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已發現437種野生動物 野生鳥類達392種

2020-11-22 青島新聞網

    3月3日是第四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昨天上午,由國家瀕危動植物管理辦公室合肥辦事處、山東省林業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青島濱海學院世界動物自然生態博物館舉行。據悉,目前青島已發現的野生動物數量已經達到了437種,其中去年新發現了兩種鳥類,一種是國家一級保護珍禽白頭鶴,全世界僅存九千多隻。另一種是被稱為「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全世界僅存百隻左右。

    現場 捐贈11件瀕危動物標本

    本次活動主題為「聆聽青年人的聲音——保護瀕危物種,我參與,我行動! 」旨在讓青年學生認識到保護野生動植物是每一代人的責任,進一步增強公眾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讓更多的青年人參與到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工作。

    昨天的活動中,國家瀕管辦、安徽揚子鱷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分別向活動承辦方青島濱海學院捐贈了野生動植物保護書籍與揚子鱷、金雕、血雉等11件瀕危動物標本。活動中,4名青年學生志願者代表宣讀了「共同保護瀕危物種,抵制非法貿易」倡議書。據悉,青島現有兩棲類8種,爬行類17種,鳥類392種,獸類20種。但由於人口密度大,農業歷史悠久,工業生產相對發達,無大型森林,因此,大型陸生脊椎動物相對較少。

    調查 全市野生鳥類達392種

    青島市林業局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遲仁平介紹,青島的兩棲類動物僅有1目4科5屬8種,數量並不多,這類動物主要分布在內陸湖泊、河流、沼澤,但是濱海及乾旱陸地很少分布。在調查的爬行動物中,青島目前有10種蛇,除了毒性非常強的黑眉蝮蛇外,還有虎斑遊蛇、火赤鏈蛇、黃脊遊蛇、白條錦蛇、紅點錦蛇、團斑錦蛇、雙斑錦蛇、棕黑錦蛇、烏梢蛇。青島地區較常見的陸生獸類有20種,其中體型最大的是狼。

    作為野生動物中陣容最龐大的鳥類,種類達到了392種。全國鳥類總種數的28%在青島都有,山東省鳥類種數的83%在青島有發現或生存。其中,去年新發現了兩種鳥類,一種是國家一級保護珍禽白頭鶴,全世界僅存九千多隻。另一種是被稱為 「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全世界僅存百隻左右,這是時隔近80年,該鳥再次在青島被發現。

    分布 棲居地主要在森林溼地

    遲仁平介紹,青島的野生動物喜歡棲居在森林、溼地,主要分布在膠州灣和大沽河沿岸的溼地、東部沿岸海灣灘涂,以及人類活動較少的嶗山、大小珠山等地,一些野生動物則喜歡生活在海島上。遲仁平介紹,多年來,他們一直在調查研究青島的野生動植物情況,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青島的野生動物數量已經達到了437種。

    據介紹,因為動物園的長頸鹿、獅子、老虎等有些是從外地引進的,有些都是人工養殖的,不具備野外生存能力,不在統計範圍之內。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記者 李德銀 楊海濤 通訊員 劉志剛

    島城主要野生動物

    (部分)

    鳥類三趾鷸、尖尾濱鷸、紅嘴藍鵲、

    水雉、震旦鴉雀、金斑鴴、流蘇鷸、紅嘴巨鷗、黑翅鳶、白眼潛鴨、白腹隼雕等共392種。

    兩棲類 中華大蟾蜍、黑斑蛙、金線

    蛙、澤蛙、北方峽口蛙

    爬行類 斑麻蜥、山地麻蜥、北草

    蜥、虎斑遊蛇、火赤鏈蛇、黃脊遊蛇、白條錦蛇、紅點錦蛇、團斑錦蛇、雙斑錦蛇、棕黑錦蛇

    獸類(哺乳動物)

