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即將結束 深晚記者受邀參與現場調查

2021-01-21 深圳晚報

1月16日11點45分,福田紅樹林基金會工作人員帶領多名資深觀鳥志願者來到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準備開始新一天的黑臉琵鷺「人口」普查。這是為期3天的2021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的其中一次。在當天的調查中,志願者在公園南區三個觀測點共記錄到黑臉琵鷺19隻。今年的普查中,首次設置了媒體開放環節,深圳晚報作為受邀媒體參與了此次全球同步普查活動。

▲福田紅樹林基金會工作人員向志願者講解普查要求。

據了解,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活動由香港觀鳥會統籌,始於1994年,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20個城市參與調查。參與該項普查工作的大多是黑臉琵鷺主要越冬地的義務調查員。記者查閱有關資料發現,在2020年1月黑臉琵鷺全球普查期間,全球共錄得4864隻黑臉琵鷺,其中在深圳灣共觀測到361隻黑臉琵鷺。

▲福田紅樹林基金會工作人員正在統計南區三個觀測點的調查數據。

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工作人員尹玉柱告訴深晚記者,黑臉琵鷺全球普查一般於每年1月中旬或下旬進行,今年的同步普查時間為1月15日~17日,深圳地區的觀測記錄點主要在深圳灣片區。

在尹玉柱的帶領下,參與本次普查活動的6名志願者和深晚記者被分成三組,分別前往公園南區的三個觀測點展開調查,並按要求在當天的12時45分、13時45分和14時45分對分別觀察到的黑臉琵鷺數量進行同步記錄,在志願者和深晚記者的共同努力下,最終當日該片區共錄得19隻黑臉琵鷺。為期3天的全球同步普查活動結束後,來自日本、韓國、中國、越南、泰國等國家的相關數據將匯總到香港觀鳥會,最終形成新一年的黑臉琵鷺全球數量和分布情況的調查報告。

