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鳥類資源正在恢復 全球珍稀瀕危物種相繼現身

2020-11-22 信網

信網4月26日訊 4月25日上午,青島市第三十八屆「愛鳥周」活動在市動物園舉行啟動儀式,本屆「愛鳥周」活動從4月25日持續到4月30日,由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青島市生態環境局、青島市觀鳥協會、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主辦,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青島市動物園管理處、青島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青島市森林野生動物世界公園有限公司承辦。

來源 信網

「愛鳥周」活動期間組織開展「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主題活動,通過市民觀賞青島的野生鳥類圖片,推選青島十大常見鳥,讓全民認識鳥類,保護鳥類,提高保護野生鳥類的生態意識,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家園的良好社會氛圍。黃島、城陽、平度等地結合本地實際,分別開展相關宣傳科普活動。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山海相依、植被繁茂、溼地類型多樣,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目前,青島境內已記錄有鳥類428種,是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特別是在東部沿海山區、膠州灣大沽河溼地等地,每年春秋季節有數以百萬計的遷徙候鳥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這些鳥類對保護和維持島城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美化環境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長期以來,青島市高度重視鳥類保護工作。早在1983年10月,即成立了青島市鳥類保護環志站,開展境內鳥類資源保護與環志遷徙研究工作。其後相繼制定發布《青島市野生鳥類保護暫行管理辦法》《青島市野生鳥保護辦法》等規章和規範性文件。九十年代後,青島境內全部劃為禁獵區,嚴禁獵槍網具的使用。各區市組建集防火、防蟲、護鳥功能於一體的專業護鳥隊,採用無人機監測和人工巡查相結合的方法,嚴厲打擊各種非法獵捕候鳥行為。森林公安本著「見鳥、見網、見人」的原則,連續破獲多起案件,有力震懾了網鳥者。同時,扶持引導民間組織大力開展宣傳和科普教育活動,積極救護受傷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 「大保護」的輿論氛圍。經過多方共同努力,青島市的鳥類資源正在得到恢復:曾經被認為在全球滅絕的神話鳥—中華鳳頭燕鷗從2016年夏季開始又重新在膠州灣溼地現身;在膠州灣大沽河口溼地、姜山溼地、太平山等傳統的候鳥棲息地,每年都有新的鳥類紀錄誕生,全球珍稀瀕危鳥類如青頭潛鴨、小青腳鷸等相繼被發現。

鳥類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公益性事業,鳥類保護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和一個城市公民綜合素質高低的重要指標。讓我們永遠銘記已故鳥類學家鄭作新院士的忠告:不要在失去的時候方做尋覓,不要在瀕危的時候始盼希望,更不要在絕滅的時候徒然嗟嘆。俯下身來,讓我們善待大自然的精靈——鳥類。信網記者 王田

[來源:

信網

編輯:光影]

