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是大型猛禽,體長84~91釐米,多棲息在湖泊、河口等地。在我省,白尾海雕屬於冬候鳥或旅鳥,曾見於三門峽靈寶等地。
震旦鴉雀張金良供圖
金雕
金雕是大型猛禽,雌雕全長1米左右,雄雕稍小,全身黑褐色,後頸部有金黃色矛狀羽毛。金雕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活動於我國西南部。在金庸的《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等小說裡的神鵰就是現在的金雕。
白頭鶴
白頭鶴是最小的鶴,體長約為1米,被譽為「愛情鳥」,它們組成家庭後,伴侶關係穩定,幾乎終年形影不離。白頭鶴數量稀少,全球只有7000多隻,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省是白頭鶴在中國的主要分布省份之一,豫北黃河故道溼地有不少白頭鶴的身影。
玉帶海雕
玉帶海雕又叫黑鷹,體長90釐米,遷徙時經過我國的東北至江蘇地區,其中就有河南。它們於每年11月~翌年3月間交配繁殖,一夫一妻制。它們的尾羽名為「腰玉」,是非常貴重的飾物,現存2500~10000隻左右。
白肩雕
白肩雕,大型猛禽,體長在75—84cm,每年秋季10—11月份和翌年3—4月份在我省出見。該鳥在全球範圍內數量極為稀少,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黑鸛
黑鸛屬於鳥綱鸛形目鸛科,為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自然種群日漸減少,全球僅存3000隻,我國不足600隻。
黑鸛在我省分布數量較多,曾見於我省孟津縣的黃河溼地、濟源市、洛寧縣等地,豫鄂交界處的丹江庫區是黑鸛遷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之一。
青頭潛鴨
青頭潛鴨屬冬候鳥,對棲息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受棲息地喪失等各種因素影響,近十年來青頭潛鴨的數量急劇下降,目前全球不到500隻,比大熊貓還要稀少,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國際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將其受威脅等級定為「極危」。
□記者任磊
本報新鄉訊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現身黃河溼地,近期,封丘縣攝影愛好者在該縣黃河溼地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拍攝到了這一珍稀動物。昨天,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兩位教授牛瑤和呂九全在看到照片後,很肯定地說,這就是震旦鴉雀。
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古印度稱華夏大地為「震旦」,所以定為此名。由於過於稀少,因此在IUCN(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紅皮書中,震旦鴉雀被列為瀕危物種,有「鳥中大熊貓」之稱。
封丘縣委宣傳部的尹祖濤介紹,封丘及周邊的攝影愛好者,從2013年就開始在黃河岸邊追逐拍攝震旦鴉雀。兩年來,在陳橋驛黃河溼地及封丘青龍湖等處,他們觀察到數群震旦鴉雀,多則一二十隻,少則兩三隻。
體形嬌小,尾巴加在一塊兒才不足20釐米長,震旦鴉雀的長相十分可愛——黃色的小嘴很像鸚鵡,黑色眉紋顯著,狹窄的白色眼圈。牛瑤介紹,這種鳥是珍稀物種,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生態學價值。
據資料介紹,震旦鴉雀持續飛行能力較差,其主要食物是蘆葦莖內、莖表、葉表上面移動能力較差的小蟲以及蚧殼蟲等,食源單一,必須依賴蘆葦蕩的環境生存。它們會像啄木鳥一樣用堅硬的嘴敲打蘆葦稈,發出清脆的響聲,把藏在蘆葦皮裡的蟲子揪出來吃掉,故也有人稱其為「蘆葦中的啄木鳥」。這種鳥的翅負荷很高不適合長距離飛行,必須依賴蘆葦茂密的環境,跳來跳去,只能飛行很短的距離。如果離開了茂密的、連續的蘆葦,震旦鴉雀的行動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故而,它的生存同蘆葦蕩的存在息息相關。上世紀80年代,我國曾有它的記錄,而後消失在人們視線中。愛鳥者呼籲,如果要割蘆葦,能不能割一點留一點,讓這些蘆葦蕩裡的精靈還有地方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