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瀕危物種正當時

2020-11-22 人民網

  由聯合國支持的一項生物多樣性研究報告稱,人類過度活動損害自然生態,警告說,全球所有地區的動物及植物物種正急速下降,潔淨水源也大幅減少,危及糧食、飲用水及能源供應。

  「在中國,一部分瀕危物種,尤其是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或者已經開展保護工程的物種,其生存狀況有明顯改善,比如大熊貓、朱䴉、麋鹿等,但這只是一小部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原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科學與保護項目主任聞丞介紹對筆者說。

  生物多樣性的總體趨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處的地理單元。在中國東部、東北等山區,由於城市化的發展,人口持續下降,加之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林業工程的實施,一些地區的森林出現了明顯的恢復態勢,棲息於此的物種數量顯著上升;在人類活動較為活躍的平原地區,隨著農田和溼地等低地棲息地類型的喪失,包括鳥類和獸類在內的很多物種數量在下降;而在一些低海拔地區的原始森林,隨著人類活動的增強,森林持續的碎片化或消失,使許多食肉動物面臨生存危機。

  聞丞認為,人類活動空間與物種分布範圍的重疊程度是影響中國瀕危物種生存狀態的主要因素。當某個物種分布的範圍恰好落在人類密集活動區,或者其依賴的資源也是人類發展經濟需要利用的資源,那麼這一類物種的生存狀況就堪憂。

  前不久,震旦鴉雀現身北京,它是中國獨有的一種中型鴉雀,生活空間僅限於蘆葦蕩中,是全球性瀕危鳥種,被稱為「鳥中大熊貓」。近年來,北京市野生動物種類呈現增長態勢,目前已達600種左右。除了鳥類,其他珍稀野生動物也屢屢被發現。

  對此,聞丞表示,新物種分布記錄的出現與民間保護生物多樣性意識提高息息相關。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政府與民間保護組織合作,開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項目。一方面改善了很多物種的生存狀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公眾對物種多樣性的認知程度。

  目前,中國已經建成以自然保護區為骨幹,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不同類型保護地的保護網絡體系。中國還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修復工程,全國各省(區、市)已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探索建立生態紅線劃定方法體系與配套政策措施體系。

  在今年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自然資源部的組建無疑為生物多樣性保護注入了強心劑。以往,自然資源由不同的行政機構管理。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並不明確,各自只管自己管轄的範圍,造成監管亂、監管難、監管者缺位的現象。如今,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將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發展規劃從整體上統籌考慮,著力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

  「自然保護區分布、自然資源權屬、國家和社會各界的認知程度等仍有待改善。」聞丞表示,「中國因其特殊的經濟發展情況以及自然歷史背景,在自然保護方面沒有多少可以借鑑的先例,這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在當下和未來可能面臨的最大挑戰。令人振奮的是,國家迄今為止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正從根本上改變原有制度,為解決問題創造了有利的政治環境,可以說,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和轉折。」

(責編:沈光倩、楊虞波羅)

