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瀕危物種水鹿現身我市

2021-01-13 騰訊網

近日,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在我市境內現身。

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 鄺兆勇

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 鄺兆勇:通過這個形態還有這個角,這個角分叉,三分叉,加這個腳趾,我們判斷應該是一頭水鹿。而且是一頭公的水鹿,應該是剛成年的雄鹿,我們看到這裡好像除了這個公的水鹿還有一頭母水鹿,在前面,也是剛剛成年的母水鹿。

據專家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市森林公安部門提醒廣大市民群眾,水鹿是一種瀕危的野生動物,是禁止狩獵和食用的。

樂昌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 夏念東

樂昌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 夏念東:根據《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對於非法獵殺、販賣以及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他們都會持續進行嚴厲的打擊。

樂昌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民警 夏念東:在2020年初我們分局成立了一個專案組專門打擊這個野生動物違法犯罪活動,在往後的工作中,我們也會加強對野生動物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定期對森林資源野生動物資源進行定期的巡查。

水鹿是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身長140-260釐米,尾長20-30釐米,肩高120-140釐米,體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達300多千克。雄鹿長著粗長的三叉角,最長者可達 1米,毛色呈淺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帶紅色。

水鹿主要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林區、草原、高山溪谷以及高原地區等環境,棲息地海拔高度為2000-3700米。喜歡在日落後活動,無固定巢穴,有沿山坡作垂直遷移的習性。

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 鄺兆勇:以前水鹿在我們樂昌是廣為分布的,但是經過非法獵捕,現在已經極為稀少和罕見,近幾年在野外目擊的水鹿,我們是沒有目擊到。

據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屬於國家重點生態屏障南嶺山脈區域,野生動植物的物種種群極為豐富。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始終把生態、綠色發展放在突出位置,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青山綠水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城更美。隨著近年來對自然保護的力度不斷增大,白鷳遍飛、群鳥鳴叫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場景已成為了常見。

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 鄺兆勇:我們也呼籲廣大市民參與生態建設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上來,為我們子孫後代留下天然的物種本底。

(作者:羅雪梅 楊高發)

