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悲劇 湖南野生華南虎可能僅剩3隻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由於人類的活動,地球上平均每天有一兩種植物消失,每15分鐘有一種生物消失。

 

    作為中國特有的動物資源,以湖南為中心活動區的華南虎,在短短數十年中,帶有悲劇色彩地從「害獸」到「極度瀕危物種」的轉變,是人們對動物資源及其價值再認識的過程。

 

    濫捕亂獵,對動物資源的過度利用,是湖南動物資源幾十年來普遍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華南虎的消失和拯救是一面鏡子,應當重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環境。

 

  曾經的天堂

 

    湖南是老虎中心活動區

 

    1萬多年前,湖南便有老虎。

 

    據古生物發掘資料,虎化石在攸縣背溶洞和慈利筆架山硝洞及張家界永定區先後被發現(距今1萬多年前)。這是湖南「虎史」中最早的記錄。

 

    華南虎是僅產於我國的一個虎亞種,又稱中國虎,曾廣泛分布於我國的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廣大地區,數量曾達4000多隻,而湖南省是華南虎的分布中心。在這方面有不少歷史記載,從《後漢書》記錄的長沙「先時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縣」到明代「弘治十四年(1501),虎入城」(嘉靖《常德府志·祥異》);從「虎入嶽陽府城,沅江虎入市」(光緒《湖南通志·祥異》)到清乾隆七年(1742)「冬十一日,虎入郴州城」、「嘉靖二十一年(1542)安鄉多虎」(道光《直隸澧州志》),均可看到華南虎曾在湖南自由奔放的矯健身影。

    湖南最近的老虎進城的記錄是1952年,老虎潛入湘西北的大庸縣(今張家界市)。而在1955年,在長沙市嶽麓山,還捕殺了一隻華南虎,這也是迄今為止,嶽麓山出現的最後一隻老虎,它的標本如今躺在湖南師範大學的實驗室中。

 

    但自古以來,華南虎作為一種資源,人們的認識僅僅是它身體的某一個部分可以作為藥用,皮毛可以取暖,或者當作象徵威武、權力的裝飾品。

 

    尋找華南虎

 

    幾十年沒找到野外實體

 

    華南虎的悲劇不僅僅是過度捕殺造成的,「加上棲息地的喪失、種群和個體間的相互隔離、近親繁殖等原因,使華南虎的分布區急劇縮小」。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博導楊道德說。

 

    那麼湖南還有華南虎嗎?尋找一直沒有停止。

 

    湖南北部的壺瓶山被認為是目前僅有的幾處具有合適面積的華南虎保護區之一。楊道德介紹,壺瓶山自然保護區建立之初就成立了華南虎跟蹤調查小組。2001年11月份,拯救華南虎基金會(SCT)組織專家到保護區實地考察,開始在區內安裝紅外線照相機,以拍攝華南虎及其他大型貓科動物的活動情況和獵物的種類與數量。

 

    在多次的考察中,華南虎近十年來的種種蛛絲馬跡被發現:當地居民有人反映看到了老虎,「有小牛大」,有人聽到虎的吼叫,有人看到虎的腳印,有人發現虎的糞便……

 

    「遺憾的是,經過8300多天次的紅外線照相機監測,考察組仍然沒有拍攝到華南虎的照片。」楊道德認為,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共3個國家級和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連接,面積達到了上千平方公裡,如此寬廣遼闊的地區為華南虎及其食物種類的回歸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也為野外殘留的華南虎提供了生存的機會。

 

    1995年-2000年全國陸生野生動物調查期間,也沒有發現華南虎實體。2001年6月公布的《湖南省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中這樣寫道:「省內少數山區偶然發現,近些年資源嚴重破壞,幾乎達到絕跡的地步」;華南虎的數量也難以確定,「石門壺瓶山與湖北交界、慈利約2隻,桃源與安化、沅陵等1-2隻,宜章與廣東交界2隻,桂東、炎陵等地約1隻,總共4-6隻左右。」

