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隻北部白犀22日病死 全球該瀕危物種如今只剩下3隻

2020-12-05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從此地球上北部白犀只剩下3隻

  ■生活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的最後3隻北部白犀一直在嚴密的保護下生存著。

  ■僅剩的3隻北部白犀中僅有一隻雄性「蘇丹」。

  它叫諾拉,41歲,剛剛去世

  綜合新華社報導 隨著美國一隻北部白犀22日病死,全球該瀕危物種如今只剩下3隻。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動物園介紹,除了該動物園飼養一隻名叫「諾拉」的北部白犀,全球僅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還有3隻北部白犀。「諾拉」現年41歲,在北部白犀中屬於高壽,本月22日因細菌感染以及與衰老有關的疾病,在醫治無效的情況下最終被園方實施安樂死。

  這家動物園當天在「推特」微博客發布消息:「我們失去了『諾拉』,心中倍感傷痛。世界上從此只剩下3隻北部白犀。」

  聖地牙哥動物園一直致力於通過提取北部白犀的基因材料以保全和延續這一物種,畢竟僅剩的3隻北部白犀中僅有一隻雄性「蘇丹」,而「蘇丹」同樣年事已高,不太可能讓自己的伴侶自然受孕產下後代了。

  據介紹,白犀牛分北方和南方兩個亞種,目前南部白犀也面臨嚴重的生存威脅,但數量比北部白犀略多。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統計,全球野生的北部白犀已經絕種,僅在動物園和自然保護區存活為數不多的幾隻。

