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精靈」!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12月16日,記者從珠海市觀鳥協會獲悉,該協會鳥類調查專業人士12月12日開展海岸線生態調研時,在富山工業園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發現兩隻珍稀候鳥黑鸛。經該協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市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黑鸛和蒼鷺。通訊員張福慶攝

當日,珠海市觀鳥協會組織生態攝影師、資深觀鳥專家、鳥類觀察員及生態顧問等專業人士一同前往平沙、富山等地進行珠海海岸線生態調研。下午5時左右,一行人來到雷蛛墾區新二圍5000畝的湖區時,通過望遠鏡發現兩隻嘴、頭、頸、腳甚長,頭、頸和上體黑色和胸腹部白色對比明顯,體型大且壯實的水鳥立於蒼鷺間,經專家現場辨認,確認其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種——黑鸛。

據了解,黑鸛是一種大型涉禽,頭、頸、腳均長,嘴和腳紅色。頭、頸和上體綠色、紫色的光澤與胸腹部白色對比有明顯色差,飛行時翼下黑色,僅三級飛羽及次級飛羽內側白色。眼周裸露皮膚紅色。亞成鳥上體褐色,下體白色。

黑鸛是一種遷徙性鳥類。在我國主要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繁殖;在華南、西南、長江中下遊和東南沿海地區越冬。

黑鸛曾經分布較廣,但近幾十年種群數量在全球範圍內明顯減少。主要原因是森林砍伐、沼澤溼地被開墾、環境汙染,致使黑鸛的主要食物如魚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來源減少,加上人類幹擾和非法狩獵,使黑鸛種群數量不斷減少,故被先後列入《華盛頓公約》《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保護動物。

據該協會來自澳門的高級生態顧問李博士介紹,黑鸛主要在淡水水體活動,覓食在幹擾較少的溪流、湖泊、水塘、農田、沼澤和草地,較少進入鹹淡水溼地,本次在雷蛛墾區發現,可能與珠江口西側多個溼地接近其遷徙路線,且水深適合、魚蝦豐富、較少人為幹擾有關。

珠海市觀鳥協會會長郭竣工介紹,該協會經過大量的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工作,確認這是第一次在珠海市記錄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這兩隻珍貴的黑色「精靈」選擇來珠海越冬,說明珠海的濱海溼地對候鳥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大家有義務一起保護濱海溼地資源,共同維護濱海溼地的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

