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2021-01-14 寧遠微社區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藍色字體寧遠微社區,「關注」後再點擊置頂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收到寧 遠人喜歡的微信公眾號。爆料、合作請聯繫小編微信:andwsq,廣告位招租

來源:

|編輯:小風

免責聲明:平臺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餘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權屬於作者,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紅網時刻永州12月7日訊(通訊員 李嚴軍)「2019年以來,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展動植物資源本底調查,摸清家底,與中南林科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布置30個植物樣方和60臺紅外監測相機,切實保護好九嶷山的生物多樣性、系統性和原真性,加強九嶷山的宣傳推介,努力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實路徑。」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說道。寧遠縣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南嶺山脈,湘江的源頭。今年,保護區安裝了60臺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彰顯多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實效。

(圖為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黃腹角雉)

                                (圖為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

      今年5月,寧遠縣啟動野生動物紅外相機監測工作,目前已在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放置紅外相機60臺,共收集到圖片及視頻資料72137份。日前,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整理數據時,發現拍攝到黃腹角雉和白頸長尾雉2種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紅腹錦雞、斑頭鵂鶹、斑林狸、藏酋猴等7種國家Ⅱ級野生保護動物,以及小麂、黃腹鼬、野豬、紅嘴相思鳥等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它們有的單獨行動,有的成雙成對,有的則拖家帶口自由覓食,憨態可掬。這些影像數據為掌握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以及種群動態變化趨勢,制定保護規劃與措施等方面提供了科學依據。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一萬多公頃,植被具有南嶺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物物種達3445種,目前還不斷有新的瀕危植物品種被發現。

近年來,寧遠縣積極探索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隊伍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9%,先後榮獲了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生態文明工程試點縣、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示範縣,今年被納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還入選為第二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相關焦點

