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后
蟻巢
文/記者 黃文水 圖/魏玉梅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一個貌不起眼的蟻穴,可能造成大麻煩。連日來,同安汀溪水庫群打響滅蟻戰役,通過地毯式圍剿,今年已清除大小30多個白蟻巢,並且生擒蟻后。昨天下午,更是挖出了一個直徑50釐米的超大白蟻巢,據估計,該蟻巢起碼「經營」了10年以上。
這是一場持久戰
一二十年來年年如此
通常4月到6月,都是汀溪水庫群的集中滅蟻期,每年都會上演「人蟻大戰」,今年也不例外。水庫工程技術人員和白蟻防治人員組成滅蟻隊,在水庫壩區及周邊尋找白蟻巢穴。水庫工程技術科負責人魏玉梅介紹,水庫每年的白蟻防治期持續兩三個月,今年進一步擴大了搜索範圍,從大壩壩體往周邊延伸。
魏玉梅說,一二十年來,汀溪水庫群所屬的汀溪水庫、溪東水庫、竹壩水庫都要進行白蟻防治,這三座中型水庫都為土壩結構,最怕蟻穴危害,隨著時間的推移,未被清剿的蟻穴越來越大,蟻道四通八達,若沒有清除,水就可能從蟻道湧出,最終導致潰壩的嚴重後果。因此,水庫管理處每年都要投入近二十萬元,聘請專業人員進行地毯式滅蟻,以確保水庫安全。
這是一場斬首行動
白白胖胖的蟻后被生擒
雷啟華從事白蟻防治40多年,他說,專業人士只需從白蟻的排洩物、蟻道、通風孔等特徵,就能判斷一個地方有沒有巢穴。從上周五到昨天,滅蟻隊就將兩個超大白蟻巢一鍋端了。一般來說,順著蟻道向內開挖,能夠挖出兩三個副巢,主巢也很快會露出來,「蟻巢上布滿了縱橫交錯的蟻道,就像是迷宮」。
雷啟華說,最關鍵一步就是擒拿蟻后。「蟻后是普通白蟻的幾十倍大,像一隻白白胖胖的大蟲。」雷啟華說,滅蟻成功的關鍵就是抓住蟻后,通常情況下,當蟻巢被人破壞,如果不及時找到蟻后,工蟻就會很快將蟻后抬走並轉移,「逃難」的蟻后到了別的地方,又重新繁衍生息。
(廈門晚報(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