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愛鳥周」啟動 青島境內已記錄鳥類398種

2021-01-08 人民日報

扁嘴海雀,青島特有鳥繁殖地在大公島

雀鷹,國家二級保護鳥。

遺鷗,國家一級保護鳥。

三趾鷸、尖尾濱鷸、紅嘴藍鵲、水雉、震旦鴉雀、金斑鴴、流蘇鷸、紅嘴巨鷗、黑翅鳶、白眼潛鴨、白腹隼雕……昨日,青島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青島西海岸新區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青島市森林公安局西海岸新區分局、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體育局、青島西海岸新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舉行以「保護鳥類資源守護綠水青山」為主題的第37屆「愛鳥周」啟動儀式。根據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發布的數據,截至目前,島城發現並記錄的鳥類種類已經上升到398種,包括冬候鳥、夏候鳥、留鳥和旅鳥。

【現場】

樹枝懸掛鳥巢「為鳥安家」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山海相依、植被繁茂、溼地類型多樣,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是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 」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會長、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總經理齊曉新說,特別是東部沿海山區森林、膠州灣大沽河溼地、淄陽河水庫流域等每年春秋季節有數以百萬計的遷徙候鳥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這些鳥類對保護和維持島城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美化環境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共同承諾,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不隨意捕殺鳥類;不養鳥,給鳥兒自由;發現販賣珍稀鳥類的,要向有關部門舉報;不食用野生鳥類;不要惡意驚嚇鳥;照顧受傷的鳥,使它們儘快恢復健康,返回大自然;不亂砍樹木,給鳥兒一片歡樂自由的家園。用我們的愛和真誠為鳥兒營造一片燦爛的天空!」來自西海岸新區珠江路小學的學生代表進行了倡議宣誓。

啟動儀式結束後,由西海岸新區蘭亭小學、西海岸新區易通路小學、西海岸新區珠江路小學、西海岸新區育才小學東校區、西海岸新區柳花泊小學、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二實驗小學六支代表隊參加了「保護鳥類資源守護綠水青山」科普知識競賽。六所學校的學生代表還進行了「為鳥安家」——懸掛鳥巢的科普活動。柳花泊小學的學生利用課餘時間選取各種廢棄物製作成生態、環保、適用、防風防雨、美觀、便於安裝、品質活力的鳥巢。由學生代表在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的樹枝上固定懸掛。

【數據】

島城境內已記錄鳥類398種

「每年都能發現一兩種新的鳥類,目前,青島境內已記錄有鳥類19目58科114屬398種。 」昨日,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王希明說,近年來,鳥類保護工作得到了全社會的空前關注和參與,愛鳥護鳥,保護生態環境成為青島民眾廣泛關心的公益事業,湧現出眾多愛鳥團體和組織。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城陽區愛鳥之家、青島愛鳥護鳥攝鳥QQ群、青島觀鳥協會等民間團體先後組織多次護鳥、觀鳥、挽留海鷗、鳥類攝影展等科普活動,有力促進了我市鳥類保護工作。通過保護和環境修復,我市的鳥類資源逐漸恢復增加,新的紀錄不斷刷新,每年都有1-2種新的珍稀鳥種被發現,包括: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在大沽河流域築巢繁殖;國家瀕危一級保護珍禽遺鷗駐留膠州灣洋河口;上千隻全球難見的礪鷸(li yu)集群棲息膠州灣濱海溼地;被認為已經在山東境內絕跡的神話鳥——中華鳳頭燕鷗(8隻)又重返膠州灣西海岸。

島城開展鳥類資源調查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了。「每年春、秋兩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研究人員就會在浮山、嶗山、膠州灣溼地等處設立觀察點。 」王希明說,通過技術手段網羅住過往的鳥類以後,研究人員會在候鳥的腳上戴上腳環。「腳環是按照通行規則統一編制的號碼,每隻腳環對應一隻候鳥,就像人的身份證一樣」。