  • 湖南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中新網永州12月7日電 (唐小晴 趙小兵 李嚴軍)地處湖南寧遠縣的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安裝了60臺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共收集到圖片及視頻資料72137份。」
  • 雲南:紅外相機拍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近日,雲南省昌寧縣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江邊管護所工作人員進山收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發現相機拍攝到麂子、豹貓、白鷳等多種野生動物的珍貴影像。  在紅外相機拍攝到的畫面中,瀕危野生動物麂子正津津有味地品嘗著新鮮的野生菌,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鷳林中漫步,豪豬正在專心致志打洞,小松鼠則在鏡頭前嬉鬧玩耍。此外,紅外相機還拍攝到了豹貓和果子狸。
  • 雲南保山昌寧紅外相機拍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近日,雲南保山市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江邊管護所工作人員進山收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驚喜的發現相機拍攝到了麂子、豹貓、白鷳等多種野生動物的珍貴影像。視頻中出現的國際瀕危野生動物麂子正在津津有味的品嘗著新鮮的野生菌,它一邊進食一邊時不時抬頭機警地四處張望,另一段視頻中的麂子看起來就沒那麼幸運,還沒能吃到東西,正在專心致志地低頭覓食。而另一段視頻的主角——一個全身布滿漂亮花紋形似豹子的小生靈。它叫豹貓,是夜行動物,在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內屬於首次拍攝發現。
  • 【視頻】雲南昌寧:紅外相機拍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近日,保山市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江邊管護所工作人員進山收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驚喜地發現相機拍攝到了麂子、豹貓、白鷳等多種野生動物的珍貴影像。  近年來,昌寧縣採取強化宣傳教育、完善監測制度、加大執法力度等有效措施,切實做好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森林覆蓋率達67.01%,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目前,昌寧縣境內發現有陸生野生動物60科24屬181種,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42種;野生植物197科806屬1920種,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有19種,珍稀瀕危物種21種。
  • 九嶷山首次拍到兩種珍稀野生動物
    華聲在線12月1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駱力軍 李嚴軍 記者 嚴萬達)12月7日,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介紹,他們與中南林科大等科研院校合作用紅外監測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和白頸長尾雉兩種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
  • 浙江柯城首次拍到黑麂等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浙江柯城首次拍到黑麂等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2019-06-28 16陳嵐 來瑩 攝   中新網衢州6月28日電(記者 周禹龍 實習生 周悅磊 通訊員 陳嵐 來瑩)「沒想到能拍到白頸長尾雉、黑麂,要知道黑麂的珍稀程度媲美大熊貓!太難得了!」
  • 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為研究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和棲息地環境的保護工作提供珍貴資料。
  • 雲南白馬雪山保護區拍攝到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影像
    近日,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對保護區北部一條紅外相機監測樣線進行了數據回收,在對紅外相機數據回收整理分析時,發現了黑熊、黃喉貂、獼猴、豺、血稚等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的活動影像
  • 雲南哀牢山保護區內拍攝到大量珍貴野生動物影像
    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柏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紅外相機影像數據時,發現數十種珍貴野生動物影像。畫面中,一隻黑熊對正在錄像的紅外相機產生了好奇,湊近前後打量,研究了半天,見相機沒有反應,悻悻離去;另一段影像中,兩隻豪豬在鏡頭前經過。
  • 歷時8年,西藏摸清150多種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
    10月14日消息,記者當日從「西藏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西藏曆時8年完成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掌握了150多種重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存環境和保護管理狀況,填補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研究的空白。西藏地處「世界屋脊」,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和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寶庫,生態價值十分獨特。
  • 西藏曆時8年摸清150多種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家底」
    新華社拉薩10月14日電(記者唐弢)記者14日從「西藏自治區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成果驗收暨鑑定會」上獲悉,西藏曆時8年完成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掌握了150多種重要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生存環境和保護管理狀況,填補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陸生野生動物調查研究的空白。
  • 雲南哀牢山保護區內拍攝到大量珍貴野生動物影像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柏管護局的工作人員在收集整理紅外相機影像數據時,發現數十種珍貴野生動物影像。據介紹,2019年以來,雲南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共安裝紅外相機93臺,拍攝到珍稀瀕危野生獸類15種,其中包括較珍貴的黑熊、黃喉貂、食蟹獴等;拍攝到鳥類39種,其中比較珍稀的有白腹錦雞,黑頸長尾雉 等,截至2020年12月,共收到紅外相機拍攝到野外珍貴視頻約400多G,總共有一萬多條。
  • 雲南保山拍到珍稀野生動物雲貓,正臉照曝光!網友:像豹子也像貓咪
    網友評論:「又像小豹子,又像小貓咪」延伸閱讀:24臺紅外相機在歙縣清涼峰拍到大量珍稀野生動物,認得嗎?2019年10月31日,歙縣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4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了多種珍稀野生動物,已鑑定出各類野生動物37種,其中鬣羚、獼猴、黃喉貂、白鷳、黃鼬等為首次出現。
  • 廣東首次拍攝到野生黑熊蹤跡 好奇熊伸爪摸相機
    廣東首次拍攝到野生黑熊蹤跡 好奇熊伸爪摸相機 2014-10-16 17:51: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首次拍攝到的野生黑熊
  • 吉林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
    11月18日,中國吉林網從吉林天橋嶺林區獲得消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11月15日,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副場長唐乃雲和工作人員李洪剛在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採集紅外相機信息時,發現架設在新華北溝的一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一段原麝的視頻,視頻時長5秒,拍攝時間為7月10日9點48分,據悉,這是在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活體原麝,模樣呆萌,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天橋嶺局工作人員鑑定這是一隻成年雄性原麝,這也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 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圖)
    原標題: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組圖)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駝鹿影像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攝 針對網媒報導「內蒙古大興安嶺拍到6隻駝鹿野外影像為國內首次」的相關訊息,12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楊琨對記者證實稱該事件「情況屬實」。 楊琨介紹說,這組圖片拍攝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是該自然保護區利用紅外相機,意外捕捉到的影像數據信息。
  • 紅外相機「蹲守」 數十種珍稀動物入鏡來
    但苦於缺乏照片、視頻等活體實物證據,豹貓只停留在當地的野生動物種類的記錄中。  3月底,布設在廬山南麓星子縣境內桃家山地區的紅外線感應觸發相機,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豹貓在夜間活動的照片和視頻。這一發現,使廬山存在豹貓的說法得到印證。  其實,紅外相機的功勞不止於此。去年,廬山保護區安裝了紅外相機60多臺,不久後就在保護區蓮花站範圍內首次監測到藍歌鴝。
  •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活體...
    8月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獸類生態與進化學科組在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境內的2個紅外相機位點3次拍攝到了野生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這是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野外拍攝到孟加拉虎的活體照片。
  • 湖北十堰大山深處 紅外線相機拍下諸多珍稀野生動物
    中新網十堰12月4日電 (金勤 朱旭東 胡傳林)湖北十堰市竹山縣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在該保護區紅外線監測影像中,發現了豹貓、斑羚、野豬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紅外線監測設備拍攝到的野生動物。
  • 雲南德宏拍攝到雲豹、灰腹角雉等一批珍稀瀕危物種影像資料
    新華社昆明6月6日電(記者姚兵、趙鵬)灰腹角雉、雲豹、大靈貓……「自然影像中國美麗生態德宏」攝影年項目自2016年11月啟動以來,陸續獲得多種珍稀瀕危物種的影像資料。  據介紹,項目組在雲南銅壁關省級保護區及周邊區域安裝60臺紅外觸髮式相機,拍攝到雲豹、熊猴、北豚尾猴、菲氏葉猴、灰腹角雉等5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豺、黑熊、小熊貓、黑鷳等1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種,以及鼬獾、豬獾、雲貓等14種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