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長頸鹿獨自漫步在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的草原上。
攝影:FransLanting
撰文:Jane J. Lee
人類會為了獲取肉食和動物的身體部位而獵殺大象和犀牛,並將其銷往全世界各地,因此它們面臨很大的威脅。不過近期發表於在線雜誌《科學進展》的新研究發現,包括斑馬和大猩猩在內的大型食草動物也面臨同樣的威脅。
研究作者稱,對於世界上最大型的食草動物來說,除了非法狩獵,人類為了獲取肉食而進行的獵殺是它們面臨的另一個重大威脅。
除了以上兩個威脅,加上由於農業和建築等人類活動而造成的棲地喪失,來自人類飼養的家畜的競爭,是這些食草動物面臨的四大威脅。
根據這項研究,除了對狩獵遊客和獵人有很大吸引力外,食草動物對自然環境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食草動物能減少綠色植物的數量,進而降低草原發生野火的風險。它們還能通過糞便將大型植物種子帶到遠方,有助於增強草原上植物的多樣性。此外,它們還能為獅子之類的食肉動物提供食物。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生態學家William Ripple是本研究的第一作者,他接受了國家地理的採訪,與我們探討了人類對這些大型食草動物肉的偏好是如何對其構成威脅的。
確切說,大型食草動物面臨威脅並不算新聞。本研究能告訴我們哪些新知識呢?
本研究首次對所有74種100公斤以上的食草動物進行了分析,去年我們發表了一篇關於所有食肉動物的分析研究,本研究是其後續研究。
研究發現,大型食草動物的瀕危程度不亞於大型食肉動物,大約60%的大型食草動物瀕臨滅絕。
研究的意外發現是什麼?
我們通常會認為大型食肉動物受到更多的迫害,因此瀕危程度要比大型食草動物更嚴重,但事實並非如此。
大家可能還會覺得棲地喪失是它們面臨的主要威脅,最後我們卻發現人類為了獲取食物而進行的獵殺造成的威脅更為嚴重。
人類獵殺這些動物是為了自己吃嗎?
因為獲取肉食而進行的獵殺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為了生存,另一個則是售賣給城市居民。對於收入更高的城市居民來說,叢林肉正逐漸成為一個很受歡迎的食物選擇。
依靠叢林肉生存的人不斷增多,野生動物的數量則在不斷下降,造成了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
叢林肉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更受歡迎呢?
叢林肉在全球各地都很受歡迎。你會發現很多國家都在銷售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叢林肉,有些會銷售到東南亞,有些甚至會銷往英國及其它發達國家。
大家都知道大象和犀牛因為象牙和犀牛角而遭到非法獵殺。能告訴我們一些其它不那麼知名的動物是因為什麼被殺的嗎。
大猩猩會因為頭、手部和腳部遭獵殺。長頸鹿則是因為肉和獸皮而遭殺害,雖然目前它沒有滅絕的風險,但正逐步成為瀕危動物。
鹿通常會因鹿角而遭覬覦,人類獵殺貘是為了獲得腳和獸皮,馬類動物通常因為蹄子和獸皮遭殺害。
獵殺河馬則是為了獲得獠牙,目前人類對河馬牙的需求非常旺盛。
你為何覺得這些動物的未來還有希望?
通過研究,我對這些動物的未來持謹慎的樂觀態度。一般來講大家都很喜歡這些大型食草動物,大家不願意看到它們滅絕。因此我感覺發表這項研究後,通過媒體的報導,更多的人會知道它們面臨滅絕,進而採取行動。
此外,我認為對公眾和決策者進行教育很重要。比如說,我生活在俄勒岡州,我們的一位眾議院議員剛向美國眾議院提出了一項議案,該議案要求制裁進口象牙和犀牛角的國家。因此,如果大家的動物保護意識不斷增強,事情就會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
本文內容為國家地理中文網原創或者授權編譯,未經正式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