【延伸】

「神話鳥」在青「復活」

遠看外形酷似紅嘴鷗,黃色小嘴的尖端有著一抹黑,潔白的身軀,頭上還戴著一頂「黑帽子」……看到這種小鳥,一般人都不會覺得驚奇,以為它就是一種普通水鳥或者是海鷗的一種。然而它卻異常珍稀。據青島市林業局野保站高級工程師王希明介紹,黑嘴端鳳頭燕鷗又叫中華鳳頭燕鷗,是中型水鳥,體長38-42釐米。羽色與黃嘴河燕鷗較為相似,夏羽自前額經眼睛到枕部的頭頂部分,以及頭頂上的冠羽均為黑色,背部、肩部和翅上覆羽為淡灰色,幾乎呈白色。近幾年,在膠州灣畔,島城觀鳥人發現了4隻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身影。 「這種鳥對於鳥類專家和觀鳥愛好者來說,都是極其罕見的,因為它太珍稀了。 」王希明說。

黑嘴端鳳頭燕鷗是極少數海島所獨有的稀有鳥類,它被世界鳥類保護組織認為已經瀕臨滅絕。世界鳥類保護組織的資料顯示,青島西海岸沿海曾經是黑嘴端鳳頭燕鷗在全世界唯一的繁殖地,有關專家曾在沐官島上採集到這種鳥的標本,幾十年來這種鳥就未被再發現過。黑嘴端鳳頭燕鷗是鷗科鳥類中最稀少的一種,它們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種之一,因其稀少神秘,它們被學者專家稱為「神話鳥」。

