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南澗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

2020-12-03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南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巡護過程中,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的珍貴圖片,黑頸長尾雉帶領著一群寶寶在林間玩耍非常罕見。每年的3—7月是黑頸長尾雉的繁殖期,鳥類監測人員普朝柱在南澗屆山也拍攝到黑頸長尾雉媽媽帶領7個寶寶在林間漫步的圖片,據介紹,這也是首次在非自然保護區記錄到黑頸長尾雉活動影像。

黑頸長尾雉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又名地花雞,雄鳥體羽棕褐色,長尾白色具黑色或褐色橫斑,翼上有兩塊白斑,肩近藍色,下背及腰白色帶黑色鱗狀斑,頭紫色,頸有金屬光澤面部裸皮紅色;雌鳥較小,頸後和背部多橄欖褐色鱗狀斑,下體皮黃,尾具褐斑,兩翼斑駁,黑褐色,具兩道近白色橫斑,肩部色淺。主要棲息於海拔500—3000米的闊葉林、針闊混交林以及疏林灌叢、草地和林緣地帶,以漿果、根莖、嫩芽及昆蟲為食。

近年來,隨著生態建設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南澗縣無量山、漫害山、屆山一帶自然生態環境逐年改善,境內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也逐年遞增。從2017年起,無量山保護區利用紅外相機多次監測拍攝到黑頸長尾雉活動,此次由工作人員近距離監測拍攝到黑頸長尾雉,有力證明了該珍稀瀕危物種的種群數量在穩步增長。(總臺央視記者 李常明)

相關焦點

  • 我家的大明星——黑頸長尾雉
    作為全國首個以黑頸長尾雉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緊密圍繞著黑頸長尾雉,做了很多野外監測的工作。讓我們藉助金鐘山保護區的影像,探訪一下這種神秘的精靈吧!
  • 【生物多樣】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11月2日 央視《朝聞天下》報導了 兩隻黑頸長尾雉 在雲南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林區公路上悠閒散步 此外 一隻白腹針尾綠鳩近日現身
  • 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11月2日央視《朝聞天下》報導了兩隻黑頸長尾雉發現了無量山保護區(南澗段)大範圍分布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白腹錦雞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 江西九嶺山首次拍到雌性白頸長尾雉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許南平攝影報導:11 月 24 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劉光選告訴記者,該站科研人員在察看提取的紅外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到一隻雌性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在九嶺山保護區尚屬首次,此外還拍到白頸長尾雉和其它野生動物在一起覓食極為珍貴的場景
  • 生態雲南 | 黑頸長尾雉在保護區林區公路上悠閒散步
    生態雲南 | 黑頸長尾雉在保護區林區公路上悠閒散步 2020-11-1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長尾雉
    黑長尾雉別名:帝雉學名:Syrmaticus mikado英文名Haiwan long- tailed pheasant雉科:Phasianidae分布臺灣中部及東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我國臺灣省特產鳥類。
  • 桃紅嶺保護區再次拍攝到白頸長尾雉的珍貴畫面
    桃紅嶺保護區再次拍攝到白頸長尾雉的珍貴畫面 2020-08-06 2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哀牢山保護區內拍攝到大量珍貴野生動物影像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柏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紅外相機影像數據時,發現數十種珍貴野生動物影像。據介紹,2019年以來,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共安裝紅外相機93臺,拍攝到珍稀瀕危野生獸類15種,其中包括較珍貴的黑熊、黃喉貂、食蟹獴等;拍攝到鳥類39種,其中比較珍稀的有白腹錦雞,黑頸長尾雉 等,截至2020年12月,共收到紅外相機拍攝到野外珍貴視頻約400多G,總共有一萬多條。
  • 雲南哀牢山保護區內拍攝到大量珍貴野生動物影像
    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柏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紅外相機影像數據時,發現數十種珍貴野生動物影像。畫面中,一隻黑熊對正在錄像的紅外相機產生了好奇,湊近前後打量,研究了半天,見相機沒有反應,悻悻離去;另一段影像中,兩隻豪豬在鏡頭前經過。
  • 江西:九嶺山保護區首次監測到雌性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提取紅外相機監測信息時,發現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紅外相機視頻顯示,這隻白頸長尾雉為雌性,整體呈棕褐色,上體滿雜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狀斑。「拍攝到雌性白頸長尾雉在九嶺山保護區尚屬首次,同時拍到白頸長尾雉和黃麂一起覓食畫面極為珍貴。」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副站長劉光選說。對野生動物進行長期監測是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雲南龍陵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冠斑犀鳥
    近日,雲南龍陵縣小黑山保護區與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業大學鳥類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 冠斑犀鳥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物種。據西南林業大學動物學教授、理學碩士韓聯憲介紹,目前已知世界上有犀鳥31種,其中中國有犀鳥5種。冠斑犀鳥布區狹窄,種群數量極其稀少。
  • 周彬攝影《白冠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一種森林益鳥,別名:翟鳥、地雞、長尾雞、山雉。通常喜在常綠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喬木林中棲息、隱蔽和覓食。好取食鱗翅目的幼蟲、蟲卵,對抑制森林蟲害、維護生態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白冠長尾雉是中國的特產珍禽,分布在中國中部河北、安徽、江西及北部山地地區。
  •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小貼士
    某種昆蟲沒有了,捕食這種昆蟲的鳥類將會餓死;鳥類的死亡又會對其他動物產生影響。這也是食物鏈造成的。所以,大規模野生動物毀滅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產生嚴重後果。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那些動物是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國家保護野生動物,是一些數量較少或已瀕臨滅絕的動物。
  •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了解下
    廣義泛指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以及軟體動物和昆蟲類。狹義指除了魚類和無脊椎動物以外的上述各類動物,即包括獸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 野生動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意義重大。 在我國,野生保護動物有多少種?
  • 鳥類中的黑長直,不要動什麼歪腦筋,吃一口得住十年
    並且園內奇峰兀立保持著非常好的生態環境,除了黑長尾雉以外,也是各類珍奇物種及國家一級保護的繁衍棲息地。在玉山國家公園裡面,黑長尾雉常活躍在那些地表植物和落葉覆蓋多的地方。其活動時間一般集中在早晨和傍晚,並且喜歡獨來獨往,一點也不像家裡養的雞那樣喜歡成群結隊的活動。
  • 環江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首次發現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雉類——白頸長尾雉,這是在廣西西部石灰巖地區首次監測到該物種。
  •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2020-10-17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的特產鳥,長尾雉
    長尾雉主要棲息於我國中部及北部山區,又叫長尾野雞、地雞,身體大小和羽毛顏色與野雞比較相似,最主要的是它是我國獨有的生物。長尾雉雌鳥尾羽比雄鳥短,該鳥習慣於清晨在地面活動和覓食,其主要以堅果、漿果和種子為食。當然,松、柏的果實更是它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