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等級降低的物種 不只大熊貓 還有藏羚羊

2020-12-02 四川新聞網

  大熊貓受威脅程度「降級」追蹤

  9月5日(當地時間9月4日),最新版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夏威夷舉行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公布:雖然依然受威脅,但中國政府的有效保護,使得大熊貓和藏羚羊瀕危級別降低。大熊貓從「瀕危」降為「易危」,藏羚羊從「瀕危」降為「近危」。而全球僅存六種大型類人猿中的四種都已被列入「極度瀕危」(CR)物種,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

  華西都市報記者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以下簡稱IUCN)中國代表處獲悉,在本次更新的IUCN紅色名錄收錄的82954個物種中,有23928個正遭受滅絕的威脅,佔比28.84%。此次更新結果可謂喜憂參半,有物種瀕危程度加重,有保護行動取得積極成果,還有曾經歸為滅絕的物種被重新發現。

  好轉

  大熊貓:瀕危—易危

  主要威脅:棲息地變化

  未來80年 熊貓竹林或將減少超過35%

  在本次公布的紅色名錄中,由於有效的森林保護和恢復工作,之前被列為「瀕危」(EN)級別的中國「國寶」大熊貓被改為「易危」(VU)。「這說明中國政府的一系列保護工作產生了積極的成效。」根據IUCN的相關報告,這一瀕危狀況的改善是對中國政府有效保護這一物種的認可。然而,氣候變化仍可能在未來80年中造成大熊貓賴以生存的竹林減少超過35%,從而抵消過去20年中取得的成果。

  據四川省林業廳野保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國內,野生動物保護等級的依據為國務院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寶大熊貓的保護等級自然是一級。而在國際上,受到各國認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調整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不會影響我國對大熊貓的保護力度。」

  根據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數據,野生大熊貓我國現存1864隻。「從目前來看,大熊貓所受的威脅以及瀕危狀況仍然不可忽視。如果降低其保護等級,保護工作出現怠慢和鬆懈,大熊貓種群和棲息地都將遭到不可逆的損失和破壞,已取得的保護成果會很快喪失,特別是部分局域小種群隨時可能滅絕。」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5日稱,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保護等級降低為時過早」。

  藏羚羊:瀕危—近危

  主要威脅:盜獵

  最低時約7萬隻 已恢復至10萬-15萬隻

  同樣由於成功的保護行動,藏羚羊的瀕危級別也從「瀕危」(EN)降 為「 近 危 」(NT)。1980年代至1990年代早期,為了獲取珍貴的藏羚羊絨毛(用於製成昂貴的沙圖什披肩,而羊絨不能被剪切或梳理,盜獵者只能殺羊取皮,製作一條披肩需要3至5張羊皮),幾近瘋狂的盜獵活動導致藏羚羊數量曾經從將近100萬隻急劇減少至65000至72500隻。此後,中國政府嚴格的保護措施使得藏羚羊數量目前已恢復至約10萬至15萬隻。

  此外,其他保護成功的案例,還包括澳大利亞特有的刺巢鼠(「易危」降為「近危」)、尖尾兔袋鼠(「瀕危」降為「易危」)等。

  惡化

  東部大猩猩:極度瀕危

  最大威脅:盜獵

  中國近親「海南長臂猿」僅存25隻

  在本次公布的紅色名錄中,世界上現存最大的靈長類動物——東部大猩猩,被列入「極度瀕危」(CR)物種。由於非法捕獵,在過去20年中,東部大猩猩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了70%,目前全球僅存少於5000隻。

  至此,全球僅存六種大型類人猿中的四種:東部大猩猩、西部大猩猩、婆羅洲猩猩和蘇門答臘猩猩都已被列為「極危」(CR)物種,剩下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則是「瀕危」(EN)級別。大型類人猿距離滅絕又近一步。

  中國並沒有上面提到的四種類人猿,但在中國野外,野生類人猿長臂猿的數量比大熊貓還少。其中,海南長臂猿被公認為全球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該物種曾廣泛分布於海南全島,但隨著人口增長,熱帶雨林面積減小,種群數量急劇下降。「海南長臂猿目前只分布於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據媒體報導,截至2015年9月,海南長臂猿僅有25隻。

