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瀏陽,畫面真「仙」!

2020-11-22 騰訊網

文圖丨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張可夫 張迪

11月19日上午

大圍山鎮有居民發現

在老紅軍橋下出現了

一隻奇怪的「大鳥」

身長足有七十釐米

「大鳥」頭部、頸部

背部和雙翅

都有褐色羽毛

偶爾展開雙翅時

雪白的羽毛展露無遺

白鶴做客瀏陽

「一開始村民都以為是白鷺,但沒見過這麼大的。」家住河西街的村民吳四發看到後,第一時間與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取得聯繫。

由於目前正是北方候鳥南遷越冬的季節,而大圍山自然保護區正是候鳥遷徙的鳥道,管理所工作人員陳留陽立即趕到了現場,一方面,迅速將相關圖片視頻傳給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進行物種確認,另一方面,聯繫市森林公安局大圍山派出所到現場維持秩序,要求村民不要傷害驚擾「大鳥」。

經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鳥類專家張志強鑑定,該「大鳥」是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白鶴成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這是一隻未成年的幼鶴。白鶴都是成群結隊進行遷徙,這隻幼鶴可能是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沒有跟上大部隊,所以失去了飛行的方向。」張志強說。

據了解,現存世上的白鶴只有不到4000隻。每年的秋天,白鶴家族都會帶著夏季出生的「小黃鶴」一路南下,直達白鶴種群最大的越冬地——鄱陽湖。「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瀏陽曾多次發現白鶴停留的蹤跡,但在大圍山還是首次觀測到。」張志強說。

共同護鶴

11月20日上午,記者在大圍山鎮看到一隻氣質出眾、帶有「仙氣」的白鶴在大溪河段楚東村段的河灘上行走覓食。也許是發現有人圍觀,它警覺地涉水過河,去了河灘的對岸。

根據一段時間的觀察,這隻白鶴並沒有受傷,所以最好的處理方式是讓它留在大自然,不要去驚擾和傷害它。」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副所長黎尚林表示,在白鶴停留期間工作人員將加強保護,適當地投餵一些小魚小蝦,為白鶴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近年來,瀏陽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通過加強黨建引領,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效顯著。據統計,加上最新觀測到的白鶴,目前大圍山觀測到的鳥類已達148種。

根據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傳來的最新消息,20日下午,白鶴已飛往達滸區域。「估計還會順河往下,如果市民朋友看到了白鶴,請不要圍觀驚擾,給白鶴創造一個好的生存環境。」陳留陽說。

