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趙鍔
奧林巴斯MC-20增倍鏡發布後,因是梅雨鳥荒季節,我拍攝樣片的時候,沒有過多的用M.ZD 300mm f4 IS PRO這個超長焦鏡頭拍攝鳥類。日前天氣有所緩解,加上一些水鳥已經活躍起來了,所以特地選擇了一天前往溼地裡拍攝野生鳥類題材的照片,以測試MC-20接M.ZD 300mm f4 IS PRO鏡頭的效果。
之前的測評中我說過,考驗MC-20增倍鏡的遠攝能力主要是體現在水鳥拍攝時。拍攝水鳥區別與拍攝林鳥,拍攝水鳥由於受到水陸隔離距離遠因素、天氣擾流幹擾因素等影響,會比拍攝林鳥難度更大,出片子非常不容易。拍攝水鳥才是真正考驗MC-20這個增倍鏡的素質哦!
本期的圖文,我使用的是Olympus MC-20、E-Mark II、M.ZD 300mm f4 IS PRO這套組合,全程用手持拍攝,當然有時也在車窗上架設豆袋穩定的方式進行拍攝,我在溼地裡花了一天時間,拍攝了各種不同的距離條件下野生鳥類題材作品來深度測試MC-20增倍鏡優缺點。
賞圖之前,我先來說一下這套組合手持拍攝的一些體會:
一、體積重量:一個小的普通攝影包就可以裝,重量相當於我以前使用的佳能「愛死小白」(EF 70-200mm f2.8 IS USM)加「無敵兔」(Canon 5D Mark II)的重量,真的是超級輕便,組合後1200mm焦距,能達到隨便手持的水平,這目前為止也只有奧林巴斯公司能做到了。
二、對焦:單點對焦非常堅決,速度也非常快,很少迷焦,和裸鏡或者加MC-14增倍鏡相比,幾乎感覺不出來。逆光下對焦還是和其它設備一樣,多少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是至少不會出現拉風箱的這種情況。因為鳥類攝影大多數是在光線還不錯的情況下拍攝,所以我沒去特意測試暗光情況下對焦,不過由於EM1 Mark II的固件更新使得暗光對焦變得非常棒,我相信暗光下對焦也不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三、追焦:運動物體的拍攝對這套器材來說有點過分了,因為1200mm 的超長焦距使得拍攝的視角非常的窄,要想跟住拍攝飛版非常的困難。但是試用了奧林巴斯的五點對焦加高速靜音電子快門連拍,也有不錯的成功率,加上奧林巴斯獨步江湖的專業抓拍功能,也很好解決了一些場景的飛版拍攝。
四、畫質:說實話,畫質當然會比裸鏡或者加MC-14增倍鏡下降不少,可能這一點對一些偏執於畫質的人不是很友好,但我卻可以接受。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相差真不是很大。回過頭來大家想一下,光線不好了,不管是什麼器材拍出來的照片,都要靠後期去彌補了。在光線這個問題這個上面,大家其實都是平等的。而在焦距方面,這套器材憑著超長的焦段,會把主體拉的更近,拍的更加精細,也就是說在拍攝精度上要比其它設備更高,這種焦距上碾壓式的不平等足以體現在畫質上(拍攝鳥類作品,能夠近可是關鍵要素哦),也是這套器材最牛逼的特點。
五、防抖:1200mm的焦距,防抖的效果當然下降了不少,我的超長焦極限快門速度從裸鏡的手持1/4s提高到了加MC-20增倍鏡後的1/20s。而且10張裡面成功率只有1張或2張。但是就是這樣的成功率,也已經非常的牛逼了,試問其它品牌的誰可前來一戰?
六、光圈:無可奈何的達到了f8,所以即使是一些光線還不錯的時候,也需要提高ISO來保證快門速度拍攝鳥類,這真是很不爽的事情,雖然防抖的加持可以在拍呆鳥的時候通過降低快門速度來降低ISO保證畫質,但是一旦要拍攝飛鳥,確實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或許在拍攝微距題材的作品時,這樣的光圈才能夠嗨起來哦!
七、持續追焦能力:視角的原因之前已經說過,但是MC-20加上後確實持續追焦能力明顯下降,很多時候在移動追蹤拍攝,會出現跟不住主體失焦的現象。但是想想1200mm 的焦距,誰會再去在乎那些飛版照片了呢?
八、焦外: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明顯的缺點,焦外非常之差。但是我想說一句,作為1200mm焦距的一套設備,如果你對它的焦外還有所期待,那只能是你太天真和太貪心了。早點洗洗睡吧!
九、舒適度:整套器材握持非常舒服,沒有頭重腳輕的現象,我的惡魔兔(相機E-Mark II的愛稱)是裝了手柄,水平放置後手柄和鏡頭腳架環很平穩,我很喜歡。
前面囉裡囉嗦寫了很詳細的自己的體會,都是一家之言,實際使用下來,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想法和看法,歡迎大家在圖文留言裡告訴我,我們一起討論。
接下去,我們看圖吧!