  Mark’s Cyanea、Hairy Wikstroemia:從滅絕到極危瀕危

  等級降低的原因:其亞群重新被發現

  兩種滅絕植物重現 全世界僅存數十株

  在此次名錄中,一種名為Mark’s Cyanea的植物被重新發現。這種植物是夏威夷特有的,由於入侵植物和動物的影響,它經歷了嚴重並持續的棲息地和數量下降,此前被認為已滅絕,但12株該植物(發生在兩個獨立的亞群)被重新發現後,它被列入極危物種名錄。此外,夏威夷群島中的Maui島特 有 的 植 物 Hairy Wikstroemia也從滅絕變為極危,重新發現了該物種的5個亞群,目前約有49株獨立的成熟植株。

  華西都市報記者楊雪實習生張超

  相關

  半野化環境下冒雨產仔 大熊貓「水秀」當媽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楊雪)9月5日23時05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大熊貓「水秀」在臥龍核桃坪野化培訓基地半野化環境下,成功產下單胎大熊貓幼仔。至此,參加「第七梯隊」的野化培訓大熊貓母獸共繁育幼仔3胎4仔,2016野化培訓大熊貓產仔季圓滿結束。

  4月初,「水秀」與大熊貓「香格」完成自然交配。經過155天的孕期,9月5日,「水秀」出現產前行為,深夜23點05分,「水秀」在無任何遮擋並持續降雨的環境下順利產下這隻幼仔。幼仔精神活力良好,叫聲洪亮。目前母子各項體徵均正常,幼仔性別、體重須等待進一步確定。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從2010年至今開啟了七個梯隊的研究,相繼成功放歸大熊貓「淘淘」、「張想」和「華姣」,標誌著大熊貓保護已從「擴繁保種」發展到「野外小種群復壯」的新階段。

  小知識/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IUCN,即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是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國際環保組織。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全球最大的受威脅物種名錄,將物種的瀕危等級劃分為7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和無危。其中極危、瀕危和易危物種又被統稱為受威脅物種。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自1963年開始編制,如今包括82954種,其中受威脅的種共23928種,佔被評估的28.84%。名錄的上一次評估要追溯到2008年。

