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大熊貓」現身北京房山牛口峪溼地公園,除了震旦鴉雀還有這些

2020-11-27 北晚新視覺網

昨天,攝影愛好者許斌在房山區牛口峪溼地公園拍鳥時,意外地拍到了一隻震旦鴉雀在樹枝上蹦跳嬉戲的畫面。據了解,震旦鴉雀屬於全球瀕危鳥種,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珍稀鳥類現身房山,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地區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震旦鴉雀

許斌是一名攝影愛好者。趁著雙休日,一大早,他便約上好友,帶上相機前往牛口峪溼地公園拍鳥。在溼地公園後湖的幽僻之處,有一間用草簾和綠色木板偽裝過的小屋藏在蘆葦深處,這就是攝影愛好者們拍鳥的主陣地。

「平時我經常去水庫邊、野鴨湖和公園拍鳥,拍的大多是野鴨、大雁等鳥類。這次來這兒,我就想拍一拍翠鳥。」許斌架好相機,守候在機位旁,等待著鳥兒入鏡。沒想到,等來的不是藍色的翠鳥,而是一隻羽毛黃褐色、帶有黑色眉紋的小鳥進入了他的鏡頭。透過鏡頭,許斌仔細觀察著這隻小鳥的一舉一動,只見它在樹杈上蹦來蹦去,像是在嬉戲玩耍。他立刻連按下五六次快門,捕捉到小鳥活潑靈動的姿態。

翠鳥

翠鳥、黑卷尾、紅嘴藍鵲……拍完照回到家後,許斌整理起一上午的收穫,「這次拍到了七八種鳥類。」翻著翻著照片,許斌留意到那隻黃褐色的小鳥,「這是什麼鳥?」帶著疑問,許斌將照片上傳到一個能識別鳥類的手機軟體上,識別出的結果讓他十分驚喜,這隻小鳥竟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於是,他把照片發到了網上,與影友們分享。

記者了解到,其實,這已經不是影友第一次在牛口峪溼地公園拍到震旦鴉雀了。劉建軍是對拍鳥情有獨鐘的攝影愛好者之一,十多年來,他在這片溼地裡拍到過翠鳥、黑鸛、白鷺等50多種野生鳥類。2018年1月,他偶然發現了「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的身影。「溼地公園剛開放幾十天,震旦鴉雀就來『光顧』了,一來二去,還把家安在了這裡。」劉建軍說,震旦鴉雀是全球性瀕危鳥種,生活空間僅限於蘆葦蕩中,這種鳥選擇的棲息地,必須十分安靜,而且它只吃蘆葦蕩裡的小蟲子,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

佔地1.4平方公裡的牛口峪溼地公園,曾是一座專門用來蓄存燕山石化處理達標後的工業外排水的水庫。2017年,燕山石化對水庫進行修復改造,種植了蘆葦、水蔥、香蒲等具有高淨化能力的水生植物,以及狐尾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對水質進行深度淨化,廢水變成了清澈的河水,水庫搖身一變成為了溼地公園。隨著溼地生態環境的改善,水中的浮遊生物、植物和種類繁多的魚蝦得到大量繁殖。良好的生態環境,才吸引了眾多野生鳥類在這裡棲息。

據了解,自2017年至今,房山已吸引了天鵝、白鷺、黑鸛、震旦鴉雀、長嘴劍鴴、山斑鳩等74種鳥類來做客。不久前,全球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還現身大石河濱河公園,這種鳥類全球僅有不到1000隻,對棲息環境的要求非常高,堪稱環境質量好壞的「指標物種」。

房山的河湖緣何能吸引這些珍稀鳥類?據房山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房山區陸續實施了大石河、小清河等16條河道綜合治理;開展河道水生態治理,清除河道淤泥5100方,維護水面511.88萬平方米,同時每年向河內補充再生水4900萬噸左右,用以景觀效果的同時改善水質。此外,全區汙水處理廠由2012年9座增加到16座,汙水處理率由71.32%提高到80.52%。通過採取控源截汙、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等措施,已消除吳店河等8段黑臭水體。通過一系列水環境治理措施,房山的河湖水面逐步擴大,水質逐年向好,水生植物繁茂,水生態漸顯生機,為候鳥休憩棲息及停留覓食,提供了舒適的「綠色家園」。