 

    鄧學建認為,從目前調查的情況來看,在湖南除了壺瓶山可能還有老虎外,另一個地方便是桃源的烏雲界。他在烏雲界考察時與老虎的一次「相遇」至今令人驚嘆。

 

    1997-1999年,鄧學建和同行們連續三年在烏雲界及周邊尋找華南虎。有一次,他在山民的帶領下,尋找老虎的蹤跡。帶路的獵狗本來跑得很歡,突然不叫了,大小便失禁。這引起鄧學建的警覺,他立即爬到山頂,一群野豬剛剛走過。就在此時,身後傳來一聲吼叫,這分明是老虎的聲音,「當時全身汗毛都豎起來了」,鄧學建估計老虎離他只有5米遠,但等他回頭再看,只見大樹還在搖晃,而老虎已不見身影。他撒腿便追,沒有追上,「後來,從現場非常新鮮的腳印來看,老虎原來跟了那群野豬兩公裡遠,它是想捕食」。

 

    「但在整個考察中,我們仍然沒有親眼看到華南虎,這是一個遺憾。」鄧學建說,湖南目前華南虎的數量應該是3隻:壺瓶山2隻,烏雲界1隻。

 

  物種悲劇

 

    從害獸到瀕危物種

 

 

    在與人的衝突中,華南虎的反面形象難以抹去。與它的「兄弟」東北虎不同,華南虎一開始就被列入「黑名單」。

 

    1959年2月,林業部頒發的批示裡,把華南虎劃歸到與熊、豹、狼同一類有害動物,號召獵人「全力以赴地捕殺」;東北虎則被列入與熊貓、金絲猴、長臂猿同一類的保護動物,可以活捕,不能殺死。

 

    1962年9月,國務院頒布指示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列出19種動物為嚴禁捕獵動物,華南虎再度被排斥在外。

 

    由此,全國各地大規模的捕殺在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持續進行,除虎如同剿匪,過度獵殺使華南虎遭到滅頂之災。據估計,在1981年,全國野生華南虎約只剩150隻到200隻。

 

    「在湖南,由於認識的錯位,同樣經歷了從有組織到無組織獵殺華南虎的過程」,省林業廳動植物保護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上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全省獵殺170頭以上,各地成立「打虎隊」,表彰「打虎英雄」、「滅害模範」;到60年代,全省共獵殺華南虎647隻,佔歷史獵殺量的88.1%。

 

    1973年,華南虎開始進入國家保護視線。當年5月,國務院把華南虎列為三級保護動物。1989年,國家頒發《野生動物保護法》,終於在法律上明確:華南虎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996年,聯合國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發布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將華南虎列為第一號瀕危物種,列為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是最需要優先保護的極度瀕危物種。

 

    從1959年到1996年的37年,終於成就了華南虎從「害獸」到「極度瀕危物種」的轉變。這帶有悲劇色彩的尊貴身份,仍然無法改變這樣的結果:華南虎從此遠離人類,躲進了大山深處。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學建認為,對華南虎認識的轉變,也是人們對動物資源及其價值再認識的過程。但在上世紀80年代後,湖南全省的老虎同樣已所剩無幾,且仍有不法之徒置國法於不顧,四處偷獵,對本已稀缺的老虎資源予以致命掠奪。

 

  拯救行動

 

    放歸計劃在質疑中進行

 

    華南虎極可能在湖南還存在著,但現實仍然是殘酷的。「目前老虎生存的環境非常惡劣,又相互隔離,無法溝通,無法繁殖,湖南3頭虎的最終結果是死亡。」鄧學建說,如果不採取特別的保護措施,十年以後,曾是老虎中心分布區的湖南將面臨沒有野生老虎的尷尬。

 

    華南虎一旦滅絕,在鄧學建眼中,其生態後果非常嚴重,「老虎作為生物中的『旗艦物種』,其衰亡和興盛左右著它生存的整個生態系統的衰亡與興盛」。

 

