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大熊貓」黑鸛種群現身吳忠

2020-12-03 直播吳忠

12月1日

吳忠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工作人員

吳忠黃河國家溼地公園梅家灣段黃河灘涂溼地

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種群15隻

是吳忠市近幾年來

發現黑鸛最多的一次

黑鸛在中國的珍稀程度並不亞於大熊貓

每年的遷徙都牽動著眾多黑鸛粉絲們的心

這種體態優美的大鳥

有著超強的飛行遷徙能力

雖然在歐、亞、非大陸都有分布

近十多年來種群數量明顯下降

吳忠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

助理林業工程師李學明說

黑鸛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

它主要棲居繁殖於懸崖峭壁或者森林裡

主要生境地點

在開闊的河流、湖泊、灘涂溼地周邊

這兩者有一個關係就是

它的繁殖地距離河湖水域棲息地

一般不超過三公裡

所以說它有獨特的生境

由於前幾十年人為破壞、幹擾

包括大面積的砍伐森林

生態環境的破壞

導致黑鸛種群數量呈減少的趨勢

目前

全球僅存3000多隻

其中我國有1000多隻

吳忠市溼地保護管理中心

一共監測到3黑鸛

2020年首次觀測到1隻

第二次是2隻

這次是15隻

近幾年監測到種群數量最大的一次

黑鸛在吳忠國家溼地公園棲息

說明吳忠黃河生態環境

適合黑鸛這些瀕危物種棲息

也表示吳忠的生態環境

持續向好

相關焦點

  • 鳥中「大熊貓」黑鸛種群現身吳忠!
    鳥中「大熊貓」黑鸛種群現身吳忠!發現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種群15隻這是吳忠市近幾年來發現黑鸛最多的一次黑鸛在中國的珍稀程度並不亞於大熊貓每年的遷徙都牽動著眾多黑鸛粉絲們的心這種體態優美的大鳥有著超強的飛行遷徙能力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 時隔6年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現德陽旌湖
    曾可嘉 四川在線記者 餘如波「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旌湖記者12月4日從德陽觀鳥愛鳥志願者協會獲悉,時隔10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再度現身德陽旌湖後,近日,兩隻享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也來到旌湖。
  • 鳥中「大熊貓」光臨黃河邊,帶來好消息!
    而在黃胸鵐之前,來到孟津黃河溼地保護區的還有被譽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蓑羽鶴。蓑羽鶴是鶴類中個體最小者,對生態環境質量要求極高。它的到來,標誌著孟津黃河溼地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
  • 震旦鴉雀現身黃河灘蘆葦叢 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黑鸛黑鸛屬於鳥綱鸛形目鸛科,為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自然種群日漸減少,全球僅存3000隻,我國不足600隻。黑鸛在我省分布數量較多,曾見於我省孟津縣的黃河溼地、濟源市、洛寧縣等地,豫鄂交界處的丹江庫區是黑鸛遷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之一。
  • 西寧再現鳥中「大熊貓」黑鸛
    那邊是三隻黑鸛!」10月24日, 在西寧市湟中區蓮花湖景區,青海國家公園觀鳥協會首次以影像記錄到3隻國家一級保護鳥種——黑鸛。當日,在蓮花湖景區,觀鳥攝影愛好者有幸拍攝記錄到3隻黑鸛。記者通過現場觀測器材看到,纖細的腳、體態優美的一隻黑鸛展翅欲飛,兩隻沐浴著秋日的暖陽在溼地上悠閒地歡暢踱步,無比愜意。
  • 孟津黃河溼地迎來「國寶」黑鸛扎堆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陳慧 通訊員 郭準/文 馬朝紅/攝近日,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今冬又成群出現在孟津黃河溼地,它們連續多年在這裡越冬,已成為這裡的「常客」,給黃河溼地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黑鸛屬鸛形目、鸛科,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3000隻左右,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屬於國寶級珍禽。其體態優美,頸、腳很長,嘴和腳紅色。
  • 孟津黃河溼地黑鸛「扎堆」成風景
    (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馬朝紅供圖)初冬季節,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黑鸛又成群出現在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段。它們連續多年在這裡越冬,已成為這裡的「常客」,給黃河溼地增添了一道靚麗風景。黑鸛屬鸛形目、鸛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3000隻左右,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屬於國寶級珍禽。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
