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城攝影師鏡頭裡的「鳥天堂」變身記

2021-01-15 新華社新媒體

春天來了,冰雪融化,赤麻鴨在這裡即將結束三個月的越冬。

新華社太原5月21日電(記者陳忠華、孫亮全)自從5年前鏡頭裡首次出現黑鸛的身影,山西省孝義市的青年攝影師武晉洲更加堅定了與鳥相伴、拍鳥護鳥的決心。

「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環境非常挑剔,以前孝義很少見到。」武晉洲在電腦上展示著他拍攝的黑鸛照片。照片裡的黑鸛,有的零零散散,有的成群結隊,覓食嬉鬧,姿態優雅。

武晉洲說,這兩年黑鸛數量增多,去年他曾一次看到過一兩百隻,而且停留的時間也變長了。「現在它們每年3月來,11月才走,大半年時間都棲息在孝河國家溼地公園,而以前偶爾飛過但從不停留。」  

孝河是汾河的一條支流,從孝義城邊蜿蜒流過。7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被汙染的河道。「那時的環境太差了,鳥類也少。」武晉洲的照片清晰地記錄著那時汙水橫流、雜亂不堪的場景,同時記錄了這個亂河灘一步步變身「鳥的天堂」的變化過程。

黑翅長腳鷸。

據統計,那時僅河灘裡的小洗煤廠、小焦化廠就多達13座,生態被嚴重破壞,是典型的工業汙染區和生態脆弱區。

飽受汙染困擾,孝義開始大規模拆除煙囪,淘汰落後產能,治理環境汙染。同時啟動了孝河國家溼地公園建設,通過源頭治汙、河道治理、沉澱淨化和有氧過濾等方式,重新恢復孝河生態。

蘆葦叢中覓食的銀喉長尾山雀。

「溼地公園建成後,水清了,樹多了,草綠了,大量的鳥兒也飛來了。」孝河國家溼地公園負責人劉秋生說,目前溼地已有239種野生鳥類,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隨著生態建設的全面展開,地下水位慢慢上升了,溼地裡逐漸出現了30多個湖泊水系,水質也從劣五類提升到了三類。以前楊樹、柳樹等少量單一樹種變成了現在的38萬株各類喬灌木和50萬平方米的地面植被和水生植物,森林覆蓋率達到65%。

溼地傍晚,鏡頭中划過的黑翅長腳鷸。

「生態好不好,鳥兒說了算。我要把這些美麗的身影定格下來。」從2012年起,武晉洲開始用鏡頭記錄溼地裡的鳥類。他拍攝的照片在溼地公園的千米鳥類長廊裡展出,還出版了一本孝河溼地鳥類畫冊。一張張靈動的圖片,生動詮釋著這裡的「生態之變」。

為了拍好鳥兒,武晉洲經常穿上偽裝服,搭起偽裝帳篷,忍著蚊蟲叮咬、日曬雨淋,拍鳥從不停息。「不論早晚,一有時間我就去拍。」

與鳥兒接觸多了,武晉洲逐漸喜歡上了它們,後來變得痴迷。在他的鏡頭裡,鳥類的身影也越來越多。武晉洲說,許多鳥兒自己也不認識,每次拍完就回家查資料,慢慢就熟知了它們的名字、物種和習性。

