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藍色字體寧遠微社區,「關注」後再點擊置頂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收到寧 遠人喜歡的微信公眾號。爆料、合作請聯繫小編微信:andwsq,廣告位招租
來源:
|編輯:小風
免責聲明:平臺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餘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版權屬於作者,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紅網時刻永州12月7日訊(通訊員 李嚴軍)「2019年以來,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展動植物資源本底調查,摸清家底,與中南林科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布置30個植物樣方和60臺紅外監測相機,切實保護好九嶷山的生物多樣性、系統性和原真性,加強九嶷山的宣傳推介,努力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實路徑。」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說道。寧遠縣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南嶺山脈,湘江的源頭。今年,保護區安裝了60臺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彰顯多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實效。
(圖為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黃腹角雉)
(圖為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
今年5月,寧遠縣啟動野生動物紅外相機監測工作,目前已在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放置紅外相機60臺,共收集到圖片及視頻資料72137份。日前,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整理數據時,發現拍攝到黃腹角雉和白頸長尾雉2種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紅腹錦雞、斑頭鵂鶹、斑林狸、藏酋猴等7種國家Ⅱ級野生保護動物,以及小麂、黃腹鼬、野豬、紅嘴相思鳥等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它們有的單獨行動,有的成雙成對,有的則拖家帶口自由覓食,憨態可掬。這些影像數據為掌握保護區內野生動物的種類、數量、分布,以及種群動態變化趨勢,制定保護規劃與措施等方面提供了科學依據。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一萬多公頃,植被具有南嶺山地森林生態系統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物物種達3445種,目前還不斷有新的瀕危植物品種被發現。
近年來,寧遠縣積極探索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隊伍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9%,先後榮獲了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生態文明工程試點縣、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示範縣,今年被納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還入選為第二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