 

 

來源:北京晚報 褚英碩

相關焦點

  • 遠看像毛球,長著大尾巴,「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南海子定居
    近日,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工作人員在南海子郊野公園拍攝到了震旦鴉雀在窩中休息的畫面。因為珍稀,震旦鴉雀又被稱為「鳥中大熊貓」。去年8月、11月和今年5月,震旦鴉雀都在南海子現身過。這說明南海子成為這種全球性近危物種的又一個定居地。
  • 震旦鴉雀現身黃河灘蘆葦叢 被稱為「鳥中大熊貓」
    □記者任磊本報新鄉訊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現身黃河溼地,近期,封丘縣攝影愛好者在該縣黃河溼地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拍攝到了這一珍稀動物。昨天,河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兩位教授牛瑤和呂九全在看到照片後,很肯定地說,這就是震旦鴉雀。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古印度稱華夏大地為「震旦」,所以定為此名。
  • 15部門聯手保護鳥類溼地 震旦鴉雀現身白沙河
    為更好地做好野生鳥和溼地保護工作,7月19日,青島市城陽區建立了野生鳥和溼地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15個部門的職責範圍,今後每年將定期召開會議並對會議執行情況定期督查,這是城陽區健全野生動植物保護長效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對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 「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蘆葦叢中飛舞的美麗精靈
    世界上,有這樣一種鳥,它默默無聞,不為世人所知,卻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震旦;它小巧玲瓏,與龐然大物決然不同,卻又經常被拿來與「大」熊貓相提並論。它是蘆葦中飛舞的美麗精靈,是中國大陸的稀世珍寶,它就是震旦鴉雀。
  • "鳥中熊貓"現身紹興海塗蘆葦叢 它叫"震旦鴉雀"
    這些人都是省內外的超級野鳥攝影發燒友,其中包括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野鳥分會會長錢斌等。他們的「偷拍」對象,是新近在那裡被意外發現的「鳥中熊貓」——震旦鴉雀。  這種鳥是國際上的瀕危鳥種,上世紀80年代中國曾有記錄,而後就消失了。
  • 哪種鳥能成上海市鳥?灰喜鵲曾被提名,政協委員推薦震旦鴉雀
    震旦鴉雀:全球性近危物種2016年上海兩會期間,市政協委員尹京苑、周保春遞交提案,建議將震旦鴉雀評為上海「市鳥」,引起了社會各界對評選上海「市鳥」的廣泛關注。震旦鴉雀黃色小嘴,黑眼窩,被稱為「鳥中熊貓」,其生存和「上海灘」息息相關。
  • 北京溼地生態改善 珍稀瀕危鳥類現身
    除了黑鸛、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群數量穩步上升,震旦鴉雀、青頭潛鴨、白尾海雕等珍稀瀕危鳥類也在北京溼地內相繼被發現。「369種野生植物,202種野生動物在北京溼地內安家」,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說。  得益於生態功能的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溼地成為北京野生動植物的「樂園」。
  • 鎮江一對父女拍到震旦鴉雀 系全球瀕危鳥類(圖)
    鳥友「斑馬」攝  「鳥中熊貓」震旦鴉雀現身鎮江  一對父女在金山湖找到它們的蹤跡;江蘇鳥友昨參與全球聯動追蹤瀕危水鳥黑臉琵鷺  奇鳥現身  鎮江「鳥痴父女」元旦前拍到瀕危鳥震旦鴉雀  主角 震旦鴉雀  它是「鳥中熊貓」  震旦鴉雀是全球性瀕危鳥類,被稱為「鳥中熊貓」。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做客」燕山石化牛口峪公園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做客」燕山石化牛口峪公園 2021-01-07 11:22: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鳥中大熊貓」驚現天津海河岸邊
    今天上午,本市一名攝影愛好者在東麗區海河岸邊蘆葦叢中,發現並拍到了十幾隻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 攝影愛好者王曉華告訴記者,為了弄清小鳥的身份,回到家後,他把拍的照片發給幾位有多年「打鳥」經驗的攝影愛好者確認,最終確定這些小鳥是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能在海河邊拍到這種鳥,感覺自己很幸運,也說明天津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野生鳥類的棲息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王曉華興奮地說。
