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九嶺山保護區首次監測到雌性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提取紅外相機監測信息時,發現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紅外相機視頻顯示,這隻白頸長尾雉為雌性,整體呈棕褐色,上體滿雜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狀斑。「拍攝到雌性白頸長尾雉在九嶺山保護區尚屬首次,同時拍到白頸長尾雉和黃麂一起覓食畫面極為珍貴。」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副站長劉光選說。對野生動物進行長期監測是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鹿潤桃紅嶺:呦呦鹿鳴 食野之蘋
目前,在江西桃紅嶺梅花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活躍著數百頭華南亞種野生梅花鹿。桃紅嶺保護區不僅是華南亞種梅花鹿的故鄉,也是眾多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寶庫,其自然和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已成為中國科研開發的重要基地,科普教育的野外課堂及生態旅遊的理想場所。
-
江西九嶺山首次拍到雌性白頸長尾雉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許南平攝影報導:11 月 24 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劉光選告訴記者,該站科研人員在察看提取的紅外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到一隻雌性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在九嶺山保護區尚屬首次,此外還拍到白頸長尾雉和其它野生動物在一起覓食極為珍貴的場景
-
雲南南澗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南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巡護過程中,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頸長尾雉的珍貴圖片,黑頸長尾雉帶領著一群寶寶在林間玩耍非常罕見。每年的3—7月是黑頸長尾雉的繁殖期,鳥類監測人員普朝柱在南澗屆山也拍攝到黑頸長尾雉媽媽帶領7個寶寶在林間漫步的圖片,據介紹,這也是首次在非自然保護區記錄到黑頸長尾雉活動影像。
-
花巖溪發現白頸長尾雉
經專家鑑定,此鳥名叫白頸長尾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植被茂盛,素有「天然氧吧」之稱。前不久,花巖溪村村民莫金平來到屋後的竹林裡採挖春筍,被草叢中傳出的「嘰嘰咕咕」聲吸引。她上前細看,原來是一隻羽毛棕褐色、腹部白色的怪鳥,和家養的雞大小差不多,其身下正孵著幾枚蛋。此後幾天,莫金平帶來大米和雞飼料上山投餵它。
-
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
近日,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提取安裝於林區的紅外感應自拍相機監測信息時,驚喜地發現拍攝到清晰的國寶級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圖為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境內的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璪都保護管理站區域紅外感應自拍相機拍攝的白頸長尾雉。(徐仲庭攝影)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數量極為珍稀。
-
我家的大明星——黑頸長尾雉
作為全國首個以黑頸長尾雉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金鐘山黑頸長尾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年來,緊密圍繞著黑頸長尾雉,做了很多野外監測的工作。讓我們藉助金鐘山保護區的影像,探訪一下這種神秘的精靈吧!
-
周彬攝影《白冠長尾雉》
白冠長尾雉,一種森林益鳥,別名:翟鳥、地雞、長尾雞、山雉。通常喜在常綠針闊混交林和落葉闊葉喬木林中棲息、隱蔽和覓食。好取食鱗翅目的幼蟲、蟲卵,對抑制森林蟲害、維護生態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白冠長尾雉是中國的特產珍禽,分布在中國中部河北、安徽、江西及北部山地地區。
-
後山挖筍遇珍禽 常德大媽拍下白頸長尾雉的「育兒照」
通過專家鑑定,發現的這種鳥類是白頸長尾雉,是非常罕見的鳥類,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雄鳥頭灰褐色,頸白色,臉鮮紅色,其上後緣有一顯著白紋,上背、胸和兩翅慄色,雌鳥體羽大都棕褐色,上體滿雜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狀斑;喉和前頸黑色,腹棕白色,外側尾羽大都慄色。
-
福建梅花山自然保護區:百臺紅外相機監測拍攝到野生動物61種
監測圖像資料顯示,保護區新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毛冠鹿。截至目前,梅花山保護區已累計監測拍攝到野生動物61種。為了摸清保護區野生動物本底資源,保護區在全省率先按1公裡×1公裡網格系統布設了紅外相機野生動物監測網絡。兩年來,保護區在核心區和緩衝區按公裡網格布設紅外相機100臺,採集回收監測數據6批次,紅外相機獨立有效工作日達36238個,拍攝圖像87457個,其中有效圖像57646個,物種獨立圖像13179個。
-
桃紅嶺保護區自然教育學校迎來首批學生
2021年元旦假期,桃紅嶺保護區自然教育學校剛剛成立伊始,就迎來了首批來自南昌市學生,在該保護區開展為期3天的自然觀察親子之旅。在保護區自然教育學校科普教室,同學們通過科普圖片、動畫視頻、 VR、紅外相機等各種載體,詳細了解了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情況;在野外,工作人員引導同學們體驗了自然之美,並邀請同學們一起安裝了紅外相機,講解了相機監測工作原理,增強同學們的體驗感和成就感。
-
生態雲南 | 黑頸長尾雉在保護區林區公路上悠閒散步
生態雲南 | 黑頸長尾雉在保護區林區公路上悠閒散步 2020-11-1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中新網永州12月7日電 (唐小晴 趙小兵 李嚴軍)地處湖南寧遠縣的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安裝了60臺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共收集到圖片及視頻資料72137份。」
-
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今年,保護區安裝了60臺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彰顯多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實效。(圖為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黃腹角雉) (圖為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 今年5月,寧遠縣啟動野生動物紅外相機監測工作,目前已在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放置紅外相機60臺,共收集到圖片及視頻資料72137份。
-
長興首次發現白頸長尾雉,一起看看它長啥樣~
近日,通過預先放置的野外紅外觸發相機,在湖州市長興縣泗安鎮、煤山鎮均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白頸長尾雉白頸長尾雉,體型大小與雉鳥相似,雄鳥頭灰褐色景白色,雌鳥體羽大都棕褐色,主要分布在北緯25度至31度之間,是中國特產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此次在煤山、泗安現身,是長興首次發現該鳥類棲息。
-
珍貴!中華穿山甲在臨安出沒
近日,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新一輪紅外相機數據採集過程中發現,保護區首次拍攝到野生中華穿山甲影像資料。本次保護區內穿山甲的發現對於該物種的地理分布、棲息環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為進一步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日前,國家已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標誌著當前在我國自然分布的中華穿山甲,以及據文獻記載我國曾有分布的馬來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將受到嚴格保護。
-
明溪觀測到白頸長尾雉和白鷳同覓食
3月15日,在福建省明溪縣君子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紫雲均峰山,觀測人員記錄到4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頸長尾雉和1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鷳一同覓食的場景。 據了解,白頸長尾雉是中國特產鳥類,已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的江西
-
桃紅頸天牛如何防治?什麼時候播種?
、鐵炮蟲、哈蟲,是核果類果樹的主要害蟲,桃紅頸天牛對桃樹有什麼危害?桃紅頸天牛發生規律是怎麼樣?桃紅頸天牛如何防治?以下土地資源網就一一介紹,供網友們參考。 一、桃紅頸天牛對桃樹的危害 桃紅頸天牛的小幼蟲在桃樹皮層下蛀食,大幼蟲鑽蛀到木質部內,形成彎曲的蛀道。在蛀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向外蛀1個排糞孔,從中排出蟲糞及木屑,堆積在地面或樹幹上,蟲糞為紅褐色。初夏危害最重,被害果樹生長衰弱,嚴重受害的樹幹可被蛀空,進而導致整棵桃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