相關焦點

  • 大熊貓瀕危等級降低為「易危」 藏羚羊降為「近危」
    中國大熊貓野化訓練。 鍾欣 攝  大熊貓受威脅程度「降級」追蹤  9月5日(當地時間9月4日),最新版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夏威夷舉行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公布:雖然依然受威脅,但中國政府的有效保護,使得大熊貓和藏羚羊瀕危級別降低。
  • 國家林業局: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 降級保護尚早
    [摘要]針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大熊貓保護級別降低一事,國家林業局回應表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對此,中國國家林業局昨天回應表示,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和保護形勢來看,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中國總幹事盧思騁表示,我們的確應該為現在所取得的這一成就感到欣喜,但與此同時,必須清楚,野生大熊貓依然面臨嚴峻的生存風險,仍需更廣泛的保護措施。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熊貓不再瀕危 國家林業局:還早著呢
    據澎湃新聞9月5日報導,今天(當地時間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美國夏威夷宣布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為易危。「中國的保育努力證實了我們可以扭轉瀕危物種的命運。但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組負責人簡•斯瑪特說。9月5日下午,國家林業局向澎湃新聞發來回應聲明,其認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
  •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熊貓不再瀕危 降級至易危
    上海動物園裡的大熊貓。 澎湃資料圖  今天(當地時間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美國夏威夷宣布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為易危。「中國的保育努力證實了我們可以扭轉瀕危物種的命運。
  • 我國大熊貓、丹頂鶴還有多少你知道嗎?
    中國是瀕危動物分布大國。據不完全統計,僅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原產於中國的瀕危動物有120多種(指原產地在中國的物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257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鳥類、兩棲爬行類和魚類有400種,列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還有成百上千種。以下是我國十五種珍稀動物,現存數量讓人擔心!
  • 中國動物保護上最大的成就之一:大熊貓瀕危等級降級,瀕危變易危
    導語:中國動物保護上最大的成就之一,大熊貓瀕危等級降級,瀕危變易危。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隨著近現代以來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探索自然的能力相比過去有了質的飛躍。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卻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很多野生動物在人為因素的影響下失去家園和食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熊貓。一直以來我國在動物保護,尤其是大熊貓身上花費了巨量的精力,如今付出有了回報,我們達成了中國動物保護上最大的成就之一:大熊貓瀕危等級降級,瀕危變易危。
  • 最新版《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發布—新聞—科學網
    這份報告顯示,雖然依然受威脅,但中國政府的有效保護使得大熊貓和藏羚羊瀕危級別降低。而全球僅存六種大型類人猿中的四種都已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領導制定的一份衡量全球物種生存和受威脅狀況的清單,將物種的瀕危級別根據瀕危程度劃分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和無危等7級。
  • 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狀況如何?國家林草局:已扭轉持續下降態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隻、亞洲象種群數量近300頭、藏羚羊種群數量超30萬頭、朱䴉種群總數超4000隻……3月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
  • 最新瀕危物種名錄公布 中國大熊貓保護給力暫時脫險
    2016年9月6日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自1963年開始編制,每4年進行一次重要更新,被認為是記錄全球動植物物種保護現狀最全面的名錄,也是生物多樣性狀況最具權威的指標之一。往下順延的「極危」、「瀕危」和「易危」3個級別統稱「受威脅」,之後是「近危」、「無危」、「數據缺乏」和「未評估」。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全球大會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了最新紅色名錄。名錄提到,由於中國持續不懈的努力,大熊貓的數量在緩慢增加,因此對大熊貓的評級從「瀕危」降為「易危」。
  • 藏羚羊入選中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
    4月8日國際瀕危動物保護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向媒體披露我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我省特有瀕危野生物種藏羚羊入選。藏羚羊是我國特有物種,也是青藏高原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主要生活在可可西裡。藏羚羊緣何入選我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源於我省不斷加強對藏羚羊以及可可西裡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國際執法協作,共同打擊偷獵走私,藏羚羊的棲息環境越來越安全。
  • 大熊貓「脫險」黑猩猩「瀕危」
    【據新華社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4日發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不再把大熊貓列為「瀕危」物種,原因是由於中國的努力,大熊貓的生存狀況已有改善。與此同時,東非大猩猩類人猿等則徘徊在滅絕邊緣。 目前,將近2.4萬種動植物被紅色名錄評估為「受威脅」,全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努力仍任重而道遠。
  • 在中國還有多少只藏羚羊?
    在中國還有多少只藏羚羊? 2017-08-04 11:13 來源:澎湃新聞 上世紀80代,由於藏羚羊皮毛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昂貴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電(記者寇江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宣布,「十三五」期間,中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回歸自然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大熊貓作為動物界的頭號明星,是怎樣從瀕危物種變成易危物種的?
    眾所周知,直到上個世紀末的時候野生大熊貓還是處境非常危險的稀有動物,已經接近功能性滅絕,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全國各地開始出現呼籲保護大熊貓的口號,各種帶有大熊貓形象的商標和周邊物品層出不窮,也是從那個年代開始,大熊貓開始走進幾乎所有中國人的家裡,我還記得小時候農村老家雖然條件不好,但牆上還有印著大熊貓的掛曆,跟86版西遊記的海報緊挨著,左邊是大聖,右邊是大熊貓。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光明日報北京1月4日電(記者李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朱䴉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隻,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隻以上。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上野動物園除了中國的大熊貓以外,還有哪些瀕危的動物
    現在在上野動物園除了熊貓香香以外,還有很多世界的瀕危物種,本文筆者就介紹一下日本上野動物園的瀕危物種們。什麼是瀕危物種?上野動物園現在有353種動物,其中297種都是瀕危動物,佔比84%左右,可以說數量十分的驚人。比如現在動物園常見的長頸鹿、非洲的大猩猩和老虎、獅子、長臂猿等。大熊貓的瀕危等級是多少?但是也並不全是壞消息,在上野動物園也有一些動物有繼續繁衍下去的希望。比如現在人氣很旺的大熊貓香香,2015年更新了瀕危物種名單,大熊貓的瀕危等級有所下調(這是個好消息!)
  • 中國10大瀕危物種,白鰭豚和華南虎上榜,你知道幾個?
    1、大熊貓:大熊貓這一物種在地球上已經存活了800萬年,同一時期的很多動物都已經滅絕,而大熊貓頑強的存活了下來,但是現如今的大熊貓的數量很少,大熊貓既是我國的國寶,同時也是瀕危物種。2、金絲猴:金絲猴群棲高山密林中,以漿果、竹筍、苔蘚為食,亦喜食鳥蛋等肉類,棲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長毛可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