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發現5種陸生野生動物

2020-12-05 SZNEWS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林清容 通訊員 佟學文 文/圖)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該項目首次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深圳市全境陸域(含海島)脊椎動物資源調查,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陸生脊椎動物的區系狀況,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鳥類最多,還發現了5個新物種、24個深圳新紀錄種。

●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

據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市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由中山大學承接,從2013年10月開始,於2016年12月調查結束,歷經三年野外外業工作,基本摸清了深圳的野生動物家底。

本次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山溪魚類6目18科27屬30種,兩棲類2目8科18屬24種,爬行類2目(有鱗目包括蜥蜴亞目和蛇亞目)13科44屬59種,鳥類18目62科192屬338種或亞種(含11和野外歸化種),哺乳類8目17科31屬47種。

調查結果顯示,在深圳區域內有中國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41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動物4種,分別是蟒蛇、黑鸛、白肩雕和蜂猴。Ⅱ級重點保護動物37種,分別是唐魚、虎紋蛙、大壁虎、三線閉殼龜、巖鷺、白琵鷺、黑臉琵鷺、鶚、黑冠鵑隼、鳳頭蜂鷹、黑翅鳶、黑鳶、白腹海雕、蛇雕、鳳頭鷹、赤腹鷹、日本松雀鷹、松雀鷹、白腹鷂、普通鵟、灰臉鵟鷹、紅隼、燕隼、紅腳隼、遊隼、小杓鷸、斑尾鵑鳩、褐翅鴉鵑、小鴉鵑、領角鴞、紅角鴞、雕鴞、褐魚鴞、領鵂鶹、斑頭鵂鶹、獼猴、穿山甲。

●發現5個陸生野生動物新種

更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調查共發現了5個新物種,其中3個新種已經正式發表,分別是劉氏掌突蟾、白刺湍蛙、廣東頸槽蛇;待發表2個新種是深圳角蟾、深圳後稜蛇。另發現24個深圳新紀錄種,包括兩棲類1種,爬行類4種,鳥類11種,哺乳類8種。

深圳山地森林眾多,動物資源如何分布?據悉,該項目完成了重點物種的種群調查,確定了各個物種在深圳的地理分布格局,深圳陸生脊椎動物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區域依次是梧桐山、七娘山、排牙山、田頭山、三洲田和馬巒山等共同組成的東部山體鏈,其中以梧桐山和七娘山多樣性最高。

●城市擴張影響野生動物生存空間

近年來,深圳野生動物生長情況如何?是否產生什麼變化?此次調查報告顯示,雖然發現一些新物種、新紀錄,生物多樣性增多,反映出深圳生態環境建設的良好效果,但也發現一些問題。

項目組發現,商業開發不斷蠶食基本生態控制線內的區域,尤其是排牙山、三洲田、馬巒山等區域。有些區域的劇烈變化致使動物群落加劇了不穩定性,物種間替代演替現象非常顯著,如在深圳大陸區域紅耳鵯日益取代白頭鵯成為優勢種群,而在環境一直比較穩定的內伶仃島,白頭鵯仍然處於顯著的優勢地位。濱海區域日益升高的建築群,不僅嚴重影響鳥類的遷徙,而且擠壓了深圳灣鳥類的活動空間,致使深圳灣鳥類總體上呈下降趨勢,一些過去常見鳥類現在已基本絕跡,如卷羽鵜鶘。

深圳城市園林規劃生態效能不足,習慣性密植大量非本鄉土引進植物。導致鳥類數量雖然較多,但種類越發單一化,導致這些區域鳥類多樣性較低。

同時,放生活動頻繁,嚴重影響深圳城市生態。這次調查記錄到多達20種是外來物種,比例高達4.0%。有些外來物種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外來物種的增多,久而久之破壞了本土生態系統。

對於這些問題,項目組提出,建議加強普法宣傳,提高市民保護動物意識;在基本生態控制線內設置若干重點生態監測區,每年實施生態監測,實時掌控經濟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如何控制深圳灣的高層建築、排牙山特別是壩光區域的合理商業開發,以及其他臨近生態控制線的建設等項目。

