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廈門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2020-12-04 人民網

原標題: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陳先生供圖

綠尾大蠶蛾。

  [小科普]兩種蠶蛾一年可繁殖兩代。長尾大蠶蛾一代成蟲大約在4-5月產卵,幼蟲出現在4-8月;二代成蟲產卵大約在7-8月,幼蟲出現在7-10月。冬季,這兩種蠶蛾以蛹的形式越冬,春後,蛹就變成成蟲了。圖為長尾大蠶蛾。

  「風箏」飛到了屋裡?近日,同安汀溪的陳先生在一工廠裡與兩隻「不速之客」打了個照面:它們有著寬大的翅膀,仿佛一隻蝴蝶;其中一隻拖著兩條長長的尾巴,就像一把剪刀;再加上粉紅、粉綠的「外衣」,看起來儼然一隻風箏。興奮之下,陳先生向本報報料。

  記者請教了集美大學研究昆蟲生態的專家謝欽銘,原來,它們分別是綠尾大蠶蛾和長尾大蠶蛾。

  一紅一綠,寬翅長尾,安安靜靜地趴在牆上。11日下午3點多,同安汀溪鎮五峰村的一個廠房裡,兩隻色彩斑斕的小傢伙吸引了陳先生的注意。

  「長得太漂亮了!」陳先生和朋友連連驚嘆。雖然是汀溪本地人,但這樣的動物,他還是頭回見到。

  記者將兩隻小傢伙的照片發給昆蟲生態專家謝欽銘,謝老師確認,它們分屬不同種類,其中,粉綠色的是綠尾大蠶蛾,黃底粉紅邊的是長尾大蠶蛾,二者同屬昆蟲綱鱗翅目大蠶蛾科。

  長尾大蠶蛾是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相比起綠尾大蠶蛾,長尾大蠶蛾在廈門更少見到。

  兩種蛾喜歡生活在植物資源豐富的地方,「廈門這兩年均在同安區有看見,應該在其他山林區也有。」謝欽銘說,這兩種蠶蛾都是夜行蛾,夜間在山林裡飛翔,白天可能會飛到民宅裡休息。陳先生發現這兩隻蠶蛾的工廠在山旁邊,它們可能是從樹林裡飛來屋子裡暫歇的。

  據了解,雖然外觀靚麗,但綠尾大蠶蛾的幼蟲食葉,危害藥用植物山茱萸、丹皮、杜仲等,還危害果樹等林木。(記者林桂楨)