水鳥
首先是水面上停歇的鷺鳥,主角是夜鷺和白鷺。
(夜鷺亞成鳥,60米左右 趙鍔攝)
(夜鷺亞成鳥,80米左右 趙鍔攝)
(白鷺,80米左右 趙鍔攝)
拍完鷺鳥,發現非常遠的地方有隻黑白色水鳥,用雙筒望遠鏡一看,是水雉,趕緊在車上用鏡頭按了幾張,想下車靠近點拍攝,豈料水雉太精明了,馬上飛起來,等我拿起鏡頭準備拍攝,已經來不及了,好在焦距夠長,追拍到幾張,其中只有一張還拿的出手。但是放大圖片水雉的頭部還是略糊,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糊有糊的美感,畢竟快門1/320s是拍攝飛版的慢門了,反正我還蠻喜歡這張追拍的慢門照片。
(水雉,100米左右 趙鍔攝)
(慢門追拍水雉,100米左右 趙鍔攝)
黃葦鳽是非常善於偽裝的鳥類,它停在很遠的蘆葦蕩裡,被我用望遠鏡找了出來,妥妥的用超長焦記錄一張。
(黃葦鳽,60米左右 趙鍔攝)
夏季的溼地裡,有一些度夏的水鳥,只有一、二隻的個體。
(翹嘴鷸,20米左右 趙鍔攝)
(翹嘴鷸,40米左右 趙鍔攝)
(翻石鷸,50米左右 趙鍔攝)
(普通燕鴴幼鳥,50米左右 趙鍔攝)
百米開外,有兩隻大型的蒼鷺,這樣的鳥類照片,不要求數毛,姿態和場景好看就夠了。
(蒼鷺,100米左右 趙鍔攝)
(林鷸,20米左右 趙鍔攝)
草叢裡有一隻黑翅長腳鷸正在伸懶腰,我調轉槍頭立馬對焦拍下了它張開翅膀的一瞬間。
(黑翅長腳鷸,20米左右 趙鍔攝)
車邊忽然出現一隻超近的環頸鴴,超長焦1200mm拍的超近數毛,截圖看下眼睛,裡面反射出來場景是我開的那輛車哦!效果真是棒!
(環頸鴴,無裁剪,5米左右 趙鍔攝)
(環頸鴴頭部截圖,5米左右 趙鍔攝)
忙著繁殖求偶獻「禮物」的雄性白額燕鷗,把小魚小蝦當做禮物獻給雌性白額燕鷗,1200mm 的超長焦可以在不打擾它們的情況下盡情拍攝,只是拍攝的時候天氣時好時壞。
(白額燕鷗,50米左右 趙鍔攝)
(白額燕鷗雄鳥,35米左右 趙鍔攝)
(獻禮物的前奏,80米左右 趙鍔攝)
(獻蝦瞬間,80米左右 趙鍔攝)
(這張飛版拍攝時天氣差,ISO達到1600,60米左右 趙鍔攝)
林鳥
去溼地的一路上,有很多林鳥,電線槓上停著平時很難看到的火斑鳩。雄性真是好看啊!
(火斑鳩雄鳥,20米左右 趙鍔攝)
(火斑鳩雌鳥,80米左右 趙鍔攝)
非常遠的地方有一隻大杜鵑停在電線上俯視尋找可以產蛋的其它鳥類巢穴。
(大杜鵑,50米左右 趙鍔攝)
體型很大的小鴉鵑不時出沒在各種地方。
(小鴉鵑,40米左右 趙鍔攝)
一隻棕背伯勞的幼鳥離我很近,我非常樂意給它拍張標準的圖鑑照。
(棕背伯勞,15米左右 趙鍔攝)
遠處一隻紅隼幼鳥停在土堆上,太陽、距離共同製造的擾流讓我拍的很不爽,沒有細節。而遠處電線桿上一隻棕背伯勞在和另一紅隼幼鳥在吵架。
(紅隼幼鳥,擾流影響,40米左右 趙鍔攝)
(紅隼幼鳥,80米左右 趙鍔攝)
最後來一隻貼地覓食的戴勝,10米遠的距離讓我手中的這套設備拍攝它時根本用不著裁剪。
(戴勝,無裁剪,10米左右 趙鍔攝)
(戴勝頭部截圖,10米左右 趙鍔攝)
這套器材組合用下來,我真的是非常喜歡,奧林巴斯公司非常的良心地通過MC-20這個增倍鏡把M.ZD 300mm f4 IS PRO鏡頭的最大價值發掘了出來,讓我這個野生鳥類攝影師在野外可以實現手持1200mm焦距組合拍攝。
這樣的超快感將會成為使用奧林巴斯鳥類攝影師的日常,而且在不遠的將來,奧林巴斯的M.ZD 150-400mm f4.5 PRO(MC-20據說是支持這個鏡頭的)這顆超級長焦鏡頭也會橫空出世,奧林巴斯生態攝影器材這個大家族也必會如虎添翼。大家一起期待吧!
ps:標註的距離為我拍攝時估計距離,會有偏差,望諒解;文中圖片除說明無裁剪的外,其它均有裁剪,特此說明;圖片均沒有用ps、DXO等軟體降噪,都是LR略調後出圖。
(以上照片均由:Olympus MC-20、E1Mark II、M.ZD 300mm f4 IS PRO組合拍攝)