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新記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保護區!

2020-11-25 SZNEWS

黑鸛現身保護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6日訊 10月9日中午,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魚塘,鳥類調查人員在統計鳥類時,突然成群的鷸鴴被驚起,原來是有兩隻大鳥在追逐,後面一隻是蒼鷺,前面是一隻黑色的長嘴大鳥,它就是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新記錄鳥類——黑鸛。截至目前,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共記錄鳥類20目59科256種。

黑鸛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在減少,也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在中國,它們繁殖於北方,在長江以南地區及臺灣等地越冬。上世紀60年代曾定期到香港米埔溼地越冬,現極少有記錄。

黑鸛生性機警,對棲息地環境條件要求很高。近年來,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保護區內的魚塘進行一系列的生境恢復及管理工作,通過人工營造高潮位鳥類棲息地、科學調控水位、控制蘆葦自然擴散、降低魚塘周邊植被高度、減少人為幹擾、科學引導遊客參觀等措施,生態系統穩步恢復,鳥類棲息環境明顯改善,為遷徙過境和越冬的數萬隻水鳥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息地。(科研室供稿)

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全國唯一處於城市腹地,同時也是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這裡是深圳灣最後的一片原生紅樹林溼地,守護著鳥兒的家園和背後的城市。

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中心是深圳市第一批自然教育中心,於2014年11月開始授課,自此,越來越多的市民走進保護區,走進這片神秘的紅樹林,了解到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及其重要性,並參與到紅樹林溼地保護的行動中!

相關焦點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
    原標題:聚焦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Ciconia nigra)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7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保山
    新華網發(楊磊 攝)   12月21日,7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作為國際候鳥遷徙路線的重合節點,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致力於恢復溼地、修復溼地生態系統、改善生態環境,吸引了近2萬隻候鳥來此越冬。目前,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記錄到的鳥類達279種。
  •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2020-12-30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次現身珠海!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12月12日  在鬥門富山工業園  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  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黑鸛  經該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珠海首次!  當日,珠海市觀鳥協會組織生態攝影師、資深觀鳥專家、鳥類觀察員及生態顧問等專業人士一同前往平沙、富山等地進行珠海海岸線生態調研。
  • 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其中有黑鸛小天鵝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蹤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在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目前正值候鳥冬季遷徙季,密雲水庫經常可見遷徙水鳥休整待發、棲息覓食的身影。
  • 大武口區首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首次在星海湖南域監測到8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稱為「鳥中大熊貓"黑鸛在全球分布僅有3000隻,其中在我國的有1000隻左右。生性「挑剔」的黑鸛是重要的環境指示性動物。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覓食水域,要求水體食物豐富,水質清澈,水深不超過40cm。
  • 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
    12月16日,記者從珠海市觀鳥協會獲悉,該協會鳥類調查專業人士12月12日開展海岸線生態調研時,在富山工業園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發現兩隻珍稀候鳥黑鸛。經該協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市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和蒼鷺。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孝河國家溼地公園負責人劉秋生說,目前溼地已有300多種野生鳥類,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金雕、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灰背隼、蒼鷺、白鷺等更是常來常往。還有很多種鳥類從候鳥變成長留鳥,在孝義繁衍生息。特別是在勝溪湖和溼地公園裡,環境優美,鳥兒們流連忘返。每到春秋時節,成群結隊的白天鵝飛來,其它鳥類也相繼而來,最多時達數萬隻,用密密麻麻來形容毫不誇張。
  • 「生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Ciconia nigra)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做客」燕山石化牛口峪公園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做客」燕山石化牛口峪公園 2021-01-07 11:22: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良好生態環境讓野生動物頻現 魯山縣沙河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通訊員 馬松昭 李盈宏12月17日,記者從魯山縣林業部門獲悉,林業工作人員巡查時,在該縣沙河上遊發現了10多隻世界瀕危珍禽,號稱「鳥中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與大熊貓、東北虎同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中國約有1000隻,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黑鸛天生好潔也被視為「鳥中皇后」,它們體態優美、高雅端莊、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千克;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紅色。
  • 鳥中「大熊貓」黑鸛種群現身吳忠!
    鳥中「大熊貓」黑鸛種群現身吳忠!在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梅家灣段黃河灘涂溼地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種群15隻這是吳忠市近幾年來發現黑鸛最多的一次黑鸛在中國的珍稀程度並不亞於大熊貓每年的遷徙都牽動著眾多黑鸛粉絲們的心這種體態優美的大鳥
  • 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白馬雪山保護區
    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現身白馬雪山保護區 2020-12-29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些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你知道幾個?網友:別養錯了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被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單中的動物則更為稀少。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那些鳥類的相關知識。短尾信天翁是鸌形目信天翁科下的一種大型海鳥,也叫海燕。
  • 北京溼地生態改善 珍稀瀕危鳥類現身
    除了黑鸛、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群數量穩步上升,震旦鴉雀、青頭潛鴨、白尾海雕等珍稀瀕危鳥類也在北京溼地內相繼被發現。「369種野生植物,202種野生動物在北京溼地內安家」,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說。  得益於生態功能的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溼地成為北京野生動植物的「樂園」。
  • 湖南瀏陽發現10餘種鳥類新物種 含一級保護動物
    紅網瀏陽市分站4月7日訊 近年來,瀏陽境內發現了十多種鳥類新物種
  • 世界瀕危珍禽黑鸛,現身貴德黃河畔
    近日,西寧市觀鳥協會會長王艦艇一行三人從循化沿黃河逆流而上,例行觀察記錄黃河水域鳥類遷徙情況。在貴德黃河岸邊,他們欣喜地看到5隻身長約1米的黑色大鳥出現在眼前。王艦艇 西寧市觀鳥協會 會長:首先當時我們也是看一下這個鳥類的遷徙情況,還有鳥種的一個變化,還有數量的變化。
  • 錦州閭山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首次登上央視
    近日,央視一套的《秘境之眼》節目播出了遼寧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狗獾特輯,讓全國觀眾對該保護區及生活在這裡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了更多了解。這也是該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首次登上央視。
  • 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飛臨介休
    本報訊(記者 裴雲鋒 通訊員 曹煒嚴 靳剛 )「快看,有成群的黑鸛!」11月29日,記者從介休市了解到,近日,介休汾河國家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在公園保育區覓食、棲息。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性情機警,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