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僅剩3隻北部白犀牛 科學家欲用科學手段拯救)
中國網5月16日訊 據英國《衛報》5月15日報導,北部白犀牛這一物種已經陷入瀕臨滅絕的狀態,目前全球僅剩3隻。並且這3隻北部白犀牛均無法生育,科學家欲採用體外授精和幹細胞技術拯救北部白犀牛。
北部白犀牛曾生活在非洲,但現在已經找不到其任何足跡,該物種已經陷入瀕臨滅絕的處境。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同屬白犀亞種,但北部白犀牛相對南部白犀牛體型更小,毛髮更多,它曾經分布在烏幹達西北部、查德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
現存的這3隻北部白犀牛分別叫做 Sudan、Najin和 Fatu。據悉,它們現在生活在肯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中,並由重兵把守。這3隻珍貴的白犀牛曾生活在捷克共和國的 Dv r Kr lov 動物園,是於2009年才轉移至肯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中。
42歲的雄性北部白犀牛Sudan發現於南蘇丹,是全球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雖然其健康狀況尚可,但由於年齡過大和精子數量過少,已經無法通過自然交配或者通過科學手段進行交配,難以成功繁育後代。26歲的Najin是Sudan的「女兒」,她的腿部有傷,無法承受同其交配的雄性北部白犀牛或懷孕增加的重量。Fatu則是Najin的「女兒」,患有阻止胚胎植入的子宮疾病。來自另外11隻北部白犀牛的精子和細胞正處於冷藏中。
幾個月後,來自美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科學家將會採取科學行動挽救瀕臨滅絕的北部白犀牛。今年10月,科學家計劃將Fatu和Najin這兩隻雌性北部白犀牛的受精卵進行提取,並且運用如幹細胞技術以及體外受精等先進的繁殖技術創造胚胎,並由代孕的北部白犀牛完成繁殖工作,以拯救這一物種。這一計劃將成為世界的先例。
這是一項大膽而飽受爭議的計劃。許多動物保護專家認為利用繁殖技術創造北部白犀牛胚胎要比保護其他野生犀牛物種好得多。有些專家還表示,現在連瀕臨滅絕的具體原因還沒有搞清楚,又如何能拯救這一物種。其他人則稱,利用高科技手段保護瀕危物種會使得人們誤以為一旦動物面臨瀕危狀況,就可以訴諸於科學手段再生物種。
但該小組的科學家並不認同以上這些觀點,來自德國柏林的Thomas Hildebrandt教授表示,除非我們現在有所行動,否則北部白犀牛將將會滅絕。並且你要知道,一旦北部白犀牛的體外受精和幹細胞技術應用成功,我們也可以將其運用到其他面臨生存威脅的物種上。舉個例子,如果婆羅洲沒有野生犀牛了, 而只剩3或 4隻人工養殖的犀牛,我們就可以用這一技術去拯救它們。
另外,這一技術也會令其他物種受益。比如柬埔寨稀有而特別的野牛以及蘇拉威西島的小野牛等,這些都是幾乎快要滅絕的物種。
20世紀60年代時,野生北部白犀牛數量達2000隻。但由於當時犀牛角被用作於一種傳統的藥材,需求不斷增加,並且後來人們發現它可以用於治療宿醉和其他疾病,便引起了大範圍的非法捕獵活動,導致各個種類的犀牛數量都急速下降(犀牛分為印度犀、爪哇犀、蘇門答臘犀、黒犀以及白犀5種)。到了20世紀80年代,北部白犀牛已經面臨著極度瀕危狀態。
國際犀牛基金會的行政董事Susie Ellis表示,我們已經投入了數百萬美元保護剛果共和國Garamba國家公園的北部白犀牛。但當這個公園變成了衝突地帶後,這裡的北部白犀牛便走失了,所以為了保證員工的安全我們只得撤離。
截止到2010年,已經沒有存活的野生北部白犀牛了,只有動物園中有不到十幾隻的人工養殖北部白犀牛。截止到2015年,北部白犀牛的數量縮減至4隻。去年11月,聖地牙哥動物園的雌性北部白犀牛Nola「病逝」後,世界上便僅存3隻北部白犀牛了。
Ellis表示,這一計劃還面臨著許多挑戰和困難,但不斷完善拯救犀牛的方法也會幫助其他物種,特別是對於數量銳減的蘇門答臘和爪哇犀牛來說。我們需要採取多方面的手段來接受這一挑戰,高科技便是其中之一。對於拯救北部白犀牛的結果很難預料,這一物種已經算是接近滅絕,所以我們學到的最好的教訓便是不再讓這一悲劇在其他物種中重演。(丁莉娟)
(原標題:全球僅剩3隻北部白犀牛 科學家欲用科學手段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