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專業鏡頭,拍鳥果然失敗!拍攝鳥你有好經驗分享嗎?

2021-01-15 小李分享美景人文

鳥是人類的朋友!

在我們的身邊,總會有各種各類的鳥兒。

鳥兒的存在,也讓我們生活的地球更加美麗。

對於很多攝影人而言,拍攝鳥類作品也是一個常見的題材。

拍攝鳥類,一個重要前提,那就是要有專業的攝影器材,特別是專業的長焦鏡頭,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長槍短炮」。

可惜我沒有什麼專業的攝影器材和足夠專業的長焦鏡頭,因此,我平時也比較少拍攝鳥。沒有這個專業器材,要拍攝鳥,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

拍攝鳥,我們一般要離鳥比較遠,離得太近,鳥兒驚動了就馬上飛走了,因此,就需要有足夠專業的長焦鏡頭,比如400mm以上焦段的鏡頭。

由於我的鏡頭只是70—2000mm,要拍鳥很困難,主要是鳥離岸邊比較遠,這個鏡頭很難將鳥兒比較清晰地拍攝下來。

我只拍攝過兩次鳥,一次是拍攝敖江江面上的鳥。

另外 一次是在荷塘附近拍攝幾隻小鳥。後來這幾隻鳥又飛到樹上。

鳥一般飛來飛去的,要將鳥的神態拍清晰是很困難的事,特別是對於沒有專業鏡頭的人來說,拍鳥是很難的。

我也只是嘗試拍了兩次鳥,拍的效果當然不好,也算失敗了。

我也欣賞過一些專業攝影師拍攝的鳥的照片,那果真是視覺上的一種享受。

以下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此圖來自網絡
此圖來自網絡
此圖來自網絡
此圖來自網絡
此圖來自網絡
此圖來自公眾號:攝影學習班
此圖引自公眾號:丅ony說攝影
此圖引自公眾號:大自然雜誌

其實,我覺得,那些專業拍攝鳥的攝影師最辛苦的,有人為了拍鳥,往往要等待幾天幾夜的時間,才可能等到那些珍稀鳥的出現。 

我通過從網上了解一些拍攝鳥的知識,個人覺得這三點很關鍵。

1、足夠專業的長焦鏡頭

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沒有足夠長焦段的鏡頭,要拍攝鳥,那是非常困難的事。

這些專業的鏡頭一般都非常昂貴,這些鏡頭一般得五六萬元或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

對於一般的攝影愛好者而言,我們不會買這麼專業的鏡頭。對於我這種工薪階層的人來說,我更買不起專業鏡頭。

本圖引自網絡

2、對鳥生活習性的足夠了解

要拍攝鳥兒,那就必須對鳥的生活習慣有一個了解,如果沒有掌握鳥兒的生活習性,那也是很難拍攝好鳥的。

你要知道每種鳥兒的生活習性,一般會出現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會出現,這些有關鳥類的生活習性知識,對於拍鳥是很重要的。

3.有足夠的耐心

拍攝鳥類,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

一些專業攝影師為了拍到珍稀鳥類,他們往往會在拍攝點等侯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幾夜,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是很難拍攝到珍稀鳥類的。

以上只是我的拍攝鳥的心得體會和淺顯看法,希望拍鳥的專業攝影師向我們分享拍鳥的經驗或照片。

分享也是一種學習。希望攝影朋友們能通過這個平臺,經常交流分享攝影照片和經驗。謝謝你們的支持。

作者簡介:

我的筆名叫連江小李,一個愛好寫作、攝影的中年男子。

茫茫人海,相識便是緣!期待與你相縫在這個平臺!

期待大家關注我的帳號「小李分享美景人文」。大家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說明: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引用本文時請註明出處。部分照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向原作者致敬!

