀕危珍稀物種;這裡是植物種質資源的基因庫,保護區現有真紅樹和半紅樹植物14科24種,約佔全球種類的湛江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作為國際重要溼地,國際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和棲息地,一樣上演著候鳥遷徙的精彩大片。
  • 安吉發現植物新記錄,屬國家珍稀瀕危物種!
    近期,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溼地與野保中心工作人員首次發現兩種國家珍稀瀕危植物在我縣的分布新記錄,分別是連香樹科植物連香樹、蘭科植物象鼻蘭。列入《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名錄》、《中國植物紅皮書》和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陳什旺 張福慶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12月14日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鳥類新記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保護區!
    ,鳥類調查人員在統計鳥類時,突然成群的鷸鴴被驚起,原來是有兩隻大鳥在追逐,後面一隻是蒼鷺,前面是一隻黑色的長嘴大鳥,它就是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新記錄鳥類——黑鸛。截至目前,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共記錄鳥類20目59科256種。黑鸛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在減少,也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在中國,它們繁殖於北方,在長江以南地區及臺灣等地越冬。上世紀60年代曾定期到香港米埔溼地越冬,現極少有記錄。黑鸛生性機警,對棲息地環境條件要求很高。
  • 觀鳥天堂府河溼地首發鳥類名錄 149種鳥類榜上有名
    昨日由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發布的《武漢府河鳥類名錄暨2015年冬季府河(武漢段)越冬水鳥監測報告》可以告訴你答案:149種鳥類榜上有名,其中有大家熟悉的大雁和野鴨,也有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與白鶴。
  • 湖北新增8處國家重要溼地,這些珍稀動植物值得保護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湖北8處溼地入圍。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相關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2019年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每年發布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 北大港溼地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
    天津日報  2020/09/09  記者昨日從北大港溼地獲悉,根據國家林草局發布的2020年第15號公告,經《溼地公約》秘書處按程序核准,北大港溼地被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名錄》,成為我國64處國際重要溼地之一。
  • 北京溼地生態改善 珍稀瀕危鳥類現身
    北京溼地穩步恢復 成野生動植物「樂園」  生態功能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多種珍稀瀕危鳥類相繼被發現  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大型涉禽黑鸛在水邊「優雅」捕食的畫面,往往讓觀鳥愛好者「眼前一亮」。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
  • 全球又有24種鳥類入瀕危名錄 四川發現7種瀕危鳥
    棲息地破壞 成鳥類致危因素之首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了2015年度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IUCN名錄」),共有24種鳥類調升為有滅絕威脅的級別(包括易危、瀕危及極度瀕危),涉及中國鳥種13種,其中包括草原鵰、鳳頭麥雞、紅頭潛鴨在內的7種鳥類,均在四川有過觀測記錄。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作為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青島對於野生鳥類的吸引力再創新「紀錄」。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截至目前,在膠州灣溼地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極危物種已經達到5種,包括青頭潛鴨、黃胸鵐、中華鳳頭燕鷗、白鶴、勺嘴鷸等。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
  • 廣東「愛鳥周」啟動 珍稀猴面鷹首展
    當天,廣東省內10個野外觀鳥地獲頒「廣東十佳觀鳥勝地」,而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也首次與遊客見面。  據了解,廣東從2019年1月1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實行全省禁獵野生鳥類五年。同時,還禁止在廣東省境內使用粘網(捕鳥網)、鳥類電子誘捕裝置,禁止線上交易平臺或商品交易市場為這類電子誘捕裝置提供交易服務。
  • 珍稀野生動物成深圳人「好鄰居」,深晚記者獨家專訪還原歐亞水獺...
    聞起來有股新鮮的魚腥味,非常健康。" 他心想。很快,經過專家影像分析和現場痕跡採集,最終確定了紅外相機拍到的正是歐亞水獺。水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 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NT)。
  • 海南鳥類知多少?黑頭白䴉等10種鳥瀕臨滅絕
    海南島作為冬候鳥的重要越冬地之一,每年冬季,總有一批「老朋新客」的鳥兒遠道而來。海南的鳥類資源狀況如何?都有哪些鳥類大家族?近些年有何變化?這一系列的問題都令人感到好奇。鳥類資源的狀況,是一個地區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信號燈。但需要說明的是,有關海南島鳥類方面的參考資料眾多,但到目前為止,對海南鳥類物種沒有確切的統計,海南島至今還沒有完整的鳥類編目。
  • 國際海洋日|走進「海岸衛士」紅樹林
    20世紀50年代紅樹林面積約5萬公頃,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下,紅樹林遭受了較大破壞,2000年減少到2.2萬公頃。隨著保護意識的提高和政府加大保護修復力度,2019年增加到約2.9萬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的國家之一。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消息,中國有紅樹植物36種(不含外來種),其中真紅樹植物25種,半紅樹植物11種,另有無瓣海桑和拉關木2種外來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