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鳥樂園】
「今年旌湖好熱鬧哦!留在旌湖裡的冬、夏季候鳥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多,從4月起到現在,旌湖裡幾乎每天都有『德陽籍』小候鳥陸續出生,旌湖現在已經成為了這些雛鳥們的樂園。」
今天上午,在青衣江橋至黃河橋東岸邊,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的鳥友指著旌湖河道內人工鳥島上的一窩雛鳥興奮地說。
自今年4月份開始至今,旌湖鳥島上已陸續孵化出數百隻各種野生鳥類。
鳥兒頻來
德陽「落戶」
攝影 李濤
愛鳥協會副會長李濤說,自從去年旌湖清淤後,在河道內設置了人工鳥島,為旌湖中的候鳥們提供了較好的棲息環境和繁育條件。
根據今年初成都平原水鳥調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旌湖4000多隻的越冬候鳥數量較往年的3000多只有明顯的增長。特別是隨著人工鳥島的設置,留在旌湖的冬候鳥不論從種類還是數量上來說也都有所增長,就連越來越多的夏候鳥也選擇在這裡安家,繁育後代。
「往年4月份冬候鳥遷徙離開後,留鳥很少,僅有零星綠頭鴨和斑嘴鴨等,且在旌湖的分布也比較散。」李濤說。而今年在旌陽區青衣江橋至黃河橋河段,由於此處人工鳥島和灘涂溼地較多,水草豐茂,有著豐富的食物來源和較為安全舒適的生態環境,這裡也成了鳥兒們「落戶」的首選。很多市民和來自省內外各地的觀鳥愛鳥人士近段時間也常常聚在此處觀鳥、攝影,其中就有來自成都的攝影愛好者吳先生。
「上個月我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一個愛好者在轉發雉雞在德陽旌湖現身的新聞,就專程趕到德陽來拍照,這個雞羽毛顏色特別漂亮,拍出來很好看!我之前都來過一回了,當時下雨沒看見,今天不僅看見了大的,還拍到了小雉雞,真的不虛此行。」吳先生說。
第一批亞成鳥
已能飛翔
據協會鳥友觀察統計,今年留在旌湖安家繁育的候鳥當中,冬候鳥有綠頭鴨、斑嘴鴨、黑水雞、小鸊鷉等。而夏候鳥有此前在旌湖數量較少的黃葦鳽、慄葦鳽、紅胸秧雞、藍胸秧雞,以及國內稀有夏候鳥棉鳧,種類已達十餘種,數量大約超過600餘只。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本地常見的白鷺、夜鷺等留鳥也在旌湖裡安了家。
今年春夏季在旌湖繁育的野生鳥類數量大約已有兩三百隻,大多集中在黃河橋至青衣江橋東、西兩岸。「目前已經到6月中旬了,我們看到第一批在旌湖孵化的斑嘴鴨、綠頭鴨、黑水雞的亞成鳥一部分都已經具備了飛行能力。」李濤說:「就連今年初我們才觀察到的雉雞目前也已經在這裡繁育了兩窩,每窩大概都有七八隻的樣子,現在經常可以看到它們跟隨雌雞在鳥島的草叢中覓食的身影。」
記者看到,現在雖然天氣炎熱,但在青衣江橋至黃河橋段的岸邊,仍有大量來自本地及外地的攝影愛好者和愛鳥人士正在觀鳥攝影。「往年夏季基本就無鳥可拍了,今年情況卻完全不一樣。你看嘛,這麼熱的天,還是有這麼多人觀鳥,每天如此,這種景象往年是根本看不到的。」李濤說。
垂釣應避開
雛鳥聚集區域
李濤表示,目前仍觀察到還有鳥兒在築巢的情況,判斷接下來仍然會有「德陽籍」鳥兒相繼「落戶」,旌湖勢必會越來越熱鬧,生機盎然。
那現在是否還有傷鳥捕鳥的行為呢?
鳥友說,今年以來幾乎沒見到傷鳥捕鳥的情況,這是一個很積極的信號,證明廣大市民的愛鳥護鳥意識在不斷提高,但並不意味著在這裡安家的鳥兒就很安全。「我們長期觀察發現,雖然沒有見到捕鳥傷鳥的,但驚擾鳥兒的情況還是時有發生,比如有人使用無人機在鳥島上盤旋,刻意到草叢上空驚擾正在窩裡繁殖的鳥兒;還有人在看到雛鳥後大聲尖叫驅趕。」鳥友表示,這些行為都是不可取的,要做到在不破壞,不影響它們生活狀態和環境的前提下文明觀鳥賞鳥。
鳥友呼籲:
由於目前青衣江橋到黃河橋河段雛鳥較多,成長期間的鳥兒需要充足的魚類食物來源,且垂在水中掛有釣餌的魚鉤極易引誘像小鸊鷉這類潛水捕食的雛鳥咬鉤或被魚鉤掛傷,也請垂釣的市民主動選擇其它區域進行垂釣。
記者|曾可嘉 攝影|李濤 編輯|塗策
責編|汪巧 值班編委|姜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