相關焦點

  • 教你「打鳥」的攝影教程,分享我拍鳥的經驗
    南方的秋季有很多鳥可以拍,如果你是小白攝影師,也喜歡生態攝影,那麼本文就是值得一看的鳥類攝影教程,我將分享多年的「打鳥」經驗,讓你在秋季拍攝出好看的鳥類照片。鳥類攝影技巧我對鳥類攝影情有獨鍾,非常享受每一次的拍攝過程,即使是去同一個地方,拍攝同一類鳥,也會感到有新體驗,這種題材相比風景、人像更有挑戰性。
  • 如何拍好鳥作品?我的體會有這麼幾點
    所以,一當有新的鳥類飛臨時,對喜歡拍鳥的人來說,簡直就象過節一樣,大家相互轉告,拿著自己的長槍短炮,或忘記飢餓、或忘記酷熱與寒冷,來到鳥出現的地方,耐心地等待著精彩畫面的出現,享受著這難得的快樂,作為其中的一員,我深有感受。如你問我,拍鳥難不難?我的答案是說難也不難,我認為,只要在有鳥可拍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攝影技巧,能夠合理的設置相關參數,再加上必要的器材,就沒有什麼難的啦。
  • 有了這個拍鳥全攻略,新手也能拍成功
    答:鏡頭方面,長焦最好,越長越好,但一定要定焦巨炮麼?不一定的。70-200可以、100-400可以、150-600可以、200-600可以、甚至就連卡片機只要焦段合適都可以嘗試拍鳥。不要追求鏡頭,這是個無底洞,鏡無止鏡,最終玩兒到600定都不一定是終點。問:拍鳥一定需要買老法師標配(幾萬+鏡頭和機身)套裝嗎?
  • 拍鳥容易,拍好難,將鳥拍出藝術感的5個關鍵點
    因為拍鳥一般都要使用長焦鏡頭,而舉起相機對準鳥兒,就好像是拿著長槍短跑「打鳥」一樣,因此得名。  關於打鳥的文章,好機友攝影曾經推送過幾篇文章:  但這些講得都是拍鳥的技術問題。  而有過打鳥經驗的攝友們一定發現,當你使用著目前主流的單反和微單時,其追焦速度和連拍速度往往可以相對輕鬆地就拍到清晰的鳥類畫面。
  • 拍鳥要怎麼拍才能拍得漂亮精彩,技巧方法分享
    拍鳥,在我們攝影界行話叫「打鳥」,為什麼叫打鳥呢?因為拍攝鳥類題材,長焦鏡頭是必備的裝備,鏡頭短則200-300焦距的,長則600焦距的,高端的使用的鏡頭焦距會更長,鏡頭焦距越長,鏡筒也就越長,這樣的拍攝陣勢我們稱之為「長槍短炮」,對著鳥兒拍可不就是「打鳥」麼!
  • 溼地拍攝鳥類,需要準備什麼樣的鏡頭?其中幾個技巧可以幫助你
    拍攝鳥類,機身全幅、半幅都可以,如果用半幅,折算等效焦距,稍微佔些視角上的優勢,但如果光線一般,在高快門速度下平衡曝光需要增加ISO感光度,從這個角度上看全幅又有優勢。同時,機身的對焦要好一些,對焦點數量、精度、追焦反應強一些是必要的。
  • 超長焦鏡頭拍攝飛鳥,因為視角小,找不到或跟蹤目標丟失怎麼辦?
    拍攝鳥類等野生動物題材,一般情況下都要使用超長焦鏡頭。300mm焦距可以說是剛剛起步,局限性很大,大多會要用到500mm、600mm甚至800mm焦距。這樣大的焦距在取景的時候,空間壓縮非常大、視角就非常小。就是說取景器中看到的範圍很小。
  • 如何拍攝好鳥類照片?掌握這7個方法和技巧即可!
    肯定讓你心跳加速,雀躍不已。這就是為何吸引愛鳥或愛好攝影的人們紛紛投身拍鳥行列的原因,縱使鳥類攝影需要花費很多錢去購買設備,且要跋山涉水並苦苦等待,但是與鳥兒近距離接觸,又能拍幾張滿意的作品,再辛苦我也心甘情願。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拍攝鳥類的方法與技巧。一、知已知彼百戰百勝想成功拍出漂亮飛鳥,我在出發前得先做好功課。
  • 北京奧森公園內現拍鳥大軍 有人凌晨「佔位」
    「以前聽朋友說過這裡不大好找車位,我3點起床,不到5點半就來了,來了才知道公園6點開門,我在車裡等了半個多小時,一開門我就趕緊跑過來,就怕來晚了搶不到好機位。」劉大爺稱,來這裡拍鳥的以中老年人居多,尤其一些老年人退休以後沒事幹,慢慢找到了拍照片的興趣愛好,大家平日裡還經常交流學習,分享攝影作品。
  • 山西小城攝影師鏡頭裡的「鳥天堂」變身記
    新華社太原5月21日電(記者陳忠華、孫亮全)自從5年前鏡頭裡首次出現黑鸛的身影,山西省孝義市的青年攝影師武晉洲更加堅定了與鳥相伴、拍鳥護鳥的決心。「黑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環境非常挑剔,以前孝義很少見到。」武晉洲在電腦上展示著他拍攝的黑鸛照片。照片裡的黑鸛,有的零零散散,有的成群結隊,覓食嬉鬧,姿態優雅。
  • 青西攝鳥達人:追著鳥兒的蹤跡拍攝,也記錄下上海生態改善的印跡