遷徙途中的反嘴鷸。

這幾年,武晉洲拍攝的鳥兒資料裝滿了十多個硬碟。在照片和視頻中,以前偶爾出現的赤麻鴨成了本地的長留鳥;以前從不停留的白琵鷺,每年也有幾十隻在這裡棲息生活。

2018年11月,鳥類遷徙途中,最多一批超過2000隻大、小天鵝在孝河溼地棲息、停留了數日,讓市民們興奮不已。

為了應對新變化,管理人員在溼地內設置了專門的保育區,給鳥類開闢出一塊安靜的補給、繁衍區域。每年春秋季的3個月時間內,禁止遊人近前打擾。

夕陽下,從溼地庫區,一隊補給後的天鵝起飛北上。

鳥多了,也吸引了許多愛鳥人。來自介休市的侯建平今年已經來了七八次,「我喜歡拍鳥,這裡的鳥種類越來越多。」

武晉洲身邊聚集了不少關注鳥類的攝影師,他們都說武晉洲有「鳥緣」,每次出門都有收穫。

「尊重它們,善待它們,把自己變成一塊石頭、一棵樹,融入自然,靜靜等候,這就是我的拍鳥心得。」武晉洲說,他正計劃成立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以帶動更多人來保護鳥類和生態環境。(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華麗的一種鳥——福格科普華美天堂鳥
    要找到比華美天堂鳥更華麗的鳥類可說是難如登天。華美天堂鳥的雄鳥有一套精巧的求偶儀式。它們會展開如披肩般的漆黑飾羽作為背景,巧妙地使胸前淺藍色的胸帶及頭上的眼斑變得更加明顯。接著它們開始以雌鳥為軸,並繞著半圓跳起舞來,直到雌鳥接受它的追求。
  • 野生動物攝影師蒂姆·拉曼:用相機守望天堂鳥的人
    在過去六年,他已在紐幾內亞地區為此做了總計12個月的田野工作,拍攝到36種天堂鳥,今年年底,他會完成「天堂鳥」家族的最後3 種。拉曼照片裡的天堂鳥照片,全身羽毛五彩斑斕,騰空飛起時,碩大豔麗的尾翼有如滿天彩霞,流光溢彩。拉曼每播放一張 PPT,觀眾都會發出一陣驚嘆,有趣的是,拉曼的照片拍攝的不僅僅是天堂鳥本身,還有這個非凡的鳥類家族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活狀況。
  • 挪威的這處傳奇小城,曾因火災被毀壞,今卻成為童話般的小城
    景點介紹 在小城有一處鳥崖,這裡是看鳥的天堂,雖然只是一個小島,但是每年有數十萬的鳥來這裡築巢,整個小島就是鳥的天堂,在這些鳥的種類也非常多,已經確定的種類就有二百多個,在這二百多的鳥類裡面,最出名的就是這裡的海鸚。
  • 《鳥的天堂》
    今天我上《鳥的天堂》,舊課文,還是用舊方法教。不過我的舊方法很適合新教材。 (一)出示四句句子,了解「鳥的天堂」 朋友說這裡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 「鳥的天堂」裡沒有一隻鳥,我不禁這樣想。 從學校出發,我們又經過那「鳥的天堂」。
  • 世界上最美麗的鳥和最美麗的花:天堂鳥和天堂鳥花
    這是一株鶴望蘭花,又稱天堂鳥花。原產於非洲南部,因酷似天堂鳥而得名。這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美麗的鳥,來自極樂世界的天堂鳥。天堂鳥花是多年草本植物,葉片長,花長25~45釐米,寬10釐米頂端急尖,葉柄細長。天堂鳥又被稱為快樂鳥,它們生活在深山老林裡邊,具有非常神秘的色彩。天堂鳥花喜歡溫暖溼潤,陽光充足的環境。
  • 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他通過攝影鏡頭虹霓般化入《下裡巴蟲》,便形成其對昆蟲世界精緻入微的視點、斑斕絢麗的色彩、朝暮私語的時空、曲盡其妙的細節……以及從中生發出的氣象萬千之生物和人文妙趣。 躍剛在「圖卷」的「跋」中,涉筆成趣地提到一個中國成語,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這個書名的意念來源,似是作者通過博物學訓練後,想提醒我們警惕認識的「形上學」,希望「回到事物本身」?
  • 部編語文《鳥的天堂》 教案+反思
    各種鳥兒的特寫鏡頭:幾隻大鳥,幾隻小鳥,一些花毛的,一些黑毛的。站在樹上叫的,騰空飛起的,停著拍翅膀的。一隻畫眉剛飛出來,被掌聲一驚,又飛進葉叢,在小樹枝上鳴叫。) 1.看到大榕樹上那群鳥歡騰、熱鬧非凡的景象,作者產生了怎樣的感受?(應接不暇)作者是怎樣寫自己的眼睛應接不暇的? 2.「鳥的天堂」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課文裡幾次提到了鳥的天堂,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有加呢? (「鳥的天堂」是說那棵大榕樹是鳥兒們生活的樂園。
  • 汾河景區落下一隻大鴇鳥(圖)
    本報2月13日訊(記者 馬繼玲)今日11時許,太原市汾河景區,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單只大鴇鳥現身岸邊,大鴇鳥起飛、降落、覓食,全過程都被太原攝影師周彬收攬到鏡頭內。據說,大鴇鳥一般以鳥群出現,山西境內的黃河邊曾出現過,但在太原出現單只大鴇鳥,確實是稀罕事。  12時許,記者接到電話趕至現場時,沒有見到大鴇鳥。攝影師周彬正雙手端著鏡頭,在四周尋找。
  • 沒有專業鏡頭,拍鳥果然失敗!拍攝鳥你有好經驗分享嗎?
    可惜我沒有什麼專業的攝影器材和足夠專業的長焦鏡頭,因此,我平時也比較少拍攝鳥。沒有這個專業器材,要拍攝鳥,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拍攝鳥,我們一般要離鳥比較遠,離得太近,鳥兒驚動了就馬上飛走了,因此,就需要有足夠專業的長焦鏡頭,比如400mm以上焦段的鏡頭。
  • 攝影師夫妻成為「鳥爸鳥媽」的151天