相關焦點

  • 高顏值大蠶蛾現身同安汀溪 像剪刀也像風箏
    [小科普]兩種蠶蛾一年可繁殖兩代。長尾大蠶蛾一代成蟲大約在4-5月產卵,幼蟲出現在4-8月;二代成蟲產卵大約在7-8月,幼蟲出現在7-10月。冬季,這兩種蠶蛾以蛹的形式越冬,春後,蛹就變成成蟲了。圖為長尾大蠶蛾。(陳先生供圖)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林桂楨)「風箏」飛到了屋裡?
  • 永春現長尾大蠶蛾 尾巴長十幾釐米像只風箏(圖)
    寬翅長尾,顏色豔麗,既像蝴蝶又像飛蛾。你見過這種昆蟲嗎?4月28日,筆者在永春縣外山鄉政府的牆上,發現一隻這種昆蟲。  該昆蟲的尾巴很長,像一把剪刀,長約十幾釐米,尾巴中間呈粉紅色,兩扇白色翅膀上還有黑色斑點,外觀像一隻白色小燕子。停在牆上,又像一隻風箏。
  • 嚮往廈門同安(上)
    蘇永青 撰文/攝影同安這個地名,有容乃大,不僅祈福自己一方康安,而且期盼全華夏都康安,所以叫「同安」。同安遠古先民起這個名字的時候,其胸懷和格局都是超乎人們想像的,我安好,你也安好,天下人共同安好!同安這個地方,不怎麼張揚,長期以來都很低調,其實它曾管轄過包括今天廈門市全境、金門縣、龍海市部分地區1000多年;元代朝廷設澎湖巡檢司也隸屬同安縣併兼管臺灣民政,臺灣行政建制始於此。1935年析出同安縣的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到了1958年同安縣才劃歸廈門市。同安的歷史,就這麼悠久;同安的文化,就這麼深厚;同安的資源,就這麼豐富。但很多人只知道廈門鼓浪嶼,卻不知道廈門同安。
  • 行蹤隱秘的豹貓現身同安山林專家:廈門森林生態系統越來越健康
    於先生說,可能是豹貓所處的灌木叢比車道高,處於制高點的它非常淡定,讓大家拍夠了才轉身離開,頗有點模特範。還有,杉際內是廈門範圍內森林生態系統最完整的區域,這裡保留了部分原始林的森林生態系統,鳥類、兩棲爬行類、獸類、原生魚類等各個類群的動物資源相比廈門其他區域要豐富得多,對於廈門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有著重要意義,也因此是廈門自然愛好者最喜愛的觀察點之一。
  • 珍稀物種紅尾大蠶蛾現身浙江麗水
    世界上尾突最長的蛾之一、珍稀物種紅尾大蠶蛾日前現身浙江麗水住龍鎮。這是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調查團隊在住龍鎮開展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時發現的。凌晨的潘床生態溝,調查隊和住龍鎮委書記李宣以及鎮政府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夜間野外調研。
  • 同安竟有一處神秘「怪坡」!水往上流, 物往上走!
    在同安盛傳有一處上坡時車子掛空檔自動往坡頂上「爬」,而且越「爬」越快,下雨天連雨水都是往上流的「怪坡」。
  • 廈門一壩區「人蟻大戰」 搗毀蟻巢擒住蟻后
    連日來,同安汀溪水庫群打響滅蟻戰役,通過地毯式圍剿,今年已清除大小30多個白蟻巢,並且生擒蟻后。昨天下午,更是挖出了一個直徑50釐米的超大白蟻巢,據估計,該蟻巢起碼「經營」了10年以上。  這是一場持久戰  一二十年來年年如此  通常4月到6月,都是汀溪水庫群的集中滅蟻期,每年都會上演「人蟻大戰」,今年也不例外。水庫工程技術人員和白蟻防治人員組成滅蟻隊,在水庫壩區及周邊尋找白蟻巢穴。
  • 廈門生態物種調查 這些動物都有見過嗎
    蘇門羚   神秘「四不像」在深山出沒   提到廈門的野生動物,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杉際內。   杉際內位於同安汀溪鎮,地處廈門北部山區,有1.3萬畝原始次生林,被譽為野生動植物的天堂。前天下午,在護林員廖榮坤的陪同下,導報記者來到杉際內探訪。
  • 美麗又驚悚的陝西大蠶蛾