    野外找不到,動物園裡還有。中國動物園協會副秘書長謝鍾介紹說,到今年11月止,國內動物園圈養的華南虎有69隻。但可悲的是,動物園裡的華南虎全是6隻華南虎的後代。由於近親繁殖和長期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動物園裡的華南虎野性開始退化,體形「縮水」,體質下降,弱智、膽小的老虎越來越多。

 

    「這一種群在自然界『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下,今後能否存活延續,關鍵還是要看它們自己是否具備生存能力。此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它們恢復幾乎遺忘的野性,給它們提供一片可以生存的土地。」專家如是說。

 

    在拯救華南虎的諸多方案和設想中,對華南虎的「南非野化訓練」成為目前最受矚目的一個項目——一個名叫全莉的女士在南非建立「拯救中國虎野化訓練基地」。2003年、2004年,先後有4隻小虎被送往南非進行野化訓練。

 

    同時,中外專家經過多次考察,把湖南瀏陽的株樹橋和江西資溪作為華南虎野外放歸試驗區的項目地,放歸時間原計劃定在2008年。湖南對這一拯救項目寄予了極大的熱情。瀏陽市林業局資源科科長吳曉文直接參與了這一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他介紹說,讓華南虎放歸株樹橋,不僅國家、省裡和市裡高度重視,瀏陽市委市政府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並撥出專款。

 

    瀏陽正在進行著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劃出100平方公裡的地域,裡面的居民移民出去;為避免虎與人的衝突,老虎生活的地域要進行圍欄;老虎需要食物,因此要設置相應的野生動物馴養場,把麂、野豬、兔子等動物放到野外;考慮到這些食草動物的生存,還要對它們的棲息地進行改造……

 

    但這一拯救華南虎的行動計劃一開始便遭到了專家從生存環境的差異到沒有合適的放歸地到老虎放歸與人類衝突的現實問題等方面的質疑。2005年8月20日,在南非進行野化訓練的中國虎「希望」的死亡更為飽受爭議的計劃加了一層霜。

 

    吳曉文認為,對華南虎這一瀕臨滅絕動物資源的拯救,與其不管不顧,不如一試。去年中秋節前,吳曉文飛到南非野化訓練基地,「我當時親眼目睹了訓練中的華南虎在奔跑中捕殺羚羊的過程,其中顯現的野性讓人看到了一絲希望」。

 

    「挽救一個物種,花費的資金和精力,比亂獵濫捕和從捕殺中獲取的利益要多得多,要使華南虎形成自然種群,能夠自然繁殖,路還非常漫長。」鄧學建說。

 

  絕非危言

 

    湖南動物資源普遍衰退

 

    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我省的動物資源種類多,數量大,受保護珍稀動物多,但湖南省自1996年始對野生動物資源長達5年的調查顯示,湖南野生動物資源正呈普遍衰退趨勢,而資源的過度利用是主要因素。

 

    調查表明,湖南省的珍稀動物數量陡降。華南虎、金錢豹、白鰭豚等個體大、經濟價值高的瀕危動物由於分布範圍小、受幹擾破壞的程度大,已多年未見蹤跡。原本分布廣泛的豺、狼、獐也相繼滅絕。

 

    除珍稀動物外,湖南省絕大多數野生動物都出現減少、衰退現象。林業專家認為,小型毛皮獸類、穿山甲、蘇門羚、白鷳、大鯢及兩棲爬行類動物,數量也在逐年減少。

 

    兩棲和爬行類動物情況很不樂觀。凹甲陸龜僅見於1986年有人報稱在邵陽發現,但目前未獲得任何凹甲陸龜信息,可能已絕跡;鱷蜥的命運也好不到哪裡去,估計也已絕跡。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娃娃魚)原在湖南省廣泛分布,如今全省只有約200尾左右。不少鳥類也已近於絕跡邊緣。

