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犀牛有很多品種,其中西非黑犀牛於2011年11月10日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宣布滅絕,最後一頭北部白犀牛「蘇丹」死於2018年3月19日,該品種就此也宣布滅絕。另外,蘇門答臘犀牛於2008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品種,目前全球僅存200頭左右,分布在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兩國。同樣被列入「極危」目錄的還有爪哇犀,全球僅剩35頭左右。小編:瀕臨滅絕的最大原因,就是人類的濫捕濫殺!
2.夜鸚鵡
夜鸚鵡是澳大利亞獨有的一種小型鸚鵡,體長大約24cm左右,自從1979年以後,便極少看見它們的蹤影,目前全球剩餘多少不得而知,也不排除已經完全滅絕的可能。小編:據說這種品種的鸚鵡特別漂亮,是不是被誰抓回去偷偷養著了?
3.紅狼
紅狼生活在北美洲,多以兔子、浣熊、老鼠等小型動物為食,屬灰狼和郊狼的雜交種。1980年,該物種在野外滅絕,直至1989年,《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局》將馴養的紅狼進行野外放養(北卡羅來納州),到了2002年,品種繁衍至大約50隻,另外美國圈養了170多隻。截至目前,全球紅狼數目不超過300隻,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品種。小編:說狼就想起了《狼圖騰》。
4.白頭葉猴
白頭葉猴因為以樹葉為食而得名,截至目前全球數量不超過300隻,是最瀕臨滅絕的靈長類動物之一,亦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危」物種,多分布在我國廣西地區。小編:據說是因為人類城市擴建、工業發展,破壞到了他們的棲息地,故而導致了數量急劇下降。黃家駒的一首《送給不知怎去環保的人(包括我)》,想來呼籲的不僅僅是我們個人要有環保意識,還提醒我們城市建設的途中,不忘保護這些稀有的動物。
5.皺鰓鯊
皺鰓鯊又名擬鰻鮫,與諸多海洋中的其它底棲生物一樣,在深海擔任「分解」工作,能把從開放的海域表面沉到海底的腐肉進行「分解」,該動物被我國《中國物種紅色目錄》列為「瀕危物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近危物種」。小編:它們就是海底的「清道夫」,負責深海的「衛生」工作!
6.大熊貓
大熊貓無疑是我們的超級國寶,在地球上存在了至少800萬年之久,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更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將大熊貓列為「易危物種」。小編:截至目前來看,雖然大熊貓的數目不算很多,但是國家保護的好,相信以後會越來越多!還有,據說大熊貓去了外國,那簡直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烏泱泱的人群夾道歡迎,這種受歡迎的程度,比小編還要強一點點!(沒羞沒臊地說)
7.華南虎
華南虎也是我國獨有的動物,又名夏門虎、中國虎、南中國虎,是我國十大瀕臨滅絕的物種之一,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極度瀕危,現野外已經滅絕。小編:這讓我想起了「華南虎」事件,當時可謂是一時轟動,卻不知造謠的人最後如何了?還有,小編屬虎人不虎。
8.東北虎
西伯利亞虎又名東北虎,分布於亞洲東北部,據2015年統計,野生東北虎已不足500頭。好消息,今年的4月2日,四川宜賓動物園的東北虎花花產下一頭小虎崽。小編:我國東北地區也有東北虎,但是,我一直以為東北虎就是指我國東北地區才有的老虎。(暴露文化水平了,羞羞的)
9.斑鱉
斑鱉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龜類之一,產於長江流域和紅河流域,屬淡水鱉,被我國《中國物種紅色目錄》列為「漸危物種」,導致它們面臨滅絕危險的是人們的捕撈和對棲息地的破壞。小編:似乎好多人見到龜類都會捕撈,或拿回去煲湯,或拿去販賣,有專家就說,我們國家的龜、鱉,都面臨隨時被人們捕走的危險。
10.揚子鱷
揚子鱷又名作鼉(tuó),是全球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也是我國獨有的一種鱷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為該鱷魚既有食用價值,又有皮革價值、藥用價值,所以遭到不少人的濫捕濫殺,面臨「極危」。小編:浙江溫州皮革廠倒閉了!浙江溫州皮革廠倒閉了!
結束語:已經滅絕的物種很多,面臨滅絕的物種也很多,該文也只不過是列舉了10種而已,它們滅絕或面臨滅絕的大部分原因,都是人類的濫捕濫殺。還是那句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杜絕這種買賣,讓更多的黃鶴倒閉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