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暨成都市第三十七屆「愛鳥周」活動今日在成都市錦官驛小學啟動,啟動現場除展示鳥類標本、漫畫、攝影作品和舉辦愛鳥周走進校園科普講座外,成都市觀鳥協會還發布了成都市內第一本綜合性觀鳥手冊:《成都市常見150種鳥類手冊》。
該手冊不同於以往簡單的觀鳥折頁或觀鳥地圖,包含了林鳥、水鳥、猛禽、鳴禽、攀禽等幾類共150種鳥類的圖片和特徵介紹。「手冊中的鳥類圖片以側面圖為主,這便於觀察鳥類特徵。另外由於鳥類名稱中生僻字較多,除了標註名稱的英文名和學名之外,還加注了拼音,特徵介紹也通俗簡潔,是一本入門級的觀鳥手冊。」成都市觀鳥協會理事鄒滔如此介紹這本手冊。記者了解到,首批《成都市常見150種鳥類手冊》將會印發5000冊,主要用於對中小學的捐贈和後續活動中對普通市民的贈送。
另外,鄒滔還介紹了去年年底在成都市青龍湖溼地公園首次觀測到白尾海雕的情況,白尾海雕是一種大型猛禽,體長約85釐米,頭及胸淺褐,嘴黃而尾白,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性近危。「白尾海雕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比較少見的,在四川省內有零星分布,這次在成都市內還是首次發現。並且這隻白尾海雕還未成年,尾巴還沒有變白。去年年底發現,直到今年3月初冬季結束,這隻白尾海雕才遷徙離開成都。」鄒滔說。目前,成都市已記錄的野生鳥類種類已經達到485種,佔全省鳥類資源的66.48%,佔全國鳥類資源的32.7%。
在隨後一周的愛鳥周活動中,還將開展「愛鳥周走進高校」「救護鳥類放歸」和「成都市第5屆限時觀鳥賽」等活動。
成都商報客戶端實習記者 莊靈輝
編輯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