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瀏陽發現10餘種鳥類新物種 含一級保護動物

2021-01-07 網易新聞

紅網瀏陽市分站4月7日訊 近年來,瀏陽境內發現了十多種鳥類新物種,其中包括鳥類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南虎斑鳽,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等,這與瀏陽市在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採取禁獵保護等多種保護措施密不可分。4月1日至7日是我省第36屆「愛鳥周」,主題為「依法保護候鳥,守護綠色家園」。昨日,市林業局在才常廣場舉行科普宣教活動,發放野生動物保護宣傳資料,並開展了珍貴野生動物圖片展覽和鳥類科普諮詢活動。

今年瀏陽市「愛鳥周」主題活動將持續至4月30日,將在城區人流密集地點和大圍山、張坊、社港等鳥類重點保護區域開展科普宣教活動。同時,還將舉行鳥類保護徵文活動和「春雷行動」「清網行動」等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

去年3月1日起,瀏陽全面實施禁獵令。林業執法部門全年共查處野生動植物案件62起,解救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活體50餘只,有力打擊了破壞候鳥等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行為。今年,瀏陽繼續全面禁獵至2019年2月28日。禁獵一年多來,遷徙經過瀏陽市的候鳥種群數量明顯增多,瀏陽市已成為候鳥遷徙的一條安全通道。