  •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生態喜訊,「鳥中大熊貓」首次在北京繁育後代 震旦鴉雀(拉丁學名:Paradoxornis heudei),是鶯科鴉雀屬一種珍稀鳥類,它的名字非常中國化,古印度稱華夏大地為"震旦"。這種鳥的第一個標本採集發現於中國南京,所以定名為「震旦鴉雀」。
  • 80隻瀕危震旦鴉雀現六合
    昨天江蘇野鳥會在最後一站六合龍袍鎮溼地調查中,發現了80多隻震旦鴉雀,這是一種全球瀕危物種,並創下全國一次性發現震旦鴉雀數量最多的紀錄。  立春後的龍袍,豔陽高照,這裡有一片千餘畝的蘆葦灘。
  • 「鳥中大熊貓」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黑鸛再次現身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 周勇 攝中新網西安12月23日電 (阿琳娜 楊柳)記者23日從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長青片區華陽管護站近日發現2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鸛,分別是1隻成鳥和1隻亞成鳥。這是陝西長青第二次發現黑鸛。
  • 「北京無喙蘭」首次在密雲區被發現,近年這些罕見物種也相繼現身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關注3:霧靈山科考近期還有哪些發現?記者了解到,京津冀地區種群規模最大的珍貴用材樹種——鐵木種群近期也在北京霧靈山發現。在該區域發現的鐵木多達50餘株,半數以上的胸徑超過20釐米,胸徑最大約40釐米,樹高最高達18米。此次發現的鐵木種群,為目前京津冀地區分布面積最大、個體數量最多的鐵木種群。
  • 珍稀鳥類來京記:202種野生動物在北京溼地內安家
    近年來,從「中國黑鸛之鄉」房山,到魚蝦豐美、空氣清新的密雲水庫,黑鸛優美的身影出現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地方。除了黑鸛、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群數量穩步上升,震旦鴉雀、青頭潛鴨、白尾海雕等珍稀瀕危鳥類也在北京溼地內相繼被發現。「369種野生植物,202種野生動物在北京溼地內安家」,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和溼地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說。
  • 4億5000萬年歷史的鳥類現身興化
    這些年,我市陸續出現了不少珍稀、瀕危鳥類。 白琵鷺、震旦鴉雀、黑天鵝…… 齊聚興化水鄉溼地 興化有二十多條湖泊湖蕩、一萬多條河流。興化市早就制定了《裡下河湖泊湖蕩退圩還湖專項規劃》,紮實推進大縱湖、得勝湖、平旺湖等退漁還湖工程,越來越多的溼地為鳥兒提供了食物來源,吸引越來越多的鳥兒來安家落戶。 2016年5月11日,拍鳥達人王萬才在興化市烏巾蕩公園採風時,無意間拍到震旦鴉雀。 當天,王萬才本打算去烏巾蕩公園東大堤拍攝翠鳥。
  • 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東郊水庫
    桃花水母現身東郊水庫近日,市民陳先生在東郊一處水庫採風途中偶然發現有幾個硬幣大小的生物在水面遊動。圓形的生物通體透明,外形像一把撐開的傘或一個倒扣的碗,身體在水面緩緩地一張一合,陳先生表示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生物。通過圖片,長期調查研究水生生物的江蘇動物協會理事姜盟告訴記者,陳先生發現的水生生物叫「桃花水母」,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
  • 時隔30年上海醞釀重啟市鳥評選 "白頭翁"呼聲高-震旦鴉雀 國鳥...
    但由於丹頂鶴的英文名(JapaneseCrane)和拉丁文學名(Grusjaponensis)中含有「日本」字樣,至今仍未通過。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本市曾啟動過「市鳥」評選。當時有關學者專家推選灰喜鵲作為上海「市鳥」,但由於相關準備和研究並不充分,且沒有得到政府部門支持,後來就擱置了。
  • 生態環境逐年向好 珍稀鳥類「扎堆」造訪北京
    4月1日,北京迎來第38個愛鳥周。正值候鳥過境北京的時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透露,截至1日,今年全市88個候鳥監測站共監測到遷徙候鳥累計達140餘萬隻。在數量龐大的遷飛鳥兒中,更有東方白鸛、青頭潛鴨、震旦鴉雀、黑鸛等不少「稀客」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