此外,呼籲加大與城市園林規劃等部門的合作,糾正只要「綠」了就「生態」了的錯誤觀念,做到既要「綠」,又要合理的「綠」;還要尋求科學合理的放生方式。

相關焦點

  • 河池新發現陸生野生動物181種
    本報河池訊 (記者/廖慶凌 通訊員/韋振懂)近日,記者從河池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評審會獲悉,繼1998年之後,2020年河池市再次開展的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新發現陸生野生動物181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
  • 深圳發現野生動物新物種:劉氏掌突蟾、廣東頸槽蛇
    原標題:深圳發現野生動物新物種:劉氏掌突蟾、廣東頸槽蛇   原標題:深圳發現兩陸生野生動物新物種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林清容文/圖)昨日,記者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獲悉,摸底全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調查取得可喜進展,不僅基本摸清了深圳野生動物資源的現實狀況,增加了6個物種在深圳地區的新分布記錄,更為重要的是首次發現了劉氏掌突蟾和廣東頸槽蛇2個陸生脊椎動物新物種,這些新物種的發現是深圳市野生動物調查研究史上的重大科研成就。
  • 深圳關於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詳情(範圍+措施)
    為保護我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安全和平衡,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和《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等規定,
  • 北京:陸生脊椎野生動物逾500種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記者魏夢佳)近年來,隨著北京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全市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正持續增加。根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最新公布的數據,全市陸生脊椎野生動物的種類現已增加至500多種。兩隻狗獾在林間嬉戲打鬧,一頭野豬正使勁蹭著樹皮撓痒痒……在位於北京市延慶區的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記錄下了野生動物們在林間嬉戲的畫面。
  • 發現9個新物種!歷時8年,西藏摸清150多種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
    ,填補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研究的空白。本次調查,查清了西藏157種重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種群數量、分布、保護管理狀況、受威脅因素等。截至目前,調查發現白頰獼猴、察隅湍蛙、陳塘湍蛙、喜山原矛頭娘等9個新物種,戴帽葉猴、東歌林鶯、褐額啄木鳥等中國新記錄7種,西藏自治區新記錄23種,使西藏境內陸生野生脊椎動物記錄物種數達到1072種。
  • 發現9個新物種!歷時8年,西藏摸清150多種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西藏曆時8年,完成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掌握了150多種重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存環境和保護管理狀況,填補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研究的空白。
  • 梁平現有157種陸生野生動物 492種森林植被
    03-04 19:18:44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記者從重慶市梁平區林業局獲悉,得益於良好的自然生態,梁平區動植物種群數量呈現恢復性增長,現有陸生野生動物157種、森林植被492種。
  • 深圳大山裡珍稀瀕危動物總數達到62種
    深圳摸底全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調查工作剛好開展了一年。記者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獲悉,現階段調查共記錄了深圳的地區陸生脊椎動物392種,發現並發表了2個脊椎動物新種,6個物種脊椎動物在深圳的新分布記錄,珍稀瀕危動物總數達到62種,其中包括了7種食肉類哺乳動物。
  • 深圳市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513種!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那麼,問題來了 你知道咱們深圳有多少野生動物嗎? 目前深圳市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51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2種,其中: 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蟒蛇、黑鸛、白肩雕; 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9種,包括穿山甲、獼猴等。
  • 深圳現5個新物種 你見過廣東頸槽蛇嗎
    南方網:9月13日,記者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獲悉,摸底全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的調查取得可喜進展,不僅基本摸清了深圳野生動物資源的現實狀況,增加了6個物種在深圳地區的新分布記錄,更為重要的是首次發現了劉氏掌突蟾和廣東頸槽蛇2個陸生脊椎動物新物種,這些新物種的發現是深圳市野生動物調查研究史上的重大科研成就。
  • 西藏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種數記錄增至1072種
