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焦鏡頭拍攝飛鳥,因為視角小,找不到或跟蹤目標丟失怎麼辦?

2021-01-17 樂逍遙攝影

拍攝鳥類等野生動物題材,一般情況下都要使用超長焦鏡頭。300mm焦距可以說是剛剛起步,局限性很大,大多會要用到500mm、600mm甚至800mm焦距。這樣大的焦距在取景的時候,空間壓縮非常大、視角就非常小。就是說取景器中看到的範圍很小。

我們人眼由於視角很大,可以看到很大視角範圍內的東西,但是一旦視角變得很小的時候,只要鏡頭的方向與拍攝對象稍有偏移,就找不到拍攝對象了。對於拍攝相對靜態的鳥還比較好辦,還可以容你有些時間調整鏡頭的角度找到目標,但是也會錯失很多機會,不少時候還沒等到你找到它,它就已經飛走了。

對於拍攝飛鳥就更難找到和持續跟蹤目標了。對於有過實拍體驗的攝影人一定有這樣的體驗:本來已經找到目標,還沒等你完成對焦,它就從取景器中消失了,重新找回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所以會錯失很多機會。

對於變焦鏡頭,我們在拍攝相對靜態的鳥,找到並鎖定目標還不是一件太難的事,因為你可以先用較小的焦距尋找目標,然後沿著目標方向迅速變焦到大焦距,這樣不但可以鎖定目標,並且對焦也更加迅捷。拍攝飛鳥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但是變焦過程畢竟需要時間,也會錯失一些拍攝機會。

對於定焦鏡頭就沒有這麼方便了,尤其是在拍攝飛鳥的時候,不少時候是靠運氣,就是說你的鏡頭正好對準了目標。但是鳥的飛行速度很高,而且方向不定,所以跟蹤目標時,目標丟失是一件常有的事。

尼康的DF-M1光點瞄準器就是專門針對這個難題研發的,將這個瞄準器安裝在相機的熱靴接口上,因為它的視角接近人眼,所以跟蹤目標就變得容易多了。而且它還支持佳能、索尼等相機的熱靴接口。該產品獲得德國設計協會2019年度紅點產品設計大獎:紅點獎。可以說是鳥類拍攝愛好者的福音。

有過野外拍鳥體驗的攝影人都知道,野外拍鳥的機遇並不是很多,有時在野外轉悠了半天也一無所獲,所以一旦機遇來臨就一定要高效地把握、儘量多出片。如果機遇來臨還有很多被錯失,那真的扛著笨重的器材、辛辛苦苦在野外忙乎了很久,收穫卻很少。尼康的DF-M1光點瞄準器才幾百塊,真的是拍鳥愛好者不可多得的拍鳥配件。

