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壽帶鳥飛翔瞬間:長尾搖曳,如風箏飄帶,異常優雅悅目

2021-01-09 吾悅圖文

壽帶鳥又名綬帶鳥、練鵲﹑長尾鶲﹑一枝花等異名。雄鳥有兩種色形,體長連尾羽約30釐米,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輝光,身體其餘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幹紋。白色型壽帶鳥,是老年鳥的羽色,其胸、背及尾均呈白色,並雜以黑色羽幹紋。

體態美麗,體型似麻雀大小,最主要特徵是雄性有著非常長的兩條中央尾羽,像綬帶一樣。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故名。

巢築於樹杈間,以樹皮和禾本科草葉為巢材,巢形為杯狀。食物中幾乎全為昆蟲,而且以鱗翅目為最多,例如天蛾、松毛蟲及其幼蟲和卵等,是森林中非常好的消滅害蟲的能手。

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次生闊葉林中,也出沒於,林緣疏林和竹林,尤其喜歡溝谷和溪流附近的闊葉林。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3-5隻成群。性羞怯,常活動在森林中下層茂密的樹枝間,時而在樹枝上跳來跳去,時而在枝間飛翔,或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

飛行緩慢,長尾搖曳,如風箏飄帶,異常優雅悅目,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

常從棲息的樹枝上飛到空中捕食昆蟲,偶爾亦降落到地上,落地時長尾高舉。鳴聲高吭、洪亮,鳴叫時羽冠聳立。

繁殖期間領域性甚強,一旦有別的鳥侵入,立刻加以驅趕,直到趕走為止。有人曾經見到一對壽帶鳥趕走先於它營巢的山鶺鴿,並將山鶺鴒巢拆毀,用來築自己的巢。

相關焦點

  • 壽帶鳥因拖著白色的長尾,飛翔於林間,因而又稱之為一枝花!
    壽帶鳥共有14個亞種,又名綬帶鳥、練鵲﹑長尾鶲﹑一枝花等異名。雄鳥有兩種色形,體長連尾羽約30釐米,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輝光,身體其餘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幹紋。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形似綬帶,故名。雌鳥較雄鳥短小。
  • 白色壽帶鳥首現溫州
    溫州網訊 近日,市區景山公園飛來一隻瀕危稀有的白色壽帶鳥,還在景山「安營紮寨」,住了下來。雄鳥有兩種色形,體長加尾羽約30釐米,尾部的兩根長長的羽毛,是身體的四五倍那麼長,飛翔的時候,仿佛拖曳著輕盈的綬帶,姿態很優美。它們主要棲息於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次生闊葉林中,也出沒於竹林等地,尤其喜歡溝谷和溪流附近的闊葉林。食物幾乎全為昆蟲,是森林中消滅害蟲的能手。
  • 遼西熱河生物群發現新的熱河鳥類 長尾優雅鳥
    長尾優雅鳥模式標本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近日從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獲悉,由該館黃建東博士領銜的熱河鳥研究成果,已在國際知名期刊《亞洲地球科學學報》上發表。  該研究團隊通過對新標本的形態特徵對比、骨組織學分析及系統發育分析研究,確定其為熱河鳥類一新屬新種——長尾優雅鳥(Kompsornis longicaudus sp. nov.)。長尾優雅鳥的鑑定特徵包括:前肢和尾部相對其他熱河鳥類更加拉長,胸骨完全癒合並具有強壯的後側突,烏喙骨具有大的烏喙骨孔,腰帶各骨骼完全癒合,第二腳趾的趾爪最大等。
  • 女子發現一隻長尾的鳥,原來是中國特有的白冠長尾雉
    女子想靠近些觀察,只是剛走動,這鳥立即感覺到,稍微的風吹草動,讓這鳥快速奔跑,逃離這地方!    女子有些後悔了,但一看這鳥是奔跑逃走的,應該是野雞類,不是鳥類,也許能追得上,女子也趕上去追蹤!
  • 風箏飛翔原理:飛翔的永恆智慧
    你了解風箏是怎麼飛翔的嗎?許多人一定回答:了解。那麼再問一句你了解「風」嗎?估計這麼一問,你或許有些不那麼自信了。那就讓我們了解一下令我們不那麼自信的問題吧。風箏要自由地翱翔於藍天,首先要獲取一個「上升力」,要想平穩地飛翔還必須具備飛升「平衡力」。
  • 銀喉長尾山雀:樹上居然長糯米糰子,圓滾滾的身體能不能飛翔
    不過銀喉長尾山雀表示:人家只是瘦得不明顯,飛翔的姿勢可是很美麗的!銀喉長尾山雀體型較小,有著白白的肚子和圓滾滾的身體,翅膀比較小,相對於身體幾乎微乎其微,很多網友擔心,這個胖嘟嘟的小傢伙真的能飛起來嗎?銀喉長尾山雀充滿憤怒的說:我們不僅能飛翔,而且姿態非常優美。說我們是桌球和糯米糰子的朋友,你們會後悔的。人家是飛翔的小鳥中最萌的,萌萌可愛的鳥中飛翔最美的。
  • 南京現中國最小的鳥「紅頭長尾山雀」 小巧可愛