 

    這種衰退性變動,原因是多方面的。濫捕亂獵、破壞動物棲息環境,是動物資源變動的主要原因。1957年,全省森林覆蓋率為48%,至1981年,森林覆蓋率減至34%,嚴重破壞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 對於溼地動物來說,水質汙染也是破壞棲息地環境、影響資源變動的原因。

 

    從根本上說,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境,給動物一個充分的生存空間維持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是保護野生動物的最佳方法。

 

    市場呼喚資源利用和經濟發展的「雙贏」。加強動物資源保護,合理開發利用;摸清動物資源本底,以資定產;開展資源監測和科學研究;另闢蹊徑,對動物資源進行無傷害開發;提高保護意識,加大執法查處力度等,正成為這一重要課題的共識。

 

    家底

 

    湖南省地處中亞熱帶,境內景觀複雜,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動物資源豐富。

 

    2001年6月公布的《湖南省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統計,全省已知有604種陸棲脊椎動物,其中,哺乳類有84種,隸屬9目25科;鳥類有373種,隸屬於17目54科;爬行類有87種,隸屬2目14科;兩棲類60種,隸屬2目8科。

 

    物種數量的統計並不能絕對精確。楊道德提供的數據是:兩棲動物2目8科54種;爬行動物3目15科91種;哺乳動物9目29科104種(包括部分有爭議的亞種);鳥類400種左右(近年來有所增加)。

 

    湖南省豐富的動物資源中,珍稀動物數量多,列為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的有75種。它們是:

 

 

    1、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金、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丹頂鶴、白頭鶴、白鶴、大鴇、白鰭豚、華南虎、豹、雲豹。共14種。

 

    2、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大鯢、細痣疣螈、虎紋蛙、地龜、凹甲陸龜、斑嘴鵜鶘、黑臉琵鷺、白額雁、小天鵝、大天鵝、鳶、赤腹鷹、黑熊、水獺、金貓、林麝、獐、水鹿、蘇門羚、斑羚等。共61種。

 

這些珍稀保護動物中,一部分處於瀕危或臨近滅絕境地,如白鰭豚、華南虎等,另外大部分動物雖然數量大量減少,但是尚有一定的數量,分布範圍也較廣,如果注意保護,資源是可以恢復的。(瀟湘晨報 作者:周喜豐)