相關焦點

  • "愛鳥周"活動啟動 觀鳥現場白腰杓鷸應聲現身
    (青島市觀鳥協會供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報導  半島都市報4月24日訊 今年4月23日至29日是青島市第37屆「愛鳥周」。日前,包括20多名少年兒童在內的近百人市民隊伍前往膠州灣畔,在專業人士的帶領下觀鳥。據介紹,青島境內目前已記錄有鳥類398種。  本屆「愛鳥周」,青島市展開了豐富多彩的愛鳥護鳥活動。
  • 「愛鳥周」邀你推選青島十大常見鳥
    愛鳥周」活動在市動物園舉行啟動儀式,據了解,本屆「愛鳥周」活動從4月25日持續到4月30日,期間將組織開展「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主題活動,通過市民觀賞青島的野生鳥類圖片,推選青島十大常見鳥,讓全民認識鳥類,保護鳥類,提高保護野生鳥類的生態意識,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家園的良好社會氛圍。
  • 廣東「愛鳥周」啟動 珍稀猴面鷹首展
    屆「鳥節」、「愛鳥周」3月24日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啟動。 陳驥旻 攝   中新網廣州3月24日電 (王華 麥念萍)廣東省第38屆「鳥節」「愛鳥周」3月24日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啟動。當天,廣東省內10個野外觀鳥地獲頒「廣東十佳觀鳥勝地」,而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成功繁育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猴面鷹也首次與遊客見面。
  • 青島鳥類資源正在恢復 全球珍稀瀕危物種相繼現身
    信網4月26日訊 4月25日上午,青島市第三十八屆「愛鳥周」活動在市動物園舉行啟動儀式,本屆「愛鳥周」活動從4月25日持續到4月30日,由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青島市觀鳥協會、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青島市動物園管理處、青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 愛鳥周啟動 福建省林業廳副廳長林少霖科普鳥類重要作用
    人民網福州3月26日電 福建省第34屆愛鳥周啟動儀式26日在福州舉行,開啟了為期一周的愛鳥護鳥宣傳教育大行動序幕,以實際行動為大自然精靈送去人類的關愛。 福建省第34屆愛鳥周自3月25日起至31日。啟動儀式現場宣讀了愛鳥護鳥倡議書,舉行了愛鳥護鳥籤名、懸掛人工鳥巢、中小學生書法繪畫、鳥類攝影展、鳥類標本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圖片展、高校觀鳥比賽頒獎等活動。 林少霖介紹說,福建省開展愛鳥周活動已有30多年歷史,全民愛鳥護鳥蔚然成風,廣大民眾積極救助受傷、受困鳥類。
  • 「愛鳥周」啟幕 「雲觀鳥」上線 上海記錄的野鳥種類已達501種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今天(11日),上海市第39屆「愛鳥周」拉開帷幕。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的愛鳥周取消了線下活動,但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將在「雲端」呈現。記者獲悉,上海新近陸續發現了多種從未到訪過的鳥類身影,目前本市記錄「在冊」的野鳥種類已達501種。
  • 第39屆上海「愛鳥周」 雲科普《神奇的鳥類羽毛》
    第39屆上海「愛鳥周」 雲科普《神奇的鳥類羽毛》 2020-04-14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市第一本綜合性觀鳥手冊發布 收錄了150種常見鳥類
    四川省暨成都市第三十七屆「愛鳥周」活動今日在成都市錦官驛小學啟動,啟動現場除展示鳥類標本、漫畫、攝影作品和舉辦愛鳥周走進校園科普講座外,成都市觀鳥協會還發布了成都市內第一本綜合性觀鳥手冊:《成都市常見150種鳥類手冊》。
  • 青島:54種野生動物可經營 看見斑鳩請打舉報電話
    針對有人放生烏龜、鳥類行為,侯明剛介紹,每個地方物種種群是一定的,如果是外地物種在本地放生會破壞該範圍內的生態平衡,放生何種動物應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個人不要隨意放生。尤其不提倡從市場上購買野生鳥進行放生的行為,因為這樣反而會助長亂捕濫獵和非法經營野生鳥類的行為。為保護鳥類,青島市積極開展「愛鳥周」、「野生動物保護月」、「親近海鷗」等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廣大市民的愛鳥護鳥意識。
  • 福建愛鳥周來了!世界60多種鷺科鳥類廈門佔了17種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APP-新福建報導 3月25日至31日是福建省第三十八屆「愛鳥周」,你知道嗎?全世界共有鷺科鳥類60餘種,我國分布有其中的20種(不包括迷鳥),其中廈門就有17種鷺類分布。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黃嘴白鷺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同心呵護鳥類,共建美好家園」,據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介紹,我國共有白鷺屬鳥類5種,廈門均有分布,他們是白鷺、中白鷺、大白鷺、黃嘴白鷺和巖鷺。據廈門市觀鳥協會統計整理,截至2019年2月底,廈門野生鳥類記錄共計22目74科381種,其中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共有1種(遺鷗),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共有47種。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白鶴(薛琳 攝)五種鳥類極危物種現身膠州灣溼地 中華鳳頭燕鷗一次性觀測到37隻  膠州灣處於全球三大鳥類遷徙通道之一,澳大利亞至東北亞遷徙線路上,每年遷徙季節都會有大量的遷徙鳥類在膠州灣停歇  據介紹,截至2019年底,青島境內已記錄到的野生鳥類有21目72科398種,較此前新增加11種,佔全國鳥類種類數量的28%,佔山東省鳥類種類數量的91%。在這些鳥類中,有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如丹頂鶴、大天鵝等64種。新增鳥類主要為水鳥,如:遺鷗,漁鷗,褐翅燕鷗,斑臉海番鴨等,以及白頂鵖,棕眉柳鶯等其他鳥類。此外還有蛇雕,草原雕等猛禽類。