本文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 程鋼_MN7377

相關焦點

  • 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瀏陽!
    眼下正是枯水期,11月19日,在大溪河楚東村段裸露的河灘上,一隻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在覓食,也許是發現有人圍觀,它警覺地涉水過河,飛往河灘的對岸。  從19日至22日,這隻白鶴已經在大圍山停留了4天。「白鶴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現存不到4000隻,這是首次在大圍山自然保護區觀測到白鶴。」
  • 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瀏陽,畫面真「仙」!
    由於目前正是北方候鳥南遷越冬的季節,而大圍山自然保護區正是候鳥遷徙的鳥道,管理所工作人員陳留陽立即趕到了現場,一方面,迅速將相關圖片視頻傳給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進行物種確認
  • 大武口區首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首次在星海湖南域監測到8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黑鸛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在中國的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稱為「鳥中大熊貓"黑鸛在全球分布僅有3000隻,其中在我國的有1000隻左右。
  • 湖南的這些珍稀動物,你都見過幾種?
    湖南是野生動物資源極為豐富的一個省,早在1988年,湖南省就發布了湖南省野生動物保護對象名錄,其中有華南虎、雲豹、金貓、白鶴、白鰭豚等18種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湖南已有129個自然保護區,但仍有稀有動物仍面臨絕跡的危險。那趕緊來了解下湖南的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哪些? 華南虎
  • 轎子雪山2019年新發現61種野生鳥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轎子山|國家...
    據了解,血雉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年來,每年冬天都有成群的血雉出現在轎子雪山景區。不僅如此,2019年轎子山觀鳥節期間,在轉龍鎮——轎子山共記錄到182種野生鳥類,較保護區原鳥種記錄新增61種。轎子山多年來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成效又添實證。
  • 10種端莊優雅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九條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並對其保護措施作出相關規定。
  • 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長沙 畫面真「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1日訊 據瀏陽日報消息 11月19日上午,大圍山鎮有居民發現在老紅軍橋下出現了一隻奇怪的「大鳥」。由於目前正是北方候鳥南遷越冬的季節,而大圍山自然保護區正是候鳥遷徙的鳥道,管理所工作人員陳留陽立即趕到了現場,一方面,迅速將相關圖片視頻傳給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進行物種確認,另一方面,聯繫市森林公安局大圍山派出所到現場維持秩序,要求村民不要傷害驚擾「大鳥」。
  • 物種悲劇 湖南野生華南虎可能僅剩3隻
    作為中國特有的動物資源,以湖南為中心活動區的華南虎,在短短數十年中,帶有悲劇色彩地從「害獸」到「極度瀕危物種」的轉變,是人們對動物資源及其價值再認識的過程。      濫捕亂獵,對動物資源的過度利用,是湖南動物資源幾十年來普遍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 青島已發現437種野生動物 野生鳥類達392種
    昨天上午,由國家瀕危動植物管理辦公室合肥辦事處、山東省林業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青島濱海學院世界動物自然生態博物館舉行。據悉,目前青島已發現的野生動物數量已經達到了437種,其中去年新發現了兩種鳥類,一種是國家一級保護珍禽白頭鶴,全世界僅存九千多隻。另一種是被稱為「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全世界僅存百隻左右。
  • 深圳新發現5種陸生野生動物
    該項目首次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深圳市全境陸域(含海島)脊椎動物資源調查,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陸生脊椎動物的區系狀況,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鳥類最多,還發現了5個新物種、24個深圳新紀錄種。
  • 鳥類新記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保護區!
    黑鸛現身保護區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6日訊 10月9日中午,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魚塘,鳥類調查人員在統計鳥類時,突然成群的鷸鴴被驚起,原來是有兩隻大鳥在追逐,後面一隻是蒼鷺,前面是一隻黑色的長嘴大鳥,它就是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新記錄鳥類——黑鸛。
  • 環江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首次發現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雉類——白頸長尾雉,這是在廣西西部石灰巖地區首次監測到該物種。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 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12月12日  在鬥門富山工業園  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  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黑鸛  經該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珠海首次!  當日,珠海市觀鳥協會組織生態攝影師、資深觀鳥專家、鳥類觀察員及生態顧問等專業人士一同前往平沙、富山等地進行珠海海岸線生態調研。
  • 野生動植物保護|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天津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2019年過境北大港溼地候鳥數量累計達到100餘萬隻,相較往年增長5萬隻左右,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並且在去年首次觀測到白頭硬尾鴨和雪雁,多年不見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調整,長江江豚或成一級保護
    記者統計發現,此次《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擬將約400個物種新增或提升保護級別。這也是該名錄自1989年實施以來,第一次進行大規模調整。其中,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的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 長江江豚等,自然種群已極其瀕危的北方銅魚,遭到過度獵捕造成野生種群數量大幅度下降的黃胸鵐等,均考慮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認識一下:8種海洋中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89年,我國國務院批准並頒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名錄中包括了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梅花鹿、亞洲象等9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近10多年來,我國大陸沿岸水域已難覓儒艮蹤跡。2、中華白海豚中華白海豚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 瀏陽人工繁育物種27種年產值過億元,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行業漸成規模
    近年來,伴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瀏陽不少養殖戶看到機遇,紛紛搞起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產業。如今,在瀏陽,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產業發展迅速。其中,竹鼠、黑斑蛙等物種的人工繁育發展迅猛,經濟效益可觀。他的養殖規模從30畝一步步發展到如今的100餘畝,還將泥鰍賣到韓日兩國。就在泥鰍發展順風順水時,2013年上半年,李永賢通過市場調查,發現黑斑蛙的市場潛力巨大,決定試一試。為了學習技術,他專門前往四川進行「拜師」,並從綿陽引進了100對種蛙,正式開啟了黑斑蛙養殖。「黑斑蛙屬於無尾目、蛙科、蛙屬的兩棲動物,只捕捉會動的食物,這是養殖黑斑蛙最大的難題。」李永賢告訴記者。
  • 97個外來物種侵湖南年損百億 食人鯧公開叫賣
    福壽螺迄今肆虐  食人鯧還只是讓人感到恐懼,一些外來入侵物種已經在湖南形成災害。  2009年6月,福壽螺從瀏陽河、撈刀河順流而下,最終在瀏陽爆發災情。該市官渡鎮竹山社區的數十畝水稻幼苗一夜之間被啃乾淨,引起村民極大恐慌。福壽螺繁殖速度快,一隻雌性螺一年可產2400-8700個螺。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上百種鳥消失
    近日,香港嘉道理中國保育發布了《「海南越冬水鳥調查」10年總結》。通過調查,盧剛他們基本摸清了海南冬季水鳥的種類、數量和分布情況;發現了多個海南鳥類新記錄,豐富了海南的鳥類物種多樣性;也提升了海南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的鳥類監測能力,培養了一批鳥類調查員和觀鳥愛好者。  臨高新盈:水鳥調查福地  「為什麼搞海南越冬水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