相關焦點

  • 湖南野生華南虎可能僅剩3隻
    湖南野生華南虎可能僅剩3隻     1萬多年前,湖南便有老虎。     據古生物發掘資料,虎化石在攸縣背溶洞和慈利筆架山硝洞及張家界永定區先後被發現(距今1萬多年前)。這是湖南「虎史」中最早的記錄。
  • 華南虎:極度瀕危物種之一 野生不到30隻
    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在中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餘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隻,(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小幼崽,「麥當娜」的1隻幼崽。國內動物園圈養的華南虎只有60多隻,散布在全國19家城市動物園中。
  • 華南虎:極度瀕危的物種之一 世上少於30隻野生
    ,估計世界上少於20至30隻野生華南虎,在中國的18個動物園中還有70隻圈養的華南虎,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 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  在中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餘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隻,(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小幼崽,「麥當娜」的1隻幼崽。國內動物園圈養的華南虎只有60多隻,散布在全國19家城市動物園中。
  • 被宣布滅絕30年的物種被發現,野生華南虎可能重新發現嗎?
    而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上的生物可能正在進入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因為在最近幾百年的時間內物種滅絕速度明顯增快。個人認為這一次人類既是主角又是誘因,因為人類文明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弊端,首先就是對於環境的破壞,壓縮了很多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這導致一些珍稀野生動物數量大幅度減少,甚至有滅絕的危險。
  • 教授稱湖南有3隻華南虎 26人曾先後見到虎跡(圖)
    「如果真是老虎,那麼極有可能是華南虎。」瀏陽市森林保護站工作人員陳華認為,在瀏陽可能出現的老虎只有華南虎,如果真能找到華南虎,這無疑是一重大發現。經現場勘查和研究,今天上午,陳華表示,咬死羊的「兇手」並非老虎,而是近來在瀏陽頻頻現身的雲豹。    羊是被老虎吃掉的?
  • 2018年野生華南虎情況,華南虎為什麼瀕臨滅絕
    華南虎作為一種只存在中國的特有老虎物種,也稱之為「中國虎」,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紅色物種名錄極度瀕危。華南虎曾經廣泛的分布於中國各個地區,華中、西南、華東廣闊的叢林都有它們的身影。
  • 神農架發現野生華南虎?
    2003年9月25日《湖北日報》以《神農架又見華南虎》為題,報導了2003年9月5日下午5時左右,神農架保護區猴子石管理站袁裕毫在保護站居住點附近公路上發現一隻身長2米有餘的華南虎。據介紹,野生華南虎及圈養華南虎均已經處在極度瀕危狀態,此次發現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可以說是挽救華南虎這一極度瀕危物種的最後一線希望。
  • 80年代開始尋找 中國從未宣布野生華南虎滅絕
    在年已七旬的羅菊春印象中,雖然24年未見華南虎的蹤影,但中國近些年在環境保護上所做的努力及一些從山民那裡獲得的有關老虎的信息,便能成為華南虎還有可能存在的證據。  「這24年裡,專家們一直沒有停止過對華南虎的尋找,有過一些痕跡,但都不夠有力,誰都沒有見過活體。」
  • 華南虎到底滅絕了沒有?現在野外還有華南虎嗎?
    短短幾十年間,華南虎從之前我國野生數量最多的老虎,成了數量最少的老虎,至21世紀初時,野生華南虎基本就絕跡了。時過境遷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可能無法直觀感受到,但是我們可以從誕生於那個時代的無數個故事裡面了解一二,關於這類故事,其中以湖南的「百虎圍村」最具神話色彩。「百虎圍村」講的是1957年湖南雪峰山南麓的一個小村莊,被上百隻老虎圍困了三天三夜的故事,期間不管人們怎樣敲鑼打鼓製造聲響,老虎們就是久久不肯離去,最終將村莊所有牲畜捕食殆盡才作罷。
  • 3隻野生華南虎藏身常德 師大教授自述遇虎記