相關焦點

  • 長焦鏡頭拍攝的魅力,你學會了嗎?
    長焦鏡頭最初是為了解決攝影師無法近距離拍攝而發明的,此後由於其對空間和視野的影響,它已成為電影攝影的重要部分。長焦鏡頭是講述故事的有力工具,因為它與普通人眼所看到的空間有很大不同,電影人出於各種原因而使用到它。就像所有關於鏡頭和相機的討論一樣,鏡頭的「長度」完全取決於鏡頭的焦距和相機傳感器的尺寸。
  • 降低超長焦鏡頭門檻,又多一個入手EOS R5、R6的理由!
    驚喜一,價格: 超長焦鏡頭之所以保有人數不多,主要是因為價格,動輒幾萬塊,甚至要幾十萬你才能擁有這麼一支,這成為了很多小夥伴不買它的理由EF 800mm超長焦鏡頭價格的十五分之一。在實際拍攝的過程中這也是非常有幫助的,超長焦鏡頭拍攝需要儘量保證在安全快門下才能拍出不虛的畫面,而藉助鏡頭出色的防抖表現,可以在更低的安全快門速度之下進行拍攝,以下樣片均為手持拍攝,拍攝當天光線不錯,使用的快門優先模式
  • 不同焦段鏡頭分別適合拍攝什麼題材?
    ,所以對於35mm相機來說,35mm-60mm焦距的鏡頭都叫標準鏡頭;小35mm焦距的叫廣角鏡頭;大於70mm焦距的叫長焦鏡頭,當然長焦裡又細分出中長焦,長焦,超長焦。鏡頭用用多了之後我們會發現,焦距越長,鏡頭筒也越長。而且短焦鏡頭比長焦鏡頭有更好的聚光能力。二、焦距對形成的影像有哪些影響呢?1、影響視角焦距直接影像了畫面的「取景視角」。
  • 溼地拍攝鳥類,需要準備什麼樣的鏡頭?其中幾個技巧可以幫助你
    拍攝鳥類,機身全幅、半幅都可以,如果用半幅,折算等效焦距,稍微佔些視角上的優勢,但如果光線一般,在高快門速度下平衡曝光需要增加ISO感光度,從這個角度上看全幅又有優勢。同時,機身的對焦要好一些,對焦點數量、精度、追焦反應強一些是必要的。
  • 「100倍變焦」的背後:「潛望式長焦鏡頭」如何煉成?
    長焦鏡頭的原理在了解「潛望式長焦鏡頭」之前,我們先要明白「長焦鏡頭」,回憶一下小孔成像模型:近距離物體,短焦距的鏡頭成像;遠距離物體,長焦距的鏡頭成像。運用在手機上面,「焦距」指的是「鏡頭光心」到「感光面」之間的距離。焦距越長,越能拍攝距離較遠的物體,同時,拍攝的物體視角範圍就越小。將遠處的物體放大呈現,意味著能夠顯示出更多的細節。
  • iPhone要上潛望式鏡頭了,但當前「長焦之戰」方向可能不對
    iPhone 12 系列還未面世之前,人們對它的期待之一,便是長焦拍攝能有明顯進步。我們常常能看到類似下圖的渲染圖,四顆攝像頭裡有一顆應該是超長焦鏡頭。▲ iPhone 12 Pro 渲染圖。於是 iPhone 12 系列發布後,網上有不少吐槽的聲音,或明或暗地挖苦蘋果在超長焦鏡頭上的缺位。
  • 1200mm超級長焦的快感——奧巴 MC-20野生鳥類攝影深度測評
    圖文:趙鍔 奧林巴斯MC-20增倍鏡發布後,因是梅雨鳥荒季節,我拍攝樣片的時候,沒有過多的用M.ZD 300mm f4 IS PRO這個超長焦鏡頭拍攝鳥類。因為鳥類攝影大多數是在光線還不錯的情況下拍攝,所以我沒去特意測試暗光情況下對焦,不過由於EM1 Mark II的固件更新使得暗光對焦變得非常棒,我相信暗光下對焦也不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三、追焦:運動物體的拍攝對這套器材來說有點過分了,因為1200mm 的超長焦距使得拍攝的視角非常的窄,要想跟住拍攝飛版非常的困難。
  • 新手玩數碼單眼相機,必須知道這三種相機鏡頭,鏡頭的作用與特點
    因為標準鏡頭的視覺特點,有時會令拍攝出的畫面效果顯得十分普通甚至有時還很平淡,因此拍攝者要重視利用標準鏡頭的成像質量上佳的特點,拍攝出細節表現力強的照片。由於廣角鏡頭的焦距短、視角大,因此拍攝的空間也大,並且具有大景深和前景易變形等特點,所以,廣角鏡頭長,用來拍攝宏大的場面和寬大的物體,這也是其他鏡頭所不及的。
  • iPhone 要上潛望式鏡頭了,但我敢說當前的「長焦之戰」方向錯了
    iPhone 12 系列還未面世之前,人們對它的期待之一,便是長焦拍攝能有明顯進步。我們常常能看到類似下圖的渲染圖,四顆攝像頭裡有一顆應該是超長焦鏡頭。▲ iPhone 12 Pro 渲染圖.於是 iPhone 12 系列發布後,網上有不少吐槽的聲音,或明或暗地挖苦蘋果在超長焦鏡頭上的缺位。
  • 超值長焦鏡頭 佳能EF-M 55-200mm IS STM
    佳能EF-M 55-200mm  f/4.5-6.3 IS STM是一枚微單專用長焦變焦鏡頭,按照35mm規格換算等效焦距為88-320mm,拍攝體育運動以及動物攝影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11組17片(包含一枚UD鏡片,一枚非球面鏡片)鏡頭卡口佳能EF-M卡口濾鏡尺寸52mm驅動馬達STM最大光圈F4.5-F6.3最小光圈F22-F32光圈葉片數7片焦距範圍55-200mm等效焦距88-320mm最近對焦距離1m防抖性能光學防抖鏡頭直徑60.9mm鏡頭長度86.5mm鏡頭重量260g編輯觀點:  這枚鏡頭配備了光學防抖,長焦端手持拍攝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