深圳晚報記者 徐婭

相關焦點

  • 黑臉琵鷺數量有多少?共同參與全球2021年同步普查吧
    共同參與全球2021年同步普查吧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14日訊 (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記者從深圳市觀鳥協會獲悉,2020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活動將於1月15日開啟。歡迎市民和社會組織上報普查周期觀測到的黑臉琵鷺相關情況。2020年,該項普查在深圳灣最多觀測到361隻黑臉琵鷺。全球共錄得4864隻黑臉琵鷺,創新高。
  • 全球黑臉琵鷺數量普查活動啟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秦綺蔚)記者從深圳市觀鳥協會獲悉,2021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活動將於1月15日至17日開啟。歡迎市民和社會組織、機構上報普查周期觀測到的黑臉琵鷺相關情況。 黑臉琵鷺是珍稀瀕危鳥類,其全球同步普查活動由香港觀鳥會統籌,始於1997年。
  • 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溫州站活動將啟
    2017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溫州站活動即將開始。1月13日-1月15日,溫州野鳥會和慢教育自然探索營邀請您共同參與。具體報名方式可關注「溫州野鳥會」公眾號。黑臉琵鷺(學名:Platalea minor),臺灣稱黑面琵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
  • 深晚薦讀|7隻黑臉琵鷺在深圳灣覓食嬉戲
    9 月 20 日一早,7 只黑臉琵鷺出現在晨光中的深圳灣,這一幕被守候多時的深晚記者成功記錄下來。深圳觀鳥專家認為,不排除這些黑臉琵鷺並未參與今春候鳥季的正常遷徙,也許是長期留在深圳的一個亞成鳥種群。近日,深圳鳥友阿宇報料稱,在深圳灣灘涂上發現 6 只黑臉琵鷺,但由於距離太遠,手機無法拍攝。深晚記者即刻趕赴現場,趕到後卻並未發現黑臉琵鷺。此後,深晚記者又先後兩次前往深圳灣守候,由於連日下雨,也未能如願。
  • 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單日錄得35隻黑臉琵鷺 創2020年紀錄
    2020年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於1月17日至19日舉行,深圳市觀鳥協會多名資深觀鳥志願者參與了本次調查,並在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魚塘錄得2020年候鳥季最大的一個單日黑臉琵鷺群落,數量達35隻。▲在深圳灣鳳塘河口休息的黑臉琵鷺群。
  • 黑臉琵鷺究竟長什麼樣?觀鳥專家邀你一起觀察
    觀鳥專家邀你一起觀察 2018年01月18日 08:28:21來源:溫州日報記者 李藝 >  溫州是被列為「瀕危」級別的珍稀候鳥黑臉琵鷺最北越冬地。今年,究竟有多少黑臉琵鷺留在溫州越冬?哪些地點最受這些鳥類喜愛?想知道黑臉琵鷺究竟長什麼樣?本周日,全球黑臉琵鷺同步調查溫州站活動即將啟動,8周歲及以上、熱愛自然的市民可以關注「溫州野鳥會」公眾號報名參加,今天是報名最後一天。
  • 香港觀鳥會:世界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突破4000隻
    新華社香港4月11日電(記者戰豔)由香港觀鳥會統籌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19」11日公布結果:黑臉琵鷺數量較上一年增長13%,即增加522隻。自1994年普查以來,黑臉琵鷺數量首次超過4000隻,達4463隻。其中,內地增幅最大,顯示鳥類保護成果顯著。
  • 今年 來福建的黑臉琵鷺少了些
    N本報記者 李熙慧 包華 文/圖 本報訊 世界「極度瀕危」鳥類之一的黑臉琵鷺2014年全球同步調查結果昨日發布,記者從福建省野生動植物協會觀鳥分會(下簡稱福建觀鳥會)了解到,全球共發現2726隻黑臉琵鷺,創下歷史新高。
  • 獨家|7隻黑臉琵鷺亮相深圳灣,2020深圳候鳥季即將到來
    9 月 20 日一早,7 只黑臉琵鷺出現在晨光中的深圳灣,被守候多時的深晚記者成功記錄下來。深圳觀鳥專家認為,不排除這些黑臉琵鷺並未參與今春候鳥季的正常遷徙,也許是長期留在深圳的一個亞成鳥種群。▲ 6 只黑臉琵鷺同框。
  • 黑臉琵鷺,平安自在東南飛(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 ①)
    黑臉琵鷺的珍稀程度僅次於朱䴉,遷徙路線主要在我國國土範圍之內。為此,本期「美麗中國調查·鳥的遷徙」欄目特別約請本報記者深入遼寧大連、福建福州、廣東深圳等地調研,既報導各地為改善生態環境所做的種種努力,也反映黑臉琵鷺生存面臨的新問題。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啟現場登記 持續至12月10日結束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啟現場登記持續至12月10日結束  昨起北京11.5萬普查員敲門入戶  11月1日,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街道的普查員李莎(中)通過手機人口信息採集系統現場登記供圖/新華社  11月1日,隨著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準時點到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現場登記,700多萬普查人員走入千家萬戶。
  • 來深過冬的黑臉琵鷺變少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林清容)黑臉琵鷺可謂是深港兩地的「溼地明星」,被列為全球瀕危物種。昨日,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黑臉琵鷺自然保育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上發布了一年一度的全球黑臉琵鷺普查結果,全球黑臉琵鷺數據創歷史新高,共錄得3356隻。但調查顯示,來到后海灣(深圳+香港)的黑臉琵鷺相比去年變少了。
  • 黑臉琵鷺 珠海越冬
    日前,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據悉,這是珠海市乃至大灣區西部有記錄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最多的一次。
  • 珠海記錄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 通訊員 林蔭圖/陳什旺 張福慶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12月14日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
  • 珠海市黑臉琵鷺數量破紀錄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12月14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在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多達106隻。據悉,這是珠海市乃至大灣區西部有記錄發現黑臉琵鷺以來最多的一次。
  •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將在2021年全面啟動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近年來,部分涉災部門和地區陸續開展了部分災害類型的風險調查試點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全球氣候變化、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等背景下,自然災害風險呈現出新情況、新特點,防範應對風險出現新的挑戰,原有工作的全面性、綜合性不足等問題逐漸顯現,亟待開展綜合性的普查,為防範化解風險提供權威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信息。
  • 金灣再現「鳥中熊貓」——黑臉琵鷺
    要知道,這種鳥可是屬於全球珍稀瀕危鳥類,在2020年全球黑臉琵鷺同步調查記錄中,僅有4864隻!黑臉琵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屬於鸛形目、䴉科、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已知六種琵鷺當中唯黑面琵鷺屬瀕危物種),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喜在水面平靜且淺的泥濘水塘、胡泊或泥灘活動。
  • 公平大湖自然保護區——珍稀水鳥黑臉琵鷺和卷羽鵜鶘的棲息地
    廣東海豐公平大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於1998年12月28日經省政府批准建立。保護區位於海豐縣東南部沿海,地域由公平水庫溼地、大湖海岸溼地以及東關聯安圍灘涂魚塘溼地三部分組成,總面積11591公頃。保護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鳥口普查」怎麼查?與人口普查有啥不同?記者帶你揭秘
    龍泉山遷徙猛禽監測,是成都觀鳥會調查團隊開展或參與的四川「鳥口普查」的內容之一。「『鳥口普查』,就是對四川境內鳥類的種類、數量和遷徙特徵等進行調查,類似人口普查。」成都觀鳥會理事長沈尤說。今年3月,調查團隊成員在核心期刊《四川動物》發表論文《四川省鳥類名錄的修訂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