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瀏陽!

2020-11-24 網易新聞

2020-11-23 15:29:45 來源: 瀏陽河畔

舉報

  

  白鶴展翅,想要自由地騰飛,當地的村民跟在後面模仿展翅的動作。

  眼下正是枯水期,11月19日,在大溪河楚東村段裸露的河灘上,一隻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在覓食,也許是發現有人圍觀,它警覺地涉水過河,飛往河灘的對岸。

  從19日至22日,這隻白鶴已經在大圍山停留了4天。「白鶴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現存不到4000隻,這是首次在大圍山自然保護區觀測到白鶴。」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副所長黎尚林說,加上最新觀測到的白鶴,目前大圍山觀測到的鳥類已有148種。大圍山自然保護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鳥類來這裡生活棲息。

  

  村民誤以為是白鷺,專家確認是失群白鶴

  

  來自遠方的白鶴做客大圍山,與當地村民養殖的鴨子相處得十分融洽。

  11月19日上午,大圍山鎮有居民發現,在東門紅軍橋下出現了一隻奇怪的「大鳥」,目測身長約有70釐米。「大鳥」頭部、頸部、背部和雙翅都有褐色羽毛,偶爾展開雙翅時,雪白的羽毛展露無遺。

  「一開始村民都以為是比較常見的白鷺,但我沒見過這麼大的。」大圍山集鎮河西街的村民吳四發意識到,「大鳥」可能是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當前正是候鳥南遷越冬的季節,在當地時常見到遷徙的候鳥,於是他第一時間聯繫了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

  接到電話後,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工作人員陳留陽馬上趕到現場,要求圍觀的村民不要傷害驚擾「大鳥」,並聯繫市森林公安局大圍山派出所到現場維持秩序;同時他將相關圖片視頻傳給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進行物種確認。

  經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鳥類專家張志強鑑定,該「大鳥」學名為白鶴,是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成熟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這是一隻未成年的幼鶴。」張志強分析說,白鶴都是成群結隊遷徙,這隻幼鶴可能是在補充食物時,因為一些特殊原因沒有跟上隊伍,所以失去了飛行的方向。

  每年秋天,白鶴都會帶著夏季繁殖出生的幼鶴一路南下,直達白鶴種群最大的越冬地——鄱陽湖。那白鶴為何會做客大圍山?「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瀏陽多個地方曾有白鶴停留的蹤跡,但在大圍山還是首次觀測到,這可能與氣候變化和大圍山良好的溼地生態環境有關。」張志強說。

  

  村民保護意識增強,珍稀動植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20日上午,記者前往大圍山採訪,遠遠地看到白鶴在河灘上悠閒散步,隨後飛往大溪河下遊河段,短暫失去了蹤影,但是到22日上午,記者得到消息,白鶴又重新飛回了東門紅軍橋下。「根據觀察,這隻白鶴並沒有受傷,所以最好的處理方式是讓它留在大自然,不要去驚擾和傷害它。」黎尚林說。

  「預計白鶴在補充食物後就會離開,如果白鶴停留時間較長,我們將投餵一些小魚小蝦。」黎尚林表示,在白鶴停留期間,管理所將加強巡查保護和宣傳力度,引導村民共同保護白鶴,為白鶴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大圍山自然保護區動植物資源豐富,被譽為「野生動植物博物館」「天然動植物基因庫」,有高等植物235科、1856種,其中紅豆杉、鍾萼木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61種;動物1033種,有雲豹、大鯢、白頸長尾雉、白鷳、紅嘴相思鳥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6種。

  在當地,村民發現野生動物後主動聯繫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的做法已比較常見。「近年來,村民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發現野生動物後能夠主動與我們取得聯繫,及時救護放生。」黎尚林說。

  今年1月,大圍山鎮田心橋村村民李崇貴在自家魚塘發現了俗稱「娃娃魚」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他立即向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反映。為保護好這一珍稀野生動物,市林業局選擇了一處水質好的河段進行放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瀏陽市委、市政府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成效顯著。「我們在加強野外巡護的同時,將通過黨員幹部積極宣傳保護自然的理念,營造濃厚的氛圍,進一步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黎尚林表示。

