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歡迎黑臉琵鷺回家」嘉年華系列公益主題活動在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舉行。 李申 攝
小學生學習使用望遠鏡觀鳥。李申 攝
小學生現場創作黑臉琵鷺畫作。 李申 攝
人民網深圳11月22日電(李申)「愛深圳,愛自然,就從認識鳥類開始。」11月21日,第二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主題活動——「歡迎黑臉琵鷺回家」嘉年華系列公益主題活動在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舉行,遊雲教育創始人遊雲在開幕式上如是說。
遊雲介紹,深圳位於全球9大候鳥遷徙路線其中1條上;每一年途經深圳或者在深圳度冬的候鳥超過100000隻;深圳有圖片記錄的鳥類超過400種、常見的鳥類超過100種。而常住人口超過千萬的深圳市民其中90%以上的人認識的鳥種不超過10種,絕大多數人也不知道鳥類與環境、鳥類與人類的關係。
因此,遊雲決定,從今年冬季(鳥季)開始,向深圳全體市民發起倡議:愛深圳、愛自然,就從認識鳥類開始。
該活動最早得到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的積極響應。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他們將「觀鳥觀自然」折頁送到全校1500多名學生手中。今年鳥季結束前,整個深圳實驗教育集團數萬名學生也將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嘉年華開幕式上,遊雲宣布,從今天開始,在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支持下,未來每一個周末將安排中小學生到深圳灣公園定點做國際環保志願者服務。他們將帶上自己的單、雙筒望遠鏡,免費向全市中小學生和深圳市民提供觀鳥服務。「我們的口號是『這個鳥季,讓每一個深圳市民認識10種鳥兒』。」
所有參與這項活動的學生,遊雲教育都將認證每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時間,活動結束將會頒發「國際環保志願者證書」和「生態護照」。
活動上,「第二屆國際青少年自然筆記大賽」同步啟動。大賽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遊雲教育承辦。賽事旨在鼓勵孩子們持續對自然現象進行觀察和記錄,發現問題、找出規律、實踐過程、解決問題,促使青少年的環境意識向環境行為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