    大蠶蛾,從字面上理解,起碼個頭較大,它是鱗翅目大蠶蛾科昆蟲的統稱,該科昆蟲體型較大,例如烏桕大蠶蛾,翅展可以達到25釐米左右,比成人手掌還大。秦巴地區沒有烏桕大蠶蛾分布,但銀杏大蠶蛾、綠尾大蠶蛾、長尾大蠶蛾等均十分常見,它們體型普遍較大,色彩豔麗,比起蝴蝶都毫不遜色。大蠶蛾喜歡在夜間活動,並不容易觀察到,所好的是其成蟲多具有趨光性,夏季燈下容易發現,我們這才得以欣賞到它們的美麗和驚悚。
  • 廈門有國家級保護動物40多種 山上碰到野生動物不要捕殺
    葉清福說,同安就組織過狩獵隊,打過好幾頭野豬,普通市民則無權獵捕野豬,更不能使用高壓電線、大鐵鋏等工具。  這種高山「神獸」居然出現在低海拔的廈門。在汀溪杉際內、蓮花國家森林公園等地,都有發現蘇門羚活動的蹤跡。《同安縣林業志》記載:1982年,汀溪鎮村民捕殺一隻蘇門羚,送省有關部門鑑定。葉清福說,前幾年,同安鳳南農場周邊有一次山林火災,參與滅火的村民就看到過蘇門羚。
  • 廈門要大升級了! 3層級重點片區劃分曝光!
    ,提高城市公共環境質量,維護社會公共景觀利益,為塑造「高素質、高顏值」、 「國際化、現代化」的城市空間景觀形象提出管控標準,提升城市景觀和城市整體形象的品質和水平,創造 和諧宜人的生活環境,彰顯廈門濱海城市獨特的魅力。
  • 廈門鳥類迎「神秘來客」 掛墩鴉雀現身同安
    (廈門晚報記者沈淑婷 圖/受訪者提供)頭頸慄紅、腰背棕灰、尾羽淡棕黃,叫聲小而尖,它在水邊灌木叢中「閃現」……6月13日早晨,「神秘來客」掛墩鴉雀出現在同安小坪山森林公園,市觀鳥協會理事凌飛鶴按捺住興奮的心情,記錄下它的身影。
  • 同安可免費接種兩針國產2價宮頸癌疫苗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 記者 林燕萍 通訊員 鍾林靜今年 12 月開始同安區將按照《廈門市國產 2 價 HPV 疫苗接種實施方案》要求,為學籍在同安區的 13 周歲至 14 周歲半女生(具體出生時間為 2006 年 7 月 1 日一 2007 年 12 月 31 日),每人免費接種兩針國產
  • 臨沂現大"蝴蝶"足有蝙蝠大? 專家:是綠尾大蠶蛾
    原標題:臨沂現大"蝴蝶"足有蝙蝠大? 專家:是綠尾大蠶蛾「我頭一次見到那麼大的『蝴蝶』!」7月31日晚9時左右,他在老家正與同伴玩撲克時,忽然看見飛來一隻大「蝴蝶」,落到了屋裡,來回亂竄。「當時天有些黑,老遠看像風箏一樣,剛開始我以為是個蝙蝠,後來出於好奇抓到了,感覺又像只蝴蝶。」趙先生說,捕到的這隻「蝴蝶」色彩豔麗,以嫩綠色為主,經捲尺測量,展翅超過16釐米,「看起來挺漂亮的,出於好奇我就帶回來了,但詢問了好多人,大家都不認識。我們都好奇,這是什麼昆蟲?」
  • 廈門網友拍到漂亮「蝴蝶」 原來是綠尾大蠶蛾
    對於讀者的疑問,廈門昆蟲達人「國王不多」說,這隻顏色亮麗的昆蟲並非「蝴蝶」,實是綠尾大蠶蛾。據悉,綠尾大蠶蛾成蟲體長可達32至38毫米,展翅後能有十幾釐米長,是個「大個子」,因為顏色鮮豔,很多人會誤以為它是蝴蝶。主要分布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灌木茂盛的地方是它的最愛。
  • 廈門一晚上完成增雨作業13站次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王君) 一枚枚火箭彈衝進雲層,降雨如期而至。
  • 烏桕大蠶蛾
    烏桕大蠶蛾是世界上最大的蛾子,它不僅擁有20釐米的巨大翅展,而且翅膀上的怪異,是名副其實的「妖蛾子」。今年家裡的烏桕大蠶蛾羽化了幾隻,讓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它們。這是烏桕大蠶蛾的前翅,看看像什麼?有人覺得上面的花紋像是一條黑色眼睛、大嘴角、腹部有波紋的小蛇,所以給了它「蛇頭蛾」的別名。
  • 花花世界的花花綠綠么蛾子——尾大蠶蛾屬Actias系列
    亞洲最有特色的鱗翅目昆蟲之一,Actias屬,中文名為尾大蠶蛾屬。高顏值大長尾聚集地。
  • 廈門雨勢減弱!今年預計3-4個颱風影響廈門!
    數據顯示 在剛剛結束的冬季 廈門平均氣溫為15.3℃ 比常年(13.5℃)高1.8℃ 今年以來天氣偏暖降雨偏少 今年以來 廈門氣溫偏暖 1月1日-3月16日,廈門島內外平均氣溫分別為15.2℃和15.7℃,分別比常年高2.0℃和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