    張偉 攝中新網拉薩10月14日電 (張偉)10月14日,記者在拉薩召開的西藏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歷時8年,西藏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本底及其動態變化基本摸清,全區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種數由20世紀末記錄的701種增至目前的1072種。據悉,作為中國大中型野生動物最多的省區,西藏曾於1998年開展第一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歷時4年完成。
  • 歷時八年,西藏基本摸清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
    中國西藏網訊 記者從10月14日召開的西藏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通過歷時8年的不懈努力,西藏自治區林草局聯合調查單位基本摸清了西藏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數量、分布、生態環境和保護管理狀況等,還利用紅外相機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洛隆縣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錢豹,在昌都、林芝、那曲、阿里等多地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雪豹等一大批新物種以及新分布物種。
  • 青島陸生野生動物大數據:鳥類陣容最龐大(圖)
      你知道在青島生活著多少種野生動物嗎?昨日是第三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首次整理髮布調查了32年的青島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數據。數據顯示,青島的四大類陸生野生動物中,鳥類的品種最多,其中扁嘴海雀、醜鴨等都是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卻在青島現身的珍稀物種。
  • 青島已發現437種野生動物 野生鳥類達392種
    昨天上午,由國家瀕危動植物管理辦公室合肥辦事處、山東省林業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公益宣傳活動,在青島濱海學院世界動物自然生態博物館舉行。據悉,目前青島已發現的野生動物數量已經達到了437種,其中去年新發現了兩種鳥類,一種是國家一級保護珍禽白頭鶴,全世界僅存九千多隻。另一種是被稱為「神話之鳥」的中華鳳頭燕鷗,全世界僅存百隻左右。
  • 野生動物「守護者」探訪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坐落於山腳下,受傷的野生動物在此休養生息、恢復健康。上午10點多,一名提前聯繫好的市民開車來到救護中心,帶來一隻野外發現受傷的鴿子,張春方趕緊出來收治。每一隻送來的野生動物都有單獨的「救護檔案」,記錄動物的隔離起止時間、症狀變化、監測數據和已採取的治療措施。初步檢查後,判斷需要對鴿子的傷口進一步消毒治療。救護中心的野生動物主要來源於市民求助送交、公安查處經司法鑑定後接收和海關走私查獲移交三類。
  • 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深圳生態環境好轉引瀕危野生動物頻繁現身
    靈貓、唐魚、赤麂、蟒蛇......隨著深圳市的生態環境日益好轉,一些曾經「消失」的瀕危野生動物又頻繁現身在大眾視野中。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日前公布的陸域生態調查評估項目成果中顯示,深圳2018-2020年共記錄脊椎動物共有41目146科566種(其中外來物種38種),新發現野生脊椎動物39種(含野生鳥類33種)。
  • 深圳禁食野生動物條例草案 擬禁食用於科研實驗動物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深圳禁食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擬禁食用於科研實驗動物最新公布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顯示,經人工繁育、飼養的龜、甲魚、蛇、鳥、昆蟲等野生動物不允許食用,用於科研實驗的動物、貓狗等寵物也被列入禁止食用範圍
  • 歷時8年,西藏摸清150多種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
    10月14日消息,記者當日從「西藏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西藏曆時8年完成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掌握了150多種重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存環境和保護管理狀況,填補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研究的空白。西藏地處「世界屋脊」,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和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寶庫,生態價值十分獨特。
  • 西藏曆時8年摸清150多種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
    新華社拉薩10月14日電(記者唐弢)記者14日從「西藏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西藏曆時8年完成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掌握了150多種重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存環境和保護管理狀況,填補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研究的空白。
  • 可合法經營野生動物名單圈定 54種陸生動物可經營
    本報北京8月12日電(記者張東操)野生動物不可亂吃,但哪些野生動物經營利用合法呢?國家林業局今天公布可商業性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陸生野生動物名單,核定梅花鹿、非洲鴕鳥、火雞、中國林蛙、灣鱷、蠍子等54種陸生野生動物可以進行經營性馴養繁殖和經營。   被列入名單的野生動物,目前在國內均已具有成熟的商業性馴養繁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