相關焦點

  • 瀕危物種水鹿現身我市
    近日,廣東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水鹿,在樂昌市境內現身。據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作為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其身長140-260釐米,尾長20-30釐米,肩高120-140釐米,體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達300多千克。雄鹿長著粗長的三叉角,最長者可達1米,毛色呈淺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帶紅色。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我市!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現身我市! 近日,韶關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
  • 「韶關」瀕危物種水鹿現身楊東山十二度水保護區
    近日,韶關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水鹿。據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作為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其身長140-260釐米,尾長20-30釐米,肩高120-140釐米,體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達300多千克。雄鹿長著粗長的三叉角,最長者可達1米,毛色呈淺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帶紅色。
  • 韶關出現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鹿
    近日,韶關樂昌楊東山十二度水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一紅外線攝像頭拍攝到了一瀕危物種——水鹿。據介紹,水鹿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作為熱帶、亞熱帶地區體型最大的鹿類,其身長140-260釐米,尾長20-30釐米,肩高120-140釐米,體重100-200千克,最大的可達300多千克。雄鹿長著粗長的三叉角,最長者可達1米,毛色呈淺棕色或黑褐色,雌鹿略帶紅色。
  • 保護瀕危物種正當時
    「在中國,一部分瀕危物種,尤其是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或者已經開展保護工程的物種,其生存狀況有明顯改善,比如大熊貓、朱䴉、麋鹿等,但這只是一小部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原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科學與保護項目主任聞丞介紹對筆者說。   生物多樣性的總體趨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處的地理單元。
  • 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茂名
    春暖花開,茂名市博賀灣傳來好消息:3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到訪!這已經是黑臉琵鷺連續三年現身茂名。12018年,觀鳥愛好者在茂名市博賀灣的一處灘涂發現11隻珍稀瀕危鳥類黑臉琵鷺。柯大 攝據悉,黑臉琵鷺是我國瀕危鳥種,1989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現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其數量的增長與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據人民網消息,黑臉琵鷺的保育工作發軔於上世紀90年代初,經歷漫長的奮鬥之路,終由早期全球200多隻上升至2019年的4000多隻。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河麂現身江西鄱陽湖 已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中新網南昌12月12日電 (林發榮 記者蘇路程)記者12日從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一隻雄性河麂近日現身鄱陽湖。據介紹,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汊湖站工作人員11日在轄區監測鳥情時,意外發現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河麂。
  • 青海:從瀕危物種保護看生態回報
    從打響保衛藏羚羊的第一槍,到青海湖湟魚資源保護政策的實施,再到全力改善雪豹的棲息環境。在新的時期,新的環境下,青海為瀕危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安全的棲息環境。多年的保護,身居青海大地的瀕危野生物種種群不斷增加,尤其是以雪豹、湟魚、藏羚羊等明星級物種為代表。這些瀕危物種種群數量的增加,對維持我省生物多樣性,以及我省生態環境的回報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世界瀕危物種白眉歌鶇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世界瀕危物種白眉歌鶇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2020-12-21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行動起來,保護海洋瀕危物種
    3月3日,是第6個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CITES 公約」)秘書處確定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的主題為「水下的生命:為了人類和地球」,重點聚焦海洋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 桃花水母現身長沙縣松雅湖 系世界瀕危物種
    現身松雅湖,說明水環境優越  據了解,桃花水母是一種最原始、最低等的無脊椎腔腸動物,呈白色透明狀,是世界級瀕危物種,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其活體極為罕見,和桃花一樣一年只現身一次。此外,桃花水母對水環境要求極高,對水質要求十分苛刻,適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須潔淨、無毒無害。
  • 五指山發現疑似「水中大熊貓」的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現身五指山。通訊員 李方遠 攝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4日消息 (記者沙曉峰)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以其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世界級瀕危物種。近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
  •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世界瀕危珍稀鳥類黑嘴鷗現身東寧 2020-05-31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惠州市水生野生保護物種近百種
    原標題:我市水生野生保護物種近百種   本報訊 (記者袁 暢 通訊員羅國龍)水生野生保護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現存且被納入國家、省及公約名錄中的水生野生保護物種多達近百種。其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中華白海豚、庫氏硨磲(chēqú)。
  • 紅色瀕危物種雲貓現身雲南保山:渾身斑點,野性十足
    近年來,人類不斷完善生態環境,致力還給野生動物一個家,於是不少珍稀野生動物紛紛現身大眾面前。就在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回收7至9月份紅外相機影像時,意外發現了大量雲貓活動的身影。
  • 長耳跳鼠現身朔州 為全球100種最瀕危滅絕物種之一
    原標題:長耳跳鼠現身朔州    為全球100種最瀕危滅絕物種之一    4月12日,記者從朔城區林業部門獲悉,朔州市朔城區一位果農近日在自家果園裡發現了一隻瀕危動物——長耳跳鼠。據了解,長耳跳鼠在朔州出現尚屬首次。    4月12日上午,記者在朔州市朔城區南榆林鄉青鍾村,見到了果農邢瑞,以及暫時安置在鳥籠中的長耳跳鼠。
  • 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 降級保護尚早
    [摘要]針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大熊貓保護級別降低一事,國家林業局回應表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對此,中國國家林業局昨天回應表示,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和保護形勢來看,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總幹事盧思騁表示,我們的確應該為現在所取得的這一成就感到欣喜,但與此同時,必須清楚,野生大熊貓依然面臨嚴峻的生存風險,仍需更廣泛的保護措施。
  • 海洋參考 |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讓我們一起「聚焦國外海洋熱點,傳遞國外海洋資訊」——海洋參考今日頭條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 內蒙古發現全球極瀕危物種
    (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供圖)不要小看這小小的水鳥它可是全球極瀕危物種之一呢目前,青頭潛鴨全球僅存約150—700隻比大熊貓還要稀少青頭潛鴨(圖片源於網絡)2009年,青頭潛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國際鳥類紅皮書名錄2000年8月1日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