相關焦點

  •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2020-05-3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作為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青島對於野生鳥類的吸引力再創新「紀錄」。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截至目前,在膠州灣溼地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極危物種已經達到5種,包括青頭潛鴨、黃胸鵐、中華鳳頭燕鷗、白鶴、勺嘴鷸等。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
  • 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茂名
    春暖花開,茂名市博賀灣傳來好消息:3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到訪!這已經是黑臉琵鷺連續三年現身茂名。12018年,觀鳥愛好者在茂名市博賀灣的一處灘涂發現11隻珍稀瀕危鳥類黑臉琵鷺。柯大 攝據悉,黑臉琵鷺是我國瀕危鳥種,1989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現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其數量的增長與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據人民網消息,黑臉琵鷺的保育工作發軔於上世紀90年代初,經歷漫長的奮鬥之路,終由早期全球200多隻上升至2019年的4000多隻。
  • 15部門聯手保護鳥類溼地 震旦鴉雀現身白沙河
    震旦鴉雀驚現白沙河  5月29日,被譽為「鳥中熊貓」的全球瀕危鳥震旦鴉雀現身青島市城陽區白沙河入海口溼地,現場觀察到兩隻,後陸續發現10餘只。6月底,成功孵化的震旦鴉雀幼仔被觀察到在振翅試飛,「鳥中熊貓」震旦鴉雀成功在野外自然繁育下一代實屬難得。  據了解,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屬全球性瀕危鳥類,被稱為「鳥中熊貓」。
  • 北京溼地生態改善 珍稀瀕危鳥類現身
    北京溼地穩步恢復 成野生動植物「樂園」  生態功能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多種珍稀瀕危鳥類相繼被發現  黑羽白腹、紅喙紅腿,大型涉禽黑鸛在水邊「優雅」捕食的畫面,往往讓觀鳥愛好者「眼前一亮」。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
  • 5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丹頂鶴保護區
    50隻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丹頂鶴保護區 2020-03-2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區被發現,近年這些罕見物種也相繼現身
    該種群被發現後,密雲區園林部門及時和上級主管部門溝通,在種群保護、苗木擴繁等方面加大力度,既要確保這一珍貴樹種種群的健康生長,也要為人工開發利用摸索經驗,做到綠色發展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關注4:北京近年來還發現了哪些罕見物種?北京生態環境正在持續向好。
  • 珍稀物種相繼出現 霧靈山保護區首現北京無喙蘭
    霧靈山植物科考團隊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沐先運博士介紹,北京無喙蘭是北京特有的腐生型蘭花,這種植物一直十分「低調」,直到2017年首次在北京延慶被發現,這一蘭科新物種才為世人所知,被科學界記錄在冊。此次在密雲區霧靈山發現北京無喙蘭,是該物種的第三次發現記錄,也是在北京東北部的首個記錄。
  • 呱~呱~呱~珍稀物種現身濰坊!
    呱~呱~呱~珍稀物種現身濰坊! 近日6隻顏色豔麗的花臉鴨現身青州市
  • 內蒙古發現全球極瀕危物種
    (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供圖)不要小看這小小的水鳥它可是全球極瀕危物種之一呢目前,青頭潛鴨全球僅存約150—700隻比大熊貓還要稀少青頭潛鴨(圖片源於網絡)2009年,青頭潛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國際鳥類紅皮書名錄2000年8月1日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
  • 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東太湖
    據介紹,黑臉琵鷺屬珍稀鳥類、世界瀕危物種,上一次在蘇州發現其蹤影還是在六七年前。昨天下午2時許,記者跟隨吳中區林業站、東山鎮農林站工作人員、蘇州自然溼地學校觀鳥專家一起進入溼地公園深處巡護、觀鳥,在一處蘆葦蕩邊發現了成群的候鳥,有數十隻之多,它們時而盤旋空中,時而落在淺草處覓食,悠閒自在。
  • 保護瀕危物種正當時
    由聯合國支持的一項生物多樣性研究報告稱,人類過度活動損害自然生態,警告說,全球所有地區的動物及植物物種正急速下降,潔淨水源也大幅減少,危及糧食、飲用水及能源供應。
  •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現身廣東南嶺 2018-05-15通訊員供圖   中新網廣州5月15日電 (程景偉 林冉)記者15日從廣東省林業廳獲悉,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團隊近期在開展鳥類、蝴蝶和獸類監測工作中,陸續發現並拍攝到南嶺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包括國寶級珍稀動物--莽山烙鐵頭蛇。  近期,恰逢陰雲細雨天氣,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團隊成員發現了一條極不尋常的蛇。
  • 瀕危、易危鳥類齊現身 沐川生態攝影基地拍下珍貴照片
    對生態持之恆的保護和投入,會讓野生動物種群得到恢復。近日,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永福鎮張村朱家巖頻繁發現瀕危、易危鳥類,再次驗證了這一理論。樂山市沐川縣永福鎮是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小鎮,毗鄰沐川有名的生態景區:沐川竹海。區域內植被茂盛,景色宜人,生態十分良好。
  • 如何妥善保護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
    如何妥善保護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花木君中國是世界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動植物資源豐富,迄今為止,目前發現的植物(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32000種,動物(獸、鳥、爬行類和兩棲類)2100種,各佔世界總數10%。
  • 建立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
    原標題:建立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黑熊、獼猴、豺……白馬雪山保護區拍到珍稀瀕危物種活動影像
    掌上春城訊2020年11月10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至此,該保護區已經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 「愛鳥周」邀你推選青島十大常見鳥
    ,推選青島十大常見鳥,讓全民認識鳥類,保護鳥類,提高保護野生鳥類的生態意識,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家園的良好社會氛圍。「今天放飛的都是經過救助後恢復健康的鳥類。春秋季節是接收受傷鳥類的高峰期,一部分是市民撿到受傷鳥類後送來動物園的,一部分是我們接到熱線後去接回來的。」動物園工作人員張婷玉說,「動物園有獸醫對受傷的鳥兒進行檢查和治療,恢復好的話就會放飛,如果已經不適於在野外生存,我們就會替它養老。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電(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時間:2020-11-06 15:36   來源:中國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 候鳥季已悄然來臨 近日有關於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問題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大多數網友都想要知道 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現身廣東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