  來源:瀏陽日報 文/圖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可夫張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驚豔!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瀏陽,畫面真「仙」!
    一隻奇怪的「大鳥」 身長足有七十釐米 「大鳥」頭部、頸部 背部和雙翅 都有褐色羽毛 偶爾展開雙翅時 雪白的羽毛展露無遺 白鶴做客瀏陽
  • 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長沙 畫面真「仙」!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21日訊 據瀏陽日報消息 11月19日上午,大圍山鎮有居民發現在老紅軍橋下出現了一隻奇怪的「大鳥」。身長足有七十釐米「大鳥」頭部、頸部背部和雙翅都有褐色羽毛偶爾展開雙翅時雪白的羽毛展露無遺白鶴做客瀏陽
  • 驚豔!這種瀕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身綏寧花園閣
    雲邵陽客戶端11月26日訊(通訊員 李斌 李永智 曹楊)11月25日,綏寧縣花園閣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在公園內開展巡護、監測工作時發現了正在覓食的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白色「大鳥」,經專家鑑定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鶴。
  • 穿山甲列為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從現在開始
    很多人對於野生動物非常陌生,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哪一些野生動物是處於哪一個保護級別的,而頻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有哪些更是鮮有人知。 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野生動物自始至終都是特別寶貴的資源與價值,對於人類來說不僅僅只限於其生存所擁有的特殊意義,還包含著對於生物發展與繁衍的研究價值。
  • 即使是一級保護動物,也瀕臨滅絕,我國瀕危動物有哪些?
    眾所周知,世界上目前已知的動物種類,有很多已經瀕臨滅絕,很多國家都會把瀕臨滅絕的動物劃歸國家級保護動物,受到國家的保護。可是由於人類之前對環境的破壞,很多動物即使作為國家級保護動物,數量還是一直在減少。那麼我國的瀕危動物有哪些呢?
  • 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穿山甲提升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走私導致瀕臨滅絕 穿山甲,世界上 一種身披鎧甲的哺乳動物。 穿在身上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鱗片鎧甲,卻成為滅絕種族的根源。與人無害的穿山甲,懷璧其罪。
  • 首次現身珠海!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12月12日  在鬥門富山工業園  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  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黑鸛  經該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珠海首次!  當日,珠海市觀鳥協會組織生態攝影師、資深觀鳥專家、鳥類觀察員及生態顧問等專業人士一同前往平沙、富山等地進行珠海海岸線生態調研。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
    原標題:聚焦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Ciconia nigra)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現身泰安2021-01-04 17:08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通訊員 語冰/圖 責任編輯:馬琳琳記者從泰山景區森防站了解到,2020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泰山愛鳥協會會員「清渠」「鬍鬚飛揚」「張老貓」等在泰山區域進行鳥類觀測調查時,發現了
  • 麝類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麝類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日08:19  華商報   我省約有麝類四千多隻,主要分布於秦巴山區和關山一帶    本報訊 (實習記者卷舒)昨日,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針對我國麝類數量急劇減少的現狀,國務院已批准麝科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湖南瀏陽發現10餘種鳥類新物種 含一級保護動物
    紅網瀏陽市分站4月7日訊 近年來,瀏陽境內發現了十多種鳥類新物種
  •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2020-12-30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蕪湖發現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
    7月17日上午,在南陵縣何灣鎮幸福村發現一隻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當天,何灣鎮幸福村幹西組外出經商的向勝兵,正開車回老家支援防汛,在途經幸福村民一組時,無意發現了一隻外形極為奇特的烏龜,尖尖的喙、猛一看上去像是老鷹,他意識到這不是一隻普通的烏龜,很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便立即與何灣鎮派出所取得聯繫。後經何灣鎮派出所聯繫相關部門,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學名為平胸龜。
  • 穿山甲正在全球範圍內瀕臨滅絕 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之所以引起這樣廣泛的關注,因為這種並不常見的野生動物,正在全球範圍內瀕臨滅絕。由於近年來栖息地被破壞,以及人類藥用、食用等需求導致的濫捕濫殺,這種可憐的生物正在遭遇著滅頂之災。在我國,穿山甲因極度瀕危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瀕臨滅絕的處境  提起穿山甲,你腦海裡會有怎樣的畫面?
  • 野外種群瀕臨滅絕的高山溪流品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
    主要分布於中國的南部、寮國、緬甸、泰國和越南的高地溪流,目前屬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野外種群已瀕臨滅絕,但是國內已經有養殖場成功繁殖,人工種群已趨於穩定狀態。 單只非法售賣野生鷹嘴成體涉案價值計算: 野生種群涉案價值:10000元/只×10(保護級別係數)×1(發育階段係數)×1(涉案部分係數)×1(物種來源係數)×1隻=100000元。
  • 比大熊貓還稀有的一級保護動物,全球只剩3隻,快要滅絕
    生物的誕生與滅絕在地球演變的進程中從未停止,生物的滅絕有時是大自然的選擇,物競天擇就是這個道理,然而也有一些生物的滅絕是由於人類的活動導致的,這樣原因導致的生物滅絕是令人心痛的。地球母親本就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包羅萬物是她的寬容,每一個地球母親孕育出的種子都該得到生根發芽的機會,人類或許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始了對自然生命的保護。我們的「國寶」大熊貓,曾經就差點瀕臨滅絕,通過人工的野外救治,人工養護與繁殖和建立自然的野生保護區,大熊貓的數量又逐漸回溫。
  • 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讓孫悟空吃過大虧,朱元璋曾下令全國捕殺
    從古到今已經有很多動物滅絕了,現在也有一些動物瀕臨滅絕,動物滅絕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人類的屠殺,有的是因為自然災害,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就是人類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不斷發展的歷史,在工業革命以來的近200年,由於過度開發加環境汙染,動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以驚人的速度減少,為了保護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我們把他們定為保護動物,把它們保護起來。
  • 永州雙牌陽明山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
    5月24日,經林業部門專業人員鑑定,此龜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平胸龜,因其嘴似鷹,既尖且大,又俗稱鷹嘴龜、大頭龜。據發現這隻龜的村民介紹,兩天前,他路過一條溪流時看見了這隻與眾不同的龜,當時這隻龜行走很慢,他撿起來一看,發現龜殼有傷。奇怪的是,這隻龜的嘴竟然像老鷹一樣有勾,以前從沒見過這樣的龜。於是,他將這隻龜上交到了陽明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手裡。
  • 建議將小熊貓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寫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建議將小熊貓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寫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30年多來迎來第一次更新之際 2020-07-15 2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瀕臨滅絕的十大珍稀動物 比大熊貓更稀有
    地球上擁有豐富的生物物種,從而保證了各種動物能夠相依相存,但是隨著人類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張,侵入了更多其他物種的生活費安慰,導致一些本已稀少的物種瀕臨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