    刺蝟、赤狐、狼、黃鼬、艾虎、狗獾、豬獾、豹貓、大家鼠、小家鼠、褐家鼠、大林姬鼠、黑線姬鼠、麝鼠

相關焦點

  • 青島陸生野生動物大數據:鳥類陣容最龐大(圖)
      你知道在青島生活著多少種野生動物嗎?昨日是第三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首次整理髮布調查了32年的青島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數據。數據顯示,青島的四大類陸生野生動物中,鳥類的品種最多,其中扁嘴海雀、醜鴨等都是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卻在青島現身的珍稀物種。
  • 天津市野生鳥類種類達到452種
    新華社天津11月19日電(記者黃江林)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野生鳥類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級巡視員路紅介紹,2014年發布的《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
  • 青島:54種野生動物可經營 看見斑鳩請打舉報電話
    半島記者 韓小偉54種野生動物可以經營利用,但必須取得相關許可證;斑鳩沒有人工繁育,市場售賣即屬違法。4月26日半島記者獲悉,日前市園林和林業局森林資源和溼地保護監督處處長侯明剛就「陸生野生鳥保護」等方面的工作與市民進行交流,據介紹,食用野生動物存在極高的衛生安全隱患。
  • 遼寧新增18種野生動物
    2006-9-127:07:55近段時間,野虎、野狼、野豬的足跡,頻繁在遼寧大地上被發現。很多人驚呼:難道曾經消失了很長時間的多種野生動物又回來了嗎?據記者昨日從遼寧省林業廳了解到,根據最新統計情況顯示,隨著我省森林覆蓋率的持續增加、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全面禁獵政策的深入人心,如今遼寧境內野生動物數量和種類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前相比,已經有了非常明顯的增加。其中,新增野生動物種類更是達到18種之多。
  • 第37屆「愛鳥周」啟動 青島境內已記錄鳥類398種
    三趾鷸、尖尾濱鷸、紅嘴藍鵲、水雉、震旦鴉雀、金斑鴴、流蘇鷸、紅嘴巨鷗、黑翅鳶、白眼潛鴨、白腹隼雕……昨日,青島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青島西海岸新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青島市森林公安局西海岸新區分局、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體育局、青島西海岸新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舉行以「保護鳥類資源守護綠水青山」為主題的第37屆「愛鳥周」啟動儀式。
  • 野生動植物保護|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全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天津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 深圳新發現5種陸生野生動物
    該項目首次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深圳市全境陸域(含海島)脊椎動物資源調查,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陸生脊椎動物的區系狀況,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鳥類最多,還發現了5個新物種、24個深圳新紀錄種。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資料圖作為候鳥遷徙本市的重要驛站之一,北大港溼地去年過境的候鳥數量累計達到100餘萬隻,較往年增長5萬隻左右,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通過專業機構對我們的修復保護進行監測跟蹤,以及修復效果評估,能指導我們今後更好完成鳥類和溼地保護。」管委會工作人員說。工作人員介紹,以前在七裏海溼地,大量候鳥成為來去匆匆的過客。近年來通過實施溼地保護修復措施,七裏海溼地的鳥類種類由2016年的227種增加到2020年的258種,不僅震旦鴉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近危鳥類又重返七裏海,以魚類為食的黑翅長腳鷸,也時隔多年後被再次觀測到。
  • 東莞鳥類種類多達268種,含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268種,這是截至今年4月,東莞官方普查和民間觀察記錄到的鳥類種類數量。其中,自去年1月以來就增加了23張「新面孔」,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臉琵鷺。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作為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青島對於野生鳥類的吸引力再創新「紀錄」。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截至目前,在膠州灣溼地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極危物種已經達到5種,包括青頭潛鴨、黃胸鵐、中華鳳頭燕鷗、白鶴、勺嘴鷸等。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
  • 截至2017年底北京野生動物種類增至600種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魏夢佳)記者從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獲悉,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首都野生動物種類呈現增長態勢。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野生動物種類已達600種。1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在房山區舉行「2018年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工作人員現場放歸了經救護康復的1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和2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5年來,北京大力拓展綠色生態空間,全市新增造林綠化面積13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3%,還累計恢復及建設溼地8000多公頃。
  • 神農架林區共記錄野生鳥類438種
    全區森林蓄積量達到2538.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91.12 %,森林年蓄水量達30餘億立方米。鳥類生存狀況是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它們的種類和種群數量的多少,反映著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狀況。為了掌握鳥類具體數據,更好地保護鳥類及其棲息地,神農架林區在國家公園建立了觀鳥基地,從2019年起已連續舉辦兩次觀鳥大賽,共記錄野生鳥類438種。據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科研人員介紹,神農架是候鳥遷徙的重要中間站,因南、北方均有一些鳥類進入,林區野生鳥類形成了東洋種和古北種相混雜的特點。
  • 瓜地馬拉今年已解救逾180種野生動物
    【南美僑報網編譯趙筱9月28日報導】瓜地馬拉國家民警局(PNC)自然保護司(Diprona)9月27日披露,從今年1月至今,他們已營救了逾180種野生動物。瓜地馬拉《中美洲日報》報導,根據Diprona的數據,今年他們營救了70種哺乳動物(黑耳負鼠、美洲小老虎、郊狼等)、36種爬行動物(鬣蜥、海龜等)以及至少74種鳥類。
  • 生態宜居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近年來通過實施溼地保護修復措施,七裏海溼地的鳥類種類由2016年的227種增加到2020年的258種,不僅震旦鴉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近危鳥類又重返七裏海,以魚類為食的黑翅長腳鷸,也時隔多年後被再次觀測到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我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 武漢新增10種越冬野生鳥類
    市林業局公布2011年度鳥類普查報告武漢新增10種越冬野生鳥類本報訊(記者吳昊 通訊員湯鵬)昨日,市林業局公布2011年度鳥類調查報告。根據報告,記者發現去年我市又增加了10種越冬候鳥。昨日,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負責人介紹,近些年,市林業局每年與武漢市觀鳥協會聯手,進行年度鳥類調查,了解我市野生鳥類的變化情況,並共同完成年度鳥類調查報告。最新報告顯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我市共增加十種來漢越冬的候鳥,種類包括蓑羽鶴、淡眉柳鶯、橙胸姬翁、針尾沙稚、藍胸秧雞、白腰雨燕、藍喉蜂虎、煙腹毛腳燕、布來氏鷚等。
  • 野生鳥類種類達214種
    野生鳥類種類達214種 2020-11-12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23年間新增135種野生鳥類 鳥類新分布記錄多由觀鳥者發現
    可能是小區裡跳躍的斑鳩,可能是公園裡站立的白鷺,也可能是城市上空飛過的猛禽,在四川更廣袤的山野之中,至少有757種野生鳥類和我們生活在同一藍天下,並且23年間新增135種鳥類。這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成都觀鳥會等機構共同推出的最新研究論文《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裡發布的數據。
  • 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我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我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