來源:瀏陽日報

責編:江卉

審核:劉海雄 羅時茂

相關焦點

  • 驚豔!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瀏陽!
    「白鶴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現存不到4000隻,這是首次在大圍山自然保護區觀測到白鶴。」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副所長黎尚林說,加上最新觀測到的白鶴,目前大圍山觀測到的鳥類已有148種。大圍山自然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鳥類來這裡生活棲息。
  • 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長沙 畫面真「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1日訊 據瀏陽日報消息 11月19日上午,大圍山鎮有居民發現在老紅軍橋下出現了一隻奇怪的「大鳥」。身長足有七十釐米「大鳥」頭部、頸部背部和雙翅都有褐色羽毛偶爾展開雙翅時雪白的羽毛展露無遺白鶴做客瀏陽
  • 驚豔!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綏寧花園閣
    雲邵陽客戶端11月26日訊(通訊員 李斌 李永智 曹楊)11月25日,綏寧縣花園閣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在公園內開展巡護、監測工作時發現了正在覓食的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白色「大鳥」,經專家鑑定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鶴。
  • 穿山甲列為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從現在開始
    很多人對於野生動物非常陌生,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哪一些野生動物是處於哪一個保護級別的,而頻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有哪些更是鮮有人知。 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野生動物自始至終都是特別寶貴的資源與價值,對於人類來說不僅僅只限於其生存所擁有的特殊意義,還包含著對於生物發展與繁衍的研究價值。
  • 即使是一級保護動物,也瀕臨滅絕,我國瀕危動物有哪些?
    眾所周知,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很多已經瀕臨滅絕,很多國家都會把瀕臨滅絕的動物劃歸國家級保護動物,受到國家的保護。可是由於人類之前對環境的破壞,很多動物即使作為國家級保護動物,數量還是一直在減少。那麼我國的瀕危動物有哪些呢?
  • 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穿山甲,世界上 一種身披鎧甲的哺乳動物。 穿在身上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鱗片鎧甲,卻成為滅絕種族的根源。與人無害的穿山甲,懷璧其罪。
  • 首次現身珠海!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12月12日  在鬥門富山工業園  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  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黑鸛  經該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珠海首次!  當日,珠海市觀鳥協會組織生態攝影師、資深觀鳥專家、鳥類觀察員及生態顧問等專業人士一同前往平沙、富山等地進行珠海海岸線生態調研。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
    原標題:聚焦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Ciconia nigra)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2021-01-04 17:08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通訊員 語冰/圖 責任編輯:馬琳琳記者從泰山景區森防站了解到,2020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泰山愛鳥協會會員「清渠」「鬍鬚飛揚」「張老貓」等在泰山區域進行鳥類觀測調查時,發現了
  • 穿山甲正在全球範圍內瀕臨滅絕 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之所以引起這樣廣泛的關注,因為這種並不常見的野生動物,正在全球範圍內瀕臨滅絕。由於近年來栖息地被破壞,以及人類藥用、食用等需求導致的濫捕濫殺,這種可憐的生物正在遭遇著滅頂之災。在我國,穿山甲因極度瀕危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瀕臨滅絕的處境  提起穿山甲,你腦海裡會有怎樣的畫面?
  • 麝類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麝類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日08:19  華商報   我省約有麝類四千多隻,主要分布於秦巴山區和關山一帶    本報訊 (實習記者卷舒)昨日,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針對我國麝類數量急劇減少的現狀,國務院已批准麝科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湖南瀏陽發現10餘種鳥類新物種 含一級保護動物
    紅網瀏陽市分站4月7日訊 近年來,瀏陽境內發現了十多種鳥類新物種
  •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2020-12-30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蕪湖發現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
    7月17日上午,在南陵縣何灣鎮幸福村發現一隻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當天,何灣鎮幸福村幹西組外出經商的向勝兵,正開車回老家支援防汛,在途經幸福村民一組時,無意發現了一隻外形極為奇特的烏龜,尖尖的喙、猛一看上去像是老鷹,他意識到這不是一隻普通的烏龜,很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便立即與何灣鎮派出所取得聯繫。後經何灣鎮派出所聯繫相關部門,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學名為平胸龜。
  • 野外種群瀕臨滅絕的高山溪流品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
    主要分布於中國的南部、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的高地溪流,目前屬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野外種群已瀕臨滅絕,但是國內已經有養殖場成功繁殖,人工種群已趨於穩定狀態。 單只非法售賣野生鷹嘴成體涉案價值計算: 野生種群涉案價值:10000元/只×10(保護級別係數)×1(發育階段係數)×1(涉案部分係數)×1(物種來源係數)×1隻=100000元。
  • 真有趣冷知識:10大瀕臨滅絕的稀有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小編:瀕臨滅絕的最大原因,就是人類的濫捕濫殺!4.白頭葉猴白頭葉猴因為以樹葉為食而得名,截至目前全球數量不超過300隻,是最瀕臨滅絕的靈長類動物之一,亦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危」物種,多分布在我國廣西地區。小編:據說是因為人類城市擴建、工業發展,破壞到了他們的棲息地,故而導致了數量急劇下降。
  • 江豚將「晉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據繆學剛透露,江豚有望在新版國家動物保護目錄上,晉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搜尋遺憾:3天未發現江豚  11日,兩艘科考船從武漢起航,40名科考人員將用7周時間對長江江豚「普查」。其中,將經過我省安慶、銅陵等地,最後到達上海江段,全程尋找蹤跡。這是自「2006年長江豚類考察」宣布白鰭豚「功能性滅絕」以來,首次針對江豚的全面科考。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一級保護動物,全球只剩3隻,快要滅絕
    生物的誕生與滅絕在地球演變的進程中從未停止,生物的滅絕有時是大自然的選擇,物競天擇就是這個道理,然而也有一些生物的滅絕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導致的,這樣原因導致的生物滅絕是令人心痛的。地球母親本就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包羅萬物是她的寬容,每一個地球母親孕育出的種子都該得到生根發芽的機會,人類或許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始了對自然生命的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曾經就差點瀕臨滅絕,通過人工的野外救治,人工養護與繁殖和建立自然的野生保護區,大熊貓的數量又逐漸回溫。
  • 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讓孫悟空吃過大虧,朱元璋曾下令全國捕殺
    從古到今已經有很多動物滅絕了,現在也有一些動物瀕臨滅絕,動物滅絕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人類的屠殺,有的是因為自然災害,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就是人類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不斷發展的歷史,在工業革命以來的近200年,由於過度開發加環境汙染,動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為了保護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我們把他們定為保護動物,把它們保護起來。
  • 永州雙牌陽明山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
    5月24日,經林業部門專業人員鑑定,此龜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平胸龜,因其嘴似鷹,既尖且大,又俗稱鷹嘴龜、大頭龜。據發現這隻龜的村民介紹,兩天前,他路過一條溪流時看見了這隻與眾不同的龜,當時這隻龜行走很慢,他撿起來一看,發現龜殼有傷。奇怪的是,這隻龜的嘴竟然像老鷹一樣有勾,以前從沒見過這樣的龜。於是,他將這隻龜上交到了陽明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