  • 長焦利器 尼康200-500mm f/5.6鏡頭評測(全文)_尼康 AF-S尼克爾200...
    作為長焦鏡頭,可謂是非常貼心的細節設計。鏡頭採用前裝濾鏡的方式,鏡頭濾鏡口徑為95mm,雖然不算太常見,但是相應口徑的CPL和ND還是比較好找的,因此對於風光拍攝等用戶而言鏡頭的濾鏡選配並不是什麼難事。
  • 鏡頭下的血月 超級藍月月全食拍攝記
    無論是拍攝滿月還是拍攝月食,長焦鏡頭都是少不了的,而且是越長越好。400mm甚至更長的鏡頭都是很好的選擇。當然了,我們常見的遠攝鏡頭基本都是到400mm就難以更長了(常見的遠攝鏡,最遠600mm左右)。那麼當鏡頭焦距不夠的時候怎麼辦呢?通過機身或者增距鏡來進行係數疊加就變得非常實用。
  • 認識鏡頭:什麼是變焦鏡頭,有什麼效果?常見的分類有哪些?
    變焦鏡頭是在固定焦段範圍內可以使用不同的焦距,改變焦距會改變取景視角放大或縮小,也就是取景範圍有所不同。光學變焦是鏡頭內部鏡片前後移動來改變焦點位置,改變了焦距和視角大小,從而實現讓主體放大或縮小。如果拍攝時改變了焦點的位置,焦距同樣會發生變化。例如在拍攝時,主體和攝影師的距離不改變,成像清晰的焦距為50mm,此時因視角太小或太大改變了鏡頭焦距,焦點會出現在主體前面或後面。當焦距改變後,如果沒有重新半按快門對焦或手動調焦,主體模糊。
  • 高性價比長焦炮 騰龍70-300mm鏡頭評測
    從上圖可見該鏡頭搭載在D300上顯得分量很足,畢竟是焦距可達300mm長焦鏡頭,在體積上也不會太小,如果是搭配入門級機身,則會顯得「頭重尾輕」了。而重量方面,無論是機身還是鏡頭的重量都並不少,所以外出長時間手持拍攝,對於手腕的負擔還是挺重的。
  • 榮耀30長焦實測:手持很穩 這望遠鏡真的實用
    潛望式超長焦鏡頭的使用,就是各家軍備競賽的新成果,雖然市場上也有不少以主打潛望鏡頭拍攝為亮點的產品,但真正做到實用且具有性價比的產品並沒有多少。這是因為大部分潛望式鏡頭沒有光學防抖,使用場景變得單一,無法靠手持完成獨立拍攝,必須通過使用三腳架,才能拍攝到一張能用的照片。
  • 用超低色散鏡頭拍攝黑白膠片有無益處?-攝影技術問答
    超低色散鏡頭某些文章曾經刊登說「超低色散鏡頭對拍攝黑白膠片幾乎沒有影響」。其實這麼說是不對的。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超低色散鏡片。超低色散鏡片ED(Extra low Dispersion)有效解決一般鏡頭產生色散問題一般光學鏡頭雖然具有較低的球面像差,但是相對而言,也會伴隨產生較大的光線散射,也就是色像差(Chromatic aberration),主要是因為可見光(紅、藍、綠)之不同顏色波長不同,經過光學鏡片折射率也不同,無法匯聚在同一平面位置,尤其是在長焦距的望遠鏡頭上,波長長短不一紅、藍色容易明顯造成色散
  • 「打鳥」,如何拍出清晰的飛鳥照片
    2020-11-16 08:25:26 來源: 車迷社 舉報   越來越多的影友喜歡拍攝飛鳥
  • 中秋超級月亮拍攝全攻略
    在這裡筆者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拍攝的手法與技巧。在拍攝時,我們自然要選擇長焦鏡頭進行拍攝,其實拍攝月亮並不會用到過低的快門速度,因此不一定非要使用三腳架,但使用三腳架可以大大提高拍攝的成功率。(畢竟拍攝月亮不會設計長曝、高ISO等屬性,所以APS-C畫質與全幅差異不會太大)在鏡頭方面,很多廉價APS-C鏡頭都可以勝任,例如18-300mm、70-300mm、50-250mm都可以拍攝月亮。
  • 攝影達人:一定要用長焦鏡頭
    西昌因為海撥高、汙染少,空氣透明度非常高,所以這裡的月亮看起來比其它地方更大更圓更亮。邛海邊有很多酒店,也有可吃燒烤、跑馬的小漁村,中秋節可以去酒店湖邊憑欄欣賞夜色中的湖面,水天一色,既能看到天上的月亮,也能看到水中的月亮。
  • 智慧型手機上的潛望式變焦是什麼,它和普通的長焦鏡頭有何不同?
    比如,蘋果於2016年在iPhone 7 Plus上推出了2倍光學變焦的長焦攝像頭(除了光學變焦外,這顆攝像頭還被用來捕捉背景深度數據,可以更好地拍攝人像照片)。然而,智慧型手機在這種拉近遠距離的探索上有著悠久的歷史,2013年,諾基亞推出了搭載4100萬像素攝像頭的Lumia 1020。雖然這款手機並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變焦,但4100萬像素傳感器拍攝的巨大圖像可以放大裁剪,以模擬變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