    華南虎藏身常德模擬圖 三湘圖形楊誠制    「我可以肯定,我省境內還有3隻野生華南虎,而且都在常德地區,一隻在桃源縣烏雲界自然保護區,另外兩隻在石門縣壺瓶山自然保護區。」據湖南師大生命科學院動物學系鄧教授統計,現存於我國動物園的圈養華南虎共68隻,但彼此都有相當親密的血緣關係,甚至出現了同胞兄妹交配的尷尬局面。今年11月中旬,在中國動物園協會中南協作區年會上,專家提出「若找不到野生華南虎加入繁殖,這個物種一定會滅絕。」引進野生華南虎幾乎成了挽救整個華南虎家族危亡的最後希望。
  • 廣東啟動大型科考尋找野生華南虎
    2006年10月10日,在完成近兩年的精心籌備後,廣東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的野外科學考察隊開始向粵北山地進發,開始預計為期10年的野外探訪,力圖解開野生華南虎400萬年後的存在之謎。  這更像是一個永遠無法完成的任務。  位於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的華南虎,在原產地的中國野外究竟是否還存在?會否即將或已步峇里虎、裏海虎和爪哇虎滅絕的後塵?
  • 60年前虎患頻發,兩千人落於虎口,3千華南虎遭獵殺原因成謎
    華南虎生活在我國的中南部,它是僅存在於中國的虎亞種也叫做&34;。現在的華南虎是一級國家保護動物,也是中國瀕危十大動物之一。很多專家認為現在的野生華南虎已經滅絕。其實在很久以前華南虎曾經遍布於中國的各個林地,數量也是相當龐大的。那麼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湖南屋脊」壺瓶山再現華南虎蹤跡
    1月4日常德晚報訊(徐虹雨 ) 昨日記者獲悉,「湖南屋脊」——常德市石門縣壺瓶山又現華南虎的蹤跡。湖南師大生命科學學院動物學系教授鄧學建向外公布:壺瓶山自然保護區至少有兩隻野生華南虎。    壺瓶山曾多次發現華南虎的掛爪、爪印、糞便等痕跡,附近山民也多次反映看見過「大貓」,不少農戶家中的羊、豬等牲畜神秘消失,懷疑是華南虎所為。
  • 全球僅剩3隻北部白犀牛 科學家欲用科學手段拯救
    中國網5月16日訊 據英國《衛報》5月15日報導,北部白犀牛這一物種已經陷入瀕臨滅絕的狀態,目前全球僅剩3隻。許多動物保護專家認為利用繁殖技術創造北部白犀牛胚胎要比保護其他野生犀牛物種好得多。有些專家還表示,現在連瀕臨滅絕的具體原因還沒有搞清楚,又如何能拯救這一物種。其他人則稱,利用高科技手段保護瀕危物種會使得人們誤以為一旦動物面臨瀕危狀況,就可以訴諸於科學手段再生物種。
  • 野生華南虎蹤跡近日頻現廣東粵北深山老林
    該地區到底是不是真有「獸中之王」華南虎?記者連日來聯同廣東省林業局、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等多位專家深入到粵北始興縣車八嶺、仁化縣、樂昌等深山老林地區,進行了一次驚險而刺激的尋虎大行動。   據專家介紹,近10年來對華南虎的調查發現,僅在南方部分省區野生華南虎目前僅剩20~30隻,其中與湘、贛接壤的廣東粵北林區有6~8隻。
  • 洛陽華南虎又添丁,佔全國綜總數1/6,居全國第一!這是洛陽人對華南虎的「臨終關懷」……
    (記者 趙佳 通訊員 喬麗娜/文 記者 潘鬱/圖)華南虎: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 華南虎是虎所有種類中最為瀕臨滅絕的一種,估計世界上少於20至30野生華南虎,在中國的18個動物園中還有百餘只圈養的華南虎,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 中國華南虎:1905-2019
    寫在前面: 明天(3月3日),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 今年的主題是「維護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有一種生命,一直被不斷問起——華南虎。 「野外的華南虎真的沒了嗎?」
  • 世界最「孤獨」動物,即將走向滅絕,我國僅剩一隻雄性個體
    就拿我們國家來說,肯定有很多人會首先想到大熊貓,因為大熊貓不僅長相可愛,並且數量也極少,在我國目前僅有1000餘只大熊貓,而世界上的熊貓除了少數租出去展覽的以外,大多數也都位於我國境內。但是實際上大熊貓並不是我國最稀少的動物。在我國,還有許多動物瀕臨滅絕,比如說華南虎,目前野生華南虎已經宣告滅絕,而人工繁育的華南虎數量也極為稀少,僅有100頭左右。
  • 華南虎事件餘波背後野生虎的滅絕危機
    考察隊將原因歸結為經費、人員困難等原因——「本次考察未能覆蓋可能存在的野生華南虎巡遊最可能出現的所有地區,也沒能在個別特定地區持續觀察至少一個虎類巡遊周期,許多線索未能實地仔細核對考察,僅對理論上最佳觀察位置中的10%-15%進行了短時間的監控」。
  • 變種也已滅絕,華南虎為何如此現狀?難道終將滅絕?
    因此,僅僅不過20年的時間,華南虎的野外數量大幅度減少,以至絕跡!如今,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動物,聯合國發布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中將華南虎列為第一號瀕危物種,為世界十大瀕危物種之首。野外滅絕等於物種滅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