相關焦點

  • 野生北部白犀已絕種 非野生全世界僅剩3隻
    隨著美國一隻北部白犀22日病死,全球該瀕危物種如今只剩下3只。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統計,全球野生的北部白犀已經絕種,僅在動物園和自然保護區存活為數不多的幾隻。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動物園介紹,除了該動物園飼養一隻名叫「諾拉」的北部白犀,全球僅在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還有3只北部白犀。「諾拉」現年41歲,在北部白犀中屬於高壽,本月22日因細菌感染以及與衰老有關的疾病,在醫治無效的情況下最終被園方實施安樂死。這家動物園當天在「推特」微博客發布消息:「我們失去了『諾拉』,心中倍感傷痛。世界上從此只剩下3只北部白犀。」
  • 全球僅剩3隻北部白犀牛 科學家欲用科學手段拯救
    中國網5月16日訊 據英國《衛報》5月15日報導,北部白犀牛這一物種已經陷入瀕臨滅絕的狀態,目前全球僅剩3隻。並且這3隻北部白犀牛均無法生育,科學家欲採用體外授精和幹細胞技術拯救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曾生活在非洲,但現在已經找不到其任何足跡,該物種已經陷入瀕臨滅絕的處境。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同屬白犀亞種,但北部白犀牛相對南部白犀牛體型更小,毛髮更多,它曾經分布在烏幹達西北部、查德南部、蘇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國東部及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
  • 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動物,四種瀕危動物,最後一種全球僅存一隻!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但是,地球上還有比大熊貓更加珍稀的動物,特別是最後一種,全球只剩下一隻了。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動物,四種瀕危動物,最後一種全球僅存一隻!一、達爾文狐。一種體型很小的狐,截止2012年年底,全球總數量大約在320隻左右,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為極危動物。
  • 捷克一頭北部白犀牛因病死亡 目前全球僅剩4隻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20分鐘報》7月28日報導,捷克當地時間7月27日晚,該國王宮鎮一間動物園的一隻雌性北部白犀牛死亡。目前,世上僅餘4隻此物種。動物園園長普雷米斯爾•拉巴斯發表聲明稱,這隻犀牛的死亡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這意味著離這一亞種的完全滅絕又近了一步。
  • 那隻全世界僅剩一隻,被特種兵持槍保護的動物,現在怎麼樣了?
    而如今世界上面的人口數量變得越來越多,而 人類對自然的索取也越來越大。地球逐漸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說氣候變暖,自然災害頻發等等,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很多動物被人類獵殺,逐漸成為了瀕危滅絕的動物。而現在,就有一種動物變得十分稀有,而且,這種動物還被特種兵24小時持槍保護。這隻動物就是白犀牛,別看白犀牛的體型這麼大,其實白犀牛平時的性格十分溫順。
  • 全世界只剩下這一隻白犀牛,24小時被特種兵持槍守護,結果怎樣?
    熊貓作為中國的國寶,它因為稀有度低和自身的獨特性,成為了中國獨有的一種動物,因為其可愛的外表,讓很多國家也都非常羨慕,紛紛表示願意花高價租大熊貓,這讓它不僅在國內,乃至在國際上都享有聲譽,但是國外有一種白犀牛,它比熊貓的待遇更好,整天24小時被特種兵持槍守護,如今這隻白犀牛怎麼樣了
  • 7大瀕危珍稀動物:大熊貓都未能上榜,圖7僅剩2隻雌性!
    【7大瀕危珍稀動物:大熊貓都未能上榜,圖7僅剩2隻雌性!】西班牙猞猁:是歐洲本土現存最大的貓科動物,被生物學家認為是世界上數量最少的貓科動物之一。世界自然保護聯合會將西班牙猞猁列為全世界最瀕臨滅絕的3種貓科動物之一。
  • 華南虎:極度瀕危物種之一 野生不到30隻
    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在中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餘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隻,(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小幼崽,「麥當娜」的1隻幼崽。國內動物園圈養的華南虎只有60多隻,散布在全國19家城市動物園中。
  • 中國僅存的一隻雌性斑鱉去世,全球斑鱉只剩下三隻!
    據4月14日消息得知,近日蘇州動物園內,中國唯一的雌性斑鱉在進行第五次人工繁殖授精後死亡,據了解,這隻雌性斑鱉已經生存了90年了,在授精後出現特殊狀況,雖然對它進行了緊急搶救還是不幸死亡,目前,全球一共只剩下三隻斑鱉,一隻約100歲的雄性斑鱉目前生活在蘇州動物園,另外兩隻斑鱉都在越南,而且兩隻還都是雄性
  • 地球上10大最瀕危的動物,你知道哪些?
    目前的野生數量不超過400隻,只有在馬達加斯加島的一小塊地區才能找到它們,正接受嚴格的保育。在人工飼養下有產下3-6顆球形卵的記錄。加州禿鷹北美最大的鳥國加州禿鷹是北美鳥類中體型最為龐大的一種,它的翅膀張開時寬達9至10英尺,一隻成年禿鷹體重可達22磅,這種來自座山雕家族的禿鷹靠食用動物的屍體及腐肉生存,被稱為自然界的清道夫,是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物種。
  • 華南虎:極度瀕危的物種之一 世上少於30隻野生
    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 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  在中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餘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隻,(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小幼崽,「麥當娜」的1隻幼崽。國內動物園圈養的華南虎只有60多隻,散布在全國19家城市動物園中。
  • 5種極度瀕危物種,圖3已失去自然繁殖能力,全球僅剩下3隻
    鰉魚,學名為達氏鰉,是特產於中國黑龍江水域的珍稀魚類,與陸地上的國寶大熊貓一樣屬於極為物種,被人譽為「水中大熊貓」,嚴禁個人捕撈以及宰殺鰉魚。鴨嘴獸,一種為進化完全的原始哺乳動物,距今已經有著長達兩千五百多萬年的生存歷史。
  • 中國首隻白犀牛「子二代」公開亮相
    中國首隻白犀牛「子二代」大壯與母親形影不離(韓希 攝)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韓希):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的白犀牛在廣東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已形成30多隻的大種群
  • 瀕危的八大稀有動物,國寶熊貓落榜,最後一種只有一隻倖存
    瀕危的八大稀有動物,國寶熊貓落榜,最後一種只有一隻倖存。一種動物一旦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那麼這種動物就已經算是國寶了,但也意味著它們可能很快走向滅絕,中國的大熊貓就是如此。澳洲毛鼻袋熊,總共不超過100隻。
  • 最後的雄性北白犀也老了,又一個物種即將消失
    然而,蘇丹的後腿也越來越不好使……蘇丹一歲時在南蘇丹的貝尚區被捉住,然後背井離鄉來到捷克共和國的 Dvur Kralove 動物園,直至2009年北白犀「最後機會」繁殖計劃啟動後,才與兩位雌性白犀牛小夥伴一同回到了非洲大陸,住進了自然保護區,任務是繁衍後代。然而,已入暮年的蘇丹因為後腿衰弱,已經不能與雌性交配,且他的精子數量也越來越少,配種可能性非常小。
  • 世界上瀕危的珍稀動物,揚子鱷上榜,最後一個剩下一隻
    是中國的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在野外的已滅絕。截止到2010年。人工飼養的華南虎僅有110隻左右。稜皮龜。它是龜鱉目中體型最大的動物,最大體長可達3米,龜殼長2米餘。目前稜皮龜數量銳減嚴重,據美國研究小組發表的海龜調查報告表明,稜皮龜有可能在10-20年內滅絕。伊比利亞猞猁。它又稱西班牙猞猁,是全世界最瀕臨滅絕的3種貓科動物之一。
  • 全球五大極度瀕危物種,有兩種分布中國,最少的僅存三隻
    北方白犀牛,現今世界上只剩下三隻北方白犀牛,而其中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生育能力逐漸下降,這令它們自然孕育出新個體的機率變得微乎其微,時至今日,人們只可能通過科學手段才能延緩這一物種的滅絕時間。西部低地大猩猩,極度瀕危的猩猩亞種,同時也是我們動物園常見的大猩猩之一。
  • 「瀕危」等級降低的物種 不只大熊貓 還有藏羚羊
    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5日稱,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保護等級降低為時過早」。由於非法捕獵,在過去20年中,東部大猩猩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了70%,目前全球僅存少於5000隻。  至此,全球僅存六種大型類人猿中的四種:東部大猩猩、西部大猩猩、婆羅洲猩猩和蘇門答臘猩猩都已被列為「極危」(CR)物種,剩下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則是「瀕危」(EN)級別。大型類人猿距離滅絕又近一步。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陳什旺 張福慶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12月14日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 眼睜睜看著最後一隻夏威夷金頂樹蝸死亡 「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北京大興的南海子麋鹿苑「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1月10日,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導,美國夏威夷州土地和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地球上最後一隻已知的夏威夷金頂樹蝸(Achatinellaapexfulva),在夏威夷死亡。  這隻名叫喬治的蝸牛於1月1日死亡,「享年」14歲。據悉,夏威夷金頂樹蝸是一種最初分布在瓦胡島上的陸生蝸牛,它們的殼曾被用於製作項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