相關焦點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行動起來,保護海洋瀕危物種
    3月3日,是第6個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CITES 公約」)秘書處確定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的主題為「水下的生命:為了人類和地球」,重點聚焦海洋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 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 降級保護尚早
    對此,中國國家林業局昨天回應表示,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和保護形勢來看,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總幹事盧思騁表示,我們的確應該為現在所取得的這一成就感到欣喜,但與此同時,必須清楚,野生大熊貓依然面臨嚴峻的生存風險,仍需更廣泛的保護措施。
  • 海洋參考 |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讓我們一起「聚焦國外海洋熱點,傳遞國外海洋資訊」——海洋參考今日頭條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 【保護】瀕危物種水鹿現身我市
    近日,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在我市境內現身。 據專家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市森林公安部門提醒廣大市民群眾,水鹿是一種瀕危的野生動物,是禁止狩獵和食用的。
  • 修訂名錄 重視瀕危物種保護-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徐旭東委員表示,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自1988年發布以來尚未作過系統性的修訂,但我國野生動物資源狀況已發生了巨大變化。」徐旭東委員說,「建議儘快發布新修訂的名錄,加強對我國瀕危物種的保護力度。」
  • 瀕危物種保護彰顯中國大國責任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有成效的環境保護公約之一。目前,《公約》締約方達183個,對3.5萬種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進行管理,並推進打擊瀕危物種非法貿易執法。  1981年,我國正式加入《公約》,成為第63個成員國。
  • 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兩種鰩魚成最瀕危海洋物種
    國際海洋新聞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
  • 如何妥善保護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
    如何妥善保護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花木君中國是世界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們國家地域遼闊,動植物資源豐富,迄今為止,目前發現的植物(苔蘚、蕨類和種子植物)32000種,動物(獸、鳥、爬行類和兩棲類)2100種,各佔世界總數10%。
  • 青海:從瀕危物種保護看生態回報
    從打響保衛藏羚羊的第一槍,到青海湖湟魚資源保護政策的實施,再到全力改善雪豹的棲息環境。在新的時期,新的環境下,青海為瀕危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安全的棲息環境。多年的保護,身居青海大地的瀕危野生物種種群不斷增加,尤其是以雪豹、湟魚、藏羚羊等明星級物種為代表。這些瀕危物種種群數量的增加,對維持我省生物多樣性,以及我省生態環境的回報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藏羚羊入選中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
    4月8日國際瀕危動物保護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向媒體披露我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我省特有瀕危野生物種藏羚羊入選。藏羚羊是我國特有物種,也是青藏高原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主要生活在可可西裡。藏羚羊緣何入選我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源於我省不斷加強對藏羚羊以及可可西裡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國際執法協作,共同打擊偷獵走私,藏羚羊的棲息環境越來越安全。
  • 野生救援攜手周杰倫保護瀕危物種海龜和穿山甲
    2019年5月27日,保護瀕危物種海龜和穿山甲的公益廣告《無限生機》在京發布。中國網/張允奕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記者張允奕)2019年5月27日,保護瀕危物種海龜和穿山甲的公益廣告《無限生機》在京發布。發布會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海龜保護聯盟和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共同召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總工程師尹峰,野生救援全球項目主任約翰•貝可,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周杰倫等出席並發言。
  • 資水桃江段喜見瀕危保護物種斑嘴鴨
    大益陽客戶端訊(通訊員 陳明)1月12日下午4時,桃江縣泉峰灘,冬日的暖陽照射江面,正在資江邊採風的桃江縣攝影家協會委員顏維,幸運的拍了瀕危保護物種——中華斑嘴鴨。據了解,斑嘴鴨通常棲息於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動於江河、湖泊、水庫、海灣和沿海灘涂鹽場等水域,善於在水中覓食、戲水和求偶交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我國《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法規中。近幾年,隨著桃江縣對國家羞女湖生態溼地保護力度的加大,資水桃江段陸續出現了眾多以斑嘴鴨為代表的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斑嘴鴨成群結隊地出現在該縣尚屬首次。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紅旗兜蘭的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
    important}國家Ⅰ級瀕危物種|紅旗Reichenbach) Pfitzer),最引人注目的是花朵正中央的那枚退化雄蕊,整體形狀略呈菱形,中部淡紫色,邊緣白色,基部邊緣收縮並略呈雙耳狀,遠看就像鼓著雙眼的青蛙,特別萌人。
  • 最新瀕危物種名錄公布 中國大熊貓保護給力暫時脫險
    2016年9月6日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自1963年開始編制,每4年進行一次重要更新,被認為是記錄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也是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的指標之一。>該名錄將物種保護級別分為9級,最高為「滅絕」,其次是「野外滅絕」。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保護瀕危物種,拒絕傷害!
    這些不僅加劇物種的瀕危狀態,破壞生態系統平衡,也造成眾多社會問題。今天是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世界動物保護協會聯手ZAKER共同呼籲:關注瀕危物種,拒絕動物表演,終止動物虐待,攜手共建一個人與生物和諧共存的世界。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與保護現狀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文:花木君我們前面介紹過,我國是野生兜蘭資源大國以及重要原產地,最初資料統計時為18種,隨著田野調查的展開,迄今為止發現了23種野生兜蘭,佔到全世界兜蘭品種的三分之一,並且其中很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曾多次在國內外蘭界和植物界引起轟動。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但是如今它們在人類的保護下數量正呈現上升趨勢。9、西洛蘭大猩猩現存數量:具體不詳,較之前減少60%它們主要生活在非洲地區,在非洲中部、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地有所分布,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同樣也是因為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的捕殺。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與保護現狀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有「青蛙王子」美譽的白旗兜蘭鑑賞辨識與保護現狀文:花木君我們前面介紹過,我國是野生兜蘭資源大國以及重要原產地,最初資料統計時為18種,隨著田野調查的展開,迄今為止發現了23種野生兜蘭,佔到全世界兜蘭品種的三分之一,並且其中很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
  • 九江海關查獲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製品 疑似瀕危物種
    九江海關查獲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製品 疑似瀕危物種 2020-11-19 11:07: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九江海關18日發布消息稱,九江海關近日查獲了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