  • 成都鳥類名錄發布:已知分布鳥類446種 73種近瀕危
    紅腹錦雞-攝影-牛蜀軍    成都究竟有多少種鳥類?答案是466種。4月1日,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5屆「愛鳥周」來臨之際,成都觀鳥會正式發布成都鳥類名錄1.0》(簡稱《名錄》)。    初步統計,目前成都境內已知分布有鳥類20目78科466種,其中非雀形目計有19目35科205種,雀形目43科261種。按照最新的數據,成都現有鳥種數量約佔全國總數的31.9%,名列全國同類城市前茅。    從保護類別上看,目前分布在成都的鳥類中,有5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別位黑鸛、金雕、綠尾虹雉、紅喉雉鶉、斑尾榛雞。
  • 丹江溼地保護處愛鳥周宣傳暨第二屆「大美溼地」攝影大賽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圖片:TNC2020年4月21日上午,愛鳥周宣傳暨第二屆大美溼地保護處攝影大賽啟動儀式在河南淅川縣中心文化廣場成功舉辦。此次啟動儀式以「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為主題,旨在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愛鳥護鳥工作,保護鳥類資源及生存環境安全。活動由溼地保護處主辦,丹陽湖國家級溼地公園、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和淅川縣攝影家協會共同參與。自1982年首次舉辦以來,「愛鳥周」活動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公眾參與鳥類保護,成為當地生態建設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力量。
  • 海南鳥兒種類豐富 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原標題:海南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 綠林掩映、鳥兒蹁躚,是很多遊客來海南的第一印象。海南的鳥兒種類有多豐富?3月26日,2019年海南省「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海南適宜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態孕育了種類繁多的常住留鳥,現有記錄的鳥類種類超過420種,約佔全國現有記錄鳥類的1/3。 當天上午8時30分,在海口市演豐鎮博度村退塘還林示範區,參加紅樹林生態修復與水鳥生境管理現場體驗的代表們走進拋荒的魚塘,種下一株株紅樹林樹苗。
  • 湖南省446種鳥類長啥樣,圖鑑告訴你
    2019「愛鳥周」啟動,藝術家用廢棄報紙創作作品呼籲大家愛鳥護鳥湖南省446種鳥類長啥樣,圖鑑告訴你3月31日,在洋湖國家溼地公園,長沙市2019年(第38屆) 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舉行。記者 陳月紅 攝本報3月31日訊 候鳥遷徙紀錄片裡,生動地講解了候鳥遷徙路徑、潛在危機以及如何保護候鳥等;自然創作藝術作品展通過鳥類等動物的美麗和脆弱旨在喚起大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湖南鳥類圖鑑》首次籤售……今天,在洋湖國家溼地公園,以「關注候鳥遷徙,維護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長沙市2019年(第38屆)愛鳥周活動啟動儀式舉行,以多種形式呼籲大家愛鳥護鳥、保護野生動物。
  • 珍稀鳥類現身印證無錫生態環境日益向好 愛鳥周「雲觀鳥」將上線
    江蘇省將每年的4月20日-26日定為「愛鳥周」活動時間,今年是我省第39個「愛鳥周」,活動主題是「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受疫情影響,今年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將策劃線上「雲觀鳥」活動,特邀觀鳥達人和博物專家帶我們隨鏡頭探訪鳥類的精彩。
  • 重慶野生鳥類有502種 你認識其中幾種?
    重慶觀鳥會 李海也 攝   在重慶第24屆愛鳥周來臨之際,昨日重慶觀鳥會發布了最新的《重慶鳥類名錄5.0(2020)》,重慶的鳥種記錄在這一版中達到了502種。   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愛鳥新時代 共建好生態——鷹飛之城,見證身邊的神奇」。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表示,《重慶鳥類名錄5.0(2020)》對於重慶鳥類來說,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個版本。
  • 又是一年觀鳥季 江蘇記錄在冊鳥類超450種
    每年4月20日—26日是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蘇記錄在冊的鳥兒超450種,可以稱得上「鳥類天堂」。 江蘇記錄在冊的鳥類超450種 江蘇地跨南北兩個氣候帶,鳥類資源十分豐富。
  • 湖南瀏陽發現10餘種鳥類新物種 含一級保護動物
    紅網瀏陽市分站4月7日訊 近年來,瀏陽境內發現了十多種鳥類新物種
  • 記錄66種鳥類 第七屆成都限時觀鳥賽順利落幕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2020年10月25日上午,第七屆成都限時觀鳥賽在成都錦城公園順利落幕。成都觀鳥會副理事長、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主任朱磊博士擔任主評委,經評審和答辯,鳥友高暢以觀察記錄42種鳥類獲得冠軍。經核對、整理本次比賽共記錄鳥類66種,比2019第六屆觀鳥賽增加了10種,觀測種群數量也較為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