    今天(2月16日),在南京古林公園裡,數十隻體型小巧可愛,體型約桌球大小的小山雀光臨梅花嶺樹林中,此鳥俗名小老虎、紅寶寶兒,它們常從一棵梅花枝間突然飛至另一樹上,不停地在枝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覓食。
  • 南京現中國最小的鳥紅頭長尾山雀 小巧可愛
    今天(2月16日),在南京古林公園裡,數十隻體型小巧可愛,體型約桌球大小的小山雀光臨梅花嶺樹林中,此鳥俗名小老虎、紅寶寶兒,它們常從一棵梅花枝間突然飛至另一樹上,不停地在枝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覓食。據愛好拍鳥市民武先生稱,「看來,滿山清香四溢梅花還真是金山銀山,不但吸引來不少遊客,就連中國最小的鳥兒紅頭長尾山雀也來安家嘍!南京城內一般喜鵲較多,而紅頭長尾山雀在南京難得一見,這些鳥很膽怯,有人想用手機拍下它們的倩影,可人稍一靠近它們就飛走。」
  • 彩色的長尾鳥(淚目散文)
    ,嬉戲歡叫。他幫生產隊放著三條牛,每天把牛往山一趕,自己就坐在枇杷樹下,看長尾鳥互相追逐嬉鬧,看累了就用紙條卷根旱菸,合上雙眼,邊抽菸邊打盹。他還說,長尾鳥是枇杷樹招來的,因為長尾鳥愛吃枇杷果。所以,長尾鳥也屬他管,村人只能遠看而不能近擾。總之,枇杷樹上下左右,是他的獨立王國,非誠勿擾。
  • 因為太萌差點成為「國鳥」的小肥啾:美麗在可愛面前一無是處
    圖源:鳥網 丹頂鶴的形象跟我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神話傳說中太乙真人的坐騎是仙鶴;古代一品文官的官服上繡的也是仙鶴;無數詩句中都有鶴的身影; 而一提到丹頂鶴,我們就能想到仙風道骨、道家;它們姿態優雅美麗
  • 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廈門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原標題: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陳先生供圖長尾大蠶蛾一代成蟲大約在4-5月產卵,幼蟲出現在4-8月;二代成蟲產卵大約在7-8月,幼蟲出現在7-10月。冬季,這兩種蠶蛾以蛹的形式越冬,春後,蛹就變成成蟲了。圖為長尾大蠶蛾。   「風箏」飛到了屋裡?
  • 遼西發現「反關節」的鳥祖先
    「渤海鳥」揭示了早期鳥類在白堊紀在形態和生態上已有了高度的分化。「渤海鳥」曾飛翔在遼寧建昌「渤海鳥」可能曾經飛翔在遼寧建昌的上空。胡東宇教授介紹,這一古化石是在遼寧建昌縣發現的,它產於遼寧建昌早白堊世義縣組,距現在有約1.25億年的歷史,是「熱河生物群」反鳥類的一個新屬種。「渤海鳥」被命名為「郭氏渤海鳥」。
  • 西藏發現一種精靈,羽毛比彩虹豔麗,長尾如火焰,會用嘴吮吸花蜜
    西藏南部,在高山針葉林,有人拍攝到一種豔麗靈巧的鳥兒,它全身的羽毛顏色有七八種之多,比彩虹還要豔麗多彩,長長的火紅的尾巴,飛翔時猶如靈動的火焰。這群可愛豔麗的小精靈,有個霸氣的名字,叫火尾太陽鳥。01外表豔麗,尾羽如火焰,顏色比彩虹還要多彩豔麗火尾太陽鳥,全身的羽毛有多種色彩,十分豔麗,在樹叢中飛翔跳躍時,仿佛一隻多彩的小精靈。
  • 美得像彩色風箏一樣的蛾你見過嗎?六堡鎮驚現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
    一隻長尾天蠶蛾飛入居民家中。黃先生/攝3月15日,在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工作的黃先生家中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隻彩色的「怪蛾」。相關人士經過鑑定後表示,這隻「怪蛾」名叫長尾天蠶蛾,是目前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 據黃先生描述,「怪蛾」身長度約佔成年女性手掌大小的80%,展開翅膀後大約有十釐米寬,更引人注意的是,這隻「怪蛾」長著兩條長長尾巴,尾巴的長度大約有20釐米。根據黃先生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怪蛾」全身由綠色和粉紅色兩種顏色組成。遠遠看去,它長長的尾巴就像連接在風箏尾部的兩條彩帶。
  • 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長尾大蠶蛾一代成蟲大約在4-5月產卵,幼蟲出現在4-8月;二代成蟲產卵大約在7-8月,幼蟲出現在7-10月。冬季,這兩種蠶蛾以蛹的形式越冬,春後,蛹就變成成蟲了。圖為長尾大蠶蛾。(陳先生供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林桂楨)「風箏」飛到了屋裡?
  • 看,秋日泰州,鳥的天堂……
    △泰州醫藥高新區天德湖附近的鷺鳥 △市區人民公園,站在枝頭的紅頭長尾雀,點綴著秋日的風景   水的天堂 鳥在翱翔   每年到了9月,地處北亞熱帶溼熱氣候區的泰州△溱湖風景區內鷺鳥和麋鹿和諧共處 △興化李中水上森林中飛翔的鷺鳥   晴朗的秋天,漫步在泰州的「城市綠肺」中,看鳥兒在秋天的田園裡跳躍是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