    原標題:聚焦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Ciconia nigra)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世界瀕危珍禽黑鸛,現身貴德黃河畔
    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黑鸛性孤獨,機警而膽小,聽覺、視覺均很發達,在人離得很遠時就會飛起,難以接近。黑鸛也被鳥類研究者稱為「最神秘的鳥兒」,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所以也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 甘肅瓜州首次野外發現「鳥中大熊貓」巢穴和幼鳥
    圖為黑鸛和幼鳥。王俊攝黑鸛又名黑老鸛、烏鸛、鍋鸛、黑巨鸛、黑巨雞,體羽大致為黑色,具紫綠色光澤,下體白色,喙及角紅色,是鸛科鸛屬的鳥類,是世界瀕危鳥類之一,曾經分布較廣,但近年來隨著生態破壞及非法狩獵,種群數量在全球範圍內明顯減少,甚至在許多國家已絕跡。
  •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2020-12-30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鳥中大熊貓」黑鸛落單德州 紅嘴巴筷子腿體態優雅
    後經森林公安鑑定,此鳥為世界珍惜鳥類黑鸛,全球僅有2000餘只,在我國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以稱得上是「鳥中大熊貓」。據民警楊洪雨介紹,這隻鳥身材高大、體態優雅,嘴巴是紅色的、尖的,大約有20公分長,腿也比較長,大約40公分到50公分。
  • 7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保山
    新華網發(楊磊 攝)   12月21日,7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作為國際候鳥遷徙路線的重合節點,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致力於恢復溼地、修復溼地生態系統、改善生態環境,吸引了近2萬隻候鳥來此越冬。目前,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記錄到的鳥類達279種。
  • 黑鸛現身青海西寧
    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6日,一隻黑鸛在西寧市北川河溼地公園內覓食。 近日,位於青海省西寧市的北川河溼地公園迎來兩隻黑鸛。黑鸛屬鸛形目、鸛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3000隻左右,屬於國寶級珍禽。
  • 白色大熊貓現身四川臥龍 專家:區域種群存「白化」突變基因
    從體型判斷,這是一隻亞成體或青年熊貓,年齡大概在1-2歲左右,是野生大熊貓中記錄到的完全白化個體,表明在臥龍的大熊貓區域種群中,存在「白化」突變基因。該區域種群存在「白化」突變基因不影響正常生活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熊類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表示,「白化」現象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但均較為罕見,
  • 良好生態環境讓野生動物頻現 魯山縣沙河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通訊員 馬松昭 李盈宏12月17日,記者從魯山縣林業部門獲悉,林業工作人員巡查時,在該縣沙河上遊發現了10多隻世界瀕危珍禽,號稱「鳥中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與大熊貓、東北虎同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中國約有1000隻,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黑鸛天生好潔也被視為「鳥中皇后」,它們體態優美、高雅端莊、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千克;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紅色。
  • 探尋大熊貓野生種群復壯密碼 重新定義野化放歸操作指南
    ●首次論證出野生大熊貓種群續存最小棲息地面積需求為114.7平方公裡●首次發明了具有寬度的大熊貓生境廊道(基因廊道)的設計方式,並設計了我省14條大熊貓生境廊道●科研成果奠定了我國野生大熊貓棲息地就地保護的科學基礎,為野化放歸提供了操作指南  5月30日,「野生大熊貓棲息地研究與種群復壯技術」榮獲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保護區!
    黑鸛現身保護區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6日訊 10月9日中午,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魚塘,鳥類調查人員在統計鳥類時,突然成群的鷸鴴被驚起,原來是有兩隻大鳥在追逐,後面一隻是蒼鷺,前面是一隻黑色的長嘴大鳥,它就是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新記錄鳥類——黑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