新聞來源:珠海特區報

審讀:喻方華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相關焦點

  • 首次現身珠海!這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珠海首次發現這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12月12日  在鬥門富山工業園  雷蛛墾區新二圍墾區水域  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黑鸛  經該會大量實地調研和資料檢索比對,確認這是在珠海首次記錄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珠海首次!  當日,珠海市觀鳥協會組織生態攝影師、資深觀鳥專家、鳥類觀察員及生態顧問等專業人士一同前往平沙、富山等地進行珠海海岸線生態調研。
  • 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飛臨介休
    11月29日,記者從介休市了解到,近日,介休汾河國家溼地公園的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百餘只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在公園保育區覓食、棲息。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性情機警,一般在遠離人類的區域活動。成鳥體長1米左右,背部覆蓋著黑色羽毛,在陽光下會反射出綠色或紫色的金屬光輝。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常常三五成群棲息於開闊的河岸、沼澤或溪流附近,以小型魚類、昆蟲等為食。
  • 這些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你知道幾個?網友:別養錯了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被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單中的動物則更為稀少。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那些鳥類的相關知識。短尾信天翁是鸌形目信天翁科下的一種大型海鳥,也叫海燕。
  • 一批珍稀鳥類武漢越冬 黑鸛等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造訪
    2020年12月,武漢市觀鳥協會在重點區域共記錄到野生鳥類172種,136724隻次,分16目43科。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2種,為黑鸛、白鶴。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共18種,包括白額雁、小天鵝、鴛鴦、灰鶴、白琵鷺、烏雕、白腹隼雕等。
  • 惠東首次發現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根據百度百科資料,20 世紀 50 年代後境內無記錄,推測國內絕滅,但2008年在貴州再次發現。2008年5月13日,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白頭䴉鸛13隻,時隔12年後首次在惠東被發現。
  • 雲南南澗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南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巡護過程中,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的珍貴圖片,黑頸長尾雉帶領著一群寶寶在林間玩耍非常罕見。每年的3—7月是黑頸長尾雉的繁殖期,鳥類監測人員普朝柱在南澗屆山也拍攝到黑頸長尾雉媽媽帶領7個寶寶在林間漫步的圖片,據介紹,這也是首次在非自然保護區記錄到黑頸長尾雉活動影像。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
    原標題:聚焦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Ciconia nigra)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鳥類新記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保護區!
    黑鸛現身保護區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6日訊 10月9日中午,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魚塘,鳥類調查人員在統計鳥類時,突然成群的鷸鴴被驚起,原來是有兩隻大鳥在追逐,後面一隻是蒼鷺,前面是一隻黑色的長嘴大鳥,它就是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新記錄鳥類——黑鸛。
  •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2020-12-30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滻灞珍稀鳥類花名冊 看看到底都有啥!
    ,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東方白鸛發現時間:2012年發現地點:滻灞生態區在滻河與灞河交匯處珍貴等級: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2012年,滻灞生態區在滻河與灞河交匯處的河灘上發現東方白鸛,這是西安市的首次發現記錄。
  • 甘肅瓜州首次野外發現「鳥中大熊貓」巢穴和幼鳥
    來源:經濟日報5月底,甘肅瓜州縣國家級公益林老師兔管護站站長王俊在帶領護林員野外巡查過程中,在瓜州縣境內榆林河流域,首次發現世界瀕危珍禽黑鸛野外巢穴和雛鳥。圖為黑鸛和幼鳥。王俊攝黑鸛又名黑老鸛、烏鸛、鍋鸛、黑巨鸛、黑巨雞,體羽大致為黑色,具紫綠色光澤,下體白色,喙及角紅色,是鸛科鸛屬的鳥類,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曾經分布較廣,但近年來隨著生態破壞及非法狩獵,種群數量在全球範圍內明顯減少,甚至在許多國家已絕跡。
  • 7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保山
    黑鸛在天空中翱翔(12月21日攝)。新華網發(楊磊 攝)   12月21日,7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作為國際候鳥遷徙路線的重合節點,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致力於恢復溼地、修復溼地生態系統、改善生態環境,吸引了近2萬隻候鳥來此越冬。目前,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記錄到的鳥類達279種。新華網發(毛三、楊磊攝影報導)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做客」燕山石化牛口峪公園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做客」燕山石化牛口峪公園 2021-01-07 11:22: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陝西首次發現瀕危鳥類鉗嘴鸛 與朱䴉同框悠然覓食
    近日 ,攝影愛好者在陝西洋縣的黨河邊拍到了鉗嘴鸛和朱䴉同框覓食的珍貴畫面,這也是這種生活在熱帶的瀕危鳥類第一次在陝西被發現。拍到鉗嘴鸛的地方在洋縣黨河邊一處廊橋的屋脊上。它的羽毛呈灰白色,翅膀邊緣黑色。體形修長,與其他鳥不同的是,它的喙有明顯的凹陷,很像一把鉗子。
  • 韶關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全球僅存四千餘只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據廣東省林業局22日消息,1月20日下午,有民眾在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馬市鎮一處河邊淺灘上,發現3隻「白色大鳥」正在覓食,後經鳥類專家比對、鑑定,確定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鶴。據介紹,這是粵北地區首次發現白鶴。  1月21日,當地發現的白鶴數量已增至11隻。
  • 「生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Ciconia nigra)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大河萬物生|「鳥中大熊貓」黑鸛緣何偏愛這一片黃河溼地?
    多樣溼地,鳥類自由。寒冬時節,孟津黃河溼地,又迎來了「熟客」——黑鸛,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它,號稱「鳥中大熊貓」,其稀缺性不言而喻。今年冬天,這裡一次性發現了70多隻黑鸛,大河報記者也有幸見證了這70多隻「一級來客」展翅飛翔的景象。發現丨一次性發現76隻全球只有約3000隻霜冷長河,冰凍澤陂。
  • 錦州閭山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首次登上央視
    近日,央視一套的《秘境之眼》節目播出了遼寧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狗獾特輯,讓全國觀眾對該保護區及生活在這裡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了更多了解。這也是該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首次登上央視。
  • 市民拍鳥發現野生黑鸛 全球僅有千隻被稱"鳥中熊貓"
    華商報記者 趙彬 攝 文 肖琳  華商報訊(記者 肖琳)黑鸛有著「鳥中熊貓」的美譽,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月25日,一群鳥友在長安區東大拍鳥時無意中發現兩隻野生黑鸛。  有人靠近 黑鸛盤旋空中不落地  11月25日,楊先生陪著幾個北京來的鳥友在長安區東大一處漁場拍蒼鷺叼紅魚,突然,遠處兩個黑乎乎的身影闖進楊先生的鏡頭,竟然是兩隻黑鸛,「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沒在西安拍到過,你們趕快過來看看。」楊先生給華商報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