    和他一樣痴迷青西生態攝影的達人們,聚在一個400多人的攝鳥群裡,不時交流拍攝心得,頗為熱鬧。白腰文鳥 畢紀根攝【在青西守候難得一見的水雉】畢紀根是土生土長的青浦人,但上大學和工作都在市區,40多年過去了,他對家鄉的情結卻沒有變。
  • 拍鳥趣事之——北紅尾鴝篇
    每年春天拍鳥,最給面子的就是北紅尾鴝了,不管是北紅哥哥,還是北紅妹妹,都特別配合,站好位置,擺好姿勢,給你做模特,浪費你成百上千次的快門。這些是我拍的~北紅尾鴝雄鳥,看仔細了,以後可別認錯了,這就是北紅哥哥。雄鳥看上去顏色比較鮮豔,真的很漂亮。
  • 「野鳥守望者」12年專注拍鳥 20萬張照片構建「鳥類資料庫」
    被稱為「鳥痴」的他,12年裡每年有七八十天泡在野外觀鳥、拍鳥、監測鳥類,拍了20多萬張照片,形成了一個鮮活、厚實的「鳥類資料庫」,為野鳥保育、科普、觀賞等提供了紮實支撐。  「在野外觀察和拍攝到的鳥兒,跟書本上完全不同,視頻資料也不能媲美那種感覺。」鳥兒的靈動深深吸引著薄順奇。
  • 古林公園成南京市內拍鳥「聖地」
    原標題:古林公園成南京市內拍鳥「聖地」   人們印象中,愛好拍鳥的攝影愛好者總是扛著各種長槍短炮,在湖邊或者溼地一守就是一天,是個非常艱辛的愛好。不過就在市民身邊的古林公園內,也活躍著一群拍鳥愛好者,他們並不都擁有各種長槍短炮,有的人甚至只用家用的數位相機,也能拍攝出不錯的畫面。
  • 歷時4年 拍鳥100多種 她說想拍遍杭州所有的鳥
    壽帶鳥  怡樂拍鳥花絮圖  丘鷸鳥  褐頭鷦鶯  浙江在線5月19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陳豔 蔣永琴 文/攝 )在好攝之友中他們是生態攝影愛好者,熱愛拍鳥,俗稱「打鳥人」。  好攝之友「怡樂」就是他們中的一員。怡樂本名蔣永琴,杭州人,2013年退休後就漸漸戀上了攝影,尤其喜歡拍鳥。為了拍鳥,她特意裝備了專業的相機和長焦鏡頭,用了近四年的時間,走遍西湖水域和周邊群山,拍攝到了100多種西湖區域內各種鳥類的照片,堪稱拍鳥達人。  「鶇、鵯、鴝、鶲、鵐、鶥」這幾個字你能讀出幾個?
  • 六旬夫婦「追鳥」11年:拍攝近百種鳥類,上萬張照片!
    「鳥是大自然的精靈,相較於風景和人物,拍攝成本較低,更具新鮮感,角度不同、光線不同,呈現出來的效果大不一樣,而且拍鳥的難度更高,更具挑戰。」連登嶽說。自此,連登嶽便和妻子郭喜愛一起,隔三差五就開著車,背著相機、鏡頭、三腳架等加起來有20公斤的裝備去拍鳥,他們大多數時間都在西峰區內拍攝,此外,合水的太白、大山門水庫、寧縣的湘樂川以及鎮原境內,也是常去之地。
  • 5個打鳥經驗拍攝要訣
    各大攝影網站上,常常看到許多的前輩們分享的打鳥兒圖,在自己眼中看來無一不是經典之作,我也有好一段時間在此領域摸索與瀏覽,某些前輩的圖真的很令人難忘,每每瀏覽時,心中那股熱情不斷沸騰。分享此文,並非讓朋友們看過,機頭備齊,就能夠得到拍出與網站那些圖片一樣的漂亮。
  • 八旬老夫妻十年記錄150多種鳥 兩種是紹興新紀錄
    他的電腦裡,存得最多的照片就是鳥照,一個文件夾就表示一次拍攝,上面還註明拍攝的鳥種、日期和地點。「好多鳥好幾次出去都有拍到,每次我都保存著。」他舉例說,今年6月,他和老伴坐公交車去柯橋區稽東鎮拍鳥,途徑一條溪流時,看到電線桿上停著一隻藍色的大鳥,他們趕緊下車。「這鳥太漂亮了,藍色的羽毛,紅色的嘴,不停地下水抓魚。」
  • 全世界最小的鳥是什麼鳥?有4個拍攝建議,拍攝出好看的蜂鳥照片
    全世界最小的鳥你知道是什麼鳥嗎?拍攝所用鏡頭焦段對於拍攝蜂鳥用的鏡頭,我認為最好的鏡頭是在200-400之間的焦段都可以,遠攝定焦雖然好,有大光圈,但過於沉重,不利於長時間手持拍攝,必須要放在架子上,如果環境複雜,非常麻煩,選擇變焦鏡頭其實會更好,不用四處走動,不會驚擾附近的動物,當然,還是看看你手中有哪些器材,如果焦距不夠長,可以試試增距鏡或者將鏡頭放在
  • 鏡頭裡 兩百多種鳥兒在「飛翔」(圖)
    [與鳥結緣]蹲守10餘天拍下壽帶鳥高厚忠在安徽省觀鳥會的會員中,年齡算較大的,退休前他是中科院的工程師,從事電子研究,與鳥類結緣,還得歸功於一隻漂亮的壽帶鳥。30年前,合肥西園新村小區剛剛建好,當年五一前後,他來新小區。一個孩子忽然指著樹上說:「竟然有這麼漂亮的鳥! 」他一看,果然漂亮,長長的尾羽,顏色鮮豔,美麗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