    他樂此不疲地追逐鳥類的身影,觀察、記錄、拍照,為此,他還專門向很多著名的攝影家拜師學藝,成為「視覺中國」的籤約攝影師。10年後,姜信和調到廣播電視局工作,保護鳥類從職業變成了業餘愛好。妻子車勇是一名教師,也是姜信和的鐵粉。每當周末休息,兩人便一起到溼地休閒觀鳥,成為鳥群的忠實護衛者。2017年5月14日上午,夫妻倆在鴨綠江口的溼地發現有人在偷鳥蛋。
  • 山西大爺山中偶遇「怪鳥」,投餵多年,專家:或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關於鳳凰,歷史上最早的記載源於《山海經》: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事情還要從山西的一位大爺說起,這位大爺叫做郭存鎖,是山西運城平陸縣人。他自幼生活在大山之中,從未離開,如今已經年過六旬,只能通過種地、放羊,上山採藥來維持生計!2015年的一天,他偶遇了一隻怪鳥,自此他平靜的生活便被打破。
  • 一隻貓頭鷹在面對攝影師時,不斷地朝鏡頭賣萌微笑,樣子還很撩人
    而動畫片和電影裡我們看到的以為它們只吃老鼠,而且樣子非常端莊嚴肅。誰也不會想到貓頭鷹其實也有呆萌的一面!近日就有一名攝影師上傳了下面這一組圖片,圖片中這隻貓頭鷹不斷地賣萌,還笑嘻嘻的,完全顛覆了人們心中精明高冷的貓頭鷹形象。據了解,貓頭鷹在發現攝影師的時候並沒有害怕緊張,好似知道要給它拍照一樣,還瘋狂地朝著鏡頭賣起了萌。
  • 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鏡頭下的少女肖像素材(圖)
    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鏡頭下的少女肖像素材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鏡頭下的少女肖像素材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鏡頭下的少女肖像素材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鏡頭下的少女肖像素材以色列攝影師 Vasilenko
  • 看,秋日泰州,鳥的天堂……
    這些「翩躚」客人在水的天堂幸福翱翔,千姿百態,構成了一幅幅人與鳥和諧共生的幸福水天堂。   泰州的白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市區鳳城河景區裡正在捕魚的翠鳥 △市區鳳城河景區裡正在捕食的翠鳥
  • 零下32度拍鳥 攝影師老兵不油講述生態攝影
    在我們生活中, 特別是出外玩風光生態攝影,一個人要有多大的勇氣,才能不懼艱難困苦與鳥同飛同落?一個人需要多大的決心,才能不畏嚴寒酷暑為鳥甘願孤獨?  而我們今天講的是攝影師老兵不油,他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也是太平洋攝影部落生態版版主,同時還是全國最大野生鳥類攝影網資深顧問,在國內生態攝影圈具有相當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鳥人」!
  • 山西大爺發現「怪鳥」,悉心餵養4年,專家:這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山海經》中寫道:"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然而這一形象是真的存在於世間嗎?山西一位大爺就發現了這樣一隻"怪鳥",專家稱其為山海經中的鳳凰。
  • 15張芬蘭攝影師鏡頭下的野生動物,讓你懷疑童話世界真的存在
    然而芬蘭的攝影師Ossi Saarinen 去通過他的鏡頭讓你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樣的芬蘭!芬蘭有著大片的原始森林,在這些寧靜而古老的森林裡,野生動物自由地漫遊,盡情享受它們的生活。Ossi 認為,動物和人類之間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令人難忘的奇妙經歷。他用鏡頭捕捉到了原始森立小動物們最真實、最天真、最可愛的樣子,仿佛童話世界和卡通片裡的人物,把人的心都萌化了!
  • 赤城雅韻 ll 你見過天堂鳥的模樣嗎
    在我們身邊,就有一位像天堂鳥一樣一刻不停地追求自由與幸福的人,他就是我縣著名抗癌勇士許國安先生。去年10月,許國安登陸澳大利亞以北的紐幾內亞島,去拍攝傳說中的「天堂鳥」。用他的話說:拍『天堂鳥』,走地獄路。
  • 三亞紅樹林溼地: 百鳥朝聖的「天堂」
    天堂」。這處親水平臺,緊鄰紅樹叢,偏於一隅,比較窄小,沒有被廣場舞「佔領」,成了「打鳥人」(「打鳥」是攝影愛好者的一個約定俗成的詞彙,意思是在很遠的地方用長焦鏡頭拍攝鳥類的照片)的風水寶地。天氣好的時候(三亞天氣總是那麼好),總有十個八個「打鳥人」來到這裡,架好攝影設備,一待大半天。  北京來過冬的秦先生,日常的消遣就是到河邊來「打鳥」。
  • 攝影師眼中的佳能定焦L級鏡頭
    >  佳能EF14mm F2.8L鏡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具有容納一切的114度視場,強烈的近大遠小透視效果,絕佳的邊緣成像能力,厚重裡帶些"油潤"的畫質--特別是對畸變的有效控制(一般15mm鏡頭就開始出現明顯的魚眼效果了,這隻14mm鏡頭仍是超廣角範疇),是我選擇這隻EF14/2.8II L作為風光攝影掛機頭的理由,在《大峽谷的秋季》這幅作品創作中,靠近並且離地10幾公分高度拍攝,它讓一個一米多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